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的本质与作文教学
作文的本质与作文教学
【专题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专 题 号】G31
【复印期号】1995年04期
【原文出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大连)1995年01期第50-53页


    摘要 文章在论述了作文的“双重转化”本质之后,提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四种作法:诱导学生感受、强化学生摄取、重视作文信息反馈、完善写作过程。
    关键词 作文;本质;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可是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费时费力收效不大,这已成为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发展规律。作文的本质决定着作文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制约着作文教学与生活、与阅读的关系。因此,对作文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是探讨作文教学诸多问题的关键。
    “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研究写作“不仅要注意成品——文章,更要研究形成文章之前那段看不清、摸不着,充满矛盾,反复的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①就本质而言,学生的作文与一般的写作活动没什么区别。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里加工制作的过程,文章是这一过程的产物。这就突破了传统写作学把写作仅仅视为一种表达手段的局限性,把写作作为动态过程来考察,肯定了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②马克思关于“观念”的这一定义,包含着三个要点:物质、人的头脑、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是“原料基地”,人的头脑是“加工厂”,写作者是“加工工人”,从物质世界摄取原材料,经过思考设计,生产出“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并受到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最终借助于语言把思想现实记录下来形成文章。它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统一。简而言之,写作这一行为过程经历“双重转化”: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的头脑转化;二是主体的观念、情感向文字表现转化。这种“双重转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行文方便,我们分别阐述。
    首先是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即作者的头脑转化。写作者(学生)生活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他的眼、耳、鼻、舌、身,使之产生感觉,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出反映。进而各种感官联合行动,对事物整体作出综合反映,这便是知觉。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通过感知,客观世界“移入”了人的头脑,形成表象。写作者(学生)调动已有的记忆储存,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辐射聚合等思维活动,获得对客观物质世界尚不十分清晰的认识。此时的客观物质已非纯自然的了,写作者的感情与个性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渗入其中,成为“第二自然”,于是“写竹者有竹在胸”了。
    其次是主体的观念、情感向文字表现转化。经过第一重转化,写作者获得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模糊认识,从模糊的认识到挥毫成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经过相对集中的运思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写作者继续对素材消化、选择、提炼、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客观物质世界在写作者的头脑中逐渐清晰,主体对客体的观念、情感基本形成,就如一个“胎儿”孕育成熟了。从认识到表达,是临产前的阵痛,万般头绪从何说起,实在是煞费苦心,文章开头难的道理即在此。待写作者找到合适的语言,手脑并用,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或说明,则一发而不可收。初学作文的中学生也常出现写不下去的可能,这就要对客观世界进行再认识。应该指出,从“事物”到“认识”侧重感受摄取力,从“认识”到“表现”侧重语言表现力,但二者一刻也不能离开思维,所以作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打基于对作文本质的认识,作文教学应当要着眼如下几个方面:
    1.诱导学生感受
    由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转化,客观存在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材料是文章的质地,胸中有积蓄,仓廪充实,才能文思泉涌,娓娓道来。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是源头活水。因此,作文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作文苦于找不到下锅之“米”,空洞无物,索然无味。生活中真的缺“米”吗?改革的大潮冲击着中国社会,现实生活千姿百态、五彩纷呈,新人新事层出不穷。20世纪90年代的中学生拥有过去任何时代的青年无法相比的信息来源和获得信息的手段,为什么作文还愁“米”下锅呢?显然问题不在于没有生活,而是他们对生活缺少感受和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作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能力和发现能力。
    “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③作文时仅仅具有知觉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事物的本质,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由感性到理性,使知觉上升为感知和感受。所谓“感受”,就是作者在观察接触现实生活中,受到影响和启发而可能产生的复杂认识心理活动,心物同构,交相融合。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常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样面对秋天的景色,不同人的感受是迥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月是故乡明”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学生没有感受,就不可能写出作文来;感受不独特,就会出现千文一面的现象。那么,如何诱导学生的感受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之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如果对生活冷漠旁观,即使一些令人感动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你也不可能发生共鸣。”④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才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获得丰厚的生活积累。中学生天真烂漫,热爱生活,但由于阅历不深,又容易把周围的一切看得平淡无奇,教师就应教会学生“挖掘”、“发现”的本领,于“平淡”处见新奇。
    其次,应鼓励学生去体验。“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⑤学生被圈在校园内,封闭于课堂中,不了解社会,致使视野狭窄,思路单一,成为作文的障碍。学生只有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时代的脉搏,才会欣然心动,一吐为快。
    生活与社会是复杂的,既存在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对于生活的理解会失之片面。引导学生体验人生,领悟生活的真谛,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生活——感知——感受——发现,是一个不断提高、逐步深化的反映链,由感受导致发现又是极其关键而又艰难的一个步骤。客观事物往往具有显性与隐性的双重特征,作文从来而且永远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发现。春天新芽吐绿,这是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多少人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有心人却停下了脚步,仔细观察,反复思索,终于有所发现。中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面对大千世界,常常会突发奇想,迸射出创造的火花。作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⑥学生的某些发现可能不尽合理,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利用其中的合理成分继续疏导,这样能增强学生发掘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作文的兴趣,写出生动新颖的作文来。
    2.强化学生摄取
    客观实际是实现第一重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它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凡事要亲身体验不可能,间接经验——书本知识就成为完成第一重转化的重要条件。同时,实现第二重转化所必须具备的表达能力也要在阅读中培养。而阅读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12册语文教材将近400篇课文,虽大力提倡读写结合,提高作文能力,但教材在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方面所应当发挥的“葫芦”作用(典型示范)仍十分有限,这就使“以读促写”成为一个难题。
    语文教学以阅读为中心,还是以写作为中心,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暂且不下结论。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无论以二者中的哪一种为中心,都离不开“写”。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作文是一种外化的表达,二者形成互补关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懂得“写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写”。也就是让学生既从中摄取到具体可感的内容,又能掌握切实可行的写法,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文所选的大都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内容上,记叙性作品是作家热爱生活、体察生活、参与生活的产物,饱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鲜明的爱憎:说明性作品是生活的知识汇集;议论性作品则提供了正确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形式上,立意的新颖深刻,材料的得当取舍,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写作手法的高超运用,以及语言的生动鲜明等等,都是学生所要摄取的重要方面。如何实现高效摄取呢?
    首先,应调动学生的感官,与作者感同身受。作家写作时善于调动人的感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听觉,如闻其声;“吹面不寒杨柳风”,“布衾多年冷似铁”写触觉,如在其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感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反复琢磨,使他们沉醉于其中,如坐春风,如润春雨,会有一种顿悟。
    其次,进行综合比较,在比较中提高。“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药》、《夜》、《母亲》中的三位母亲形象各异,写作风格、手法有别;同是写战争题材,《党员登记表》、《荷花淀》、《百合花》取材不同,情调各有千秋。对这些内容形式上有联系的篇章作些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吸收,博采众长,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也可让学生运用比较、对照等方法对课文作书面评述,例如结合《荷塘月色》、《绿》、《长江三峡》谈几篇散文的异同。
    另外,要鼓励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近几年强调求异思维的培养,在“新”、“奇”上下功夫,但忽视了仿写,甚至把仿写与抄袭等同起来。作文既是智能活动,也是技能活动。人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初级阶段,都要借助于模仿。教师提出仿写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寻求同作文题目相似点。作文时,再让学生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储备。仿写是知识迁移最直接的途径。仿写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入领会课文神韵的过程。作文中的需求与问题,会反作用于阅读的过程,增强其针对性和选择性。所以与作文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
    至此,学生作文完成了“事物——认识——表达”的过程。但从学生的认识规律上来讲,作文教学还缺少一个必备的环节——信息反馈。
    3.重视作文信息反馈
    一般意义上的写作,包括写作客体(客观世界)、写作主体(作者)、写作载体(文章)、写作受体(读者)四个要素。学生作文不以发表为主要目的,不拥有大批的读者群,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缺少信息反馈。
    “双重转化”的结果如何,应通过反馈系统来检验。“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反馈”指生物体或机器中某一系统作用于外界后,将结果的信息回授到原系统,比较它与目标的偏差,以调节以后的动作。作文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联系又相互依存。从控制论和信息论角度来讲,它是一个可控的信息传递过程,教与学之间信息的反馈形成了闭合回路。就教师来说,既要接受自身行为的信息反馈,又要通过作文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改进作文教学;就学生而言,既要通过评语、讲评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反馈,又要通过复作等形式进行自身的反馈,同时又把信息传递给了教师。这样,形成了作文教学反馈信息的良性循环,使整个系统处于正常的动态平衡之中。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质量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反馈系统的正常运转,师生双方信息交流渠道不畅,致使“教”与“学”处于盲目游离状态,缺乏针对性。根据反馈原理,作文教学的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再练习,要紧紧结合为一个整体,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影响作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完成之后,学生渴望知道结果,拖得太久,学生会由渴望变为失望,反馈便失去了动机和调节的功能。因此要尽量缩短反馈周期。这就涉及到反馈方式问题。实践证明,教师一人独揽,全批全改,不仅负担过重,而且反馈不及时。要充分认识到在学生集体内部蕴藏着自我教育教学的力量,采用相互批改、讨论等形式引发出来,使学生从集体内部获得反馈信息。这也是作文批改发展的趋势。尽管有识之士已呼吁多年,但并未得到真正广泛的实施,甚至学生相互批改被认为是“歪门邪道”、“不负责任”,这种人为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作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4.完善写作过程
    作文“双重转化”的本质决定了作文过程。格雷夫斯把一般的写作过程定义为“导向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操作。其过程由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写作内容开始,至写成文章结束。”这里“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写作内容”就是客观事物向作者的头脑转化;“至写成文章结束”,这一行为结果包含着主观的观念、情感在向文字表现转化过程中从认识到表达,由表达到再认识的多次反复过程。学生作文的过程与此相同(如果存在差异,只是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多是有意的),即包括酝酿阶段(观察、搜集材料、打腹稿),起草阶段(形成初稿),修改阶段(增删、调整、润色)。酝酿构思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多次反复的思维活动;形成草稿不是照相式的简单记录,而是在新的高度上再思维;而修改文章的增删、调整、润色的过程,正体现了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第三阶段。作文过程的这三个阶段正体现了人类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
    由注重写作结果到注重写作过程,是各国写作教学的发展趋势。美国过去的写作教学被称为“作品定向”教学,教师提供范文,学生分析、练习写作技巧,作文经教师批改后发给学生。如此循环,重点在于学生写成的作文。60年代起,转变为“过程定向”教学,教师介入学生的写作过程,引导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控制作文过程来改善学生的写作技能。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一直侧重于局部的具体的步骤上,例如命题原则的探讨,批改讲评方式的改进,口头与书面的并举等等。这些是无可非议的,但部分的调整并未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的综合性质决定了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控,完善作文过程,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解决达到可能范围内的最大效果”(巴班斯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学沿袭着“半截子”作文,师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指导和写作上,而无暇或无心顾及“修改”。上海市曾对9所中学1941名中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作文时有36%的学生不列提纲,42.5%的学生不打草稿,几乎没有一个人有时间修改。学生匆匆交上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教师面对这些“半成品”,一筹莫展,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次”殊不知正是一次次不完整的作文过程,形成恶性循环,使作文教学总在低谷中徘徊,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见长足的进步。也有些学生不会修改甚至怕修改,教师则认为修改只能造成时间的浪费。这是一种误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改”比“写”更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因为修改是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更高层次上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格雷夫斯的告诫别有意义:“业余作者以为他的第一份草稿就是文章——然而专业作者知道,这样做是不成的。他们常常是经过一次又一次艰苦的修改,才可能成为好的作品。区别就在于这种艰苦的‘修改’二字。所以,教师万万不能催促学生跳跃学习写作的这个复杂过程。”⑦
    从作文的本质入手解决作文教学的效率问题,应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根本途径。
    本文于1994年4月25日收到。
    注释:
    ①林可夫主编《基础写作概论·前言》。
    ②《资本论》第1卷第2版“跋”。
    ③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李存葆文《从生活到艺术的几点感受》。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1991年版,第286页。
    ⑥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
    ⑦《国外语文教学资料》,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3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章写法]“物·意·文”作文训练规律浅说
第十三讲:作文指导的心理问题
新课程视野下的作文教学思路及策略
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运用情况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