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是自我救赎,坚守自我的媒介


雷蒙德·卡佛曾经说过:“我想,文学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还有生活中那些已经削弱我们并正在让我们气喘吁吁的东西。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

陈平原老师讲到在高考前,老师会走访许多高中,建议孩子们报考中文系。

这一点让我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据说孔子在当时也很有文艺情怀。有一次他问他的弟子们,目前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好多弟子的答案都是,如何治理国家这样类似的大志向。只有一位弟子的答案与众不同。

他很欣赏这名弟子,因为这位弟子的当下的愿望就是在春天的时候,能够约上好友两三,一起去河里洗澡,然后就在山坡上一边让微风吹干,一边聊天......就这样享受一下美好的春光。

恰恰是这小愿望却深得孔子喜欢。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时期的环境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屡屡不得志,一路上旅途劳顿,经常食不果腹,难得弟子有这样的闲适想法,实属难得,这并不丢人,恰恰相反,这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素养,也是孔子极为推崇的一种理念。

王小波曾经说过:“只有一个今生是不够的,人还应该有个诗意的世界。”文学便是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

那么如何提高文学素养呢?在《文学如何教育》中做了详尽的阐述。这本书是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历经三十年潜心思考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陈平原,是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8—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与北京大学合聘)。

他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3,2009,2013),以及第四届王瑶学术奖著作奖(2016)、第四届思勉原创奖(2017)、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201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想象都市》《记忆北京》《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等著作三十余种。

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2014年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

在治学之余,他经常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老师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将多年的思考、分析、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从人文视野、诗意校园、文学课程、语文教学、读书方法等十个方面将“文学教育”的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些文章不是一个时间写的,而是展现了十年、二十年走过来的道路,是紧跟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一边观察、一边评论、一边前进的。让我们在陈教授的带领下,一起走进“文学教育”。这本书不是一个只是用来接受的知识体系,他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走过来、一起思考、一起阅读。

时至今日,要说文学与生活有什么用 。莫言曾经说过: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这句话是不是应了老子的那句“无为而治”。

与其他动物一样,人有食色的生理追求。然而,人又不能停留在动物阶段,还应当有一些精神性、超越性的追求和价值实现。这种价值,主要通过艺术、哲学、宗教和文学等来达成。特别是文学和艺术,以较为直观感性的方式,丰富了尘世凡夫们的生活,滋养了被琐碎庸常所消磨的生活。所以说文学是丰富生活,滋养生命的源泉

作者简介:梨花是一位咖啡师,爱阅读,爱捣鼓,乱七八糟的爱好不可描述:举个例子,爱给咖啡器具们做衣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 | 盖生:遥望陈平原
10年前,陈平原”对话“程千帆先生
书院“复活” 一种抹不去的文化记忆
陈平原 | 乐黛云:大器晚成与胸襟坦荡
走进北大陈平原、夏晓虹夫妇的书房
陈平原:“北京研究”的可能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