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妄图谈论病毒与世界格局 | 一周热点

🗺

“1918年3月18日的早晨,美国堪萨斯州哈斯克尔县大众顿军营的一个炊事兵发觉自己发烧、头痛、嗓子疼、肌肉乏力,他找到军医。军医给他检查过后,认为只是普通的感冒,给他开了点感冒药就把他打发走了。”「1」

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四年。

没有直接参与一战,而是在其中反复横跳拉皮条做军火生意的美国眼见欧洲战场同盟国败局已定,便以德国企图协助墨西哥收复被美国占据的领土为由头,正式对德宣战。美军士气高昂,国内各地征兵人满为患,青壮年壮志凌云加入军营。

谁也没想到,军营里一个年轻炊事兵的感冒,酝酿了一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提前结束一战进程的、世界范围内、可怕的大流感。

自那位炊事兵感冒之后,仅仅几天时间军营内感冒人数已高达一千多人,但由于死亡率并不高,在当时并未引起关注,直接当普通感冒处理。之后又有一些军营陆续反映了存在百余人感冒的情况。当时医生检查后认为应当是季节性的流感,死亡率并不高,应当几个月后就会产生群体免疫,因而不必过于重视。

同时欧洲战场方面英法联军不敌德军,法国政府卷铺盖跑路,德军距离巴黎只剩最后37公里,美军不想让德国顺利占领巴黎,所以即使在了解军队内存在流感疫情的情况下,依然让大量军队横渡大西洋增援法国——在横渡过程中已经有三万多士兵病死,最终二十万美军登上欧洲大陆,二十万病原体,将一场前所未有的流感带到了欧洲,由于其中感染最严重的是西班牙,后来这场流感被命名为「西班牙流感」。

那位炊事兵,就是这场人类历史上五大浩劫之一的,西班牙流感的零号病人。因西班牙流感的病毒毒株直到1933年才被确认为「H1N1」,且在人类世界里流行了18个月后突然消失,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后来不再按地理位置命名,这场西班牙流感被称为「1918年流行性感冒大流行」。

由于战争导致的人口大面积流动,加上受伤等免疫低下等问题,流感导致英、美、德军日死亡人数过万,前线战力濒于崩溃。德国损失近80万兵力,美军一个驻地也有近一万人感染:流感导致了政府停摆,兵力涣散,医疗告急:1918年11月11日,德军宣布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疫情中结束。

后来据对西班牙流感的数据统计知晓,在1918年至1919年间,流感分三波疫情袭击人类世界,在全球仅17亿人口的情况下,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四千万人死亡。其中感染最严重的印度,国内死亡人数达到了1250万人。

新冠疫情出现后,也有不少人将新冠疫情和西班牙流感进行对比:战争年代的西班牙流感某种程度上终止了一战的进程,而孕育于全球化时代的新冠疫情,则更像是一支点燃全球积蓄已久的诸多矛盾的导火索。

在疫情的火光里,国际间的摩擦、贸易的壁垒、医疗技术的水平、政府的管理、体制的优劣、政治的卑劣被点燃:在病毒的席卷和死亡的威胁下,人性的本真暴露无遗。

过去的一周:

巴以冲突、印度疫情、中澳断交、中美持续摩擦。国内深陷于一周一变的社交迷因和伟人离世的悲痛中,而世界其他角落里的争端也在持续升级。

借这一周热点,试图与大家聊聊国际政治,与病毒的蝴蝶效应。




- 世界稀里哗啦一团糟
- 病毒肆虐人类争斗
- 没完没了

... ... 

 #巴以冲突再升级  
 #炮弹与宣传的双重战争 

巴以冲突这个缘来已久的问题,三言两语还真说不清。

我先以我浅薄的认识和最简单的方式,给大家总结一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冲突缘故:首先,在宗教文化里,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和以色列的犹太教都尊耶路撒冷为圣城,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上有两大宗教的重要鉴证;其次,在历史层面上,犹太人因为众所周知的悲惨原因始终居无定所,而《圣经》里有言以色列是犹太人的故土,所以他们种族必须回到以色列,但以色列在很长时间里都在阿拉伯人的治理下,他们接收了犹太人,但犹太人近几年时间内正在不断将巴勒斯坦的原著民赶出以色列,双方都想回到故土,双方都想拥有故土。最后,巴以冲突的背后也事关英美大国,甚至恐怖主义的博弈。

犹太人无疑是世界人最聪明的种族之一,在犹太人治理下的以色列,建国时间虽不长,但也位列世界著名发达国家之一,其高新技术等诸多产业名列前茅。而相比之下,巴勒斯坦人因为其故土被犹太人侵占,长期以来生活于颠沛流离中,为了对抗以色列人,巴勒斯坦有一只民间组织,由伊斯兰、抵抗、运动三个词组成,音译为“哈马斯”——也是不久前这次巴以冲突的策划之一。

历史背景介绍完了,接下来说说哈马斯与以色列近几年的典型冲突。

耶路撒冷市郊有一座极高的高墙,这堵高墙内是属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高墙外是巴勒斯坦。这座墙被称为「巴以隔离墙」,2002年以色列政府修建,平均高度为5—10米,墙上设有高压电网和电子监控系统,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成两个世界:对以色列人而言,修筑隔离墙是为了安全:在2002年之前,几位哈马斯组织的妇女在耶路撒冷的闹市区咖啡馆内作为人肉炸弹自曝,伤亡惨重:为此以色列修建起了这座高墙,所有进入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都必须经过检查。于巴勒斯坦人而言,被剥夺的不仅是圣城,还有家和自由。

*地上的易拉罐是以色列丢的催泪瓦斯
*隔离墙上被画满了涂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画家班克西的几幅画像,包括手拽着气球渴望飞过高墙的女孩,以及用抛炸弹的方式抛射鲜花的士兵
*花花2020摄于巴以隔离墙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里,双方的诉求几乎都是「回到家园」,巴勒斯坦用了人肉袭击和炸弹的方式,以色列用了建筑高墙和向墙外扔催泪瓦斯的方式:可能习惯了和平的我们难以想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为了回到自己的家,也需要这样残酷的方式。

说到底,在这场冲突里没有胜者,更没有需要被偏袒的一方。对于巴以冲突,我眼见过巴勒斯坦难民营里的流离失所,也了解哈马斯的恐怖袭击,无论是从人道主义还是政治角度,我都难以评判。

所以这里想说的是另一起耐人寻问的事。

提到巴勒斯坦,往往会被冠以「恐怖组织」「炸弹袭击」这样的标签。但提到以色列,国人的常规印象却是以色列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犹太人的悲惨历史:这其中不乏以色列政府在精准的炮弹打击之外,做出的针对各个国家的精准宣传:堪称国家形象塑造,外交宣传之楷模。

这是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的微博:


这是以色列的推特,每一个炮弹emoji都表示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的火箭弹。


我们都知道恰当地宣传能有效的改变人们对一个国家的态度,在《传播学教程》里就学过如霍夫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做出的各种宣传性实验,如一面传播与两面传播,诉诸恐惧等等,而以色列官方的宣传方式无疑是典型的「一面传播」,始终向他者描述乙方所受的伤害,将自身塑造成弱者的形象,依靠着整个世界范围内公众对和平的渴求,以塑造一个「我真的不是故意想打他是他们欺人太甚我就出手收拾一下他们」的形象。

而这样的宣传手段,于以色列而言无疑是最有力的:以色列在过去这场持续11天的冲突里,在所有的新闻稿里始终强调:是哈马斯先动得手,我们所有的轰炸都会提前预警,都会精准轰炸,都不会伤及平民。

为了落实这样的言论且不被反驳,以色列同时精准轰炸了驻扎有各国新闻媒体的半岛大楼。虽然轰炸电视大楼是以色列方认为是其中藏有情报资产,但半岛电视台的官方推特明确表示:“以色列想让见证、记录和报道真相的媒体保持沉默。”

还是我刚刚说的,在巴以冲突里的双方政府组织是没有胜利者和值得同情者的,真正悲惨的是在战争阴影下的平民:被炸掉的新冠病毒检疫中心让巴勒斯坦地区的病毒检测几乎停摆、加沙地区已经没有一所学校、所有的孩子都躲在家里、炮火的废墟里全是有被掩埋的普通人。

以色列和哈马斯组织当然可以用最原始的手段互相攻击,但在互扔炮弹之后,还借助言语的力量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渲染自己的人道主义和对方的可怕,这样的宣传策略,才是真正在玩弄和操纵世界范围内的舆论。

截至目前,虽然此次巴以冲突已停火,双方也以签署协议,但巴勒斯坦地区有212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61名儿童,还有6000多人受伤:所谓的保护平民与精准轰炸,在赤裸裸的数据面前,不过是强词夺理的笑话。

巴以冲突放大的,是政治的卑劣,和另一层面国际宣传的方法:以污名化他国来实现。

写到这里觉得有些神奇,以色列仗着自己是强国拼命污名巴勒斯坦,西方不少国家也借助自己拥有的社交平台一个劲的污名中国: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宣传,仿佛就是一场污名与被污名的循环与争斗。

... ... 

 #印度疫情持续发展  
 #社交媒体求助的新案例 

根据印度卫生部5月21日的数据显示,目前印度确诊病例已增至26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已达29万人,即将突破三十万。同时雪上加霜的是,一种罕见的、作为新冠病毒并发症的毛霉菌病席卷印度,目前感染病例已达七千例,但由于印度医疗系统在新冠疫情下已近崩溃,故无法有效的诊治这类患者,目前该病的死亡率已超过50%。

印度此刻,多半是人间炼狱的样子。

提到印度就不得不说到前段时间写过又被删掉的文章,以及印度对我们素来的不友好:不过既然上面说到巴以冲突了,这里不妨多说一句:中印矛盾虽没有巴以冲突那么复杂,但也存在如领土、大国把控等问题,如若真像大家所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炮弹纷飞,也许就和巴以冲突一样攻击了几十年依然没完没了,最后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我们,还是印度人民。

不言莫迪政府之应对不善,倒是这次印度在社交媒体上的求助,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社交媒体作为公共空间而言无限的社会力量——早在2020年初武汉封城之时,就有大量来自武汉的求助在微博上被看见、被转发:求床位、求药、求口罩、求资源。一条一条的个人求助在微博里如同一个凸起的神经网络,激活了其他相关的节点,建立起了以求助者为中心的信息传递系统,完成了求助信息的扩散和传递。

这恰是克莱舍基的「无组织的组织传播」中对社交媒体寄予的期待:世界如同一张巨大的“网”,每个人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这张网的稀疏性分布是不均等的——任何一个突发的事件或任何一个共同的特征都会使得这张网上的某些点像遭受电击般迅速的凸起,组成“新网”和新的链接。当目的达到后,节点会随着新的信息流的方向四处弥散。

这样的社交媒体连接,在医疗系统频临瘫痪的印度也正在上演。

根据RUC新闻坊的数据新闻《印度疫情中的社交媒体求助者》一文中的数据显示:在印度常用的几个社交平台中,推特成为他们发布求助的主要平台。人们附上各类标签“#covidhelp”“#covid19India”以增加被看到的希望;发文者身份不一,但多为兼具意见领袖身份的律师、记者、演员等;求助的信息也包括寻找呼吸机、制氧机、血浆等等。「2」

一位用推特发文的印度女性,在终于为自己母亲求得救治后,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我所看到的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普通民众互相帮助的链条。”

虽然在疫情下,不同的政府、不同的体制有不同的应对,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正在通过社交媒体这样的公共平台传递下去,而这点点的微光,已成为这场人类浩劫里、政治丑恶里,值得我们为此感怀的,人道主义的光芒。

“任何人的死都是我的悲伤,因为我蕴含在人类的概念之中。”「3」

... ... 

 #中澳断交与蝴蝶效应  
 #全球化的深刻影响  

这事有点复杂,官方用词是「划清界限」,缘由啥的我不多说,毕竟希望这篇推文能被留下了。

这里的「划清界限」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关系、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而有人指出,这次的中澳断交背后,很有可能是在为中美断交,甚至更可怕的事情埋下伏笔——这些目前而言还属于空穴来风的内容我们不多讨论,但中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在世界上相当有分量的国家的断交,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全球化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节点,但1991年冷战结束至今也刚好30年。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驱动下,全球虽不至于一荣俱荣,但也的确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这次的疫情辐射而来的旅游业、服务业、信息工业、加工业的衰败便可窥见其影响。

上周我和朋友聊到中澳问题时,她和我说了一个有趣的冷知识:你知道中澳断交具体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吗?

她是做餐饮行业的,为此我很好奇。

“很多国内的烤肉店都经营不下去,在考虑转行或者更换菜系了。因为品质比较好的烤肉店都会打出使用和牛的招牌,现在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和牛都是澳洲进口,日本是禁止和牛出口的,澳洲的和牛便宜又实惠——但现在一断交,和牛全没了。烤肉店经营不下去,但消费者是不会在意断交不断交的,他们就是要吃和牛。”

很神奇,宏观的决策波及到每一个个体,可能仅仅是我们日常生活里不甚在意的一块牛肉。

今天这篇推送写到这里也差不多了,真的非常非常长,而最后用这个「和牛」的现象结尾,来说明这篇推送的目的:可能大家会觉得世界格局、巴以冲突、战争、印度这些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非常远,考试不会考,内卷也卷不到——但蝴蝶效应已经在太多的历史里被证明其正确性,或许某个遥远国家里的哭声,便会在哪一天成为我们生活里的一场意外。

知道今天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世界环境里,或许才能在一次次疾呼、呐喊里显得更有底气一些,也更理性一些。

最后,文章中关于巴以冲突等争议性话题皆是我一家之言,其中不乏存在主观因素,也限制于我目前有限的思考和阅读,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欢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一起交流讨论。

如若真的认真看到了这里,感谢你的耐心。




参考文献
「1」《1918年大流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RUC新闻坊《“远处的哭声”:印度疫情中的社交媒体求助者》
「3」约翰·多恩



- 晚 安 -

🥂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视角】一口气看完巴勒斯坦、以色列千年史|整理巴以冲突(上)
#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以色列,没有国,没有家,也没有归宿
巴以冲突已致3600多名巴勒斯坦儿童丧生
以色列这一次原形毕露、极其凶残、目中无人,遭到120个国家反对!#巴以冲突#联合国#巴勒斯坦
因巴以冲突再炒封禁TikTok,美国封得住人心么?
埃及女子暴骂5分钟,CNN记者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