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威斯津生物:院士团队创立,已突破mRNA底层技术专利壁垒,计划年内递交2个IND
userphoto

2023.02.06 甘肃

关注

mRNA 携带着 DNA 上的遗传信息,负责指导蛋白质合成,理论上可以生产出任何一种人类所需的蛋白质。这是一类新兴的治疗性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mRNA 从被发现到首个疫苗获批上市经历了 60 个年头,2020 年两款新冠 mRNA 疫苗的成功上市和应用是 mRNA 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mRNA 疫苗的临床成功,为这种具有模块化的药物形式应用于多种传染病预防、癌症治疗、基因治疗以及再生医学提供了更多可能。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的一份 mRNA 分析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是 mRNA 技术积累的过程,而未来十年将是 mRNA 行业蓬勃发展的大时代。

(来源:News Medical)

近年来,mRNA 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数据,目前已有超 140 项 mRNA 应用于传染病、癌症、罕见病等疾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从企业进展来看,海外的 ModernaBioNTech 凭借新冠 mRNA 疫苗领跑行业,且其在研管线组合丰富,肿瘤治疗性疫苗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内,包括威斯津生物斯微生物艾博生物深信生物等公司正在该领域奋起直追。

其中,成都威斯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威斯津生物”)已在 mRNA 创新药研发领域连续获得关键性突破。这是国内一家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并聚焦于 mRNA 创新药物和佐剂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由四川大学华西院士团队创立,公司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据悉,该公司已突破 mRNA 专利技术壁垒,布局了底层技术专利。目前,已开发超 20 条在研管线,其中 4 个品种已经在海内外进入了临床试验,两个 mRNA 肿瘤治疗疫苗属国内首例进入临床的产品,新型纳米佐剂管线在中国和墨西哥开展临床试验。

成立至今不到两年,该公司完成了 A 轮融资,融资金额近 2 亿人民币,用于推进新冠奥密克戎 mRNA 疫苗的临床试验和肿瘤疫苗的临床前研究。预计 2023 年第二季度前后还将启动新一轮融资,加速肿瘤管线研发。

近日,生辉专程采访了威斯津生物联合创始人兼常务副总经理宋相容博士,进一步了解了该公司的底层技术和管线开发策略,以及宋相容对 mRNA 领域的见解。

▲图 | 宋相容博士(来源:受访者提供)

宋相容是国家级青年人才、四川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药剂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从事生物学博士后。她长期从事基于靶向递送的创新药物研发,拥有 20 余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她曾申请发明专利 55 项(国际专利 5 项),已授权 18 项(美国专利 1 项),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等课题 30 余项。

院士团队创立,突破 mRNA 底层技术专利壁垒

宋相容自 2013 年起长期从事 mRNA 药物研发,曾在哈佛大学和 MIT 从事 mRNA 抗原设计和纳米医学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她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考虑如何推进 mRNA 技术的产业化,包括突破全球专利技术壁垒、布局专利、知识产权切割和授权转移。

宋相容认为,mRNA 创新药的产业化,需要稳扎稳打,要在前期就把基础夯实。

经过长期的准备和疫情的催化,威斯津生物于 2021 年 7 月正式成立。基于以研发为核心,集产销于一体的考虑,该公司聚集了一批以魏于全院士、宋相容博士为核心的高水平研发团队。

由魏于全院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全面指导研发策略和进行资源整合;宋相容博士担任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运营;并力邀多位在产业化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加入团队。目前,公司设有新药研发中心、质量中心、生产中心、临床医学中心以及商务中心等。

“我们已经完成了前期 mRNA 技术产业化验证,包括质量控制、放大生产以及国际化注册报批等工作。目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 2023 年将取得多个里程碑进展。”宋相容说。

(来源:受访者提供)

威斯津生物在 mRNA 领域的成绩来自于持续深耕底层核心技术的企业策略。据宋相容介绍,mRNA 成药有三个关键点:mRNA 序列、递送载体以及生产策略。而在这三个方面,威斯津生物都做了全面布局,并形成了独有的知识产权。“我们在多项技术上都突破了欧美专利的封锁。”她说。

公开资料显示,威斯津生物在 mRNA 序列上完成了两个创新工作,一是在线性 mRNA 的 5′非翻译区(5′ UTR),通过创新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一个全新结构的 5′ UTR。经过修饰优化的 mRNA 的蛋白质表达量比 BioNTech 公司提高了 4 倍,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 mRNA 疫苗中和抗体滴度提高了约 100 倍;二是将抗原设计思路应用于 mRNA 药物,在 mRNA 序列上增加了一段称之为免疫增强子的序列,从而调控 T 细胞和产生抗体的过程。

宋相容告诉生辉,递送载体上,一方面,威斯津生物的研发团队设计了多种全新的可电离脂质结构,一举突破加拿大 Arbutus Biopharma 公司的专利布局,并已经申请该类脂质的国际专利,美国和欧洲即将授权;同时,公司还通过美国律所完成了专利自由实施(Freedom to Operate,FTO)。这一技术路线受到了认可,年内或将与国际知名药企建立实质性合作;另一方面,威斯津生物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 mRNA 递送载体阴离子纳米载体,同样布局了国际专利。

*自由实施指的是实施人可在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前提下对该技术自由地进行使用和开发,并将通过该技术生产的产品投入市场。

(来源: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在生产方面,该公司依托于四川大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结合载体原理设计了通用型设备。其样机已完成从小试、中试到大试生产,获得三项专利,在规模化生产上解决了“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拥有其核心知识产权。

布局超 20 个产品管线,预计年内递交 2 个 IND

借助一系列技术突破,威斯津生物成功搭建起预防性疫苗平台、治疗性肿瘤疫苗平台、基因编辑治疗罕见病和遗传病平台、蛋白质补充治疗平台以及纳米佐剂平台五大新药开发技术平台。

以此为基础,该公司完成了在 mRNA 药物和纳米佐剂的布局,包括 mRNA 肿瘤治疗性疫苗、针对传染病的 mRNA 预防性疫苗以及针对其他疾病的治疗性药物。据宋相容透露,威斯津生物通过短线、中线和长线策略进行差异化管线布局,已开发超 20 条管线组合。

▲图 | 在研管线(来源:威斯津生物)

“短线布局是在疫情背景下快速验证 mRNA 产业化的平台以及注册申报路径,比如奥密克戎 mRNA 疫苗,还有快速推进纳米佐剂管线;中线布局主要是肿瘤治疗性疫苗,以及针对疟疾、呼吸道合胞病毒、带状疱疹等传染病的 mRNA 预防性疫苗;长线布局聚焦在肥胖和衰老等蛋白补充治疗上面。”宋相容解释道。

其中,纳米佐剂可应用于亚单位疫苗开发,其进展最快,已进入临床试验中,有望今年获得批准并上市销售;肿瘤治疗性疫苗进展也不慢,首条肿瘤治疗疫苗管线正在进行中美双报,预计今年年底获 IND 批件;奥密克戎新冠疫苗正在中国、菲律宾和墨西哥同时申报 IND。宋相容介绍,未来 3-5 年内,公司计划推进 1 至 2 个产品获批上市。

“我们的商业策略是选择 1-2 个品种自主推进整个研发、临床和销售流程,其他管线主要是通过对外合作实现,包括专利许可、共同开发、管线定制、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

此外,威斯津生物还计划实现国际化多中心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以及海外落地相应的研发中心和生产企业。

“合作将加速国内 mRNA 产业发展”

与传统的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同,mRNA 药物是一种核酸药物,进入体内细胞后可指挥细胞生产特定蛋白质,从而从“根”治疗疾病。

纵观 mRNA 技术发展历程,从发现到上市已有近 60 年时间,大体可以分为发现认识期、技术积累期以及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mRNA 技术实际上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在国外的产业化发展也就十多年。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只有两款 mRNA 新冠疫苗获批上市,而 mRNA 肿瘤药物的推出还需要长期摸索。我认为,现阶段 mRNA 产业化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还有很多难题有待解决,mRNA 技术也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mRNA 领域内会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宋相容说。

以新冠 mRNA 疫苗为例,大量的真实世界中证实了其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接下来,还需要深入理解 mRNA 底层技术、考虑如何更安全高效、质量可控、控制储存温度、降低运输成本,以及在递送载体和规模化生产上下功夫。

宋相容认为,与早年化药开发相比,mRNA 国内外产业化水平整体上看来相差并不大。随着资本对 mRNA 赛道的进一步投入,国内企业如果能够在技术上稳扎稳打、布局完善底层技术的知识产权,敢于创新,并规划好商业化路径,未来有机会追赶甚至赶超国际水平。

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更有助于资源共享、加速国内整个 mRNA 产业的发展。反之,如果各自为阵、闭塞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另一方面,国家药监部门也在解放思想,支持和接纳新技术的发展,相信 mRNA 产业未来会更加蓬勃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年市值千亿,mRNA产业助推器Moderna是如何成功的?
前进中追赶,中国的mRNA行业有没有捷径
哈佛美女博士回国创业,布局4领域12管线专注mRNA技术研发
几乎可以治疗一切疾病,生物医学的未来,横空出世的新技术!受益股都在这里了
辛筱斑 | 莫德纳(Moderna)和BioNTech新冠疫苗相关专利现状
Fast follow策略失利后,高瓴开始自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