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松弛不松懈,综艺与复习齐头并进 | 华中科技大学新传经验贴

🍇

🍇

  秃头21届的华科独苗  

国际惯例自我介绍:本科在中部一所211读新传专业,初试总分370,专业课2即440分数为115(进入复试的mjc中单科第一)。

直到花花找我要经验贴并且我拖了这么久之后写完这一切,我才稍微有了一些“我真的上岸了”的实感。我不是一个典型的拼命型考研人,本篇经验贴是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希望能够在内卷如此严重的考研之路上为大家提供一种更加松弛但绝不松懈的模式。



👩‍🦲

「本帖,最佳食用人群」

·不擅长短期高强度学习者

·单位时间学习效率高者

·意志坚定可长期作战者

·新传基础还可以者

👩‍🦲


我从4月正式开始备考,共计8个月。期间该吃吃该喝喝,去电影院看了大部分热映电影,9月份前追了两部韩剧,9月后追完了说唱新时代,被学妹评论“朋友圈营业的不像在准备考研”。

但是,划重点!!!我不赞成每天焦虑“我一天学不到10小时以上就考不上了”,但也绝对不是让你们去玩玩打打考研!!!我之所以敢这样做是因为这8个月“我要上岸的”的信念越来越坚定,是因为我始终没有让自己长时间脱离学习状态,是因为该努力的地方我也一个没落,是配合战线时长+学习效率+学习方法达到了劳逸结合的平衡结果。

具体观看路径如下:择校、公共课、专业课、心态

👇

👇

「道路开启之考哪里」

我知道很多人都会鼓励大家,冲呀!但是蒙头向前冲的信念不应该用在择校,而应该用在我能考上,我自己很赞成在择校时遵循三大原则:自身水平、报考院校的难度、向上争取。

大家可以先通过喜欢的城市、未来发展、是否看重学校专业排名等缩小选择范围,确定几所心仪的院校。然后,一定要去看目标院校的真题!!!我知道自己是属于基础知识更扎实,但灵活不足,所以在看了华中科大的真题之后,觉得其真题整体在同水平院校中属于中等难度,与书本知识连接较密切,考点有一定规律可循,所以才最后敲定了华中科大。

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只有看了真题才知道自己和哪个学校最对味,请大家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一定一定不要妄自菲薄,推荐大家选择跳一跳或者拼命跳一跳可以够到的目标,选择那些你不选择一定会遗憾的学校,然后,理性决定之后就一心向前冲吧。

👇

👇

「道路第一赛道之公共课」

公共课我愿称之为“犹豫阶段和厌学阶段的最佳过渡”。

5月份,甚至6月份之前可能还有很多宝宝没下定决心考哪里,请大家务必不要浪费这段时间,先把不管考哪都不会被影响的英语政治搞起来。

政治不喜欢应试感太强的推荐涛涛,喜欢有目标快节奏的可以试试腿姐(试看过一次),搭配肖大大食用就不用多说了(肖大大yyds)。

我自己是从4月开始看“视频+刷题”,最后坚持下来且有效的方法是看涛涛的课在书上对应章节补充笔记,上完课后刷当天书上的题,一个章节结束后刷对应的1000题。

1000题我刷了4遍,第一遍全做并整理错题,第二遍全做并整理两次都错了的题,第三遍做错题,第四遍做第三遍的错题。最后两边过的很快,后期时间不够时会挑觉得不熟悉的章节选择性做,但是效果真的很好,选择题就是错题是精华。此外,我在做第二遍时还搭配了涛涛的小黄书(背诵手册),背多少做多少,效果也可以,还顺便背了点大题知识点。

大题不说啥了,跟着肖四没大问题,给大家推荐一名带背up主【空卡空卡空空卡】,很快很独特,我在考试的早上还在路上听她的带背视频。同时请大家注意涛涛划过的重点,并且在考前自己选几道代表性题目(首推马原),就算不全写也要把思路写出来,一定要形成并熟悉自己的答题框架,在背肖四时也是如此,不要死记硬背,要把答案揉进自己的框架。

英语就是真题!真题!真题!

我英语2是75,我是属于英语一直是弱项,英语比较薄弱的宝宝踏踏实实把英语2的真题吃透真的足够考一个不拖后腿的成绩,本身英语底子好的宝宝更是如虎添翼,如果有时间也推荐大家做英语1的阅读真题。

而在真题中也真的是“得阅读者得天下”,我自己是做一遍阅读、对答案,然后自己找错因再看唐叔的视频(我直接听得刷题版)听一遍讲解,尤其注意自己没找到错因的题以及唐叔的做题思路。唐叔的做题技巧听完之后真的是醍醐灌顶,但一定要基于有一定的单词和长难句的基础,不然再多技巧也白费。

单词!英语的母亲!我是用不背单词app背诵2021考研英语红宝书乱序版,没有用纸质单词书,冲刺阶段把2015-2020错误率高的阅读的生词、考点单词整理出来进行记忆,亲身体验,把单词背熟,你的阅读看顺眼多了。

长难句则强推刘晓燕,讲的非常清楚,阅读做的顺长难句就是基础,不过因为我长难句学的有点断断续续,战线拖长了,所以考前还听唐叔的课(比较短)巩固了一下,也觉得不错。

公共课差不多就这么多啦,考的不是太出彩,但也是些自己真的觉得有用的小经验吧。

👇

👇

「道路第二赛道之专业课」

专业课总结下来是三句话,分清主次矛盾、紧跟官方考纲和真题、务必形成自己的答题思维。

现在回忆起来自己的专业课备考过程,之所以学的有点玩玩打打但却没翻车,大抵是因为我真的是用应试思维在处理专业课复习,才能够让自己的输入利用最大化。

🔜 分清主次矛盾

为大家奉上华中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440参考书目」

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

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

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

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

「334参考书目」

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何志武:《新闻采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

石长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郭小平:《视听新媒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钟瑛:《网络传播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

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先红:《现代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看上去贼多对不对,但最后我只看了四星以上的书,也就是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这5本书。在5本书中我又挑出专业课的重中之重——《传播学概论》。

我的背书开始的不算早,大概9月中旬。

但是不管时间多紧张,真的请大家把《传播学概论》翻看到考试前一天好嘛,并且至少踏踏实实背诵两遍,重点部分三遍起步,等你后期开始练题,拿到试卷你真的会发现,传播学理论占据考试的半壁江山。我当时是没有按照书背,而是以圣才的《新闻传播学》笔记为主体,我觉得更简洁但一定要基于看完了书、理解了书的基础之上。其他的部分,比如华中科大会考的新闻伦理、中外新闻史、媒介经营与管理我则是按照考纲整理成专题进行针对性复习。

🔜  紧跟官方考纲和真题

如果你时间充足,你可以把参考书目全书通读。

但如果想要提高效率又足够应付考试,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着官方考纲和历年真题复习。背书的时候,我就是对着考纲把重点章节勾出来,再对着整体找出热点和可能会爆冷门的点,重点背诵。

最后一个月冲刺,我把重点重新回到真题上。我把2015-2020的真题全部整理出来,按照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媒介伦理、网络传播学、新闻实践、中外新闻史五大板块进一步整理。

每一个板块都会写明每年考了几道这一板块的题,是简答还是论述,会把六年内涉及的考察范围,也就是该科目的更细致的章节以及更具体的知识点总结出来,看看哪几个章节最热门,哪几个可能会爆冷门,然后自己预设今年最有可能的考点,形成自己的答题思维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冲刺阶段的工作是让我最后吃透我这8个月输入的知识的关键。

🔜  务必形成自己的答题思维

这一点其实在上一点已经提到,具体如何形成一个在于多看、一个在于多反思。考研期间扣手机真的是常态,为了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但又真的不想学习),我就会选择去看各类公众号的推送、去听各种专题的喜马拉雅,然后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很多“碎片化的知识”,并且发现自己的“知识倾向”——即喜欢那些公众号的表述。多反思则是在多看点的基础上的输出,10月份我开始练习题目,我会根据我的知识倾向和既有知识框架答题,然后我会根据参考答案对我的答案取长补短,最后再将两者整合起来糅合成我最后的背诵版答案。

在这样一个反思过程中你的知识是被过了三遍的,并且最后以你最熟悉的形式被记忆下来。如此一来,你在考场高度紧张又限时的情况下才能最快最准的输出。

🔜 一些其他的话

关于报班,我觉得因人而异。但如果你不擅长整理专题或者宏大的框架,我推荐你报班,比如秃头所的冲刺班。我当时是同时报了两个冲刺班,因为我学的强度相对较低最后还是有点慌的,就逼了自己一下,秃头所的传播学大框架和2020全年热点梳理真的让我印象深刻,我最后一遍传播学就是跟着冲刺班框架背的,秃头所真的可以帮你把大框架梳理的清清楚楚,讲的更是清清楚楚。

另外推荐大家去考考模拟考,至少两次,我当时是已经有其他的所以没有报秃头所,但相信秃头所的肯定也超棒。因为这个可以帮你熟悉考试感觉,还能查漏补缺,如果你第二次比第一次考的好还可以增加你的自信心,考的不好更是赚到,考前所有漏洞都是财富,赶紧补起来。

👇

👇

道路终极赛道之心态

专注和坚定是核心。

如果说我能在这样一个节奏不太快、强度不太高的学习下成功上岸有什么秘诀,那我觉得应该是专注和坚定,这也是我认为考研最最核心的两大要素。

可能有人会说,“大家的目标就是考研,专注考研不是废话吗?”。其实不然,大三下的你可能还有不少课程要学习,如何平衡学习和考研将是你们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给大家的建议是,把课程当做复习(跨专业的宝宝这一点可能就不适用了)。

当你真正开始复习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平时上课的内容,很多理解都要依靠老师的讲解,所以认真上课,并且有针对性的积累与考研有关的知识,记住,你不仅仅是上完课,更是在为考研上课。

当时间进入7月,实习、旅游、五光十色的暑假生活来了。

考研的你们会听到很多外界的声音,“我去海边玩啦”、“我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实习做的好估计工作就不用愁了”、“你都学了这么久了可以出去多玩玩”……面对这些声音,有的人会开始动摇,“我要不要出去转转?”“我要不要也去找工作?”,如果你已经备考了一阵,请你暂时关闭自己的耳朵,当你开始动除了“我要去哪个学校”之外的念头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远远不如从前,如果你还出去玩了7、8天,当你再拿起书本时更会觉得复习节奏断了。

坚持过暑假,开学之后你将面临“是否争取考研”的选择,尤其是成绩还不错的宝贝们,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资料的整理、最后一波夏令营的面试,其中会占去的时间可能比你想象中多的多(学姐亲身经历),你要衡量自己是否有足够强的时间分配能力以及衡量这件事的性价比,我当然鼓励大家去争取,能够越早有书读越为大家高兴,但我不想让大家白费时间更影响了自己的心态。

10月份是弃考的高峰期,我的寝室曾经4个人都要考研,10月过后只剩下我一个,因为10月真的是攻坚期,也进入了备考战线的疲惫期。我的一位室友,被考研的焦虑折磨的去找工作,并且很幸运,一下子就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我的另一位室友决定gap一年再出国,于是抓紧时间体验生活,而我,几乎每天都是一个人去图书馆学上一天。她们的放弃会让你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真的要考研”“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份学历”“我的坚持真的有用吗”“如果我努力这么久还是失败怎么办”“她们去过其他的生活好像也很顺利啊”。

这一连串的外部影响和自我怀疑,想必大家也能感知到专注和坚定的重要性了吧。如果你不够专注,你会在学习时开始搜索招聘资料、留学资料,如果你不够坚定,你会在他人无声或有声的说服下扔下你的课本,但如果你足够坚定和专注,你将会在听到这一切之后第二天,仍然背上你装满复习资料的书包去你每天都会去的图书馆,在那里重复前一天的生活。

我希望你们想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考研,如果你们仅仅是为了拿到研究生学历,那我劝你们谨慎选择考研,起码不要选择华科,华科的竞争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厉害。我希望你能够是为了自己能够通过研究生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是出于对于去更高的平台看更远的风景真正学到知识的渴望,当你心中只有这个信念时,你的行动会随之改变,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的状态超乎你想象的持久和高效。


「尾声」

不知不觉写了五千多字,感觉很多废话却也都是掏心窝子的话,真的真的希望能够帮到你们,让你们在一定会很辛苦的考研之路上能够多休息那么一点点。

我记得2.28初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今年整体压分,看到成绩以为自己要没书读了,第二天即将返校,头一天晚上在家里奔溃大哭。

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我把截图保存下来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私密朋友圈,配文“这是我的勋章,我自己选择的艰难的路,在我的努力下,要走通了。”。

复试结束当天下午,我和室友去了宝通寺,买了一根“金榜题名”的求福带,找了一枝结果的树枝系上。

而现在,我终于可以说,“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

我也相信,每一个勇敢选择踏上这条必须为了梦想“血拼”到底的你们,一定也会收获2022年开满鲜花的春天。


- 晚 安 -

🥂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打工人的一天,他们的18岁给你的孩子提了个醒
刷手机能上瘾,为何学习很难上瘾?搞懂背后原理,你也会学习上瘾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备重点知识整理
儿童绘本故事《贪吃的小猪》
(2022新高考I卷)冯至《江上》小说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整理 笔记 练习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