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的几种常见病防治

猪的几种常见病防治

猪病是养猪事业的大敌。在猪群里有一头猪得了病,尤其是传染病,如果发现较晚,防治不及时,就会延蔓全群,甚至引起大量死亡。病猪即使治好,也会发育不良,生长缓慢,这就拖长了育肥时间,提高了养猪成本。因此,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猪病的防治工作,是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的重要保证。

一、猪的传染病

常见的猪的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和仔猪白痢病等。

(1)猪瘟。猪瘟也叫“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猪瘟的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不分年龄、猪种,不分地区,一年四季都能发病。猪瘟主要由接触病源后经消化道感染,传播很快。

猪瘟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病型。最急性的比较少见,它的表现是突然发病而又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急性的表现是:病猪体温升高至40.5~42°℃,眼结膜发炎并有脓性分泌物,食欲降低,低着头,弓着腰,全身发抖,喜钻入垫草中卧伏,大便先干后稀并带有恶臭味;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腹下、耳根、内股、四肢的皮肤下出现红色的出血斑点,指压不退色。亚急性型的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型,病猪体温为40~41°C,症状同急性,但病情发展较慢,病程较长。慢性型的是由急性和亚急性型转变而来的,病猪的食欲不定,体温时高时低,便泌和下痢交替,往往因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

目前,治疗猪瘟还没有什么特效药。发病初期可以用抗猪瘟血清治疗,但这种抗猪瘟血清受供应、运输、保管等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普遍采用。所以,要避免和减少猪瘟给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重要的是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必须给猪定期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使猪获得免疫力。每年春、秋两季,不论大猪、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要做到一头不漏。仔猪生后20天注射一次,断奶后再注射一次。

(2)猪丹毒。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12月龄的架子猪。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本病主要由消化道传染。按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又称败血型猪丹毒,主要特征是体温骤然升高,达42°C以上;食欲突然减退或完全不食;粪块表面附有粘液;后期皮肤出现红斑,指压退色;临死前呼吸困难,粘膜呈青紫色,一般2~3天死亡。亚急性又称疹块型猪丹毒,以皮肤出现疹块为特征;病猪在体温上升1~2天后,即在胸、腹、背、腰、肩胛、大腿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和形状不规则的红色疹块,后变为暗红色或紫色,指压后退色;如不及时治疗,猪很快死亡,或转为慢性。慢性的主要症状是心内膜炎或四肢关节炎,或者两者并发。

治疗猪丹毒的最好药物是青霉素。用量是每公斤体重用粉剂5,000~6,000单位,每天肌肉注射2~3次,病猪经过治疗体温下降、食欲和精神好转之后,应当继续注射2~3次,以巩固疗效。治疗猪丹毒也可以用土霉素,其用量是每公斤体重每天用土霉素20~40毫克,作深部肌肉注射(分两次注射),连续注射3天。用20%磺胺噻唑注射液治疗猪丹毒也有一定疗效。

在预防方面,除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外,应按期注射猪丹毒氢氧化铝菌苗,每头皮下注射5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3)猪肺疫。猪肺疫亦称“猪出血性败血症”,俗名“锁喉风”,是由猪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多在春、秋气候多变季节发生。感染这种病的,多半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抵抗力减弱的猪,或者是曾感染其它传染病的猪。患最急性肺疫的猪,体温突然升高到41℃以上,皮肤充血,出现红斑,喉部肿胀,呼吸困难,张口喘气,作犬坐势,很快死亡。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常发生强烈疼痛的咳嗽,鼻流脓液,呼吸困难,后期拉稀,经3~4天死亡。慢性型主要是咳嗽,气喘,拉稀,逐渐消瘦死亡。

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钠盐等对猪肺疫都有疗效,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最急性可用静脉注射。

在预防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并定期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或口服冻干猪肺疫弱毒菌苗。

(4)猪喘气病。猪喘气病是由猪喘气病枝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呼吸道传染。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特别是早上或者吃食、运动以后,更为明显,连续干咳,呼吸困难,严重的时候就张嘴呼吸。猪得了喘气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成为僵猪。南方猪种,或者含有南方猪种血缘比较多的猪,对这种病最敏感。

本病可用土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疗。

在预防方面,目前还没有特效的疫苗。但是这种病的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很弱,而且只有通过直接接触才能感染,所以这种病比较容易控制。首先应提倡和贯彻“自繁自养”的养猪方针,特别要注意防止引进病猪。其次,要经常注意观察和及时发现、隔离病猪。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请市、县兽医站协助,用X光检查病猪,以便把那些表面症状不明显而有隐性传染的病猪及时清理出来,并且坚决淘汰有喘气病的猪。其三,要实行人工授精配种,防止公猪、母猪相互接触感染。其四,加强饲养管理,冬、春季节要注意给猪保暖。

(5)仔猪白痢。仔猪白痢是哺乳仔猪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发生者多为20日龄以内的仔猪。它是目前北京市郊区对猪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

仔猪白痢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主要是由于生活条件不适合,造成猪的体质衰弱而又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它的主要症状是下痢,一般是一窝小猪先有一、两头发病,紧接着蔓延全群。小猪的粪便象稀浆糊一样,先是黄色,以后变成灰白色或者黄绿色,最后变成纯白色,并且带有特别的腥臭味。仔猪得了白痢病,一般体温、食欲、精神无明显变化,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小猪就会打哆嗦,打不起精神,弓背弯腰,皮毛散乱,不爱吃食,口干,喜欢钻垫草,两条后腿和肛门附近沾满稀屎,逐渐消瘦,最后死亡。有的病猪即使治好了,生长发育也往往受到阻碍,甚至成为僵猪。

仔猪白痢病的病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如母猪过肥,乳脂过浓。母猪营养不良,乳汁不足;母猪吃了霉烂饲料,使乳汁变质;圈舍太脏,仔猪喝污水及粪尿水;仔猪饲料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等,都能引起发病。所以,预防本病应当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方能收到效果。加强母猪的饲养,合理搭配饲料,按不同妊娠阶段的特点,喂给含有充足营养的饲料;要使母猪在产前、产后有足够的运动;搞好圈舍卫生。另外,在仔猪哺乳阶段,要十分注意观察仔猪的消化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并且要根据母猪奶水的多少,适当地增减仔猪饲料喂量,要做到既能使仔猪吃到足够的母乳,又不致因为吃了过浓的母乳消化不了而得白痢病。还要特别注意训练仔猪早吃料,以促使仔猪的胃肠早期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发现仔猪得了白痢病,除及时治疗之外,还必须改善饲养管理,针对发病原因,对症治疗。例如,因为母乳太浓而使仔猪发生白痢病的,要立刻改变母猪的饲料成份,减少含脂肪高的饲料,增加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使饲料变得清淡而容易消化;或者每天给母猪喂30克小苏打,连喂2~3天,并适当减少仔猪吃奶的次数。如果患病仔猪已脱水,可以腹腔注入5%葡萄糖盐水10~20毫升。

仔猪出生的第5天和第15天,应分别肌肉注射0.1%的亚硒酸钠1~2毫升;母猪临产前一个月内分两次注射亚硒酸钠,每次注射10~20毫升,中间隔10天,对预防仔猪白痢有一定的效果。北京市昌平县沙河知青农场,用土霉素和胃蛋白酶治疗仔猪白痢病效果很好。其具体疗法是:每4小时喂一次药,每天喂六次,每次药量为土霉素0.1克,胃蛋白酶0.1克。

猪得了传染病,首先要尽早确诊,设法控制病菌和病毒的散布,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扑灭。

①要及时做好疫情报告。发生了猪传染病,要立刻把发病时间、发病头数、主要症状、死亡和剖检等情况,向有关部门和县、社兽医站报告,并通报邻近社、队以引起注意,提早防备。

②一旦确诊是传染病,对发病猪场要立刻封锁,猪只一律不准外运,不准私自屠宰和买卖,更不准吃病死猪的肉。猪场内的一切物品不经过无害处理不得向场外运送。猪场的出入道口,要设立消毒站。在最后一头病猪死亡或者治愈后21天(猪瘟应为60天)再未发现病猪和对猪场进行彻底消毒后,才可以解除封锁。

③对发病猪场的所有猪只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病猪和可疑的猪,要立刻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对没有发病的猪群要进行一次紧急的预防注射。对无治愈希望的重病猪,要急速处理掉,最好是立刻宰杀。

④对病猪的圈舍、食具、粪便,都要严格消毒。2%的苛性钠,20%的石灰乳,5%的甲醛,以及草木灰水等都可作消毒剂。消毒以后的猪舍,至少要空闲半年,然后才能再圈猪。

⑤要认真处置病猪尸体。尸体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处理不当,往往会使疫病再次传开。尸体最好是火化;如果埋掉,必须深埋两米以上,并且应将土夯实,以防止野狗扒食而传播病菌。

二、猪的寄生虫病

近几年北京市郊区经常出现的一种猪的寄生虫病,是猪弓形体病。猪弓形体病是暴发性高温猪病,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这种病的症状是高温不退,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下痢(或者便秘),呕吐,呼吸困难。主要病变是全身淋巴结髓样肿胀和坏死,肝坏死,肺水肿和胸腹腔积液等。猪弓形体病对猪的危害性比较大,并且能侵害人体,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抗生素对于这种病一般无效,但是磺胺嘧啶钠加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有明显治疗效果。

三、猪的饲料中毒

(1)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又叫“饱潲病”。白菜和萝卜叶等青饲料里含有多量硝酸盐。当白菜和萝卜叶腐败,或煮熟以后焖在锅里过夜,或煮后掏到缸里加盖放置过久,菜里的硝酸盐就会转变为有剧毒的亚硝酸盐。猪吃了这种菜就会中毒,严重的很快死亡。

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是:猪吃食后突然发病,口吐白沫,转圈不安,呼吸困难,挣扎鸣叫,可视粘膜和皮肤呈乌紫色后转苍白,剪耳、割尾亦无知觉,血液呈酱紫色,不易凝固。

预防猪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办法是,不用腐烂的青饲料喂猪,如需将青饲料煮熟,也应用急火煮,敞开锅盖,勤翻动,随煮随喂,不要焖泡过夜。

(2)霉玉米中毒。霉玉米中毒,是由于饲喂寄生有毒霉菌的玉米引起的。症状很象流脑,主要表现异嗜、减食、兴奋和不安。所以,切忌用发霉的玉米喂猪。

(3)食盐中毒。食盐中毒,是由于过量饲喂多盐饲料,如酱油渣、咸鱼粉等引起的。猪对食盐很敏感,一般成年猪一次食入50克以上的食盐就会引起中毒,若食入100~250克就会中毒死亡。

食盐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口渴、流涎、便秘或下痢,并有神经症状,最后因心脏麻痹而死亡。

用含盐饲料喂猪时,不要再另给食盐,并要保证足量的饮水。饲料中加食盐要充分拌匀,防止个别猪食入过量而引起中毒。

(4)蓖麻中毒。按猪的每公斤体重计算,食入1.4克蓖麻籽就会中毒致死。所以,不经除毒处理的蓖麻饼不应用作饲料。若用蓖麻饼喂猪,必须煮沸两小时以上以消除毒性,喂量也不可超过日粮的10~20%。

(5)农药中毒。猪误食农药,或用近期洒过农药的菜喂猪,往往引起中毒。能使猪中毒的农药是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如一○五九、一六○五、六六六、敌敌畏等。其它如汞制剂、砷制剂及磷化锌等也能使猪中毒。所以,一定要加强农药的管理,防止猪误食农药和误饮含农药的水。如果用近期洒过农药的青菜喂猪,一定要把青菜洗干净,在确定无毒之后再喂。

抢救饲料中毒的猪比较复杂,时间要求又紧迫。所以,发现猪中毒后要尽快请兽医抢救,不要拖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猪病治疗方法
你知道吗?绿豆是很多种猪病的特效药!
猪口蹄疫
养猪俗语“夏天细菌多,冬天病毒旺”是什么意思?如何预防?
猪的常见疾病及其诊治
猪传染病的防治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