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贴:小心肝,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

前几天吴孟达因肝癌离世了,有点难过,看过他几十部电影,他是一个人,又好像是很多人,是生活虐我千万遍我仍待你如初恋的你、我、他和她。纪念文章里,小编最喜欢许知远那篇:

“他让我叫他“达哥”。比起屏幕上,他消瘦得多,且高。我们在厦门的街头闲逛,可惜他童年时记忆里的区域大多早已拆除、翻新。他回顾自己的人生,讲起与周星驰的欢闹与黯然。在一家小店吃姜母鸭时,他夹起一片姜说:人们钟情于盘中的鸭,但是这姜使鸭滋味无穷。”

小编想,有没有一个身心状态的临界点,当它出现,就一定得调整生活方式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适时提醒我们周围的朋友了。这几天小编认真阅读了手上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回答自己这个问题。

为啥这样想?我们的生活是有惯性的,有些文章的内容太过老生常谈,不熬夜、少饮酒、注意情绪,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但又不当回事。现代人的生活很难像农耕时代一样,完全按自己的需要规律生活。如果有某个现象,某件事,像摩天大楼顶上的警戒灯一样,闪一闪才会引人注意。如果能有这样一个节点,即可以有个提醒的作用,又可以给人一定的自由空间。

之前普遍认为的,因为肝癌没什么症状,所以一发现就是晚期。但是,小编认为,如果肝有问题了,会发出很多的信号,只是,不到肝痛、脸黄级别的症状,大家都不当是事儿。

因为肝脏堪称人体化学实验室,参与了人体内约500种代谢过程,约四分之一的血液都在肝里,所以只要身体出现代谢方面的变化,比如,最常见的,血糖、血脂高之类的,都应该检查一下肝脏是不是正常,并且要足够重视。从西医来说,这个程度通常还难以确诊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所以不会干预;对中医来讲,吃点中药调理一下吧,万一真是肝的问题,又会加重肝的负担。当然,我看周围的人,当事人本身很少有真正重视这些问题的。如果真到了生病的阶段,肝病很难治,因为它本身有分解的功能,所以,一定不能等到有症状才注意。

这些不正常的代谢,从整体来说,都是人体能量不足的表现。大部分人对能量不足是没有体会的,这么说吧,如果感觉疲惫,一定要注意,能保证休息,适当运动,规律生活,平衡饮食,给机体一个恢复的机会,至少不会发展为病。更进一步,如果每天或是每周,都能有意识地让给机体一个恢复的机会,那就连代谢问题也不会出现。

病是某一刻发现的,但形成的过程就是日子一天一天过,身体在一天一天变化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病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所以啊,只要天不塌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那些,每天练吐气、外圆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保持气血流畅,高兴时高兴,难过时难过,该休息休息,该享受就享受,不给癌细胞们可乘之机。

下面是小编认为值得分享的几个信息:

1、一旦肝功能失常,身体会无法存活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不算皮肤的话,重量在1250克左右。

它是一个神奇的多面手,能把上百种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主要功能是制造和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脂肪)。肝脏将从肠道中获得的、作为原材料的营养物质,根据身体的需求调节分配,像配备了回收车间、仓库、废物处理设施的工厂。肝脏可以合成新的葡萄糖脂类胆固醇,还有凝血所需要的重要蛋白质。肝脏也是消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肝脏分泌出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帮助肠道从食物中吸收脂肪。肝脏还承担排毒和灭活的重要任务,如能分解酒精和药物,肝脏的任务如此繁杂多样,难怪肝病会带来严重后果。一旦肝功能失常,身体会无法存活。

2、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已经不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肝癌发病国,2020 年全球新发肝癌91万例,其中中国新发肝癌 41 万例,占全球 45% 还要多,要知道我国人口总数约占全球人口的20%。

3、肝病患者数量庞大

2018年7月29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0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引起的分别高达60%和80%。慢性感染者可能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2800万乙肝患者中的三分之一,将会不可避免地进展为肝硬化,再进展成为肝癌。

丙肝则恰恰相反,一旦感染,它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因此有不安全血液接触史的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丙肝检查,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4、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已经提供免费的乙肝疫苗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用提纯过的乙肝表面抗原加工制成的一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以刺激人体产生表面抗体,该抗体会长期的存在,一旦有乙肝病毒进入体内,抗体便会和病毒结合,将病毒清除体外,即可避免感染乙肝。

虽然丙型肝炎目前没有预防疫苗,但通过系统、合理、规范的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注意保持机体正常免疫力,做到洁身自好,避免不正规的输血、献血等,不与他人共用医疗器械等。

5、酒精伤肝

肝脏是人体里唯一能分解酒精的器官。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要优于女性,每小时,大概可以分解是一杯红酒的量。所以,如果超过这个量,肝脏就受到一系列破坏,不光导致脂肪变性,甚至会诱发肝炎和肝硬化,肝脏在解酒的过程中生成脂肪,一个人如果喝了太多的酒,肝细胞内就会堆积很多脂肪,变得臃肿不堪,在显微镜下看肝脏变得像一块奶酪,还好,这种情况不会伤害人体,只要少喝酒就不会再出现。酒精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白细胞进入肝脏细胞后导致肝脏坏死,如果到了这个阶段还不戒酒的话,就会不可避免的患上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奇怪的疾病,肝脏有一部分变得瘢痕累累,功能尽失,但肝脏组织却试图结节性再生,肝脏一开始变大,但随着瘢痕的扩大肝脏逐渐萎缩。

不是喝酒就一定会导致肿瘤;但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肿瘤(包括肝癌)发病会显著高于不饮酒人群。

6、饮食,就说一个

食物中的黄曲霉素名列致癌物榜首。

黄曲霉素在生活当中存在广泛。在20-25度之间是最利于生长的。南方湿度比较大、连阴雨时非常有助于黄曲霉的生长。黄曲霉毒素,对肝脏有很大毒性,在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就已经把黄曲霉素列为第一大的致癌物。在对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后发现,尤其是像广西、云南等很多南方省市,黄曲霉的存在比较普遍。黄曲霉菌特别不易被破坏,在我们加热食物时,达到290度高温时才可能会被破坏掉。所以,发霉的麦子磨成的面粉里,发霉的原料榨成的油里,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所以购买面粉,面点,食用油,一定要选择正规可靠的渠道。一旦发现食物有霉变,要把所有同容器存放的食物都扔掉,一份食物里发现一粒霉变的花生或玉米,就要把整份食物都扔掉。

7、肥胖显然是需要注意的一个信号

充分的研究显示肥胖会增加癌症的风险,BMG每增加5,肝癌发病风险会增加30%。而且身体中过多的脂肪会通过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以及雌激素等等,会营造出一个促进癌变的环境。

6、体检和筛查

营养师顾中一建议高危高危人群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包括男性40岁以上、女性45~50岁,有肝癌家族史,携带乙肝丙肝病毒,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酗酒的人群应该去做筛查。

另外根据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要清楚一下自己的一旦抗体的情况,普通人日常可以做一做肝脏超声检查等。

参考资料

《BBC人体如何工作》

《人体简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脂肪肝到肝癌只有4步!这8类人早就被它盯上了……
为何这种“哑巴癌”发现时大多已是晚期?
堵住通向肝癌的5条路
怎么预防肝癌
医生自己是怎么预防肝癌的?4道杀手锏,乙肝不会恶化成肝癌
全球近一半肝癌在中国,再三提醒:家中的3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