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没有一天,我对性别平等如此充满期待。

*

  FREEDOM / INDEPENDENT / UNIQUE  

*

第一次从电子屏幕上瞥见弗兰·勒博维茨的时候,我就觉得她酷飒到周围的像素画面都因为她的言行和气场而转变为冷淡的黑白灰,继而逐渐斑驳脱落,只剩下画面中间那个身着宽大西装、白色衬衫和皮革制马丁靴,表情和语气都溢满假性傲慢和不屑的女人。


马丁·斯科塞斯执镜的Netflix纪录片《弗兰·勒博维茨:假装在城市》只拍一个女人。这个唯一的女性主角置身于只吝啬落下半分昏黄灯光的黑暗中,在明暗交织的瞬间开口说话。她不像是《美国夫人》里在男人制压下保守局促的菲莉丝·施拉夫利,也从来没有人会在她妙语连珠的时候粗鲁地打断。


弗兰好像从不代表女人,她在那里点起一支烟翘着脚翻开书页,和背后上万本书籍一起沉浸。纵使有人痛骂她举止不雅、有失分寸,她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


「I don't give a shit.」

「我不在乎。」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弗兰,也是今日众多女性的形象折射:在自我的人生价值中,由不平等的、压迫的、传统的世界里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完全独立。

从1840年至1925年,历史上第一次女性运动浪潮在争夺女性政治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已婚妇女的就业权、财产保留权、不受虐待权等方面倾尽全力。

1848年,美国第一届女性权利大会在纽约州韦斯利安卫理公会教堂召开,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正式开始。

女性主义领导人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在《为女权辩护》中阐述道,“我久已认为,独立乃是人生最大幸福,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即使我生活在一片不毛之地,我也要减低我的需求以取得独立。”

如果说这一次的女性斗争是以政治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个人权利独立为主要诉求的话。那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力为核心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则更加关注深层次的性别差异,是一种不同与以往的,以文化社会霸权视角对女性身份角色加之审视和批判的思考逻辑:

两性权力的不平等纵使在政治权利和意图上获得了解放,也只是虚假而无用的「皇帝的新衣」,真正促成女性屈从地位的是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劳动分工,是私有制的价值取向,是在所有无意识文化体验、符号交流中所潜藏的歧视和天秤倾斜。

这也正是人物杂志在今天发表的名为《自由之路,<半边天>往事》里所需要迸发出的价值导向——女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性别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因为全社会已经浸润在一种定式思维中了,像是永不会出错的时钟分秒一样,没有人会去想「北京时间是不是真的能够代表宇宙瞬息」。

这就是女性问题的现状:很普遍,却很透明;很迫切,也很招恨。

微博上的女性主义者很多,李银河先生就是其中十分出彩的人物。她们争取女性自由、独立,倡议男女平等、两性沟通,寻求解放女性思想的良方。但是在这些光鲜的、看似众人支持的声音背后,是在对杨笠痛斥中反映出的成片对于女性主义者的污名化,是Papi酱的「婚驴」言论里折射回的尚未成熟的女权在激进控诉边缘的崩溃,是众人「谈女色变」的慌张。

时至今日,在国际劳动妇女节的一整天时间里,无数的社交媒体账号都在与「女性主义」为伴,写下大量关于两性如何平等、性别如何不是界限和束缚的文章。甚至连各大品牌都争先恐后地朝着它们最大的女性市场涌去,在女性独立的呼声中摇旗呐喊。

以往的我从没有感受过这样一天的光景,女性开始越过「妇女」的符号表征,真正感知到其背后的纪念和倡导价值;社会中有更多人开始对性别问题投注更多的关注;而妇女节本身也不再只是一个奇怪的、略带贬义的节日。

这种日子的骤然出现,平和的景象竟让我开始对未来的性别运动更加充满信心与期待。

也正因如此,或许我们可以积极地欣喜地把今天,把过去每一次在女性话题下的据理力争,称之为是二十一世纪,网络公共话语时代下,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的出现。






-

 | 女性的焦虑 | 

25岁的我最害怕两件事情,衰老和丑陋。而这些恐惧之物的来源就在于社会对于新鲜躯体和姣好面容的凝视与渴求。无数双眼睛在女人的脸蛋和身体上来回扫视,企图在其中发现些许令人沉醉的特征。他们将女人塑形,为女人戴上没有钥匙的枷锁,贬低女人成为附庸的同时,命令女人必须一生受困于家务琐事,庸碌不可终日。

-

我一直在说,现代人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仅是物欲横流的,更是崇尚表面视觉景观效果的时代。

这一现象在男男女女八九言欢的酒吧里更是凸显得淋漓尽致。不仅是舞池蹦迪的妹妹要求是身材高挑出众,就连门口给人按荧光印章的门卫都得是身高一米八腹肌再加八的帅气男孩。

每一次我捧着小肚腩走进寻欢作乐的人群时,都会努力缩紧因为晚上海底捞吃多而肿胀不堪都肚皮,生怕被一旁大白腿长度直逼我弱小而贫瘠胸部的姐妹给比下去。

关于这个话题我也思考了很久,这种对身材的苛刻追求和每天努力把眼睛画的更大一点的种种行为究竟是为了满足自己,还是取悦他人。

当然,一部分不可能抛弃的原因还是需要回到「男性凝视」的角度做出一些讨论。

作为男性凝视的对象,尤其是同样处于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女性身上所背负的众多要求——无论是身材上的前凸后翘,抑或是性格上的温柔贤淑、行为举止的顾家得体——都能从男性审美上找到原始的标签。

有的时候男性就像是在挑选商品一样对着一座工业流水化产品制造器提出要求:长相要出众、身材要出挑。更为离谱的是,社会中的审美标准也就在他们的喜好厌恶中来回摆动。

必须要年轻、必须要漂亮。

因此,与这些标签都大相径庭的「妇女节」,就变成了诸多女性一直在回避的节日,甚至在我小时候,这样的节日是会被专门用来嘲笑某些女孩,形容她们年长而又丧失活力。

-

 | 妇女符号的反抗 | 

妇,是他人之妻,是嫁为人妇,是夫妇为伴;妇,是年老色衰,是二手制品,是膝下儿女之母,是女性中的过期罐头。

-

在这里,我可能需要从结构主义和符号的角度来说明为何我会对今日众多人摒弃对「妇女」的认知而转向其背后更富有底蕴的深层含义感到无比的诧异与高兴。

诧异是在于「妇女」向来有种为人所不耻于口的感觉。很多人不愿意去庆祝一次「妇女节」,因为这更像是衰老、失去活力和成为他人发妻的角色,而不是那些仍然年轻的躯体所应面对的欢欣鼓舞。

所以才有了所谓的三月七日女生节,因为「woman」的符号价值已经完全被中文意义中具有年长含义的「妇女」所取代和结构了。

什么叫做结构?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卢梭对于「符号语言」的观点。他认为,语言和思想并非同时产生,语言应是先于思想而存在…语言不过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象征和激情转化而已,并不代表真正的具体的描述对象。

就像是今天我们谈论的「妇女」,这个符号本身所承载的意义只是人为赋予的一种象征表达,而所看之人能够体悟的那层指代也并非就能够充分传播其内涵。但即便如此,社会中大部分的公众仍然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抱有固定的认知,例如「妇女」所代表的是某一类女性,这就是结构主义中的「整体性」:

内在规律的连贯性,这套规律决定着对象的性质和观看者的理解。

「女生」和「妇女」二者之间的词意内涵的不同,就代表着这种集体性的社会认知赋予在符号意义中的结构不同。

在结构主义大师皮亚杰看来,这种符号结构中的集体性制度是个人必须遵守的,是在历代传承中不断强制存在的,很难通过个体性的改变对其内涵做出相应的调整。

而这,就是最令我感到高兴的部分,在躲避了这么多年的「三八妇女节」之后,有更多的女性能够站出来坚定地说,我要为这个节日而庆祝,我要为其大声欢呼和鼓掌。

符号的结构被打破了,它不再被束缚于过往的语词意义中。这样的结果,正是不断地对女性主义的倡导、节日真实价值的科普的言说中加以实现的。

-

 | 言说的力量 | 

每年我都会写下数不清的文字去阐释女性的生存问题、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如此循环往复,难免讲到口干舌燥、身心俱疲,乃至心生厌烦和无趣之感也不敢怠慢每一次能够说出点什么的机会。因为大声说、有人听,就是在自由言说中释放性别解放的可能性。

-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们今天能够在更多的社交媒体的公共空间里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女性独立话题,并愿意为其说点什么,都可以归结到「自由言说的价值」当中去。

即使是刚刚接触新传的人都能够说出出版自由的倡导者弥尔顿所阐释的那句话:“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任何人都可以阐释和抒发自己的感想,将其智慧和思想的结晶编写成文,让谬误和真理在自由讨论中各自彰显其力量和价值。

在弥尔顿眼中,公众有能力在二者间辨别是非,真理自然能够在理性的思考评价之中打败谬误,启发民智。

这种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思想在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尤为受到关注。以约翰·洛克为首的哲学家、文学家们纷纷对既有的封建专制主义之下的出版审查与言论控制报以讽刺和针砭的态度,认为从理性主义的角度出发,需要允许个人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流,让观点进行充分的展示。

“当人们去看戏时,每个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会秩序没有受到骚扰。但是如果某个蹩脚诗人的蛮横的保护人试图强迫所有具有鉴赏力的人称赞他们觉得差劲的作品,那么就会听到一阵嘘声,双方就会互相扔苹果…是这种思想上的暴君引起了世界上部分的不幸,我们在英国感到幸福,只是因为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地说出心里话的权利。”

伏尔泰在《论思想自由》中所叙述的这段独白,正是言论自由在理性主义支配之下被期待能够达到的辩证高度。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技术建立起的公共话语空间确实为谈论女性自由、性别独立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集合平台,大量呼吁平等的声音在各个传播节点里相互汇聚,最终以一种关联性网络议程设置的方式为公众调整了公共议题的讨论焦点。

*网络议程设置:又称为NSA理论(Network Agenda Setting)。有别于传统议程设置,它是一种架构在网状社会结构之上的现代传播学效果理论。2017年12月,麦库姆斯和其学生郭蕾正式提出关于网络议程设置的理论,麦库姆斯认为:“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一的议题,而是一系列议题所构成的认知网络。新闻媒体在告诉我们怎么想和想什么的基础上,同时决定了我们如何将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连接起来,构建个人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判断。”

于是,更多的女性问题被搬上台面,包括女性权利保护、人身安全危机、身材羞辱、容貌和年龄歧视,以及最为严重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各类刻板印象:女司机、女老板、女职员等等。

只要舆论话题不止,始终不断地着重于相关的问题讨论、解决,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能够接触到网络的女性觉醒,发现自己所处的,已然被传统智识所结构好、框定好的世界:

“女人从属于男人是个普遍习惯,任何背离这种习惯的事自然显得不自然。”
“男人对女性的通知与其他形式的不同在于它不是暴力的统治,它是自愿接受的,女性不抱怨并同意参与。”

所以我在各种舆论事件面前永远认为,去发表观点、去阐释问题、去关注矛盾,纵使这种阐释可能是错的,纵使其可能不够恰当,但仍然不要阻止任何一个人在理性思维引导之下的言论表达。

因为只有这样,自我和他者的观点才会有激荡的空间,才会在摩擦中相互弥补出现的不足,才有可能让仍矇昧于其中的人更多地关注到某个社会问题。

如此,也是公共参与的应然价值。




- 晚 安 -

祝我们
妇女节 独立 自由 而伟大

「参考文献」

李银河:《女性主义》

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

🀄️

  2021「共同上岸」复试班  

两杯奶茶钱!

和秃头所一起上岸!

🧸

22年的新弟弟妹妹

你的秃头保姆正在群里等你

🍯

  专供2022考研种子选手的扫盲项目  


🌟

  ABOUT US  


🌟

 班女士和花总的产粮囤积地 

毕业后的新传研究生 · 马桶哲学 ·《年夜饭》
丁辉和丁真 · 传媒人必备の行业黑话
秃头所写给所有人的一封信
打工人 · 算法的围城

六百万的何同学·虚拟男友·茶艺
高考作文 · 苟晶 · 主流审美
姐妹泡仔 · 暑期计划 · 渣男研究
苹果开发者大会 · 反乌托邦 · 摆摊秘籍
笔记方法 · 互联网的主宰权 · 鬓边不是海棠红

吃瓜录 · one world · 最愚蠢的一代
嘴炮大赛 · 考研教训贴 · 青春有你2 · 财新网
天书和乱码 · 女生和妇女 · 创作之死 · 平庸的恶
郭老师 · 李医生 · 疫情中的新闻人 · 新闻的失败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绿茶婊”是啥?他们研究后发了Top期刊
弗吉尼亚 · 伍尔芙:要自由,得先有一间自己的房子
人人网
当代中国女权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暧昧的同谋关系
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
第一本书:《第二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