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郝吉明:揭开健康杀手PM2.5与雾霾的面纱

透视PM2.5

揭开健康杀手PM2.5与雾霾的面纱

郝吉明

(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天的题目是“揭开健康杀手PM2.5与雾霾的面纱”。首先谈谈PM2.5的来源和危害。PM2.5分为两个来源:第一个污染源是直接向大气排放的颗粒物,燃煤、生物质燃烧、柴油车等这些都是直接向环境排放的。第二个是通过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的颗粒物质。

  PM7到10个微米的颗粒可以进入人的鼻腔,PM是细颗粒的话,PM7到10之间是粗颗粒物,4.7到7的可以进入到咽喉,3.3到4.7可以进入到器官和支气管,之下可以进入肺泡,PM2.5的影响主要是可以进入到呼吸系统的底部。

  PM2.5不像扬尘或者沙尘暴,PM2.5颗粒上吸附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这些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从它的生物毒性来说比沙尘要严重得多。所以PM2.5第一可以吸入我们呼吸系统底部,第二个是化学毒性强,危害大,可以突破鼻腔深入血液。

  过去认为PM2.5对健康的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实际上主要是心脏病和肺病恶化,儿童和老年人有呼吸和心脏问题的可能会对PM2.5特别敏感。

  空气污染是当今世界首要的风险因子之一,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影响最大,因为中国和亚洲大气污染影响比较严重。

  美国环境质量标准纳入PM2.5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把PM2.5纳入了。当时卫生组织只是给出了PM2.5一个指导值,年日均值是10,日均值是25,这个标准很难被大多数国家接受,因为大家都达不到。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搞了三个过渡阶段,第一步阶段就是起步阶段,把PM2.5年日均值确定为35微克,把24小时平均值定位75微克。中国在2012年把PM2.5纳入了空气质量标准,就是把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拿进来。所以有人问我,我们离PM2.5有多远,我们离蓝天有多远。我们与第一个过渡的值比PM2.5,可能有15年,20年,如果与指导值比的话,可能是40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以后,各个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空气质量标准,墨西哥和印度这些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第一过度阶段,欧盟和泰国用了第二阶段,美国新加坡用了第三个过度阶段,或者比第三阶段严了一点。最后澳大利亚用了这个指导值,因为他们的人口稀少。大多数的国家往指导值的方向迈进。但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不同的起点。

  新时期环境质量的标准,第一是要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第一目标,第二个是战略性,为宏观战略服务,到2050年前后我们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第三个有可比性,与世界卫生组织,与发达国家能力有可比性。所以我们当时提出了针对性、战略性、可比性的原则。

  我们PM2.5污染呈现明显区域特征,尤其是在东部地区,这个区域特征如果把地理位置,把中国煤炭消费画一个图,把钢铁生产画一个图,跟PM2.5污染的区域高度重合,所以PM2.5主要是我们自己排放造成的。

  去年1月份的污染,大家都归结为四个特点:第一个是影响大,范围大;第二个是时间持续长;第三个是浓度高;第四个是对受包围人口的影响多。北京这种污染已经到了公害的级别。

  PM2.5的治理已经提到了日程,我们有三句话:第一PM2.5是小颗粒体现了大责任,政府、企业、公众的大责任。第二个是小颗粒带来大挑战,并不是努力一两年就可以了。第三个是小颗粒考验大智慧,要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要解决PM2.5。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正在发生战略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目标,过去以减排污染物为目标,现在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环境质量改善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的;第二个是污染物,过去只是把二氧化硫作为主要污染物来控制,现在是多个污染物实施控制,第三是污染源,过去只是工业污染源,现在要把工业、交通、民用多环节的来抓,过去是以城市为主改善空气质量,现在需要从更大的区域上来抓。

  我们一个是要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加严排放标准。里程碑性的进展应当说国务院在2012年9月批准了大气污染十二五规划,2013年8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这两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推动了防治的发展。现在看来分区太破碎化,实际上区域联动整个东部地区在一起的,总说北京的空气质量受河北的影响,其实河北的石家庄、保定也受到山东、河南的影响,当然河北的污染往北吹吹到北京,所以北京那个地区也是污染物来回拉锯,所以区域应该更大一些。

  第二个是行动计划,关注了大气污染产生的重要因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的清洁利用,特别提出煤炭的利用问题,如何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煤炭,如何增加清洁能源,特别是是天然气的供需。从全球来讲,在20年前全球能源进入油气时代,现在中国还是以煤为主,所以煤炭的供给仍然在70%左右,所以如何增加天然气的用量和供给是今后的大问题。

  第三个是强化机动车的污染防治,机动车每平方公里的汽车保有量东部地区比发达国家都高,我们的路比人家宽,但是我们的车控制性能比较差,油品质量不行。

  另外还要建立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国务院在推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联防联控,建立联防联控的机制,这是中国10年来主要的举措。

  新标准推动污染源的治理,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这是讲到移动源,在上海也遇到,在路上跑的车河道,进海航运船只,上海环保局同志告诉我有2万艘船柴油发动机质量不好,柴油的品质不好成为移动源的重要部分,所以移动源除了管住车,还要管住其他设施,包括航运、施工机械、农业机械等移动源种类。

  另外还要建立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国务院在推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联防联控,建立联防联控的机制,这是中国10年来主要的举措。

  另外要达到17年的目标,大家这些目标难度很大,现在减排要求的幅度远远差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对三大区域的减排比例要求更高,所以达到目标任务艰巨,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还要强调对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个是节能,节能与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效应是应该高度重视的。我们用了全球23%的能源生产了全球10%左右的GDP,单位GDP的能耗就比别人高很多,这是跟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比。如果跟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我们的能源效率就更低了,所以中国节能的潜力很大,不走节能这条路,搞能源膨胀是没有出路的,不光是空气质量改善不了,资源供应也是很困难的。

  第二个是城镇化,城镇化在有序推进,如何能够在推进过程中有利于对环境的改善,包括怎么控制落后的产能,保证清洁能源的供给。城镇基础化的改造和升级,美国本世纪工程院排了14条战略,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英国把他们经济增长的动力归结为基础设施的建造。

  再一个是关于移动源的问题,在过去这几年汽车的污染控制还是快的。从1999年1月1日北京实行相当于欧洲1号的“国1”标准,当时制定这个标准的时候汽车业的朋友问:“这个标准是不是阻碍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说:“这个标准是帮助中国的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和国际接轨、跨越式发展。”从1999年1号到现在北京是实行“国五”,全国都在推动“国四”。

  大气污染防治任重而道远,第一PM2.5是全球的污染物,全球有89%的人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地方。

  第二个PM2.5仅仅靠国家的法规是不够的,还要区域的积极合作和应对。

  第三个控制PM2.5污染既需要控制直接排放的颗粒物,也要控制形成二次颗粒物前体物,还要控制多种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个是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责任,需要同呼吸,共奋斗。

  要真正呼吸到新鲜空气也不那么容易,要花大力气,要应用清洁能源,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工业转型合理布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要转变,中国整个国家都要想办法过过节约型日子,中国没有多少资源让我们过太奢侈的生活,中国的人口就这么多,我们还是要同呼吸,共奋斗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蓝天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涨知识| 各国政府是如何治霾防霾的?
PM2.5如何防控?
抑制肺癌高发 从早预防早治疗入手
这些数据显示,北京去年空气质量改善的说法“非常脆弱”
2016年解决PM2.5:“小粒子、大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