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译研人物 | 马奕男:希望能为汉语教材本土化做更多贡献

博茨瓦纳大学中文系讲师、青年汉学家  马奕男

请问您平时是否会做翻译工作?以及在您的国家,从事汉语翻译工作的人多吗?

马奕男:我除了教课外,平时也会做一些汉语翻译工作。但有些遗憾的是,我大多是担任现场口译,很少翻译中文文章或者是图书。就我们国家来说,当地人从事汉语翻译工作还比较少,多数是中国人担任翻译,比如博茨瓦纳孔子学院的教职人员,他们除了在孔子学院的工作,也会做一些翻译工作。据我了解,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也会翻译一些图书,比如将英语图书翻译成中文等。

据您观察,博茨瓦纳读者更喜欢那些中国图书?

马奕男:就图书而言,因为我本人在博茨瓦纳大学的中文系担任讲师,所以接触到的中国图书比较多。中文系的课程中除了语言课还有一些讲授中国文化、历史、国情的非语言课程,这些课程都需要用到引进版中文图书,即由中文翻译成英文的图书。这些引进版中文图书有介绍中国的,也有介绍亚洲的,种类比较丰富。

如今在海外传播的中国图书越来越多。在您看来,中国应该更多地出版哪类题材的图书才能更好地走入当地市场?

马奕男:因为我从事的是中文语言教学,因此就我来说,我希望能够出版更多普通话教材和学习读物,以便能够帮助教师教好普通话。此外,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是在研究和尝试开发本土化的汉语教材,让学生们学习了这些汉语内容之后可以马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如,我们现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中讲到“地铁”一词,但我们的学生中有很多从来没有见过地铁,日常生活中很难用到这个词,可能当下学了过后好久才会用到。但如果能够做到教材本土化,将“地铁”换成博茨瓦纳当地的交通工具,那么学生们就能够每天都使用汉语了。不仅如此,教材本土化后,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向他们的中国朋友介绍博茨瓦纳,介绍他们自己。我想,本土化的汉语教材和中文图书会更有利于中文的传播。

据您了解,在博茨瓦纳,大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有哪些?

马奕男: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目前做的比较好的除了大学,还有就是孔子学院。博茨瓦纳孔子学院每年都会组织“环博行(感知中国·中国文化环博行)”活动,即去到博茨瓦纳比较偏远的地方,与那里的人们交流,让他们认识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您是否有计划翻译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

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我想那应该是在今后我的中文水平更好的时候。因为我不仅想翻译中文作品给博茨瓦纳读者,更想通过阅读和研究找到博茨瓦纳和中国的文化共通点,也就是在给学生们介绍中国的内容时,也可以同时介绍博茨瓦纳的相似内容,让学生们可以知道,这些内容中国有,博茨瓦纳也有,两国是相融相通的。从教学来说,学生们对于汉语的记忆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作为青年汉学家,您认为您能为中国和博茨瓦纳之间的交流发挥怎样的作用?

马奕男:因为我从事的是教学工作,所以我希望能在汉语教材本土化方面做更多的贡献。我希望通过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努力,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可以找到中国与博茨瓦纳文化和语言的相融相通点,并且用中文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来源 | 中国文化译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饱型”教材对付不了汉语热
美国“沉浸式”中文教学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孔子课堂为例
英国富家子弟爱学中文的原因,竟然是“很cool!父母不会!”
在海外如何教好汉语?
南非/ 博茨瓦纳【上帝也疯狂】中文字幕
推荐几个免费在线中文图书网站【绝对有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