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笔记|《学习共同体》1

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这本书是教师节学校赠送的书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陈静静。这是一位田野研究员,观摩3000多节课,囊括了各个学科和学段,观察了5000多位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情、动作、言语,对教师提问的反应,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学习过程中独特观点、学习风格、学习状态的变化过程、学习成果等的观察,从而形成对个体学生学习历程的“完整证据链”,并以此来反观和反思教学。这一点比较吸引我。日本教育家佐藤学也是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课堂之中。

储清源的《愿景行动——把课改作为方法》中就专门提到了他所观察到的学习共同体建立,以及对学习共同体的期待。对学习共同体的阐释,颠覆了我以前停留在使用这个词语装点门面的认知。

今天阅读的是第一部分: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

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到底是以什么状态参与到学习中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时候能够察觉,有时候没有留心;一部分容易制造事端的孩子往往得到关注,那些乖乖听话的孩子总是在被忽略的角落。而虚假的学习和浅表的学习往往就发生在这类乖乖听话的孩子身上。而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应该是如下图这样:

基于这样的真实学习历程,以及教师倾听引发的深度学习,作者提出课堂变革的方向: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

其变革方案是:

这一部分的第二个话题值得我警醒:课堂平等的学习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在当前我的教学展开中,是没能实现平等的。被倾听的机会,被看见的机会,被回应的机会。当然,这也是有客观问题存在,那就是班级人数与老师精力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作者提出要改变目前课堂的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温暖、润泽的倾听关系。与学生共享学习共同体的愿景,共创阶段目标,并且让学生理解老师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做什么,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教师示范倾听,理解、接纳、尊重所有学生。构建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彼此互学的关系网络。形成学生自主自治的班级和学校文化。

二、创设公平共赢的学习机会,均等机会。放慢节奏,留给学生更多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建立每位学生平等的学习机制。为弱势学生争取若无其事的优先权,同样赋予高期待。为不同倾向的学生创设多元的学习机会。

三、追求高品质的真实学习。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愿景是:保障每一个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要能够安心而真实地学习;就学生群体而言,学生之间相互平等,彼此倾听,互相学习;就品质而言,学生通过完成高挑战、高质量的学习任务得到全方位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乃至深度学习者和创造者。

阅读今天的这部分,对于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保持期待。但是关于:学习内容多,学习时间只是一个常量,慢下来如何完成?教师精力有限,如何能够倾听到每一个学生?创设多元的学习机会与目前的评价制度如何平衡?这三个问题如何解?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会不会因为这些而无法克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共同体
深度学习是怎么炼成的?——《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读书笔记
走向深度学习的三个路径
最课堂 |走向深度学习的三个路径
【热点聚焦】​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
如何让学生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