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纯素之道,唯神是守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去,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土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纯素,素闻的这个素字好啊。有太素,有太一,有太初,《黄帝内经》里边首先就是素问,“素”就是无杂。一个好的镜子就是纯素的,它什么颜色都没有,但又能显示万物。如果镜子受到污染了,有尘埃了,被其它东西遮蔽了,它就失去了素,失去它照料万物的功能。

我们的心性应该守素,而且要进入纯素之道,进入一种纯粹无污染的状态。什么都没有就叫做素,军凯的儿子刚生下来就是纯素,婴儿的五脏六腑都有,精神也有,但是精神内容一片空白,那个时候就叫做小圣人了。

三教同赞婴儿,老子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对于婴儿,我们要好好去学习,去看,去观,通过观察刚生下来的小婴儿,感受自己与婴儿的差距。并不是说我是父母,就要养就要教,一教就错,婴儿是纯素之道,它才是唯神是守,精神是圆满无亏,没有一点泄露的。刚才我们看小壮壮的耳朵,耳朵看童年,生下来到十四岁就看耳朵,十四岁到三十就看印堂,三十岁后看眼部,鼻上部的山根到下部准头就看四十到五十岁,你们个个都是天堂饱满,不想我青年时是受苦的,额头都往后退一步走,没什么光彩,所以当年日子过得很不好。

“守而勿失,于神为一。“守”是因位上的,“一”是果位上的,这里讲究一个因果关系。在练功夫的时候,是唯神是守,而且要守而勿失。知道自己念头多,妄想多,妄想一多就耗神耗气,于是就眼观鼻,鼻观心以养神。少说点话,说话也耗气,也伤神,所以要养起来,做到唯神是守。

我们怎样养这个精气神?就要守而勿失,尽量少去虚耗它,这只是最初的过程,等自己功夫纯熟以后,他就会达到与神为一,举心动念他都不失。它都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禅宗来说就叫做打成一片,浑然一体,这就是最高功夫了。

我们要把功夫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平常心是道,离开我们每天过的日子,到哪里去找道,去找修为?住茅棚,在终南山上自己万事不管,那个叫做没工夫,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叫做懦夫,真正的大丈夫就是敢于以天下为蒲团,才是真正的大功夫,大菩萨的境界。

“一之精通,合与天伦。“一”就是打成一片,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而且要精,精纯如一,通达无碍。比如正川兄对电脑很精通,这个精通是个好事,但是这个精通,换一种说法叫神通。并不是说我们神通广大,七十二变,如来菩萨种种神通变化,不是这个。它就是我们的精神能够通达无碍,一想太阳,太阳就来了,一想尧舜,尧舜就出来了,一想山川大地也都来了,都是同时与我同在的,精神里没有障碍,心性里边没有障碍。

“心”就是一,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是老公案。海灯法师当年跟我说,他每天要做一万件事,早上四点钟起来,很多功课要做,然后六点钟就给我们弄饭,劈材,淘米弄饭,搞庭院卫生,这样那样,饭都是盛好了给我们放在手里。有时候病人来了,还得帮人家治个骨头痛,腰腿痛之类的,完了还要放焰口,总之是弄个不停,都没有歇过。嘴里在说,脑袋里边还在想,一边跟我们说着别的事,一边还在念经。你看,海灯法师就是能够一心多用,这么厉害。我们就不行,我们只能一心一用,功夫好才能一心多用。所以,听他老人家说一天处理一万件事,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想想才知道是可以的。

这些就“一之精通”,它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又能与万事万物打成一片,神识的这条路是通的,没有障碍,这个合乎天伦天理。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我的心所不能及之处?没有的。这个事以前我还问过贾老和本光法师,两位大德说话有矛盾,我问第六意识能不能穷尽一切法,两位大德一个说能穷尽,一个说不能穷尽。只能自己去参,死死地去参,有一天终于把这个参破了,所以说一之精通,心的确是合于天伦,而且是无所不通,你要找一个不能通达的地方,是找不到的。

换个话题来说,谁能举出一个心外之物?我就发一万块奖金,既然没有心外之物,一切都在心中,万事万法都在心中,无所不及。有些人说,我没有开悟,更没有初地菩萨,二地菩萨的境界,但未知的领域用未知来达到,已知的领域也要用未知来达到。未知是把一切一切无不揽括其中,一就包涵一切种,无中才能生有。

“一之精通,合乎天伦”。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灭还有什么不能到之处呢?念头都没有了,就不存在什么可到不可到之处了。当年有个学生问我:“冯老师,把眼耳鼻舌身意关闭掉,是否还有天地万物?”我说:“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关闭了,哪里还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呢?有这样的问题出现,说明你眼耳鼻舌身意还没有关闭嘛。”一样的道理,一之精通,合乎天伦。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野语就是民间的说法,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他们看得清清楚生:有的好道,有的好名,有的好功劳,有的好酒色财气,各各所好不一样。众人重利,升官发财,趋之若鹜。无利不起早,特别现在商业社会,市场经济,越来越多的人都投身于弄钱的大潮之中,什么都不顾;有些人好名甚至超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伤名誉的事,坚决不干,脑袋可以不要,都要注重自己的名节。

贤人尚志,贤人都是为百姓,为江山社稷而无私嘛。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他有这个志,有这个愿望,他要实现自己愿望,为众生谋福利,为江山社稷奉献,以达到自己崇高的目标,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称作贤人。

圣人贵精,这里讲的圣人和儒家讲的不一样,转化一下可以叫做修道的人,修道的人贵精。一般的人就会把这个精作为男女之间的那个精来理解,庄子这里说的就是贵神。精就是神,神就是精,这个就是纯杂无染。太素之道,就是守住自己无染的这么一种精神气。而且是自然的精神气,没有受到无染的,没有是非得失因果荣辱,这样的精粹,是道人要守住的。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是谓真人。无所与杂也,素就是没有什么东西去污染它,就像我们的真如,是永远不受污染的,受污染的是我们的精神内容。同时真如也是不接受清洁的,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心经》宣讲的大意,而我们却常常忘记。不需要净化的地方去净化,不需要污浊的地方去污浊,所以这里说:“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对于道,你还能去增损吗?对于大道,你还能有所垢净吗?都谈不上。在决定见上,究竟道上,它就是这样。

“纯也者,谓之不亏其神也。不亏就是不减,只要把我们的精神,我们的道心放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这么一个状态上,就是不亏其神。

“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念头一动就落二落三,当下即是,立处皆真啊!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就是纯素,能体会现证到这个,就是真人。什么是真人?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是真人。壮壮正从真人向俗人转变,刚生下来的小孩多纯真,慢慢地就有机巧心了,壮壮还是不简单,机巧心还不重,尽管快两岁了。

成年人就不可能说是纯素了,因为都是受着各种各样的污染过来的,都不纯也不素了。我们要能反本归璞,抱元守一,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利于大众的人。现在过日子,都是“我”字当头,一切都是围着我转,这就麻烦了,只要你把自己一放下,就能自在了。佛法里说要破我执,法执,只要破了这个,就打大自在了,你就是真人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禅说庄子《刻意》第五讲 养神与纯素之道(3)
南華真經副墨卷之四 淡字集 外篇 刻意 第十五(4)
西升经卷下
3.人活着就是靠精、气、神
道家一圣,其著作蕴含性命天机之学,修道之人绝不可错过!
庄子哲学:人生观和价值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