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520这天无处可逃的单身人士。

🥀

实话可能是,单身人士压根都不会觉得今天是什么节日——不过一个普通的、没有任何不同的、依然需要加班、不得不学习的周四而已。

从什么时候开始,520变成了一个节日呢?

我本着万事万物皆需考据的初衷,对「520」这个节日的含义进行了一番搜索。毕竟在我的记忆里,这个节日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至少的至少,在前社交媒体时代是没有520这个节日的——于是我找到了: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所以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也成为了情侣们扎堆登记结婚、隆重举办婚宴的吉日。互联网时代,520又被称之为网络情人节,是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是当代的社交媒体“表白日”。

我知道谐音梗永远的神,但我没想到谐音梗节居然有两天。

当然,以上考据完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甚至在各大网站的百科中都不足以占据一个词条:但这完全不妨碍大家欢呼着庆祝起「520」这个特殊的日子:朋友圈里的代购提前一周就开始提醒各位朋友准备礼物;经久不衰的“你转我521我回你520大家都有转账图”的梗也在前两天开始传播;电商和直播上架为520促销卯足了劲;线下餐厅酒店电影院推出一系列520套餐;从昨晚开始朋友圈里开始初夏赏花庆典;老土的转账已经没人晒了,浪漫的爱情小故事着实让不少单身人士有些感动...

在这个算不上节日的节日里:商家与他们背后的消费主义,个体在社交媒体里的表演和凝视,各个内容平台的节日企划在互联网空间里吹出了一个巨大的粉色的泡泡:情侣们在其间享受爱的仪式感和他人的艳羡祝福,单身狗在其间左顾右盼,逃无可逃。

谨以此文,在这个独特的谐音梗节日里,祝天下有情人能像谐音所言爱着彼此,也祝天下单身人士未来在爱情的路上也能求仁得仁,无所求则独自美丽,不被粉色裹挟。






-TuTouSuo 05 | 20 - 

请单身与非单身人士划下知识点:传播的仪式观、集体记忆、拟剧论、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信息互酬、狂欢理论、景观社会



🥀

· 人造节日里
· “人”造出了节日氛围

近些年,社交媒体上兴起了不少「人造的仪式感」,有些仪式感风光一时很快被人抛之脑后,也有不少仪式感逐渐被保留下来,变成了网络化的、人造的节日:个中典型自然就是双十一和520。

在詹姆斯·凯瑞的语境里,传播具有独特的仪式性:传受双方听过特定的传播行为能清晰的认知自己的身份,进而认知所处的环境、背后的文化属性等,因而在很多关于传播的话语里,传播都在塑造着社会文化与社会身份,并将社会中的个体连接成具有相同价值、文化、记忆取向的「共同体」,最终形成哈布瓦赫所言的「集体记忆」——这是传统意义上节日的由来,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乃至后来的劳动节、妇女节,都是在文化与记忆的纽带中形塑而成的。

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节日是一种「社会与文化记忆」,是为了「铭记」和进行的「庆祝」活动。

区别于这类传统节日,现代意义上的「人造节日」,则天生带有社交媒体时代独特的烙印:展示、狂欢、仪式和消费,更像是为了「庆祝」而进行的「铭记」活动。

——用玫瑰庆祝,用朋友圈铭记。

而这样的行为背后,自然而然的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一面是商家裹挟着消费主义的推波助澜:比如520当天情侣半价、520情侣款一人免单、520live情侣入场免票以及各种铺天盖地的用商品代表你的心,用口红言说你的爱。无论是520还是已经从光棍节变成购物节的双十一,人造节日背后必然少不了消费的基因:他们把「仪式」和「情感」包装成了「物质需求」双手捧到了大众的面前,又在社交媒体的自带的分享性与人本身的社会性里,完成了这场从仪式到物质,从物质到晒图,从晒图到狂欢的合谋。

一面是社交媒体赋权个人的分享欲:分享和交流寓意着人的社会性,是人作为群体动物,难以回避的天性之一。前社交媒体时代这类天性表现为在情人节当天同事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谁收到了更贵重更用心的礼物,后社交媒体时代则表现为在朋友圈里向所有的好友公式自己的对象和收到的礼物,这个过程里又恰好满足了商家的期待——不可否认这背后有绝对真挚的爱情,但「分享」行为本身也的确成为一面展示自己,对照他人的镜子。

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商家还是个体私欲塑造了人造节日: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近几年凭空而出了不少人造节日,一些传统节日也被包装出了购物的氛围:这其中绝少不了消费主义的作用。

毕竟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所言明的《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消费,而是更关注物质背后的精神价值,关注精神消费,在这一点上,精神性与仪式感不谋而合,精神追求又内含于节日的集体记忆里。于是节日与消费就成为了鲍德里亚笔下的「玻璃屋」:人们能够看到外面,却又难以逃离。

这座玻璃屋就是今天的社交媒体。

分享无处不在、狂欢无处不在、人造无处不在:照片、文案、玫瑰与礼物既是明码标价的商品,也是爱情的象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其本身传递的重要意义不是内容本身,而是内容所带来的个体的快感,这个被成为「社交资本」或者「信息互酬」的概念,正在解构着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并重塑了人造节日的分享根基:一张合影、一把玫瑰和一些礼物不仅意味着有人爱,也意味着自己的生活与资本。虽然任意时间都可以分享,但节日氛围里的分享,更具仪式感和参与感。

人造节日的本质就是一场全民狂欢。

在这场信息互酬的狂欢里,他的表演和你的点赞一样重要,双方你情我愿心知肚明的演了着一天的爱情戏码,最后晒出的玫瑰和礼貌性的点赞一起成为这场人造节日里的气氛组,衬托的这场节日热闹非凡。



🥀

· 人造景观里
· 无处可逃的狂欢者

合影、捧花、礼物、截图。

在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的第一章里,他对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物欲的现代社会下了如此定义:“无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商品、技术、影像、互联网、新媒体、资本无孔不入,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堆积——处处都能看到有意识的表演、作秀,被展现出来的景观、可视的景观及其建构起的视觉体制正不断将我们吞噬:新闻、娱乐、广告等制造了大量非本真性的需求,我们在景观的引导下进入一种新的异化状态。”

一定要形容的话,我们可以把「景观」直接理解为今日的图片与短视频社交——自微博、朋友圈和ins开启了图片社交后,自抖音快手迭代出了短视频社交以来,碎片和高速的现代化传播让我们一切的喜好、生活、思想都在肤浅的图像和视觉中呈现,而很少触及到深入的、精神的、价值的领域。

譬如当下的商业电影、当下的抖音迷因、当下的纯欲审美。

人造节日,也是这样的景观化的节日。

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景观化的人造节日里,一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退化成了围绕景观的、商品化的身份标签。520朋友圈里展示出的内容与商品,本质上就是个人通过商品化的过程将自己打造成了景观——景观实现了对真实的再加工,并在真实事件与表象之间制造了分离,我们享受着景观带来的丰富与欢愉,个体的价值被潜移默化地移至虚浮的表面,服从着景观逻辑的支配。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再是朋友圈本身,而是通过朋友圈所传递的身份标签以带给他人的形象:这在戈夫曼那里叫拟剧论与自我表演,在鲍德里亚那里叫拟象与超真实,在我们自己这里,就叫做朋友圈管理。

人人都不能幸免于此。

基于这样的现状,学者们自然是对沉溺于景观社会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也提出了循循善诱的良方:毕竟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沉溺于景观中的人们是沉溺于商品所塑造出的虚假快感,是沉溺于他者的艳羡与凝视。而对此的解决之道,就像情境主义学者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提到的:要在日常的烹饪、散步里感悟到真谛,为了生活而非生存。

典型的哲学家式神叨叨。

的确今日的互联网、狂欢就像是一场把每个人都卷入其中的巨浪:看起来人们如同自发地沉溺其间,深究起来却发现资本与意识的控制如同拴在人脚上的重物,直直拖拽着我们下坠: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双十一等人造节日,形容饭圈打榜等资本运作再合适不过,在自愿的背后,有看不见的资本运作。

来回一番分析,最终还是落回了批判主义的陈词滥调。

在这场商品与媒体合谋、氛围与凝视兼具的人造节日520里,商品绑架了情侣们的爱情,媒体凝视着单身人士的孤独——没有人能在狂欢和景观里逃脱。

最后的最后,我发现我今年写推送,每每都会陷入纠结和矛盾中——这次我依然想和大家聊聊我的困惑:难道晒出玫瑰和截图的背后一定是被物质和商品裹挟的肤浅吗?我们有资格批判别人的情感、评判感情的衡量物吗?

毕竟,虚幻的情感,也需要现实的依托啊。

毕竟,展示和分享作为人的本能,本无错啊。







- 晚 安 -

🥂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届年轻人的肾和脑,早就被一个又一个节日榨干了
仪式感?别被消费主义洗脑
时代的变化往往比许多人想的要快
响铃:IP跨界她经济,同道能讲好“单身婚纱”的故事吗?
传统节日价值的断裂和接续
“仪式感”成了一把割韭菜的镰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