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研究表明猴子或将很快到地面生活,挑战进化为人?还是生活所迫?

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Giuseppe Donati近几年在马达加斯加观察到了一个贼奇怪的现象:本应该是树栖,生活在密林中的竹狐猴,居然从树上下来生活了。

原本它们倒也不是从不下树,但绝不会把一天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在地面上。但Donati在马达加斯加南部看到的这个竹狐猴种群,却竹狐猴走出森林,在地面上吃草,有点像小型牛群。

实际上,这样的转变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和美洲近70个地点的47种树栖灵长类动物中。它们为何改变生活方式?这是准备进化到下一个阶段,为诞生出人类这样的物种而努力,还是另有原因?

令人担忧的研究发现

10月10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的一篇文章可谓是作者阵容豪华,它是一个全球合作项目,由圣地亚哥动物园野生动物联盟Timothy Eppley博士领导,包括来自124个独特机构的118位共同作者共同进行的,内容就是对美洲和马达加斯加68个地点15种狐猴和32种猴的15万小时观察数据。

结果在这次大规模的观测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让树栖灵长类动物失去了食物和庇护所,因此不得不走向地面,想方设法在地面生活。这项实验开始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但当他们发现有这么多灵长类被迫舍弃树栖生活时,性质就变了,成为了主要研究的内容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估计了生态驱动因素,包括潜在的人类诱导压力和或物种特异性特征,对树栖灵长类的陆生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吃水果较少且生活在大型社会群体中的灵长类动物更容易来到地面生活;生活在更热环境中、冠层覆盖较少的灵长类动物更可能通过转向更广泛的地面用途来适应这些变化。

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全球各地的部分树栖灵长类动物身上,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温暖、零散和受到严重干扰的环境中的灵长类,因为这些环境中可用的食物资源往往较少。食谱原本就比较广泛的灵长类动物,和生活在更大的群体中的种类,会更可能容易适应陆地生活方式。

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适应性强的灵长类动物可以通过陆地生活来缓解它们受到森林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但那些适应性较弱的灵长类咋办?它们只能依靠快速有效的保护策略来确保其的生存。

该研究还发现,靠近人类基础设施的灵长类种群不太可能到地面生活。为什么呢?很显然这些灵长类们觉得,人类的威胁比气候变暖要大得多了,虽然气候变暖就是人类的锅。人类的存在可能会干扰这些物种对全球变化的自然适应能力。

这些特征论述了陆地生物的基因中潜在的“预适应”,就是一些动物时刻做着改变生活方式已应对突发情况的改变。

后记

相信大家肯定看过不少文章,内容都是把巴拿马那些会用“工具”的白面卷尾猴当成是灵长类进化为人的先兆,这次这个研究可能也会被曲解。

实际上这些都是灵长类们为了应对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所做出的一些应对措施。虽然人类进化之初就是在气候剧变下进行的,但经过科学家测算,反正在人类能预测到的有限未来里,都不会产生那种毁天灭地级别的变化。

而且人类进化也不会用“从动地面生活“,“用工具这些小要点”就可以佐证的,这些只是当初人类进化的一小部分,进化是非常漫长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为什么不能冬眠
...马达加斯加——与狐猴共舞
纪录片;还原人类最古老生活
魅力无穷的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的体能进化:由猿变人》(上篇)——《广义体能论》27
人类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