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条沟通南北的文明长河即将起航 ——写在首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开展之际
一条沟通南北的文明长河即将起航
——写在首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开展之际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王子午升鼎

淅川上集镇沟湾遗址发掘现场

王孙诰编钟

  本报记者 司马连竹

  古老的陶罐上/早有关于祖先的传说/当然,火会在风中熄灭/山峰也会在黎明倒塌/待到旭日为人类加冕/待到文明的峰顶冲上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我们凝视未来的眼睛。

  ——摘自北岛诗歌

  国字号工程的重中之重

  丹江口库区:新世纪的考古大发现

  “与三峡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相比,南水北调工程中所涉及的文物,无论从价值还是数量,都将远远超过三峡工程。”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河南是文物大省,从丹江口水库到整个调水渠河南段,文物丰富,遗存多,面积大。河南段的文物抢救不了、保护不好,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无法开展。”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文物,无论从价值还是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三峡工程。河南文物保护工作在中线工程中堪称最重,南阳的文物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

  中线干渠沿线是中国古文明极度繁荣的核心地区,深藏的文物目前不可估算。一些专家甚至认为,总干渠河南沿线的文物,足以改写中华文明史上的很多重要篇章。其中,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下寺“令尹子庚”墓是河南省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墓群出土随葬品6098件,其中王子午升鼎、春秋云纹铜禁和王孙诰编钟等均为中国一级文物。铜鼎上的长篇铭文是历史文献的印证,铜禁用“失蜡法”铸造,目前是我国仅有的一件;出土的9件编钟,经鉴定是我国出土编钟中音质最佳的一套;同时,墓中还出土了我国首次发现年代最早的石排箫。下寺楚国墓群是淅川发现最大的一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群。该墓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淅川县文广新局局长刘建农讲,丹江口库区遗址、墓葬涉及新石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等众多时(朝)代。自200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丹江口库区文物抢救发掘工程以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省考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760名考古专家,组成80余支专业考古发掘队云集淅川,开始了抢救性文物发掘工作。经过努力,考古发掘队已先后完成淅川县水田营遗址、贾沟遗址、沟湾遗址等116处文物点的发掘工作,完成考古发掘面积30余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5万余件(套)。占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发掘点总量的近一半。

  中原大地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物,唤醒世人对古文明的记忆。从旧石器时代的化石遗存,到各个时期的重要文物古迹,在淅川都找到了实物例证。

  2006年,淅川县仓房镇东南方向徐家岭附近发现一座大型楚国贵族墓葬。其中,11号墓呈“甲”字形,出土随葬品十分丰富,包括青铜器、玉石器等各类遗物共300余件。其中代表身份的青铜礼器有五鼎四,编钟、编磬等,尤其重要的是一件小口鼎,铸有铭文49字,铭文同时使用了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两种纪年方法,为春秋战国之际历法用岁星纪年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有专家根据岁星纪年推算,鼎的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这是我们所见的最早的岁星纪年文字材料,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经考古专家勘查后认为,该墓葬为战国早期的楚国贵族墓葬,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据悉,徐家岭楚墓是目前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比较完整且出土文物较多的一座大型楚墓葬。它的发掘,为研究楚国历史文化发展、丧葬习俗、楚国与周围各诸侯国的关系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凭证。

  发掘工作全面完成后,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作进入整理研究阶段,随着越来越多文物、遗存研究成果的公布,一幅五千年文明史的画卷在丹江口库区渐渐铺开。

  南水北调彰显南阳大爱

  渠首文物人:当代移民精神的缩影

  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涉及豫鄂两省,其中河南淹没区全部位于南阳境内,占淹没总面积的46%。文物发掘保护工作,是水库蓄水和干渠施工的必要前提条件。能否圆满完成发掘任务,直接关系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

  一场特殊的赛跑,由此轰轰烈烈拉开了。一边是拿着小铲子、小刷子的文物考古者,一边是开着大型机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者……为了京津人民,为了通水那一刻,两拨人马都铆足了劲,谁也不甘落后。时间紧迫,不仅在于文物数量之多,南水北调涉及文物遗存之丰富、规格之高,对抢救性发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如果说每年365天天天在发掘工地有点夸张说300多天都在现场就不为过了。”原淅川县文物局文物办主任61岁的李玉山说。1972年进入县文物局工作的他,不久之后就赶上了对丹江口库区文物的第一次发掘。1977年,下寺楚墓被丹江水冲出一件青铜器,揭开了相关发掘的序幕。在三年时间里,李玉山等人利用枯水季节,在荒山野岭间加紧奋战。当时文物发掘条件十分艰苦,资金更是有限。李玉山和同事自己搭起草房,野外通不了电,几个人靠着一盏煤油灯照明。“在地里搭个土灶,大伙儿轮流做饭,周围几十里没有人烟,往往半个月都吃不上蔬菜。晚上背着被子看护现场,地上铺点干草就算床铺了。”李玉山说,与发掘工作相比,这些都不是最苦的,“当时经费紧张,人手紧缺,不像现在可以雇人,所有的探方都是我们自己一铲一铲挖土,再一担一担挑走。其中的艰辛现在难以想象。”

  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李玉山凭着一双脚走乡串岭,走遍了淅川的沟沟坎坎。一年下来,行程近千里,鞋子磨破十几双。

  “在丹江口库区规模空前的文物抢救行动中,一些对珍贵文物觊觎已久的不法分子伺机盗墓。一些原来已沉入水底的遗址和墓葬,在库水的消落冲刷下越来越多暴露出来,令文物发掘保护工作防不胜防。”淅川县文广新局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国奇说。作为李玉山带出来的徒弟,刘国奇从2005年开始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工作以来,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勤勉的工作作风,被评为该县文物保护先进干部。

  1990年的仓房镇徐家岭考古,曾发掘出10座战国楚墓,出土多件带铭文的青铜重器,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据刘国奇介绍,2006年,他们到徐家岭例行巡查,突然在发掘过的墓地附近发现两个探孔。到淅川发掘的考古队很多,可没有哪个单位到这里发掘。求证后,他们断定这是盗墓贼的“杰作”,就联合当地派出所行动,分析盗墓贼可能经过的路线,制订了水旱两路伏击抓贼的方案。

  第三天凌晨两点多,盗墓贼果然来了,民警抓了个正着。从盗墓贼口中,文物工作者知道了探孔下面还有古墓。6天后,考古人员开始对墓葬进行发掘。一座“甲”字形墓轮廓渐渐显露出来,从中出土了50多件青铜器,其中一件小口鼎肩部竟然刻有周代清晰的铭文。

  刘国奇说,文物部门在大型工程的文物保护发掘中常常会与当地群众和工程施工单位发生矛盾。但是在淅川,移民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干部群众内心,文物保护发掘工作总能够得到群众和相关单位的配合,“一切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不是一句口号,淅川人为了调水已经牺牲了太多,但是为了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我们还可以作出更多牺牲。”

  勇于担当必将善做善成

  史册永相载:国家宝藏增辉大调水

  大调水,南阳1100万人民责无旁贷,16万移民背井离乡,眼中含泪却步伐坚定;为了2014年顺利通水,千百万建设者正日夜奋战在干渠沿线,白天的机器轰鸣与夜晚的灯火通明交相辉映;为了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出土文物,守护这一份厚重的民族文明遗存,南阳人用忠诚的信念和执著的行动,实现着自己的承诺。

  南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市委书记穆为民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贯彻相关文物保护法规文件,协调多个部门、各级单位共同参与发掘、整理,并督促主管部门就文物发掘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2012年4月15日,南水北调项目夏响铺段干渠渠道内发现古墓被盗,经工作人员勘查发现是一大型古墓葬群,有重要文物流失。穆为民接到汇报后,当即赶往现场,布置指挥公安机关迅速追查失窃文物、组织人力保护清理现场,并责成文物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力量加紧进行抢救性发掘。

  当年5月28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夏响铺墓地考古队开始对该墓群进行全面发掘,共清理出古墓葬20座,出土一大批青铜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珍贵文物。在其中一座墓葬中,发现带有铭文“鄂侯夫人”的铜鼎、铜簋盖、铜鬲等10余件,有“养伯”铭文的铜方壶盖2件,还发现一批铜车马器。经专家初步研究证明,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鄂国历史以及鄂、养、若阝等古国关系等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也是建国以来南阳首次发现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规格和规模在南阳盆地都是第一次发现,对研究南阳周代的历史有重大意义。

  在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专门会议上,穆为民强调,要发扬全民向善、人心思进,大爱报国、忠诚担当,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宝贵精神,锁定目标,精心策划,创新提升,善做善成,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如期顺利通水。

  俯看淅川,这里出土的26枚王孙诰编钟,上个世纪60年代曾奏响《东方红》的激昂;这里挖出的楚王子午升鼎,为当时楚贵族祭器规格之最……淹没区的楚都丹阳古城,规模宏大的下寺楚国贵族墓群,都等待着人们前来追寻楚文化的源头。

  望着沉寂的古墓,端详着出土的汉砖,在这里,随意抓一把泥土都是沉甸甸的历史,随意捡一块石头都凝聚着古人的气息,随意拂一缕轻风都有一种很细腻的声音深入心底。透过尘封的历史,尽可想象,同样明媚的阳光里,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热土上耕耘收获,建造家园;黄土之下,曾经遍地深碧浅绿,万紫千红,天空飞鸟长鸣,流云聚散;荒墓之前,定然牛马欢唱,汲水的女子一步一歌,唱着生活的安详。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淅川到北京,南水北调挖出了河南多少秘密?|豫记
长渠缀珍
【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攻坚档案2】淅川概况(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南水北调工地出土的王子午鼎,见证楚国历史,却被收藏在不同地方
这些发现将改写中国盐业历史
黄山遗址“千年一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