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10句最坑娃的话,2016别再说了!

小邦也能体会工作、家庭两头烧的感觉,爸爸妈妈有时候难免会控制不住情绪,一不小心就情绪激动,骂了孩子一顿、严厉地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但是我们的一些无心之语却会实实在在的伤害孩子,小邦今天就跟小伙伴们一起回顾2015年,自省是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既然到了2016年,大家就一起来戒吼吧↓↓↓↓




1
负面的言语太多

“不要拖拖拉拉!”

“讲几次了还听不懂?”

“你快把我搞疯了!”


欧美育儿畅销书《无心的坏话,会寄放孩子一辈子》的作者伊丽莎.麦德哈斯(Elisa Medhus)就说,这一类父母亲常不自觉说出口的反射用语,其实反映了成年人面对孩子不恰当行为时,立刻弹出的焦虑、愤怒或失望情绪,主要是来自成人自己的压力,其实和孩子行为没有什么关系。


反射性话语常带有负面表述,例如不要踩水、不要玩那个,会让孩子和自己看到做错什么而非做对哪些。


带有愤怒语气的反射话语更是具有强大杀伤力,只会引起孩子反弹、畏缩或缺乏自信。


2
以暴制暴的情绪威胁

老是说“再不……就……”;

你最好给我_____,否则就_____(带有威胁)


”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孩子甚至会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口头威胁或许能带来短暂、立即效果,但是孩子会不断侦测大人的底限,和测试这项威胁发生的可能性。


所以,除非大人到最后能真的成功变身成“母老虎”,把萤幕吞了,一旦孩子发现爸妈其实不会真的丢掉,这种威胁是没有用的。


3
使用剥夺爱的语言

“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喽!”

“你再哭,我就叫警察把你抓走!”


你是否也曾在对孩子无计可施下,说出这样的话?心理咨询师许皓宜形容,这样的语言很有用,多数孩子会马上闭嘴,但心里面其实是马上就受伤的。这类剥夺爱的语言会破坏信任感,留下一辈子的创伤,却也是家长最常使用的语言。


教养孩子一定都骂不得吗?当然可以骂,但应该要针对错误行为骂,而不是针对品格骂,例如:可以骂妈妈不喜欢你刚刚拿积木丢人,但不要骂你真是个坏小孩。


点出的行为要具体,语气可以生气一点、大声一点,清楚表达大人的情绪、不喜欢孩子的行为,但这样一点都不会影响爸妈的爱。




4
空泛的赞美

“你真聪明!”

“你好棒!”

当听到空泛的赞美和建设性的批评时,刚开始听者会倾向接受、喜欢赞美的讯息。


但久了就发现,有建设性的批评才是最有帮助的。


5
对孩子情绪视而不见,阻断话语
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

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


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


6
为孩子的情绪贴“负面标签”

“你从来都不会主动练琴,每次都要大人催!”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

“你到底有什么毛病啊!”


当我们责备或批评孩子时,经常不自觉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如“从不”、“总是”...其实这样会让孩子造成错误的自我形塑,或是让孩子内心形成内在判官。


孩子从此无论是内在想法、行为举止到外表都十分在意大人的看法。若带有人身攻击的讯息,更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暗示孩子本质上有问题。




7
用条件交换奖励,用“买”来满足孩子

'若每科都考一百分,妈妈就给你一百元。'

“只要通过英语考试,爸爸就买新的游戏给你。'


还是那位畅销书作者伊丽莎.麦德哈斯,她举了自己亲身经历:她在五个孩子尚年幼时,偶尔必须出远门,忍不住对孩子说:“只要你们乖乖听保母的话,我就带小礼物给你们。”


结果当她结束旅程,回家等不及亲亲抱抱这些令她挂念的小脸蛋时,孩子们却急切的问:“你带了什么给我?带了什么?”瞬间浇熄她的母爱。


而《这样赞美与责备,孩子知道你爱他》的作者明桥大二也作出了类似的提醒,用金钱和物质来鼓励孩子,可能造成他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才会去做,若缺乏物质奖赏,就不会做。


但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孩子是,为自己努力而得到的成果感到开心,所以运用时必须格外谨慎。


8
把挫折归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9
骂完装没事,以为孩子懂了

世界上没有完美父母,很多爸妈在对孩子大发脾气后,就以为孩子懂了;或是马上后悔,自己假装没事,没有下文了,这样的骂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其实,爸妈也是人,本来就有情绪,不用因为对小孩生气感到罪恶感,要知道这是很好的机会教育。


让自己冷静下来后,不妨找孩子一起讨论:“妈妈也觉得自己生气太多了,我们一起练习生气不要反应这么大好不好?”,向孩子坦承自己的情绪,并一起学习如何面对。


10
强迫孩子打招呼

大人之间都未必打招呼,却老爱推小孩去做公关,对天生害羞的孩子简直是种折磨。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说,孩子不敢主动打招呼,家长该做的不是动气,应该是先帮孩子向人家打招呼,才能建立正确的模彷对象。


其实仔细观察,每个孩子对于打招呼的方式都不同,有的是点点头、看你一眼、拉拉衣角或挥挥手等,家长不妨仔细去观察孩子这些细微的姿势与表情,而非只认定“开口说你好”才是打招呼。


若能抓出这些细微的动作进程,才能持续鼓励孩子再多跨出去一步。




2016年,送给小伙伴们的教养秘诀

由于在盛怒之下说出的不恰当管教语句,往往比不说还糟糕,因此,爸妈能否有“戒吼”的自觉,是开启亲子沟通诚意的第一扇大门。


好的父母,能够及时觉察并以恰当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譬如在烦躁和愤怒的时候可以找人接手,或暂时离开现场,冷静一下。


父母情绪失控在所难免,但最重要的事不能用言语侮辱孩子,同时更要让孩子知道,爸妈其实非常爱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再说,孩子总惹你生气
你对孩子发过的脾气,孩子迟早会还给你
爱说不要&爱尖叫,爸妈怎么办?
讲座回顾 | 没有坏脾气的宝宝,只有不懂他的爸妈! 我们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父母不说这18句话,更能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
育儿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