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老寺庙祠堂看——老北京不为人知的寺庙祠堂
  白瀑寺。去往白瀑寺,先要上山,随后下到谷底,沿途未见一车一人,是清凉世界。但见白瀑寺,庙宇大多重修,熠熠生辉,规模盛大。目前还在扩建、大修。这个庙历史久远,始建于辽。寺内黄栌边有一灵塔,香炉左右各一松榆和银杏,几块断碑卧地,大雄宝殿里,一班和尚正在诵经。
  密云吉祥庵。去年密云寻秋,从不老屯往北,经过蜿蜒山路,抵达这里,好景色:背靠彩色的山,银杏叶铺满一地,两块古碑为明代遗物。寺是一和尚筹款修复的,忘了他的法名,他邀我去课堂喝茶。我问和尚哪里人。他教训道,你真是俗人也。
  菩萨鹿村关帝庙。从苇滋水回程,取道南雁路。途经菩萨鹿村,忽被路边一古柏吸引,边上立一屋,屋脊上似有小兽。马上停住,原来是关帝庙,庙前,是七月的萱草,又名忘忧草。两位老太婆,在庙前公园里避暑谈天。
  苇滋水龙王庙。一条小溪纵穿苇滋水村,上游蓄水池不远的山坡高处,有龙王庙,高高在上。庙里很简单,仅有一牌位,上书“井泉龙王”,靠墙有一告示,1997年重修。庙前一棵老树,郁郁古柏。
  苇滋水村观音和龙王庙。庙里有一棵粗大的槐树,需要三人合抱。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进城了。他们生活节奏很慢。他们聚在庙外打牌。
 
  七里渠观音庵。来到庵前,看到门前停满了小车;进庵,红毯铺地;再往里走,听到诵经的声音。原来有人在传播佛法。一打听,今天是六月初三,韦陀菩萨的生日,北京韦陀群请到傳喜法师来此传法。这个庵,是他们韦陀群聚会学习交流的场所。居士给大家分发西瓜,人人有份。
 
  再访长峪城的永兴寺,寺庙新修没几年,如果没有门前这棵树,寺庙也就缺了种什么感觉,树是寺庙的什么呢?
 
  太清观。太清观隐匿在黄草湾郊野公园的白杨树林里,我围着它转了一圈,最后只能通过正门边的猫洞里一窥内部。现在是朝阳区普查登记文物。听人说,里面什么都没有了。春天,来这个公园,会有意外的惊喜。明年春天再见!
  昌平七里渠观音庵。如今的七里渠到处是废墟,几年后,这里将耸立起一座座高楼大厦。而这些古老寺庙,会像钉子一样成为地标,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有一个村,村里有一条7里长的水沟。辉煌的中关村,现在的回龙观,就是七里渠的未来,可叹。门内的4棵白杨树是它的标志。
  昌平桃林村东岳庙。来到桃林村,打听好几位村民,都说不知道这个寺庙。最后终于问到一个懂的,说不就是大槐树那个庙吗?大槐树下,很多村民聚于树下纳凉,庙在哪里呢?找了半天,终于在村民食堂后看到了吻兽,绕到背后,发现大门锁闭。听说里面的七十二司壁画非常精美。
  双泉寺,位于昌平区兴寿镇西新城村。文物词典说创建于元代,明清重修。虽然近期重修过,但山门前的槐树、四合院里的侧柏,让它古意盎然。
  四年前第一次看到北武当玉虚观的照片时,我不敢相信它在北京。但它就在北京,一个叫沟崖的山沟里。城里银杏将黄,猜想玉虚观的应该正是时节,于是约上伙伴们探寻。从虎峪出发,我们翻过山梁下到沟崖,再北上登攀一小时,终于在一座绝壁边找到了这片废墟。
  距离天仙庙不远的不远处的宝峰寺是灵岳寺的下院,如今早已被人遗忘。当我们快爬上一个山头的时候,年高蓦然回首,发现一座废墟在远处的草木丛中隐现。原来它在那里! 寺庙的门口,已经成了向日葵地,应该是人栽的,文保碑掩藏在玉米地后,很不容易发现。
  终于瞻仰了斋堂的灵岳寺,它是北京现存最早的木构,1000多年了,当时修复的时候首次采用了“原真”修缮法——修旧如旧。爬到寺后的山坡上俯瞰,果真气宇非凡,朴素典雅。寺庙藏于深山中,因为盆地形状和“围椅状断谷”相似,曾被误认为这里发育了冰川地貌。
  有些野果只能在寒风中品尝,有些寺庙只能去荒野中寻找。当我们爬进天仙庙后,发现残壁上有字,原来《神探狄仁杰》曾在这里拍过,剧组很会找地方。
 
  门头沟区清水镇齐家庄村灵严寺,北京地区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古建筑。如今只剩下一座大殿,门前散落着几块残碑。天气没昨天那么晴朗,将近晌午,初秋的牵牛花还不愿休息。
 
  肖村关帝庙。位于昌平肖村。现存一山门、影壁、正殿和东西配殿,庙内和门口有一棵槐树。2012年被列为昌平区文保单位。只可惜大门紧闭,不知何时会修缮开放,一些村民在庙门口的树下打牌,几年如一日,任时光流淌。
  要感受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我们不妨去一趟回龙观村。2009年,这里还是村;如今,她彻底消失了,只有两座破庙独存于高楼大厦和天地之间,倍显苍凉。村南的叫玉光寺,村北叫菩萨庙。玉光寺尚存山门、正殿和配殿。正殿墀头雕刻着“国”和“泰”。看到这两字,我觉得有些心酸。
  北京城区内的主要寺庙分布地图
 
  恩济庄敕建关帝庙。明清太监在北京的集中坟地有十余处,如皂君庙、大钟寺、万寿寺、恩济庄。有的是皇家恩赐,有的是太监集资的,其中最大的一处就在恩济庄(恩赐之意),雍正十二年赐内监并在此敕建关帝庙,乾隆三年落成。现在只剩下山门、钟鼓楼和一殿。北面墙外有李莲英墓。
 
  鹫峰秀峰寺。明正德年间,太监高公修建。清末寺庙荒废。1911年,刘仲鲁、宝瑞臣修复并创建鹤群社。1925年,一道士买下寺庙,改名修真观。1928年,林行规(1882-1944)购置了秀峰寺,重修后更名为鹫峰山庄。每年5月到8月中秋,林来此避暑并建立诗社。
  鹫峰古消债寺。始建年代不详,一说林行规1926年购置消债寺;一说1930年耗费巨资凿山而建。如果欠债了,可来此祈祷消债。文革时被毁。
 
  慈善寺。位于京西天泰山上,有四处看点:寺庙集佛教道教于一家,冯玉祥曾隐居在此并留有事迹陈列室和几处石刻,和尚塔一座,山腰开凿的大佛头。传顺治出家于此。《燕京岁时记》载:“每岁三月十八日开庙,香火甚繁”。
  地藏庵,门额上书古刹地藏禅林,迎新街57号。迎新街,原来叫阎王庙街。几年前,南城开始改造。如今,迎新街已经彻底消失了。
 
  北池子大街上的凝和庙,现在是北池子小学。凝和庙俗称云神庙,是祭祀云神的地方,北边几步则为宣仁庙。故宫外八庙:宣仁庙(风)、昭显庙(雷)、凝和庙(云)、福佑寺(雨),真武庙、万寿兴隆寺、普度寺、静默寺。它们分布在紫禁城周围,但不知静默寺和真武庙具体位置。
  吉祥寺。才发现以前常路过的地安门外大街的小胡同里有一古寺——吉祥寺。始建于元,俗称千佛寺。正统三年敕赐吉祥寺。万历九年因德胜门八步口另建千佛寺,此处便称小千佛寺。清代,成为先医庙,是太医院(105~117号)的一部分。不让进,只能远望景惠殿正脊上的吻兽。
  吉祥寺。才发现以前常路过的地安门外大街的小胡同里有一古寺——吉祥寺。始建于元,俗称千佛寺。正统三年敕赐吉祥寺。万历九年因德胜门八步口另建千佛寺,此处便称小千佛寺。清代,成为先医庙,是太医院(105~117号)的一部分。不让进,只能远望景惠殿正脊上的吻兽。
  爬凤凰岭北线的时候,会遇到一座庙,叫桃源观,原名妙峰庵。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光绪年间,更名为桃源观。2003年,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主持重修桃源观。这是建国后海淀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道观。
  昌平回龙观黄土东村真武庙。清。尚存前殿、后殿、左右配殿,保存完好。
  房山铁瓦寺。铁瓦寺深藏在河北乡政府里。奇特之处在于一它是圆的,二顶上铺铁瓦。没摸到瓦片,但看着不像是铁制,猜测铁瓦已经在大炼钢铁的时候被炼掉了。
 
  延庆龙王庙。从乌龙峡谷出来,就是这里。建筑挺新的,也就没有进去。
 
  延庆朝阳寺。抵达这里的时候已经将近5点,几位村民正利用空荡荡的广场晒着葵花籽——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夕阳马上要下山了,一抹阳光洒在金色的白杨林梢头,非常静谧。匆忙上山想赶在朝阳寺关门前看一眼,却发现寺门紧闭,未能如愿,下次吧。
  百花山显光寺。百花山上吞云吐雾,为避山雨,我们前往显光寺。一踏入文殊阁,所有人都惊呆了,院里的地缝上竟长满了怒放的野罂粟。想必出家人亦有爱美之心,不忍锄去吧。
 
  凤凰岭景区内的明照洞瑞云庵,现妙觉禅寺(遗址)是从这里迁出来的。
 
位于温泉白家疃的怡贤亲王祠,现为小学
 
普照寺,大觉寺旁边,现被占据
 
  海淀区黑龙潭龙王庙,可能被部队占据,只能在围墙外远观。
 
  黄普院是金章宗的行宫之一,为京西八大水院之一。明正统二年改为妙觉禅寺。弘治十四年改为明照洞瑞云庵。1941年被日军焚毁,剩余殿址和几座古碑。遗址位于凤凰岭景区内。初春,山桃花满山遍野怒放。
  延庆永宁天主教堂
 
永宁火神庙
 
延庆灵照寺。内有一些石碑
 
  延庆北关龙王庙,虽然位于路边,但门前田地里种着玉米和向日葵。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此为东顶玉皇阁。几年前去时在修,现在应该修好了。为京东著名道观,碧霞元君的道场,始建于唐,康熙六十大寿万寿道场在此举行,四月五月的东大山(即丫髻山)庙会是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
  昌平仙人洞,可以沿着人工隧道下到洞里,但再下探需要绳索。
 
长峪城关帝庙
 
  玉河码头边正在维修的玉河庵。门前西侧的石碑现在移到了山门东侧。
  昌平南一村清真寺。
 
  门头沟斜河涧广化寺,已被村民占据,内有狗。当时到这里是为了看所谓的第四纪冰川漂砾,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寺。因为是私人住宅,没有进去。
 
  正在修缮的门头沟崇化寺。现在应该修好了。门前两棵银杏树尤其壮观。
 
琉璃渠关帝庙
 
  戒台寺核心,大戒台就在中间的四角攒尖顶大殿里。
 
  谷积山灵鹫禅寺,名字空灵,因为我老想到天龙八部里的灵鹫宫。
  大觉寺内,潇洒哥正在给队伍讲解古建艺术。这一天,我们从大觉寺穿越到灰峪寻找化石
 
  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北京边城——长峪城里的永兴寺显得格外宁静。因为门前的这棵树,空无一人的寺庙自然而和谐。村里的阿姨告诉我:只有看社戏的时候,寺庙的门才是开放的。而这里的社戏,延续那么多代之后,现在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门虽关着,但努力寻找还是能找到入口的。

  长峪城村里的菩萨庙
 
  岔道古城的城隍庙
 
  兴隆寺。宛平城内
 
  广化寺。后海东岸,银淀桥北。凌晨腊八施粥
 
普度寺。这里有个特殊的构件,就是三重椽,常见的仅两重。
 
凤凰岭龙泉寺
 
古北口村财神庙
 
  慈善寺。现存碑刻都是清代。
 
  报国寺。 现在是旧货市场。
 
  白龙潭五龙祠。因为这里供奉了五尊龙神:小白龙和四海龙王,故而得名。从黄琉璃瓦的屋顶可知,这是一座和皇帝有着密切关系的寺庙,清代的很多皇帝,都曾到这里祈雨
 
  龙泉寺。密云白龙潭景区内的龙泉寺,始建于元忽必烈年间,山门匾额为李鸿章手书,寺内存有四块石碑,分别是戚继光抒怀碑、李鸿章手书记事碑、袁世凯修葺寺庙记事碑以及道光年间的修葺寺庙功德碑。我们参观寺庙的时候正值下午四点半,寺内六七僧人正准备开饭。
 
普度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昌平区的寺庙
门头沟区的寺庙(太子墓)
【遗址】法库县吉祥寺
北京现存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座龙王庙,昌平龙山上的都龙王庙
吴丽|原来东门大街也是在城墙内
乌兰察布宗教沿革及寺庙堂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