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可以从涂鸦中,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

身边有一位专门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王老师,他们机构有一项测试方式就是画“房树人”。记得有一次王老师开玩笑说:“我要是只抓成绩,不做孩子们的家庭心理辅导,我的生意也就做大了......”

我就追问原委。

“我知道了太多家长们的秘密,人家这学期结束以后孩子成绩上去了,下学期都不来了。”

“这两者有关系吗?”

“通过画'房树人’,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但现在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所以我就跟家长聊孩子,其实多是聊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家长们大多都不愿意面对那些问题,更别说改变了。到最后我的生意也没了。”

这件事发生在几年以前,那时大概了解到,关于“房树人”的测试,就是让孩子随便画一幅画,但这幅画需要包含房子、树和人。这个对绘画技术是没有要求的。换句话说,就是涂鸦。并且这个测试其实不限于年龄。你的所画就是你的内心世界,可能是自己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那么,对于语言功能尚未发育良好的孩子来说,这方法更适用。想到这里,这不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这本《儿童恐惧心理学---从涂鸦中读懂孩子的恐惧情绪》(以下简称《儿童恐惧心理学》)吗?作者有两位,一位是埃维·克罗蒂,他是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米兰开办了一家笔迹学校,经常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有关笔迹与心理学关系的文章。另一位阿尔贝托·马格尼是一名外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他们还著有《笔迹学》、《笔迹与健康》和《涂鸦的解读》。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恐惧的概念:恐惧是我们在面对自认为无法预知的危险时,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应激的本能情绪反应。而作为语言和行为能力没有发育完全的儿童或幼儿来说,家长要学会解读孩子通过非语言的表达所隐藏的真实情绪状态。

01 儿童恐惧心理的产生来源与作用

每个儿童都会经历恐惧情绪,只要允许他们坦率地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恐惧情绪都会被克服;反之,则会加剧并成为真正的困扰。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无法理解儿童的恐惧情绪,成年人认为儿童的恐惧情趣是“奇怪的”或过度的。比如儿童会怕黑,怕动物、怕怪物。怕巫婆,怕自己幻想出来的其他形象。

记得在我家孩子特别小的时候会特别害怕毛绒玩具小熊的眼睛,但是他总是会扭头看,定睛一会儿就开推开了,还带着满脸委屈的表情。他还特别害怕超市里衣服模特儿模型,害怕到一看到那些模特就大哭,一开始我以为碰着他或是吓着他了,但是慢慢发现每次走到婴幼儿用品这里他都会紧张起来。当我知道原因之后我的做法就是避免再带他来这些区域。我想如果我但是看过这本书,读了里面讲到的关于婴幼儿阶段的恐惧,就会做出更合适的安抚动作。

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能通过了解婴幼儿以及稍大一点的儿童在各个阶段表露的情绪,试着用作者提供的方法进行解读,还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反馈与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面对儿童的恐惧情绪时,要特别留意他们传递出的非言语信息,如他们的绘画和涂鸦。

这里列举书中的一个关于涂鸦例子:

02 从涂鸦看到的内在世界

这本图书内容包括9种心理类型与恐惧情绪、从出生到12岁儿童恐惧情绪的发展及34种常见的儿童恐惧情绪在涂鸦和绘画中的表现,并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情绪的感知、处理和反应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举个例子:对于一种紧张的情绪,如被激怒,幼儿的反应是对激怒他的人作出同样的行为,而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会通过言语(如辱骂)作出回应,年龄更大一点的青少年的反应则kuada具有攻击性和更加激烈。因此在面对恐惧情绪时,幼儿会做出冲动型的反应,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的反应是粗鲁的言语或过于的理性解释。

还有在可能影响儿童的情绪反应的因素中,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家庭环境的平静和安宁程度。

作者在书中给到了一些标准可以让我们尽早掌握儿童恐惧情绪的迹象,这些迹象可能尚未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已经影响了儿童的和谐成长。

这个世界对于他们俩说,未知而充满好奇和恐惧,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特有的额方式把心理的感受传递出去,

一般情况下,只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正确地理解从儿童那里接收到的“预兆性信号”,能够为他们做很多事情。

比如作者认为,孩子害怕考试,一般发生在孩子6岁以上。他们的内心缺乏不安全感和自主,被过度地保护,或者害怕辜负父母的期待或让父母失望。他们的心理类型属于冲动的焦虑心理类型。行为表现就是在考试过程中会特别安静或相反的表现:攻击性。那么孩子的涂鸦内容就是如下:

从上图的信息,作者给到建议就是,父母应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儿童放松下来,尤其帮助他们为现实生活做好准备,给予其既不夸大也不低估的公正评价。

03成年人的恐惧对儿童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都关注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的心理、敏感性、气质和情绪稳定性。父母是儿童人格构建过程中的首要责任人,应该给他们提供其成长所需的一切,而不仅仅是事物和物质,还包括他们的需求和给予他们爱,而不是匆忙的亲吻和过度的保护。所以在危机中的父母,本身自己就处在焦虑之中,他们对教育孩子和纠正孩子的错误态度抱有恐惧心理,一般会选择顺从孩子的方式解决自己的这一恐惧。但是这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新的问题。儿童需要父母的引导,需要稳固“稳固的”、可靠的人物形象让自己安心。只有意识到自己威信的成年人才能帮助儿童获得安全感、自信心和有意识且恰当地处理生活经历的自由性,以保护自己免受心理暴力的伤害。

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恐惧情绪就像儿童面对的一个现实挑战,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获得胜利,而家庭的氛围往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将成他们性格的一部分。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是讲究家庭氛围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先驱之一,对于他的13条“父母戒律”。作者认为是对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人格的尊重,也是建立良好且健全的基础。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也给到了一些建议:

1. 避免合理化

2. 永远不要低估恐惧情绪

3. 没必要过于夸大

4. 正确评估儿童的恐惧情绪

5. 一个大恐惧驱散一个小恐惧

总之这本《儿童恐惧心理学》让我们学到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害怕、胆小,做个自信、勇敢,快乐的儿童。

作者简介:梨花是一位咖啡师,爱阅读,爱捣鼓,乱七八糟的爱好不可描述:举个例子,爱给咖啡器具们做衣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涂鸦,新手爸妈可以看懂的情感诉求 -------《儿童恐惧心理学》
如何预防儿童产生恐惧心理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
孩子胆小、怕生,不自信?李玫瑾教授:孩子胆小怕事,就是缺练!
父母学堂:浅谈孩子的恐惧心理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