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认知写作”到“基于文献的写作”

初闻“认知写作”

初次听到“认知写作”研究要招募成员,我毫不犹豫报了名。吸引我的是两个词语“认知”和“写作”。

首先说说“写作”,在前几年我一直着力于的就是小学习作教学。所以觉得,参加这样的一个研究,我应该可以很快融入其中。

然后是“认知”。“认知”这个词语如果经我说出来,或者是在某个正式的场合,通过别人的口说出来,我是会觉得那句话都变得熠熠生辉的。这是缘于我自己虽然着力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在和理论对接这一块很存在着问题。以至于,自己的研究不能走向深入,后劲不足。换个角度说,因为理论高度的原因,导致实践的叙述部分始终沦陷在口水话的表述,进不了阶。

当把“认知”和“写作”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我的理解是充分研究学生已有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的写作。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课题《这样想象真有趣》。这个习作刚好是承接着想象单元,在想象单元指导了学生想象的方法,这里其实也是想象方法的一个延伸。再说了,关于想象感觉之前就是糊里糊涂没有教个明白,这次来彻彻底底从学理到学习活动展开,放到阳光下晒一晒,寻求到伙伴的帮助。

在第一次启动会上,还出示了必读书目魏小娜教授的《真实写作教学研究》。

再闻“认知写作”

阅读《真实写作教学研究》还没有开始,先阅读了魏小娜教授的论文《基于文献的写作教学设计新探》。详情请点击:《国宝大熊猫》习作教学

初见《国宝大熊猫》这节课,就被这节课创设的真实情境给镇住了,这确确实实是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真实写作”。我并没有去思考“认知写作”,在我的概念里,“真实写作”和“认知写作”是两个概念。

又闻“认知写作”

今天,“认知写作”研究团队开始了第一次的课例研习。首先是我校的李校长执教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推介会》的文稿撰写后的评改课。

课堂流程:

回顾任务情境以及前期所做的资料搜集、整理过程。

我校是一所博物馆式的学校,为了迎接大家的参观,我们需要做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地图。来宾只需要扫描对应省市的二维码,就能够看到这个介绍。现需要向大家征稿。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利用信息技术课上网查询资料,整理资料,并撰写成文。

现场分享,发现不足。

说清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的,自己重点读其中的一个方面。学生评价。并请另一个介绍同样对象的同学进行再次推介。进行对比评价。孩子们发现,这样的写作变得有条理了,但是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怎么引用资料,句子如何写得吸引人还有欠缺。

修改指导,强调读者。

出示教材在“撰写”部分的提示“怎么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转述资料、引用资料的技巧。出示视频“国宝会说话”中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结合口语交际,像讲解员那样介绍。

布置下阶段的任务。学生再次修改,录制视频。

这节课,只是完成这个大任务中的撰写后的修改任务。基于学生写作过程中困惑的问题,给出支架。

这时候,我终于把“认知写作”和“基于文献的写作”给联系在一起,刷新了认知。然后翻阅了魏小娜教授《真实写作教学研究》一书的目录

原来“认知写作”是“真实写作”的一部分,也才明白在这次的研究中“认知写作”指的是通过写作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写作起到协助管理。(写作可以辅助计划、建议的展开,管理整个研究过程。)辅助反思。(写作可以引导反馈的展开,促进研究逐步深化。)促进认知。(赋予研究材料新的意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语言呈现。(根据语言和题材的惯例,设计符合研究内容的语言和文本,促进研究成果的公布和传播。)

和传统习作观念相比较来说,这样的习作是在借助语文学习的平台学习,最终指向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磨好工具。

今天,终于对接起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8月27日┃文献综述┃教师怎样写好课题研究中的文献述评
【教学】何捷︱学习任务群理念下习作教学的系统重构
写作论语 | 周幼红:启人慧眼,必见琼华——习作赏析支架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生“动”课堂走向有效教学
基于交际语境理念下的 习作教学设计
【教与学】大单元教学——四下七单元习作《写信》设计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