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媒体文学 II 冯岩《种子是花开的过去》八名诗人诗歌评鉴(169评论合集)

诗歌前沿速递

在诗歌繁盛的当下,世界诗坛因为中国国学的繁盛投来一缕缕羡慕的目光,国际文化交流以另一种方式诗歌作为一种媒介,在相互交流碰撞中相融相生。翻译诗歌跨越国界成为彼此的桥梁,在交流中共同举目诗意人生,这就是诗歌这种独特的语言带给人们精神世界的丰盈。冯岩的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八位诗坛前沿诗人以品鉴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在异域文化中产生的不同意境和观念,让跨越语言的桥梁----翻译跨越习俗、文化,在另一种语境构建中交互学习。

营口日报

http://www.ykd.com.cn/pc/layout/202006/18/node_05.html

生命在蝴蝶的翅膀上颤栗

孔坤明(广州)

读诗人冯岩译著《种子是花开的过去》(美国诗人奎恩原著),写诗固然不易,译诗更有难度。严复先生提出,翻译的标准:信、达、雅。诗人冯岩基本上做到了。国内许多翻译人,欺负读者不懂原著。简直可以用拼凑两个字来形容。记得上大学时,读过一本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这样一本很有深度的哲学名著,被译者东拼西凑,不忍卒读。所以不是哲学家翻译的哲学著作,不是诗人翻译的诗作,千万不要去读。幸好,诗人冯岩不但译诗,而且写诗。国内诗坛也享有很高的地位。这样,可以放心读了。

诗人冯岩的译作经常见诸报刊杂志,特别是各种诗刊。也得到国内翻译界前辈的肯定。我也读过很多。完整地翻译一本诗集,我读到的还是第一本。

美国诗人奎恩的这部诗集,说不上是先锋作品。只是些生命感悟或者说日常所见挖掘出来的诗意。诗人冯岩的翻译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又忠实原著。没有故弄玄虚,装腔作势。为翻译界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作为一个翻译人,这就够了。

这本译著的另一特点,整体保持原著的风格。朴实、易懂、没有太多的技巧。如清水出芙蓉。读者自己见仁见智吧。

最后,我要说的是,诗人冯岩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业余时间全部用来译诗、写诗、写散文、写小说。我真诚地祝愿,诗人冯岩走得更远。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简介】孔坤明,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第二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河南《大河》诗社副社长。有作品刊发于《中国作家》《诗选刊》《延河》《芒种》等。《春花秋实:凤凰山的天地良心》荣获“凤凰山杯”全国山水诗大奖赛二等奖,《春色满园》获《抒怀2017现代诗精品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金奖。

诗意绽放,超越语言与国界

——读冯岩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有感

何澍清(辽宁)

艺术无国界,诗歌这门语言艺术也是一样,只是语言不通的我们,需要有中间的桥梁和纽带帮助我们来扫除语言上的障碍,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不知道精通英语的诗人冯岩花了多少时间从美国著名诗人彼得S.奎恩的5000余首诗里精选了这164首诗,并将它们转化为纯正的中文诗歌的。但我从这些诗歌作品中读到了美,读到了震撼,读到了值得品味,值得仔细研读,值得收藏。

毋庸置疑,彼得S.奎恩是伟大的,他的伟大来自于他的诗歌作品,来自于他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为诗人的独特的、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真情实感,他用诗歌语言把世界的精彩呈现给了我们,说到此,还是要再次提到译者冯岩,如果不是兼具精通英语和自身是一位优秀诗人的优势,又怎么可能让我们这些读者品味到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著名诗人的作品呢?

我很想分享一下我读美国著名诗人彼得S.奎恩作品的感受。翻开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便被诗集中第一首诗所打动,“生活像一片云/挂在天上/像星星眨着眼/在欲望和渴望中/等待/触摸着时光”,节选自《触摸时光》,应该说这种诗歌对于我们来说是新鲜和富有吸引力的,诗人的视角是与众不同的,把生活比作云,比作星星,浓郁了诗意,同时,令人耳目一新。而诗的后半部分则落到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愿望和欲望上,正是在这样的求索和希冀中,我们和时光遭遇,并一路前行,而这就是人生的样貌。短短几行,诗人抓住了生活的本质,也抓住了读者的目光,不能不赞叹其艺术魅力。

彼得S.奎恩的诗歌中充满象征意义,精彩频现。《小鸟》《芳香的白玫瑰》《柳树下》 《黎明——苹果的红光》等诗歌都给予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诗人的哲思,是又一大亮点,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及读者对作品的回甘。“过去是自由落体/在结束的话里/仅有一个徒劳的吻/刺激结束/越过一份思念的爱情”,节选自《过去》,前两句富有哲思,后三句说出结束的爱情以及对曾经拥有的一切的回顾。此外,其作品中所呈现的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给人以鼓舞和向上的力量。诗人将其对生活的感悟、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呈现在诗歌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常人难以比拟的艺术气质。

【简介】何澍清,作品散发于《诗选刊》《本溪日报》《营口日报》等纸媒,出版诗集《童年往事》。现为中诗网编辑。

诗歌的维度和向度

——读冯岩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

唐春元(江西)

        诗意人生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我喜欢这样的人生,我喜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享的惬意生活。为此,我努力在诗意栖居的人生里把诗歌作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而跨越国界与世界各国现代诗人直接对话的诗人冯岩,她用心翻译美国诗人彼得S.奎恩的诗,令人敬佩,她是我努力学习的一位老师。

        诗集里翻译诗歌数量多,可以想象遴选的繁琐,在一部诗集问世后可以体会到创作艰辛的程度。这部诗集分四辑164首,据与冯岩老师的几次沟通中得知,这次译作是在诗人彼得S.奎恩五千余首诗歌中精选的。我们读到的这一本诗集是诗人冯岩老师无数次与诗人彼得S.奎恩老师沟通后的结果,她不但拿到了诗人的出版授权,而且请到诗人彼得S.奎恩亲自为这本翻译诗集策划封面。本诗集封面设计就出自诗人彼得S.奎恩之手,我们得以在诗歌领域看到异域国度的诗歌风格、设计风格和现实写作的诗人风采。

        我特意在百度里查了一下,了解到诗人彼得S.奎恩不仅是诗人、作家,还是词曲作家,在乐坛、诗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单纯从诗歌角度来看,能看到了诗人的浪漫和抒情,在情感中渗透生活的哲理,诗歌有了维度和向度,冯岩在诗歌的视角选取上,下了一番苦功夫,值得圈点。冯岩老师早在2016年就开始发表诗人彼得S.奎恩的翻译诗,在各大官方译诗专栏都有过一席之地,我拜读过无数篇冯岩老师的译文著作,这是一个译者的荣耀,也是诗歌跨越国界的自我展示,是诗人人生的另一种横断面,让我们看到了国外现代诗人的现实生活,他们的那种人生向往,人生的向度和维度,哲性思考以及浪漫的诗意生活。翻译外国文字非常难,尤其是翻译外国诗歌那是难上加难,这一定是冯岩老师与彼得S.奎恩无数的交流的结晶。我们不能不赞叹译者的诗歌的翻译技巧,无论她直译还是意译,她能穿透时空,摘取遥不可及的繁星,这是我们从中领悟的内涵和高度,为诗人点赞,为译者冯岩喝彩。

        一本诗歌译著,二次创作的升华。佩服二位诗人的才华,期待能阅读他们更丰富更柔美的诗行。

【简介】唐春元,大学学历,有诗歌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诗人》《辽河》《叁花》《奔流》等。《今日诗界》文学社社长。

献给彼得S. 奎恩的独特赞歌

——读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有感

尹利民 (湖南)

第一次接触到诗人冯岩君的翻译诗集,就被她深厚的双语功底和对诗歌的把握技巧所折服。

我们都知道,著名诗人彼得S.奎恩与众不同,拥有双重国籍,集抒情诗人、作曲家、画家于一身。其独特的诗歌形态和表现技巧,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

如何将彼得S. 奎恩诗歌形态中的异域文化和生活元素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这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超越。

冯岩君的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既让我们看到了“种子”破土而出的力量,又让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诗集的面世,是诗人献给彼得S.奎恩的独特赞歌。

在冯岩君的笔下,我们随时能触摸到彼得 S.奎恩的技巧天赋,“挖掘她的内心/像被音乐的节拍击打的生活/时间来了又去/时间飘零/像川流不息的河水/尽管也曾在这里停歇”(《芳香的白玫瑰》),在这首诗里,拟人、比喻手法的交替使用,“芬芳的白玫瑰”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它“覆盖所有的黑暗”,只“为阳光灿烂的白昼而释放香气”。

而对司空见惯的生活元素,诗人却赋予它们在“延伸不同的亲密”,“你的眼里闪着通灵的信息/每一个特有深度的出现/那是爱的意义/从没有接近谎言/他们深信不疑地靠在一起”(《珊瑚礁和珊瑚石》),这再常见不过的具象,通过冯岩君的“精致描述”,已不再是普通的记忆堆积,而是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精神意象。

读冯岩君的翻译诗集,就不能绕过《种子是花开的过去》。奎恩与美国农民诗人、“美国文学的桂冠诗人” 罗伯特·弗罗斯特应是一脉相承,都擅长从生活中汲取题材。

冯岩君能把这首著名的诗翻译得如此出神入化,除了本身的文学造诣外,更源于她对日常生活和生命的深刻体验与领悟。一粒“没有成为了不起的种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其生命形态很少有人刻意关注,而在这首诗里,种子在诗人“未知的领域”,它们怎样更新,作者和大多数人一样,起初也是“茫然” 的。因为我们见多不怪,忽略了种子灼热的生命形态,其实从“降生于大地”那一刻起,种子就在寻找出口,且一直“惊叹自己的正确方向”,待到结籽,“开花却成了它的过去”。一种生命的追问,就这样力透纸背,直抵人的灵魂深处。

跨越国界、习俗和文化背景,冯岩君以独到的译文,成就了献给彼得S·奎恩的独特赞歌,是读者的幸运,更是诗人的幸运。

【简介】尹利民,笔名羿皓,湖南衡阳日报主任编辑,爱好诗歌,“诗歌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翻译诗带来的不仅是阅读

万斌(辽宁)

        对于彼得S.奎恩,之前了解不多。至今从他的面孔也分不清是哪国的国土,因为这个诗人一生都在奔突。据说他除美国之外,还拥有其他三个国家的国籍,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让他有一时的定居。

        看对彼德S.奎恩的介绍,有的诗友说美国诗歌档案收藏了他五千多首抒情诗歌,所以盛名之下,对其有点是小心翼翼的阅读。

        对翻译诗集,我们通常是希望读到异域的山水,读到牛仔帽下罩的火烧云,如果缺少了这些梦幻,我们就不是在读译诗,而像在读自己国内的同类。

        我今天想说的不是对译者和彼德S.奎恩的评价,而是读译诗对国内诗人创作应有的借鉴和警示,这应是译诗带给我们最原始的意义,也是我们对阅读的初心。译者较之原著作者,更有一种递进和进步。

        对彼德S.奎恩诗歌的介绍,让我们知道美国除了有马斯克面对火星龙的呼啸,原本还有每个人在心灵间的低吟浅唱。对彼德S.奎恩的把握应该只是对彼德S.奎恩的把握,这才是我们今天对域外诗歌所持有的正确的视野。

        有人说彼德S.奎恩还表现出了绘画与音乐,就像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却是不同的血型,也许不存在相互影响,只是多才的表现。

        有人说好的诗歌翻译家是原汁原味搬来原著,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诗句毕竟不是物质与有形的水,可以照搬。好的译诗也是译者向原作者说明了自己国家的母语,是一种高于翻译之上的创作。所以好的翻译家也是创作大师。

        从诗歌翻译家冯岩直译的彼德s.奎恩第一辑短诗来看,彼德s.奎恩是一个以小巧而取胜的诗人,尽管这更像是误解,但应该是一种创作习惯。

        由于诗歌本身和形式并不能就包容作曲,绘画等艺术,所以尽管彼德S.奎恩的爱好广泛,但其一度的诗歌很短小。他的一些诗作,即景生情的占了一定的比重。这些在他的《玫瑰》《树叶》《烟斗》等篇目中都有体现。其实一个天才的诗人并不应是在呼吸中吸进自然,而是自己能够吐出来客观,能创造出世界,而不仅仅是对眼前即景生情

        对拥有多种国籍彼德S.奎恩的期望,应该不是人类共有的思维写作,而是他在有限的自己而广泛的表现自己。在彼德s.奎恩成功的一类诗作中有《渴望秘密》等。"让手指无际蔓延闪光的痕迹/情歌穿越房屋抵达街道"很有形象和想象。《墙上的影》有点欧洲和北极。而《尘归尘》里有神秘感。

         译著中分了"短诗","自然","爱情""音乐"等四辑,我最喜欢第三辑,诗行有节奏,句子有流淌。《我从河流的歌唱里倾听》等诗在第四辑,诗里有"当现实似乎不真实时/所有的事情让我寒冷"等好句子,较之于彼德S.奎恩的原作和冯岩超越的译作,我似乎更喜欢后者带给我们的窗户,这种窗户的明亮是可以打开原诗中的光亮和黑暗。

【简介】万斌,从事诗歌创作多年,视树为主观的烧绿,还有河面因为想象才有纸张。编过诗。作品散见《海燕》《鸭绿江》《诗潮》等刊物。

诗是安慰,也是解药

蓉儿 (浙江)

   我所信仰的诗歌是灵魂的舍利子,必须敬畏它,把它供奉于汉字的殿堂,用心朝拜,容不得半点虚假的沾污。诗歌在当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国内是这样,国外也这样。诗坛的繁荣,兴盛,昭示着诗歌正在开拓新的领域,诗歌的繁盛正吸引着更多的诗者加入。

冯岩是一位有着多年诗歌创作经验的诗人。她不仅自己创作,还热心于网络诗歌的活动,组织同题诗歌创作,选诗到报刊、杂志发表,组织诗歌比赛,参加诗歌比赛。她有自己的诗歌追求。我和她不仅在网络中常遇到,在现实中也有碰撞,同时参加颁奖,对她的诗和人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她出版了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这让我对冯岩有了更深的了解。诗是人心灵的窗户,也是诗人生活的写照,写什么样的诗,翻译什么样的诗,展现的也是诗人同样的内核。         

《种子是花开的过去》(Seeds And It's Flowering Past)是美国、冰岛双重国籍诗人彼得S.奎恩的诗,他本人亲自授权、纽约新世纪出版社 (New York New Century Press)出版发行的翻译专著。冯岩在彼得S.奎恩5000余首诗歌中精选164首,诗人授权后并亲自为诗集设计封面,并第一时间上传在他的Face book和亚马逊上。

  虽然自从爱读诗开始,拜读过许多外国名家的诗集,而对于翻译诗,一直来我觉得自己没有外文的阅读能力,始终是存有疑虑的。而事实上冯岩在2016年已经开始在《中西诗歌》《海燕》《诗潮》《诗选刊》《香稻诗报》《朔方》《辽河》等刊物相继发表。到目前为止翻译过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诸多国家诗人的优秀作品,有兰斯顿.休斯、聂鲁达、艾米丽.狄金森、卡罗尔.安.达菲等众多世界前沿诗人的佳作。

在《种子是花开的过去》的诗集中,其实我最喜欢的是10行内的小诗,这个正好符合我的喜好。我内心很感谢冯岩能翻译这些小诗。因为,我一度时期写三行30字内微型诗及10行内小诗很多,还专门出了一本诗集《月泉微吟》,其中收录的365首诗,全部都是微型诗。这也是我的冯岩的缘份,是诗之缘。

  在冯岩的翻译诗集中这首《枯竭的夏》 年龄和欲望/永恒地留在/宽宏大量的爱上//破碎丑陋的外形/也在纪念碑的墙上//是一个枯竭的夏季。这首诗这样的行文、节奏,让我觉得身在美国的诗人彼得S.奎恩并不遥远,就像一位邻家兄弟,他的心胸,他的思,他的爱,我想我似乎是能读懂的。让我能够置身于夏季,体会一个远在美国人的身心,他所理解的命运。而整首诗所留的空间和跳跃,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

《紫丁香》记住这双眼睛/一个混沌的清晨//无辜的时刻//忧郁的现实里散步/看到了紫丁香/再次盛开。这是何等的境界,这双眼睛让我感动,让我记住了一个混沌的清晨,还能看到紫丁香再次盛开。让我感觉到诗人的开阔的心胸,积极向上的心态。

《种子是花开的过去》诗集中,有不少如上面的小诗,我是喜欢的,从中可以读到人的执着信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惑,也会遇到许多八九不离的难处,但是我们有诗,诗会给我们带来安慰,带来解脱。

如是感谢冯岩,带来远方的解药。

【简介】张笑蓉,笔名蓉儿,五月风。浙江浦江人,退休检察官,浦江县作家协会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金华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小诗》网副站长、副主席,《中国小诗》、《浦江文学》主编,任多本杂志副主编。出版有个人诗集二部,有诗及小小说等文学作品千余首发表于《诗刊》《星星》等百余种诗刊及选本;诗作《荷韵》并荣登《中国微型诗300首》封面;“我们与你在一起”大型诗歌公益活动2016年度作品评选中,荣获提名奖;2017年获得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报社、上海文化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禾泽都林杯”诗歌大赛二等奖、获2018年“周庄杯”二等奖、2018年当代潜人诗人奖等大小奖项百余次。

管窥诗人冯岩的译作

涅槃(天津)

     翻译作品,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要根据原作家的生活环境,语言习惯,还要结合我们国家的文化元素,无疑是艰难的脑力劳动。

     而诗人、翻译家冯岩却能把《种子是花开的过去》译得如此完美,只能说她各方面功力深厚。

   此文只从翻译后诗的语言,管窥冯岩的译作。

  “持久飞翔的羽翼/为我们祈祷亮光”《一只羽毛》;“芬芳的白玫瑰/为阳光灿烂的白昼而释放香气”《芳香的白玫瑰》;“远方/有你的梦想/黑暗的月亮跌进/你的眼里/你又一次醒来”《舞蹈的月亮》。诗,是语言的艺术。作者生活在自己的国度,用本国的语言表达情感。而这些诗句,翻译家能依照我们的语言习惯,把原诗里浓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不能不佩服诗人冯岩的语言驾驭能力。

      “蓝色的夏天挂在天上/呼一口春天馥郁的空气/甜甜的微风奏着美妙的旋律/流畅地重新排列”《夏季》“那不是你的选择——它是被安排好的/明天用新的火把点燃田野”《每只脚印》。这些诗句,完全打破了东西方语言界限,“点燃田野”,多么浪漫的感情,这不也是东方人的浪漫情怀吗?我想一定是翻译者用我们熟悉的表达方式表达原作者的情感。

    翻译者只有走进文本,结合诗人的生活,读懂诗人的内心情感,翻译出来的语言方能打动读者。

       “每一条路都是孤独的/自己搜索奇迹”《看前方的路》;“爱的本质是给予/给予一颗朦胧的心”《秘密的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冰雪里的珍珠》。这些诗句,如果没有厚实的汉语言功底,直译过来,很难让我们明白其中的美好含义。

     通观翻译家冯岩的译作,能把西方语言句式、习惯,在完全把握作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写作背景翻译成我们读懂、受感动的诗句,说明她准确把握住了中国元素、思维习惯。冯岩,不但是翻译家,更是诗人。

【简介】王士勋,笔名涅槃,天津市宁河区乡村教师。爱好文学,闲暇之余,以诗文为伴。涉猎诗歌、散文、小说并多有发表。诗观:诗是浓缩的生活。

一片寻找微风的云

——评冯岩译彼特.s.奎恩的抒情诗

     文/ 文华(湖南)

在“去抒情化”和“反抒情主义”纠缠不清的当下,美国诗人、作曲家彼特.s.奎恩的抒情诗扑面而来。他不仅在抒情的主题上寻求多元突破,在诗歌创作形式和审美意识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新式抒情诗“严谨、简洁 的描述,谦虚、低调的文字以及对物质的和社会的世界的那份执著”的特点。在经历了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以及新超现实主义运动之后,诗人彼特.s.奎恩的抒情诗在美国的诗歌档案里收集5718首,充分证明了抒情诗歌在美国的存在感。

这是诗人彼特.s.奎恩第一次向华语读者较为全面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诗人在与译者冯岩教授交流的时候,执意强调自己的抒情主义背景。这对译者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抒情是诗歌的体温,体温过高或者过低都是病。

芳香的白玫瑰/把香气给了所有的黑暗/那是你为阳光灿烂的白昼/用一生的芬芳作为款待礼/在夜晚来临的梦里/花朵有弹性地升起又弯曲/一切似乎/都安然入眠——《芳香的白玫瑰》

“芳香的白玫瑰/把香气给了所有的黑暗”。表意的魔力和情景再现,瞬间击中了柔软的内心。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香气”有这样的魅力?“那是你为阳光灿烂的白昼/用一生的芬芳作为款待礼/在夜晚来临的梦里/花朵有弹性地升起又弯曲”,尤其说是一种应答,不如说是一种诠释。诗人非常巧妙的营造了一个“梦”的意境,叙述了一个“芬芳的款待礼”的意象,描写了一个玫瑰花开的美好过程。表意和表象的转化,在此刻如此唯美,没有痕迹,没有悖谬,有的只是诗人纯净和真挚的内心。

玫瑰是美国的国花,更是美丽、芬芳、热忱和爱情的化身,因此诗人对玫瑰有异常敏感认知是可以理解的。美国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也曾是玫瑰迷,一生不停地吟咏玫瑰,“在她的诗歌中,玫瑰不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还代表着诗人不朽的著作和卓尔不群的品格。”而作为诗人、音乐家的彼特.s.奎恩,显然选择了“爱”和“音乐”这样相对安全的隐喻,作为音乐家和诗人的他,必须同时兼顾知音般的小众阅读受众,也要在意易于传播这一消费大众。如果你置身于张力足够节奏明快的现代音乐之中,再去理解“爱在这里缠绕”,“像被音乐的节拍击打的生活”,是不是更能擦亮这诗意栖居的生活?

作为距离世俗更近的音乐家兼诗人的彼特.s.奎恩,总不免有被“消费权势”绑架的疑虑,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赏识,不再致力于深化人们精神生活内在的体验,不再探索思想、人性和审美的天际,而是一味地迎合大众消费的欲望。事实并非如此,“我的太阳来来往往/我的太阳来来往往”,这样对阳光和美好事物的强烈奢望,无疑给我巨大的震撼。诗歌首先属于灵魂,对美好生活的呼唤和创造,需要经历欲望、希望、失望……,用柏拉图式的理想绑架现实生活,这并不道德。“就像夏天的风/盘旋地刮着/在它深深的罐口”,这样冷峻的句子,更适合诗歌语言的谱系。

抒情诗人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歌唱生命,通过对生命本身的深度剖析来追寻其存现的意义;一种是歌唱自然物象,通过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讴歌来靠近其呼吸抵达其灵魂。而无论是那一种情况,诗人抒情的原点是生活本身,小众也好,大众也好,取次原点的视角来自何方是至关重要的。

我曾问过为冯岩老师,这个“罐口”的隐喻,在美国生活之中,有什么独特之处。长期研究和翻译世界诗歌的翻译家冯岩教授,仅聂鲁达、兰斯顿.休斯、达菲和狄金森等世界著名诗人的作品达2000多首,无疑对美国诗歌语言艺术和诗歌传统研究甚深。她说,罐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品,以此隐喻,这是一种更为大众普适的生活状态,人就像生活在一个深深的生活的罐子里,即使是一片飘逸的云,也只有通过“转换方式找到微风”。在这里,译者对诗歌语言的拿捏,恰到好处地拓展了诗歌的内涵和外延,烘托了诗歌的意境,引起读者的共鸣。“在这份寒冷里”“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对来来往往的太阳的期待,会多么强烈呢?多少希望和失望交替,这就是生活。

尽管生活就像一片寻找微风的云,世人看到了你的飘逸的身影,却看不到你寻找微风的艰辛和无奈。但是诗人仍然乐观——

每一个都是新宠/那是来自于记忆里的堆积/像上面呈现的云朵/是心底的驿动——《珊瑚礁和珊瑚石》

 诗人情感丰富,语言简练,习惯于在诸神中寻找素材的西方诗人中,彼特.s.奎恩是个异类,他只在诗歌中将一些奇思妙想做一些穿插和渗透,他的诗歌中从不做福音的领唱,更没有神圣使命的传播,他只是在人群中轻轻哼唱“每一个特有深度的出现/那是爱的意义/从没有接近谎言/他们深信不疑地靠在一起”。“每个生命像一只花朵”那些或黄或青的叶子,都“像时光流逝的梦/在夜里像摇曳着火焰/敞开傍晚微红的天空/抛弃了光”。生活细节和自然物象始终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他呼吸于生息,跌宕于爱恨,尤其说你在欣赏他的诗作,不如说你在和他感受一种生活。

我是蓝色中的蓝/那是我爱你的情感/用天空需要的方式/幻想戏剧到来的上演——《颜色》

    通读彼特.s.奎恩的诗作,会发现他的创作兼容并包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许多元素,从取材的思维向度、行文的语言节奏,以及表达的意向形式,无不表现出其柔软多变的创作身段。诗人有时沉浸在奇特的幻觉之中,以近乎神秘的超现实意象与现实可触摸的细节交织在一起,“捣碎的红色是我的爱情/挂在傍晚的天空”,“深邃的胸怀里/有蓝色的花朵/自我生命的拥吻/种子的穿梭/流水的交响乐/渴望的天籁之声/流淌着自由与和谐/在每一层波浪里”。有时又以“自白”的方式 ,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形式,反复唠叨“妹妹是太阳/哥哥是月亮/它是六月/最早的夏天”,“你跟随月亮一起舞蹈/让夜晚的/月亮/进入你熟睡的梦乡”。冯岩在选译作者的作品中,善于发现亲情的唯美,诗歌感情恰到好处地融入孝道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元素,打通筋脉融为诗歌文化一体。

 而作为一名音乐家、诗人,彼特.s.奎恩在用诗歌和音乐给大众营造一个唯美的画面。如果能一边倾听他的音乐,一边阅读他的诗歌,你会在他激情四射的才华中,闻到他的孤独和淡淡的忧伤。面对喧嚣、嘈杂、一地鸡毛的生活,那些游离在角落里的眼睛,只能独自在守候他指间的阳光。

夜晚渴望秘密降临/在移动的浪花里发光离去/渴望在思维里像花开一样传递/让手指无际蔓延闪光的痕迹/情歌穿越房屋到达街巷——《渴望秘密》

    冯岩教授说,翻译彼特.s.奎恩的诗,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尽管冯岩在美国西俄勒冈大学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对美国文化有深层次了解。在翻译诗中也遇到大量与东方文化元素不同的情境,她以超凡的翻译技巧,跨越文化中的重重障碍,使诗歌与文化和谐统一。如果没有旅美经历、大量西方文化的调研成果,很难能达到西方人对语言的表达和意象的理解。更有甚者,彼特.s.奎恩拥有四个国籍,美国、冰岛,爱尔兰和德国。他父亲是美国爱尔兰人,母亲有德国血统,而他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三岁后又生活在冰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种文化背景的交织,深深地影响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个治学严谨的大学老师,冯岩给我展示了她与原作者交流的许多片段,他们反复沟通,不断推敲,为了一个比喻,为了几个词语,力求遵循原作者表达原始诗作的原创情感。特别是当代美国诗歌从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出新的,更为丰富的业态,而彼特.s.奎恩的创作包容了多种多样的情感。如果说鲍勃·迪伦在用音乐表达揭示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那么彼特.s.奎恩在继续做这样的事情,只是他在用诗歌和音乐。他像一片云,在不断寻找的微风之中,描绘自己的人生画面。

而作为译者,要号准诗人的脉搏,冯岩不仅要在四种文化环境自由切换,还要在诗人经历的喧嚣的美国诗坛吸取和传承,同时更要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给华文阅读受众造成的观感。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至少在彼特.s.奎恩的诗歌中,冯岩做的非常出色。当然在社会进程和文学语境现代化进程中,彼特.s.奎恩将触角伸向大自然的选择,也帮了冯岩,或者说,作为诗人的冯岩其回归自然生活的审美风格,确定了她选择一个抒情诗人作为译作的对象,这无疑是一种机缘。

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中,对太阳、月亮、森林、河流、花朵等鲜活的诗歌意象,都寄予了人类灵魂的栖居和精神归宿的特殊情愫。让“一颗心找到它的火焰”,“孤独的时光在他们错误的交易里/阴影被长期带走”,在《每只足迹》诗人更是发出了“没有什么永远永恒地存在”宿命式声音。在这里诗人和译者共同构建的生存空间,已经提升为一种生命智慧和精神救赎。

由于彼特.s.奎恩作为音乐家的独特身份,其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从另一个层面上丰富了他的创作,而对冯岩来说,这是另一种挑战。较之于彼特.s.奎恩诗歌中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冯岩更自信于其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笔者曾将冯岩翻译的诗歌给著名诗歌评论家师飞阅读时,他认为恰恰是译者对诗歌本身节奏的精准掌握,更增添了诗歌深蕴的自省意识。由于诗人选择的抒情主体是距离大众并不遥远的事物,所以他在诗中歌唱和传递的思考和指向,他更适合疲惫众生独处时自我舔舐或者发呆时的游离和幻觉。世界之喧嚣,音乐之嘈杂,正好可以反观人类之孤独、之寂寞、之无可奈何,这种具体的意境营造,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做文化认同和时代流行文化元素的考究,“在月光下/月色瞬间会走远/那时的爱会迷失在月夜”,如何一下子就有“月亮走我也走”意境的联想?

诗歌的创作和传播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附于音乐的,在我们还在因为诗和歌“由于音乐的关系二者仍在互相纠缠”的时候,彼特.s.奎恩为他创作的5000多首诗歌中的3000多首谱上曲子,在英语世界里广为传唱。“诗,志也”,“歌,咏也”,尽管现在诗和歌的内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诗和歌本身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当代翻译家、作家、诗人、大学英语教师于一身的冯岩,如何在现代诗、歌之间,把彼特.s.奎恩大批量抒情诗翻译到中国人面前,以她特有的中西方贯通的多元文化,找到相融相生的译法,我们拭目以待。

正如冯岩老师翻译彼特.s.奎恩的诗“一片寻找微风的云”,那朵远方飘出的云,正是原诗的作者在远方寻找的一片宁静与安详,在译者冯岩的笔下升腾在同一片蓝天下,让相生相息的诗意无限延续,从西半球飘到东半球,通过译者的传递,诗意人生不分国界,飘逸而来,在诗与歌的韵律里,从冯岩的笔尖,聆听异域国度的诗歌之美。彼特.s.奎恩抒发出的美妙音符像一片寻找微风的云,悦动在我们面前,让人生与爱中西方文化成为正能量的媒介,也成为诗歌中的百世经典。

【简介】文华生于湖南攸县,资深媒体人士(15年记者),担任《快乐老人报》副总编辑、《活过100岁》杂志总编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诗歌学会理事。

同题诗

同题诗《痕》7月3日周五晚8.00--9.00群内收稿,精选优秀作品刊报纸副刊,请参与的诗人保证质量,避免错字。届时《新媒体文学》微平台刊出诗人们作品。同时新媒体文学承办各类文学大赛和平台下方广告位招租,欢迎各界朋友洽谈合作。(注:同题诗不超20行,为了更多人有机会登上纸媒,版面有限)

各省佳作展

新媒体文学将长期面向大众开辟新专栏,按省份组稿,不单独接收个人稿件。每组10-20人,每人一首正能量佳作,200字简历,作品限20-30行内,平台刊出。所选作品要求:诗歌名称+姓名+省份城市名,组稿人以word文档形式统一发送到(1137509288@qq.com)邮箱并留下联系微信号。

●关注新媒体文学,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

经典回顾:

品悦红酒杯母亲节征文大赛

首届“北京新发地蜜柚杯”全国诗歌大赛终评名单公示

新媒体文学 II 诗赛《泥土的味道》获奖公示(145期)

各省作家作品展:

新媒体文学 II 山东省诗人佳作展 (134期)
新媒体文学 II 四川省诗人佳作展 (136期)
新媒体文学 II 河北省诗人佳作展 (137期)
新媒体文学 II 天津诗人佳作展 (139期)
新媒体文学 II 内蒙古诗人佳作展(140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 II 陕西诗人佳作展(141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 II 安徽省诗人佳作展(143  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 II 河南省诗人佳作展 (144 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 II 北京诗人佳作展 ( 146  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 II 贵州省诗人佳作展 ( 148  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II湖南省诗人佳作展 (149期)

新媒体文学II 江西省诗人佳作展 (154期)

新媒体文学II 福建省诗人佳作展 (155期)

新媒体文学II 浙江省诗人佳作展 (156期)

新媒体文学II 甘肃省诗人佳作展 (157期)

新媒体文学II深圳诗人佳作展 (159期合集期)

新媒体文学II湖北省诗人佳作展 (160 期)

新媒体文学II新疆诗人佳作展 (162 期)

新媒体文学II 海外诗人佳作展 (163 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II 江苏省诗人佳作展 (165期合集 )

新媒体文学II 黑龙江省诗人佳作展 (167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II辽宁省诗人佳作展一辑 (168期合集)

冯岩纸媒选诗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选诗 (116期)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选诗 (117期)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选诗 (118期)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选诗 (120期)
新媒体文学II 《营口日报》同题诗集锦(123 期4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选诗 (124期合集)
新媒体文学II 冯岩选诗 (129期)
新媒体文学 II 冯岩选诗 (135期)
新媒体文学 II 冯岩选诗 (152期纸媒)
新媒体文学 II 冯岩选诗 (153期纸媒)
冯岩翻译诗集《种子是花开的过去》
新媒体文学 II 冯岩选诗 (166期纸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美文:那些世界上最美的诗歌,你知道几首
余秀华的10首诗,原来她的诗歌竟如此地清新脱俗!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2016年12月10日一日一诗 :冯晏《光线》(读诗版)
不可撼动的毕肖普
诗人汪国真最感人的一首诗,教会了我们不屈不挠,勇敢面对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