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158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人文鼎盛卷)

158 焦头烂额

四川地区当时确实是个火药桶,自从张咏走后,后继者办事不给力,这个地方又不安稳起来。

赵恒即位后不久,前后发生了两次兵变,这是第二回。

驻守四川的士兵们嫌待遇太差,和带兵的将领起了矛盾。当兵的人办事比较直接,一言不合就动手,他们推举一个叫王均的人作为首领,纷纷拿起武器来替自己维权,史称“王均之乱”。

王均之乱发生在咸平三年的大年初一,好在它的波及面没王小波李顺起义那么大,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朝廷就成功摆平了。

赵恒算是虚惊一场。

但是他并没有得到片刻休息,就在王均之乱快平息的时候,赵恒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党项人!

关于西北党项人,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转手到了赵恒面前。

前面说过,李继迁在西北闹得不亦乐乎,宋朝根本无法对那块地区实现有效控制。就在赵恒刚即位那年(那年还真忙),李继迁又派人来“请降”了。

李继迁说是“请降”,其实是希望宋朝答应他,恢复党项政权的半独立状态。

关于西北党项人的事情,都是赵光义拍脑袋决策导致的问题,赵光义在时,碍于他的面子,谁都不敢答应李继迁的要求。

宋朝君臣对李继迁的态度为什么突然转弯了呢?其实也很好理解。党项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赵光义拍脑袋决策捅出的娄子,一直没办法收场,大家心里都有点后悔。可赵光义是皇帝,总不能打自己的脸,硬着头皮也要撑下去。

现在赵光义都没了,大家都没了心理负担,赵恒就下诏答应了李继迁的请求。赵恒还授意起草诏书的人,在诏书中特别说明:把五个州赐还给李继迁,是赵光义生前的想法,只可惜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挂了,现在我赵恒只是代办下文书手续。

这么一来,赵恒成功地将失去土地的责任甩锅到了老爸赵光义身上,反正死人也不会爬起来找人算账,自己求个太平最重要。赵恒心里是这么想的,可他哪里知道,李继迁是一只喂不饱的野狼,他的野心绝不仅限于五个州。

成为定难军节度使后,李继迁不但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变本加厉地骚扰宋朝边境。

咸平三年九月,李继迁抢了宋朝派往灵州的运粮部队,还杀了陕西转运使、灵州知州,给宋军造成极大损失。

咸平四年(1001)八月,李继迁攻下了边防重镇清远军(今甘肃环县)。

一时间,朝廷上下,大受震动。

为了说明西北形势的严重性,这里我要重点介绍一个地方——灵州(今宁夏吴忠)。

史书上关于灵州的描述,有“西北要冲”、 “西陲要害”等说法,归纳起来就一个意思——大宋西北地区的咽喉要地。

从地理上看,灵州再往西就是河西走廊,当时那一带散居着回鹘部落,灵州西南方向居住着吐蕃部落,灵州的东面则是李继迁占据的定难五州。所以,灵州是汉、党项、回鹘、吐蕃各族势力的交汇点,也是宋朝通往西域的大门。

如果我们用“凹”字来表示宋朝西北边境地形的话,李继迁的地盘正好位于陷进去的部分,灵州则是左边挡住他的凸起部分。也就是说,李继迁如果还想进一步向西拓展地盘,必须过了灵州这一关。

李继迁早在赵光义的时候就开始打灵州的主意,但几次进攻都没奏效。后来,李继迁开始转变进攻策略,不再强攻灵州,转而攻击灵州外围据点,掐断宋朝内陆通往灵州的要道,咸平四年攻下的清远军就是灵州外围的一个重要据点。

灵州地处边陲,光靠自己是无法养活那么多驻军的。长期以来,灵州驻军的军事补给全靠附近几个州来供应,途中自然要有几个据点供运输军粮的队伍中转休息。

清远军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它的失陷,引起宋朝君臣的一片哗然。

李继迁攻取灵州的心思,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让人诧异的是,在大宋朝廷内,赵恒和众人讨论的议题并不是如何守住灵州,而是在为是否继续守灵州争论不休。

如此战略要地,居然还有人想放弃?这事说起来更复杂了。

支持守灵州的理由主要有两条:第一条,灵州一旦被李继迁夺去,党项人向西拓展的大门就此打开,他们肯定会进一步扩充实力(西取秦界之群蕃,北掠回鹘之健马),假以时日,必成宋朝的大患。第二条,中原王朝所需的马匹主要来自北方以及河西地区(黄河以西),北方现在是辽国的地盘,宋朝只能通过与河西的回鹘等部落进行交易,才能购到优良的战马,如果那块地区被李继迁控制了,宋朝将失去战马的供应源,势必对军事实力造成严重损害。

正方总结陈词:灵州地位重要,必须坚守(灵州民淳土沃,为西陲巨屏,所宜固守)!

主张放弃灵州的人倒也不是卖国贼,他们的理由听起来也很充分:灵州孤悬在西边,已经成了宋朝的沉重负担,为了保证灵州的粮草供应,西北几十个州每年都要不停地发运粮草,而且路上很容易遭到党项人的攻击,能够运到的粮食还不到十分之三(确实是实情),还伴有大量的军民伤亡,为了守这个城,军队和百姓已经苦不堪言。至于军马的供应,其他蕃部的人为了赚钱,肯定还会想办法和宋朝做贸易,李继迁想管也管不过来。

最后,反方总结陈词:坚守灵州,毛用都没有,反而损失大大的(无鸿毛之益,有泰山之损)!

赵恒一听,头又大了!自走上皇帝岗位开始,关于灵州弃守的奏章就没停下来过。

正方说四条理由,反方就能说出八条来道理来。第一天你立论,第二天我反驳,第三天你反驳我反驳你的理由,第四天,我继续反驳的反驳的反驳……

赵恒每每看着唾沫横飞、情绪激昂的大臣在堂上争论,都有一种想请假罢工的感觉。

你要让一个连活羊都没见过几次的皇帝,对西北战局做出准确的分析决断,实在太难为人。

灵州的弃守确实是个两难抉择,需要对此事拍板的赵恒,偏偏是个最怕担事的人,上回他成功把放弃定难五州的责任推给了天上的老爸,这回可没人替他背锅了。赵恒迟迟不敢拍板,就派专人去实地查看,前后派了好几拨,去考察的人也是意见不统一,回来后继续吵翻天,差点把赵恒逼疯。

就这么着,由于赵恒的犹豫不决,宋朝君臣一直在灵州问题上讨论来讨论去,考察来考察去,始终下不了决心。

一直到了咸平五年(1002)三月,赵恒终于不用再为灵州的问题头痛了,有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帮他做出了决断——李继迁攻陷灵州。

史载:李继迁大集蕃部,攻陷灵州,灵州知州裴济战死殉国。

宋朝君臣一直在讨论灵州弃守,结果却是既没有守住,也没有撤出。

宋朝的失败,说到底还是因为赵恒缺乏果断。当赵恒一直举棋不定的时候,李继迁却毫不犹豫地把棋子下到了更远的地方。

拿下灵州后,李继迁挥着马鞭一路向西,一年后,他又攻下河西凉州(甘肃武威)。

凉州,素有“河西都会”之称,早在汉唐时期就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据点。熟悉唐诗的朋友,肯定会背几首《凉州词》,所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那股浓浓的边塞风情,尽在其中。

李继迁的实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令宋朝君臣寝食难安,战又不是,抚又不是,守又不是,弃又不是,朝廷内关于如何遏制李继迁的争论依然沸反盈天。而赵恒,还是只能孤坐龙椅,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李继迁成了赵恒眼前挥之不去的梦魇。

幸运的是,又过了一年,李继迁自己栽了。

宋朝的时候,凉州(当时称西凉府)属于吐蕃族六谷部的地盘,但名义上也臣属宋朝,和宋朝是坚定的政治盟友。

宋朝对吐蕃六谷部倍加恩宠笼络,希望他们能够牵制党项人的发展。这种“以夷制夷”的策略本不足称道,但没成想,赵恒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让他们头痛不已的李继迁,却真的被吐蕃人解决了。

说起来,这事也不复杂,又是一个得意忘形导致失败的故事。

李继迁拿下凉州后,心情大好,自我膨胀得厉害。

景德元年(1004)正月,吐蕃六谷部首领潘罗支假意向李继迁投降,李继迁丧失了警惕性,不顾他人劝阻,亲自前往受降,结果半路中了埋伏,深受重伤,突围后不久,在灵州去世。

一代枭雄李继迁居然以这种方式落幕。只能说,骄傲自满确实要不得呐。

赵恒即位后第一个年号叫做“咸平”,意思是“处处平安”,可从实际情况来看,辽国乱后四川乱,四川乱后党项乱,人家是按下葫芦起了瓢,他是葫芦还没按下,瓢已经浮动起来了。这个“咸平”的年号简直就是一种讽刺。

还好,赵恒的运气似乎还可以,辽军主动退了,李继迁也自取灭亡了,现在总可以睡几天安稳觉了吧。

别忙,如果说,前面几件事情只是赵恒桌上的几道开胃小菜的话,那么,真正的饕餮大餐还在后面呢。

—— 未完待续 ——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夏崛起之路:不只是党项自身的强大,更是宋朝的战略灾难
西夏建国前传:党项拓跋部从大唐藩镇崛起
他开创的王朝存在190年,在二十四史中却没有位置
西夏史
党项人向西扩张30年:平定回鹘和吐蕃 独霸河西
西夏简史:从太祖李继迁到李元昊建国,党项一直对宋辽两国俯首称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