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未来400万考研人之一的你 | 22届考研与21届二战扫盲贴

🎪
🎡
🎰

根据教育部官宣,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较之去年又增长了近50万人;在扩招与政策驱动下,或许可以预见,2022年考研人数很有可能突破400万。

无意散播焦虑。

在如此巨大的数字面前,在新年伊始新一轮考研开始之前,假如你动了考研或者是二战的歹念,或许你可以先停一停,听一句劝。

这里的「歹念」自然是要打双引号的。

不是说考研、考新传以及二战不好,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在新传重大改革的背景下,无论你是即将选择这个专业的22年萌新,还是一战感觉不好决定要二战的兄弟姐妹,我都想劝大家一句三思而后行。

为什么呢?

贯彻着人文社科一向不爱说人话的优良传统,今年因为疫情和诸多社会原因而带来的激烈竞争被称之为叫「内卷」,并且这场内卷在高校和考研中也尤为明显:几乎是倍数增长的考研人数、突变的考纲、难度变大的英语和专业课试题、花样百出的复试,以及各种辅导机构各种课程。

作为一家机构我们本来也不该这么说,但这两天我和班班也发自内心的感觉到了一阵焦虑:怎么今年这么早就开始初试和各种招生了?

早早开始当然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把握,但早早开始或许也意味着「匆忙的决定」和「冲动的决定」。

但考研不应该是「冲动」,更不应该是在内卷的催促下做出的决定:它应该是你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应当是你的深思熟虑,也应当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抉择——二十几岁里的每一年都至关重要,用来考研的一整年时间即意味着你将舍弃掉春招秋招和一些可能的工作和机遇,也意味着你可能无暇兼顾其他课业和必要的社交;但与此同时获得更优秀的学历、获得知识的精进、获得自我的成长也是考研的回报。

考研很漫长,你会面临着身边的朋友都找到了好的工作开始赚钱而你还在学习的落差,你会遭遇本科学业和考研学习的双重压力,你可能会遇到冷嘲热讽,你可能会不断自我否定,你也可能会面临各种身体上的不适。

十几天前我们才刚刚结束去年的漫长斗争,在这种前仆后继的轮回与使命感中,我想和大家聊几句关于「考研与生活」的话题:

无论是即将开始考研的你,还是想二战的你,与其盲目的被卷和焦虑的开始,不如先认真审视自我:只有明确了目的与方向,才能更好的出发。







  你为什么要考研?

在我们做过的许多考研问卷调查中,关于「为什么要考研」的回答往往相似度极高:学历、工作、平台、薪资、竞争——毕竟在许多的焦虑宣言中「研究生已经成为了社会平均学历」;更何况因为疫情等原因,出国读研的路越来越窄,国内研究生又持续扩招。在某种意义上「考研」已经成为了许多应届毕业生的首选。

如果此刻我问你:你为什么要考研?你会如何回答?

对本科学历不满意,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对本科专业不满意,想换个专业;就业竞争压力大,用人单位首选研究生;对薪资不满意,希望提升学历以提升薪资;想逃避工作;想通过读研去另一座城市;想做学术;想去更大的平台认识更多的人等等。

我见过为了理想的院校连考三年失败三年的;我见过只为了一纸学历证书随便考了个学校去公司蒙混过关的;我见过将考研作为学习知识的方式一年换一个学科不断丰富自己的;我也见过考上研究生后大失所望最后直接退学的。

「考研」变成了一座围城。

而围城外的人如果想进去,我希望你们一定想好以下几个问题:你考研是为了什么?考研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渠道吗?

如果是,那请义无反顾。

如果不是,那你也可以想一想: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径?和考研相比哪个路径更容易(更容易包括耗费的时间、容错率、金钱付出等)?或许大家会觉得谈论性价比是实用主义者的投机取巧,但事实上在当下考研的巨大沉没成本(一年的时间、放弃各种求职机会、花钱买书和上课)面前,做更恰当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考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那么你可以选择考研以实现学历上的提升,当然也可以选择实习或者是先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历练自己,以实现经验上的提升。而两者最终都能指向一份较好的工作,唯一需要评估的就是你所谓的「好工作」本身更看重学历还是经验。

所以22届的同学,做好评估和规划,是你考研的第一步;想二战的同学,值不值得为此再赌一年,是你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考新传?

去年十二月,临近考试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问问大家还记不记得选择新传的初衷,当时点赞最高的留言说:“目的很简单:为人民服务。纵然仍有黑雾不散,明朝太阳照常升起”。

干脆利落,理想而有力。

但同时新传作为当下文科考研领域极其热门的专业之一,原因可能并没有那么理想主义:新传本身在工作中较为万金油、互联网行业风头正盛、跨考难度较低、近年来开设该专业院校较多等等。

虽然秃头所从来都秉持「热爱与情怀」,但不可否认在主观的情感之外,也有不少同学是因为好考和好找工作而选择新传的。毕竟新传的分支下也包括了「新媒体、广告、广电、影视、编导、视频」等诸多有趣且热门的职业。

所以在选择专业前,也记得问一问自己:为什么选这个专业?

可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也可以是“想追星、很有趣”的爱好,当然更可以是“想进互联网大厂,想赚钱”的支撑。

但不希望你随随便便因为「好考」和「万金油」就选了它。


  你如何来进行择校?

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新传,择校相比前两个而言,在现阶段其实并不算是大问题,甚至是可以暂且放缓的问题。

传统的择校三部曲:确定你想去的城市、确定你想报考的院校级别、确定你想研究的方向。这样大多可以确定几所明确的目标院校。然后再针对目标院校的考题、考试风格、导师设置、学费、住宿等问题进行逐一的筛选比对。

但现在还早呀朋友们,连今年的分数线都没出,在去年一整年中传、人大、南大带头的新传考纲巨变下,现在就择校实在是有些草率了。

如若你有某座院校情结非考不可,那没有任何问题,现阶段就可以开始阅读院校的参考书目,同时进行适当的知识面补充。

但如果你并没有明确的目标院校,我建议是先不着急,咱稳一稳看看各大院校今年的分数情况、分数线以及最后的录取情况,综合考虑再做打算。毕竟五六月份确定目标院校的大有人在,八月份换学校的比比皆是,九月报名前学校突然宣布不招生的也不是没有。

现在我们可以先考虑地理位置、学校等级、研究方向这些个大方向,其他不急。


  你的优势与劣势?

自我评估也是在准备考研前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完整有效的自我评估可以帮助你很好的划分复习的重点与偏向。

一般而言大家可以评估这么几个部分:

1、我的英语如何?英语的优势和薄弱在哪里?是否需要进行针对训练?评估标准来源于你的四六级成绩以及你过往的英语成绩。正确的英语评估可以决定你前期英语要投入多少时间、是否需要购买英语课程、英语复习重心要放在哪里。

2、我的政治如何?背书是否是我的强项?评估标准取决于你的高中政治和大学思政课的情况,以及你有没有政治觉悟(...);如果之前政治就不错的,背书也不吃力的则可以放心大胆的把政治挪到八月甚至是九月,假如从来都没什么政治觉悟,背书也很差劲的,则需要早早的考虑购入政治课程,并在暑假开始政治。

3、我的专业课是否有基础?评估标准在于过往是否接触过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课,即使没学过相关课程,但接触过相关工作和实习的也算是有基础,过往的经验能有效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

4、我个人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薄弱部分在哪里?有些同学擅长背书、有些同学擅长思考、也有些同学写字很快;同样有的同学背书如要命,那就尽量避开新闻史,有些同学不擅长思考,那就选择题目相对稳重的学校;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那...那不是很建议考新传(开个玩笑,语言表达是可以培养的。上述的例子是希望大家根据自己过往的学习来正确评估自己,这样既可以帮助大家择校,也可以在日后的专业课学习里有所侧重,背书不好的早背书,不擅长思考的多读书,文笔不好的多练习——有了侧重,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规划你的考研?

讲了这么多,实际上都是在教大家根据自身情况「个性化」定制你的考研。所有别人吹嘘的个性化都是流水线下的伪个性,毕竟经过上述的评估,你的优劣势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所以如若决定了考研,你就既需要有信服度和可操作性的「大框架」,也需要你自己个人化的「小规划」。

一般而言新传考研的复习大框架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寒假与早期启蒙期:这个阶段主要是阅读通用性参考书如「传播学教程」以及一些简单的学科启蒙书如「乌合之众」「数字化生存」「失控」「唐山大地震」等;以自我读书为主,从一个支点切入理解这个学科。

春天与基础书目阅读期:这个阶段一般而言已经确定了目标院校,所以大家需要通读目标院校的所有参考书目,搭建知识框架,去尽可能广的接受知识,触摸学科边界。

暑假与基础与提升期:暑假是能够系统学习集中提升的阶段,往往是进一步阅读参考书目、同时阅读补充书目和论文,在原有知识体系上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补充新概念和新知识。

九十月与写题期、十一十二月与冲刺期:这两个阶段离当下比较遥远,其实就三个核心任务「背书」和「写题」和「模拟」。把之前漫长的知识输入变成试卷上的知识输出。

上述这个大框架是最按部就班也是最合理的新传考研时间分布,当你明确了每个阶段你需要完成的大致任务后,你就可以根据你的「自我评估」来进行个性化的挑战。

比如你是跨考完全0基础,那么早期启蒙阶段你最好是阅读较为简单的学科入门或者是科普类书籍比如乌合之众,当然如果想阅读比较难的书也可以选择跟带读(闻到了广告的味道);

比如你是二战,那在现在这个阶段你就要思考你之前失败的原因,知识薄弱就大量阅读《对空言说》有一定深度的书籍;如果是语言表达问题就多读论文尽可能保持一定量的写作等等。

比如你背书特别不行,那么在阅读第二遍目标院校参考书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一些简单的背诵,为后期的背书打基础。

总而言之,只有将合理的规划与你的特长相结合,用正确的方法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或许才能为自己在这场400万人的战役里博得一份赢面。


  你当下应该做的事情?

重点来了。

刚刚说了,当下是「早期启蒙阶段」,可以不择校,可以不背书,可以不写文章,但一定一定要读书,也一定一定要保证自己方向的正确。

所以0基础的你,动了歹念的你,选择新传的你,义无反顾考研的你:三本入门且与当下现实环境息息相关的书,一个活跃度满分的百人社群,三次围绕社会现象的圆桌讨论、一些时刻在线的答疑学长学姐:刚刚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学科入门、寻找火花、触摸知识、思考现象、感受社会:希望你能在这里喜欢上新传,也希望你能找这里找到你考研的意义,更喜欢你能在这里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和评估。

秃头所等你。



睡前想想
  你希望考研、新传和院校给你带来什么?


- 晚 安 -
- 等 你 -

🌟

 班女士和花总的产粮囤积地 

六百万的何同学·虚拟男友·茶艺
高考作文 · 苟晶 · 主流审美
姐妹泡仔 · 暑期计划 · 渣男研究
苹果开发者大会 · 反乌托邦 · 摆摊秘籍

传播学教程划重点 · 网络传播概论导读课
前四个月相关考点总结 · MCN · 后浪
笔记方法 · 互联网的主宰权 · 鬓边不是海棠红
吃瓜录 · one world · 最愚蠢的一代

内容付费与产品设计·维娅的火箭·仇恨言论
嘴炮大赛·考研教训贴·青春有你2·财新网
天书和乱码·女生和妇女·创作之死·平庸的恶

教材测评「1」·教材测评「2」· 学习方法总结
文科研究生最爱の装逼词汇 · B站 ·《陈情令》
学硕专硕之争·千与千寻·传媒黑话·泫雅
传媒业女性图鉴·逃离新闻·婊言婊语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考新传名校但基础不好?考虑一下MFA,英语35分就能过线!
谭天直播内容:这年头是否要读研?该如何读研?
为何很多同学考研时会二战、三战,但高考时却很少有人愿意复读?
美国留学 丨 别问了,我考研考砸了
“二战”考研?听听他们怎么说?
“我觉得我拗不过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