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一东(三)

        沿对革,异对,白叟对黄。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颜巷陋,阮途,冀北对辽。池中濯zhuó足水,门外打头。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

        这段文字是《声律启蒙》“一东”韵部的第二自然段,今天我们讲第二小自然段的第一小节,就是:

        沿对革,异对,白叟对黄。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颜巷陋,阮途,冀北对辽

        这段引用“一东”韵部的汉字共5个,“同”、“童”、“翁”、“穷”、“东”。其中典故与词汇含意都比较深遂,耐人细细回味,希望朋友们能够仔细品读。

        沿对革,异对,白叟对黄

        沿,指的是沿袭,遵照原来的样子去做。革,就是变化、变革,改变的意思。两字相反,自然可对。

        “载怀沿革,事有不同。”——《隋书·高祖记》

        说道“沿革”,有个相关的成语——萧规曹随。讲的是汉朝的首任相国萧何在在位其间创立了规章制度,当他死后,曹参接班做了相国,仍按照这个制度施行。

        曹参上位后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将旧的制度进行改变,而是遵循原来的旧制。而且他在位其间也没有比较大的作为,连汉惠帝都忍不住想问责他的不作为。曹参面对惠帝的质疑说道:“请陛下好好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更强大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不如萧何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也比不上萧何,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我们为什么要推翻呢?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

        接着他又诚肯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尽职守。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遵照执行,不应该乱加改动,如此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表示认同。这是无为而治,垂拱平章的典型,代表了好的沿袭。

        在中国的历史上,仅有几次大的变法是有所成效的,但是每一位变法人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商鞅、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等名臣,最终也都未能得到善终。由其是商鞅变法,虽然为秦国统一六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商鞅最终却落得车裂身死的下场,成于变法,死于变法,堪称改革家中的悲剧性代表人物。

        “风骚不失,千载一时。倜傥沿革,大启箴规。”——《缘识》宋·宋太宗。

        “有让岂无争,无沿安有。”——《争让吟》宋·邵雍。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秦淮歌》清·乾隆。

        异对同

        异对同,也是一对反意词,异就是不同的意思。而“异同”有时候是一个合用词,当“相佐”讲,比如说“意见异同”就是说意见相佐,不一致。

        在这里有一个不太常用的典故,大概不深刻研究传统文化的很多朋友都未必听说过,叫“刘家异同”

        这个典故源于《汉书》卷三十六《楚王元传》附《刘歆传》,说的是汉宣帝时期,有两父子,父刘向,子刘歆,当时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工作就相当于国家图书总局校书。他们在儒学作为经学成为官方统一学术以后,重新对诸子百家的学术进行研究和整理,对大量的经、史、子、集进行了系列的整理。著作有《新序》、《说苑》、《列女传》、《别传》、《战国策》等等,父子合著有《山海经》。

        其间,对《春秋》的研究两父子都绝然不同,刘向受习《谷梁春秋》,而刘歆喜好《左氏春秋》,而且,以此多次与父亲进行争论和辩驳,父亲亦不能完全有效地驳回儿子的意见,因此,各持己见。后世便用“刘家异同”来表示,父子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表示真理未必只有一个。

        单独应用的例句:

        “觉路何曾,行人自不同。”——《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唐·姚合。

        “发生宁有,先后自难同。”——《春风》唐·李咸用。

        合用的例句: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重赠二首》唐·柳宗元。

        “异同诮歆向,父子自知己。”——《送昭礼还金陵四首》宋·赵蕃。

        白叟对黄童。

        “白叟”指白发老人,“黄童”指黄口小儿。黄口,是因为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后就会消失,所以,常常以黄口来比喻年龄幼小,稚嫩。

        典故“江夏黄童”:“黄童”泛指小孩子,但往往也特指“江夏黄童”黄香。

        黄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高官,也是有名的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在《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说的就是他,才九岁就可以照顾父亲,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当他成年后,官至尚书令,为官清正,勤于国事,一心为公,受到汉和帝的恩赏。

        “江夏黄童徒逞辨,广都庞令恐非才。”——《送姚安之赴任秋浦》唐·罗隐。

        “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元和圣德》唐·韩愈。

        “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宋·苏轼。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江风,指的就是江面上吹过的风;海雾,指的就是海面上升腾起的雾气。两者都是自然景象,是古人频频入诗之句。

        “江风”在唐王昌龄的《送魏二》中有,“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石矶江水夜潺,半夜江风引杜鹃。”——《宿石矶》唐·元稹。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右春田园杂兴十二绝》宋·范成大。

        “海雾”在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有很美的体现,这一篇千古绝唱的江上春花明月夜,一直是后人所无法超越的巅峰之作。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梅雨》唐·柳宗元。

        “江氛海雾暗前村,四望秋空一白云。”——《富阳晓望》宋·杨万里。

        牧子对渔翁。

        “牧子”指牧童,《唐律·厩库》中有,“诸牧畜产,准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渔翁”与牧童可以算正对,不必细说。

        牧童与渔翁皆是山林之人事,终年与千山林峦,万里明月做伴,所以,给人的意境,永远是桃花流水,空山人静,杜宇声歇,江蓠色新,暮雪残云……全部是自在天然的逍遥。

        因此,是田园诗人,离仕大夫们比较衷爱的主题,常有隐逸山林、超然世外的格调。“牧童”与“渔翁”也常常同时和入诗行。

        “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唐·杜荀鹤。

        “渔翁一叶舞波澜,不及牛童自在眠。”——《即事》宋·舒岳祥。

        “牧竖眠吹笛,渔翁起晒簔。”——《立春》宋·刘克庄。

        “应嫌白鹭无仙骨,长伴渔翁宿苇洲。”——《鹤》唐·郑谷。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颜巷陋,典故出自《论语》,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亦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贤哉,回也!”说孔夫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一小竹碗米饭,一瓢清水,居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面对这样的困苦,时人都不能忍受,可颜回却能安贫乐道,并且乐在其中。孔子连用两个“贤哉,回也!”来极力称赞颜回,可见其对颜回的认可与得意之情。

        后世往往用“颜巷陋”、“颜巷”、“簟瓢陋巷”这种品格来指代有修养、能安于贫困生活的贤才。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西山寻辛谔》唐·孟浩然。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月下独酌其四》唐·李白。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自题小草亭》唐·白居易。

        阮途穷

        “阮途穷”是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是一位隐士。这个典故指的是魏晋时期的阮籍,他有一个爱好,就是驾着穷车狂马任意择一道路,便不停的飞奔下去,一直到没有路可走的时候才停下来,然后嚎啕恸哭一场,再折返回来。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主要是表现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文人大多有才而无处尽心,只能放浪形骸于山水之中,狂放不羁,以及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后世往往以“阮途”、“哭穷途”、“穷途”等喻指对世事极度悲观的态度,这也是魏晋风流的一种体现。

        “自怜穷律穷途客,正怯孤灯一局棋。”——《寄李起居四韵》唐·杜牧。

        “日暮穷途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唐·钱起。

        “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唐·高适。

        “颜巷陋”“阮途穷”,一乐一苦,一淡然一放诞,一为儒家圣贤,一为道家仙骨,是鲜明的对比,在文化上也极为对应。并且,潜藏了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人的风流雅致的品格,是后世一直被争相效仿的对象。

        冀北对辽东。

        “冀北”,指的是河北的北边,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古为燕赵之地,胜产名马,更多慷慨悲壮之士,英雄辈出之地。

        《左传·昭公四年》:“冀北之土,马之所。”《南齐书·王融传》:“秦西冀北,实多骏骥。”因此,常以“冀北”谓良马产地,并指人才荟萃之所。

        “冀北马空老,辽东鹤幸归。”——《明日复作一首自解》宋·陆游。

        “名传冀北三千里,威振山东四百州。”——《上左丞相》元·杨维桢。

        “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淮南赋小山。”——《病中遣怀》明·文徵明。

        “辽东”是指古时“九州之东方”,战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设有辽东郡,明代的“九边之一”。后又指辽河以东地区,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以及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原指荒蛮苦寒之地,兵家用武之地。

        “辽东老将鬓成雪,犹向旄头夜夜看。”——《古词》唐·卫象。

        “辽东兵马已久疲,朵颜反复非前时。”——《点兵行》明·何景明。

        《搜神记》中记载有关于“辽东鹤”的典故,说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飞回到家乡去。后来用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世变迁之大。

        “辽东旧事今千古,却向人简葬令威。”——《悼鹤》唐·皮日休。

        “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九老图诗》唐·白居易。

        “扁舟载酒吹长笛,未减辽东独鹤归。”——《思归八绝》宋·胡寅。

        关于“辽东”另有一个典故是“白豕”,故事说,有一户人家,母猪产下一头“白头豕”,十分惊喜,以为是罕见的宝贝,便想进贡给皇帝。当他路过辽东之时,发现这样的“白头豕”遍地都是,于是败兴而归。

        “天末冥鸿方避弋,辽东白豕忍怀惭。”——《为谷隐和虞参议韵》宋·杨冠卿。

         “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赠范金卿其一》唐·李白。

        “辽东献豕易厌欲,昆山抵鹊谁争所。”——《龙物》宋·陈杰。

        “冀北”与“辽东”在字面上看是地域对,是工整的,但按照隐含的“冀北马”与“辽东豕”来讲,也是比较对应工整的。虽然“冀北马”对“辽东鹤”也可,但是对应“辽东豕”一为珍稀罕有的名马,一为遍地皆是的凡猪,珍稀与普遍相对来讲更工整一些。

        这些隐藏的知识点与典故,往往是我们读古代文学常常容易丢失的内容,一定要细细地品读才不会错过。

        用典是创作古典诗词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法。初学者,大多数创作的诗词,可能都是带有民歌的质朴气息的,写景抒情往往直抒胸臆,用典较少。但是,随着我们对诗词技法的娴熟与格律的熟练应用,就会逐渐扩大用典范围,因此,用典也成了增强诗词表现力,丰富诗词内容的重要手段,并且可以将我们的创作格局逐渐抬高,趋向典雅庄重的方向。

        当我们学习和接触了更多的典故之后,即使不是用来创作诗词,而是在我们去阅读诗词的时候,很多从前看似平常的句子,发现了它隐含的典故和内容后,却整首都会变得别有洞天起来。所以说,学习和积累典故,多读书,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读诗、作诗、品诗都有更深刻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声律启蒙 上卷 一东 沿对革
微信公益诗词讲座:声律启蒙读解(上平一东)
车万育《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第二讲:一段韵文92个字,竟然藏了这么多故事?!
《声律启蒙》选读
原创丨大儒写小作(《经典咏流传》第二期观后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