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用菌18

第十八讲

关于香菇袋栽速生高产最新技术

野外(大田)袋栽香菇菌,是八十年代新兴的技术。它克服了段木栽培产量低,栽培周期长、费工费料等缺点,具有生长迅速、出菇快、产量高、收入大的优点。此项技术正以“燎原”之势迅速在我国各地普及推广。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总结各地袋栽香菇的各方面的情况,笔者曾多次深入一些著名的香菇袋栽重点产区调查考察。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不管山区或平原,我们所到之处,在一些已经尝到了甜头的生产香菇重点区里,我们亲眼目睹了万人齐奔富,家家户户种香菇的热潮情景。在香菇生产区里,但见街头巷尾到处是生产香菇的繁忙情景,一台台木屑粉碎机、装袋机在日夜轰鸣。一队一队男女老少在日夜加班消毒,装料、培养、接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田野上,在一片片冬闲田里,一排排香菇棚此起彼伏竞绵延数里。菇棚里,但见姑娘们在喜摘香菇菌,在晒场上烘房前一堆堆刚采下的香菇菌沁着醉人的香味!……

诸位,我们希望您有时间亲自到产区走一走,您将受益非浅。

为了使各位学员都能亲自试一试袋栽香菇菌,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设备与条件

袋栽香菇菌所需的设备比较简单,在农村里一般的房屋、用具稍为改建即可,现分述如下:(以年生产5000袋计)。

木固制母种、原种、生产种用具:18x180毫米试管80~100支,750毫升菌种瓶500~600只(没有专用的菌种瓶,可用旧酒瓶,葡萄糖瓶代替)。棉花塞50~60斤,高压消毒锅一台(用钢板焊制,每台550元),小型手提式高压锅(医用,每台230元),如果没有此两种高压消毒锅,可用砖头、水泥砌一个小型的常压消毒锅,规格:宽1.3米x长1.00米x高1.5米(可按您的需要扩大或缩小)。接种用具有:接种针、接种铲,接种器、打孔器(均可自制,如邮购每把约2.5元)专用胶布10筒每筒约6元。消毒用具有:高锰酸钾、甲醛,硫磺粉、来苏尔、新洁而灭等。

2、培养室、接种室、消毒室。把一般的民房先用石灰粉刷,安上密封的门窗,地面用水泥石渣铺平,即可作为培养室和消毒室。一些产区操作熟练的农户,在干净的房间内,用贴缝成整块的塑料,罩成一个呈“门”字的塑料大棚,使用时,塑料棚内先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再将菌瓶(袋)搬入棚内,再经过一次严格消毒灭菌,人员便可进入棚内进行接种,这便是最简单的接种室。长期生产菌种,应请木工按我厂提供的图样制作一个小型的接种箱。规格要求如图,接种箱的主要用途是制母种、原种。培养室的要求,以干净、清洁、空气流通,冬暖夏凉即可。生产5000袋,必须要有2心3间民房方可满足使用。。

3、出菇排放场地的选择:以一般的农闲田,或家庭院内、房前屋后空地、较平整的坡地、林间较开阔的地带均可以利用。如利用农闲田作为出菇场,应先将田的四周挖一条一尺宽的环形排水沟,然后按4.5尺宽.长度不限的规格开沟起畦,哇与畦之间深挖一条约0.8寸宽的排水沟,畦面上的泥块要尽量捣碎,力求平整,另外还要设法清除一切污泥杂草,保持清洁整齐。在大田排放菇菌,还需将大田的周围用竹木钉拦搭篱笆,整个大田的上面,还要加搭可遮阳光直射的阴棚先用竹条树枝架盖,再将树叶、茅草、甘蔗叶等农作物稿秆编织成块状覆盖在顶棚上。

二、母种与原种、生产种的配制。

1.母种培养基配方:

①马铃薯琼脂综合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毫克、水1000毫升。

②玉米粉40克、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③如没有马铃薯、琼脂、可选用1/3玉米粉、2/3的麸皮拌湿后装入试管内,用竹片压成斜面,再洗净瓶内外,加塞棉花即可消毒接种。

2.原种与生产种培养基的配制:

原种培养基配方:杂木屑10斤,麸皮45斤、白糖1斤、石膏1斤、玉米粉3斤、水适量(另外每百斤料还可另加入一两磷酸二氢钾)。

生产种培养基,杂木屑60斤、麸皮35斤、白糖1斤、石膏一斤、玉米粉3斤,磷酸二氢钾每100斤料加一两。水适量。

配制方法:将上述各项原料加水150斤,充分拌湿 拌匀,白糖、二氢钾必须事先放入水中预先溶化,后均匀拌入料中,水份的掌握以“手抓成团,一触即散”为适度,如拌料过湿,通气性差,不利于菌丝生长,如过干,菌丝生长细弱,也不利于菌丝生长。

装瓶后,要将瓶内外清洗擦干净,再加塞棉花,便可装入高压锅或常压消毒锅内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如使用高压锅灭菌,待气压升至1.1公斤/1平方厘米压力后,继续维持2小时。常压灭菌,在100°C条件下维持1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接种,经灭菌后的菌种瓶,待温度降至30°C以下后,要及时搬入接种室内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接种时,应按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接种人员的双手先用75%酒精擦洗,接种针必须在酒精灯上烧红,待冷却之后再挖出母种,接入原种或生产种菌瓶内。一般每支母种可接5~10瓶原种,每瓶原种可接生产种50~60瓶。

培养,经接种后的菌瓶,应迅速搬入培养室内在25~28°C的条件下进行恒温培养。一般3~4天内菌丝开始萌发,40~50天内菌丝即可发白全瓶。经发满瓶的菌种,便可用于袋栽接种,在培菌过程中,如发现菌瓶变黑、绿、黄则已经受到杂菌的污染,应及时隔离处理

原种与生产种的培养接种,必须在7~8月份前完成。

三、栽培拳节与品种的选择

大田袋栽香菇,对于选用优良的香菇品种及栽培季节的安排比较重要。鉴于目前国内各地使用的香菇菌种品系比较多而混杂,初试者必须事先经过周密的试验与选择。现将几个不同类型的品种简介如下,以供选用。

1.低温型:(此几个品种的适宜出菇温度为:12~18°C)7401、7403、7912、1914、793等。

2.中温型:(此几种品种的适宜出菇温度为14°C~20°C)Cr~01、Cr~02、Cr~20、Cr~303、856、8001、7402、7927、B~01等。

3.高温型:(此几个品种的出菇适宜温度为:18~25°C)GA~47、7917,483、7405、7926、411、7838等,

各地在选择袋栽香菇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加以选用。月平均气温在100°C以上的地区,要选用中温、高温型的香菇品种,如GA~47号、Cr~01、7925等,接种时间由9月上旬心9月下旬止,比较适宜。如果超过9月份至10月中旬才接种,不利其生长。我广西地区属南方气候,接种时间可以稍为往后拖。在高寒山区,拔海在400~700米以下的地区,最低月平均气温在5°C~10°C以下的地区,应选用偏低温或中温型的香菇 品 种,如:856、Cr~02、Cr~20等。接种时间应选择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如超过9月下旬,不利其生长。

现在一些大田栽培香菇主要产区的菇农,均以856.Cr~02、Cr~20,这几个香菇品种作为当家品种,这几个品种的特点是适应性广,收菇大朵、肉厚、菇柄粗而短,出菇密而且产量高。一些高温型香菇品种出菇薄、菇柄高、质量与产量较差,如:GA~47号等。但此类香菇品种的优点是,适宜高温的地区栽培,即使在4~5月的高温天气,它仍能顽强的生长与出菇。

四、袋栽培养料的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适用于袋栽香菇的培养料配方很多,在森林资源充足应尽可能选用壳斗科的树种木屑为原料,如没有木屑,可选用甘蔗渣或棉粒壳代替。几种常用配方如下:

①木屑配方:(此配方可装1000袋)木屑1650斤、麸皮240斤、石膏粉45斤、尿素5斤、白糖5-10斤、5%多菌灵1斤,水的用量以“手抓成团,一触即散”为适度。

②木屑配方;杂木屑2000斤、麸皮400斤、米糠90斤、白糖8斤、石膏粉40斤、过磷酸钙20斤、维生素B10-20片水2000~2800斤

③甘蔗渣木屑配方:甘蔗渣木屑配方,甘蔗渣100斤,杂木屑100斤、麸皮40斤、米糠10斤、糖4斤、石膏粉4斤、过磷酸钙2斤、硫酸镁100克、维生素6~10片,水200~260斤。3

④棉籽壳、木屑配方:棉籽壳1000斤木屑700斤、麸皮300斤、石膏50斤、尿素5斤,白糖5~10斤,含量5%多菌灵放1市斤,水适量。

以上配方任选其中一种即可,但以第一种配方效果比较好。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水拌湿之后,应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塑料袋的规格为长55公分,宽17公分。注:不是市售的一般塑料袋,而是专用的耐高温聚丙稀塑料袋。装袋时,从拌料至装袋结束力争要求在当天内完成,否则隔夜之后,培养料会酸化变质,影响菌丝的生长。如果使用人工装袋,要配备足够的劳力,以每次装1000袋计,必须要有6~8人以上,如采用专门的装袋机装料,每1000袋仅用3~4人操作便可以保证能在半天之内全部完成

装袋方法:先将按规格长55公分的塑料袋用利刀剪下,并用小绳将底部缚紧,以缚后用气吹入不漏出为准。然后装入培养料,手工装料,要用“L”形铁片工具边装料 边压实,切勿松散。用机器装袋,一人开机倒料入糟内,一人打开袋口,对准出料口,待料伸入袋内满后即可折断并交予旁边的助手,用绳子缚紧袋口,以不漏气为准。经装袋后,用木板将袋面略为压扁,再用专用的压孔器分别在袋子的上、下面各打2~3个孔穴,每个孔穴的内直径1.2公分,如下种过迟,可多打1~2穴,以利迅速发菌。打下的孔穴先用棉布擦抹穴口干净,再用相应宽度的胶布紧贴封口,此项工艺操作关

合,一人打开胶布,一人用接种器从生产种瓶内挖出菌块,迅速压入孔穴内,一人负责贴胶布。动作要迅速,菌种穴要挤压填平,胶布要贴牢,以不漏气为准。一个750毫升的生产种,每瓶可接种140穴,即每瓶可接:0~25袋。

3.培养:接种后的菌袋,应及时搬入培养室内,在25°C~28°C的条件下,进行恒温培养。菌种袋的堆叠方式以“井”字形堆放,横直每行3~4袋,依次重叠至10层即可,注意不要叠得太高,以免压坏底层菌袋。如果培养室内搭有木架子,还可在架上排放发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六、菌丝体培养阶段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间中.温度的调节与控制: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24~26°C,尤其在黑暗的条件下,对于它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刚接种后的菌袋应设法把室温控制在25~28°C之间,如天气寒冷,可在培养室内安装电炉、电灯,无电的地区可用木炭烧旺之后置于室内中央或分别置于几个角落,同时将所有门窗关闭,即可达到升温的目的。经4~5天之后,应打开窗户,门口进行一次通风与换气。6~7天之后,进行第一次检查,这时您可高兴地看到,在孔穴的四周开始萌发生长出一圈圈白色的菌丝体,这是成功的预兆。在此期间,室温的控制仍继续保持在25~27°C之间,以利于菌丝的迅速生长。

2,空气湿度及通风量的控制:空气湿度及通风量对于香菇菌丝的正常生长起一定的作用,但是经接种定植后的菌丝体,它生长过程赖以生存的环境,全部依靠吸收料内提供的水份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室内的空气湿度对它的生长影响并不大,这时应保持室内具备干燥的条件。反之,如果室内空气潮湿,相对空气湿度过高,反而导致杂菌的滋生,较为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以下,如湿度过高,应及时打开门窗进行大通风换气,以排掉多余的湿气,防止杂菌的发生。在此期间,为了满足香菇菌丝生长的需要,还应经常进行通风与换气,以加速室内菌袋的正常生长

3.注意保护贴口胶布,香菇菌丝经接种之后,在发菌初期,菌丝生长未形成趋势,受到损伤的菌丝体尚未恢复,接种孔穴尚未被菌丝体占领,因此,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护贴口胶布,切勿碰落脱掉。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均不能随便打开,如发现脱落还应及时补贴。

4.及时检查与观察:菌袋自接种培养之后,在8~10天之内,应及时进行第一次翻堆与检查。方法是:将菌袋上下左右进行全面的调换,要把底部的菌袋翻到上部,中间的菌袋翻出外面。在翻堆调换过程中,还应全面检查每个发菌的孔穴是否受到杂菌的污染,如发现穴内变黑、变绿、变黄等则为已受到杂菌的污染,应及时进行处理,其方法是:使用0.1%溶液的多菌灵,用注射器注入受害部位,以抑制其生。长。经检查,如发现整个菌袋已经受到严重的污染,应及时将受害的菌袋搬开隔离,并将袋子切开,作为旧料处理,挖掉受害部份,余下的废料可加入新料内拌匀继续使用。

5.发菌后期的管理方法:菌袋经接种培养20~25天后在孔穴的周围就可以看到一层白色的菌丝体在向四周及料内纵深处生长,菌圈直径达10~12公分,这是正常的现象,在这个阶段应继续注意控温培养及防潮霉变。在此期间,由于菌丝生长较为旺盛,需要吸收新鲜空气,为了加速菌丝的生长,这时可将胶布的一角揭起,其大小如黄豆粒的空隙,以利袋内菌丝吸收足够的氧气,促使其向纵深处生长。但是,如果在此期间的室温很高,超过29~30°C以上,则应 停止

状菌丝已长达一公分以上,仍不倒状,则要在中午12~2小时揭膜2~4小时,让大风吹干菌袋表面,迫使其加速倒伏。当用手摸菌袋不粘手、无润滑感时,再将薄膜盖上。另外,对于一些气生菌丝生长不旺盛的菌袋,如占总数的数量较多。则采用不揭膜的护理方法,即在排放后7~10天之内均不揭开薄膜,继续保温保湿培养

,由于各地气温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认真的护理。例如我国南方农村栽培时,一般在排放期间,天气气温较高,如超过30°C,可将塑料两头掀开,进行适量的通风管理。如果发现菌袋上出现黄水,则应及时用纱布吸干,另外,也可用少量的雾水冲洗掉,以防增厚菌膜,影响生长出菇。经排放盖膜管理15~18天之后,菌袋即可逐渐形成一层棕褐色有光泽的菌膜,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菌膜转色太深或太浅均不利于出菇,所以我们要注意调节。

八、出菇期的护理方法

1,转色后的温差调节:经18~20天的排放管理,菌筒转色之后,应注意温差的调节,以促使菌丝体的转化,刺激子实体的迅速形成。具体调节办法:当白天高温时,将薄膜严密覆盖,人为地造成日间在阳光的照射下,使畦内温度上升,夜间凌晨3~4点,将薄膜掀开,让冷空气 刺 激 菌丝体,如此反覆进行数次,即可加速子实体的形成生长。为了满足菌丝体对各方面的要求,这时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经常喷打空气水(即向空中喷雾)使相对空气湿度达85~90%,经采取以上措施之后,不几日,即可望能看到一朵朵菇蕾从料内长成突瘤状,这是一个良好的兆头!您将会看到,一片丰收在望!

2.出菇后的护理方法:袋栽香菇,由出现突瘤--小菇形成--子实体形成--采收,整个过程约需经8~10天时间,在此期间的护理方法一般如此掌握,即:当小菇出现后,要将覆盖在畦面上的薄膜架起,早晚各通风1~2次,每次约30分钟,随着小菇的形成,菇的生长需要 较多 的水份,喷水量也应适当的增加,每天喷水2~3次,每次以喷湿菌筒为止,在喷水时,也应在天棚上,哇外、沟边地面上进行喷施,以保持棚内凉爽湿润,相对空气湿度应维持在80~90%之间。喷水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如菇多则多喷,菇少或无菇时少喷或不喷。

3,采菇及采收后的护理方法:当香菇菌盖充分展开,子实体完全形成之后,便可适时采收。采收时先用双手按住菇脚,然后轻轻转动菇柄,即可迅速脱落,采收时应注意不要大手大脚,以免使菌简剥离。经第一次(潮)菇采菇之后,应揭开塑料薄膜通风4~5小时,使菌筒表面呈干燥状态,在4~5天之内不喷水,5~6天之后继续覆盖薄膜,进行保湿保温管理。采取这样的护理方法,是为了使菌筒得到充分的休息,并为下一批菇的形成积育养分。数日之后,经检查,当发现采收后留下的菇柄基凹陷处重新交织出绒毛状白色的菌丝,这说明菌丝已经恢复健壮,这时白天要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薄膜要覆盖严紧,夜间可打开通风,为了使菌丝获得充分的水份,加速第二期小菇的形成,因此,应在这几天之内坚持每天喷水数次,以喷至菌筒发亮为止,在促使小菇形成的护理期间,我们应牢记,温差的变化,是促使小菇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时应继续采用白天盖严畦面菌筒,夜间将其打开,让温差拉开,如果能使昼夜温差达到6~8°C以上,将使菌筒很快进入第二次出菇的 阶段,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发现一些菌筒由于水份太干,虽经上述护理方法,仍不出菇,则需将菌筒进行浸水催蕾。方法是:在菇场的附近挖水坑或修蓄水池,水灌满后,将菌筒轻拿轻放浸入水中2~4小时,然后捞起重新排放在畦面上,继续进行保温保湿管理,即可继续出现菇蕾。袋栽香菇,一般在入冬之前,(如能按季节下种)可望收到2~3批香菇。有经验的菇农,均设法周密安排生产季节,力争能 在 冬 前收到香菇,因为在此期间收到的香菇质量较好,而且,在此期间收到的香菇可占产量的40%以上。

4.入冬后的护理方法:冬天天气寒冷,菌 丝 生 长缓慢,甚至处于停止生长的状态,有的地区还会下雪,因此,在冰天雪地里,要使菌筒照常出菇已经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的护理方法,要相对停止喷水,注意保温培养。如果下霜很大,还要在菇棚上增加覆盖茅草之类的保温物,晴天可打开覆盖保温物,让其充分吸收阳光照射的热能,早晚要严盖塑料薄膜,通风换气也要选在中午温高中进行。我广西地区南部无明显的冬季气温变化,寒冷的天气维持时间并不很长,这是“变温”刺激的最好时机。我们曾长期观察注意到了这一点,即:当高山上云雾覆盖,山峰出现白雪皑皑的天气后,不几日便大地回暖,这时如果您有兴趣的话,进入森林内,将会采集到数量极为可观的野生香菇,“雪后采菇”,这已经是我上林的一条民俗。因此,当一场大雪之后,接着而来的将是下一批菇的准备与形成期,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加以认真的护理,以促成其朝着有利于生长出菇的因素发展,这是夺取香菇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5,入春后的护理方法:春到大地回暖,菌丝体通过冬眠的休养,随着气温的回升,将逐渐进入生长旺盛的阶段,在此期间的护理方法,应抓好浸水催蕾,通风换气、控温保湿、防病虫害等几个重要环节。现分述如下:

浸水催蕾:此项工序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初学者对此概念比较模糊,简单的掌握方法为:即出菇采收1~2批后,菌筒含水量降低于30~36%左右时,则必须进行浸水催蕾管理。

浸水催蕾方法,采取浸水催蕾之前,先揭开朔料薄膜,让菌筒通风干燥3~4天后,再用小尖竹签或8号铁线在菌筒的两头打6~8公分的小洞,然后小心地将菌筒搬入水池内,上面加压重物,充分浸泡6~8小时后,即可捞起,经浸水后的菌筒含水量达55~60%为适度。为了使菌丝能够获得充分的养份,浸水时,可在水中加入1%的白糖或尿素、硫酸二氢钾、硫酸镁、食用菌增长素等营养物质,可使再次出菇时增加产量。(具体配方:1%葡萄糖加0.3%磷酸二氢钾加0.2%硫酸镁,混合配水浸渍)

果,通风换气与挖温保湿;入春后经浸水催蕾处理,香菇可继续再次大批生产出菇,这时应注意加强通风换气与控温保湿,当小菇大量形成时,它需要吸收新鲜的空气。因此,每天应在早、中、晚各通风一次。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要注意控温保湿,早晚、中午均要经常在畦面或空中喷水,特别是进入4心6月份后,气温已升高,应注意做好降温防暑工作类为了防止高温高湿引起杂菌的污染,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处理,一般要求每天揭开塑料通风1~2次,每次2~3小时,如遇高温的南风天气,可整天打开塑料进行通风换气,另外培养棚顶应设法相应增加其厚度,用茅草、树叶、杂草等物覆盖棚顶,以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

照小病虫害的防治。4~6月间,由于高温高湿,很容易引起杂菌的污染,如经发现受害部位,应选用0.2%的多菌灵、

0.2%托布津喷施在患部,严重的部位要铲除剥掉,另外,为了控制杂菌的发生,还可用石灰清水喷杀菇棚,哇面。如果发现受白蚂蚁、螨类等虫害,可选用五氯酚钠、硫酸钠、敌敌畏等农药拌上毒杀,另外,还可引水灌入畦面上浸渍淹杀,可达防治虫害的效果。在农田种菇,还应预防老鼠的危害,有的老鼠还会在畦而上打洞,有的咬破菌筒、撕食香菇,一经发现应用敌鼠钠盐、杀鼠灵等药灭杀。

九、香菇的烘干与贮藏

经采收后的香菇,必须及时进行晒干或烘干的处理。采用日光晒干法,处理的香菇味道较差,因此一般均采用碳火加温烤烘干制法,这样烤烘出来的香菇才具有独特的香菇香味。在大规模的香菇栽培的香菇场,应在出菇之前事先准备建造专用的烤房,以备采菇后及时干制处理。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香菇生产区,目前已专门购置电热炉香菇烤箱,采用机械化干制香菇,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收入均有很大的益处

香菇的烤烘方法:香菇在烤烘时应掌握正确的烤烘的操作方法,否则会把优质的香菇烤把次品,减少收入。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烤烘前,应将鲜菇分别以大小、厚薄、干湿各进行精选分级,然后象晾雨伞一样把香菇逐一摊放在竹烤筛上,质量较好的鲜菇应放在烤架的上层,较大、较薄、较湿的菇放在中层,质量较差的菇应放在最下层。最下一层距离热源应保持在60~70公分,并选用一块铁板将火焰隔开,烤烘时,在烤烘进料前,先开一次大火,把烤房预热至40°C,然后再将鲜菇搬入烤房内,当大批鲜菇进房之后,要减少热量,将室温控制在30’C~35C之间,让鲜菇慢慢的去掉水份,注意切勿过急,待菇干后,再逐渐升温至65~66°C,整个烤烘过程温度最高不要超过75°C,以防烤焦或烤熟香菇。在烤烘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排掉湿气,促使菇体尽快干燥。在烤烘中,还要经常调换竹筛,使上下干燥均匀。经烤烘的香菇要及时装入密封的塑料袋内,切勿受潮以防变质。

十、关于袋栽香菇的几个参考数据

1.每100公斤段木可粉碎制成60公斤干木屑,每60公斤干木屑可生产60袋,每只塑料袋售价7~8分,每袋成本约0.3~0.4元,每袋可产鲜茹0.8~1公斤,每袋纯收入1.5~

2.0元,每百斤生木柴可获利45~50元,例如,我区一农户开办香茹种植场,1990年8月份试种,1991年6月止,共产鲜菇二万多公斤,收入五万余元

2.每生产一万袋,排菇场约占地一亩,可用2~3人管理。

3 .几种食用菌机械简介:切片机:每台售价1600元。可将直径20公分的段木加工切成薄片:粉碎机:每台300~400元,可将切成薄片并已晒干的树片粉碎加工成为木屑。装袋机、每台200元,带0.7旺单相电动机则每台售价350元,可将培养料压制成棒状菌筒,可成倍提高装袋工效;高压灭菌锅:每台售价550元,每次可消毒均200瓶。以上几种食用菌机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要食用菌栽培技术
代料块栽香菇的培养基配制的技术方法
食用菌栽培技术1
提高香菇产量与质量的途径
1363香菇品种主要特性及在辽宁本溪地区引种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菌种的制作和制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