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研究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研究

发布日期:2013-02-04文章作者:津市市委组织部信息来源:津市市委组织部字号:[ ]


——对津市市开展党员干部“组团式”到户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津市市委通过在实践层面探索推进干部“组团式”到户服务,在开放层面激活党员干部作为要素,较好地推动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落实。

一、基本思考

津市市委认为,推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一个激活党员干部潜能的过程。市委在谋划干部“组团式”到户服务的初始阶段,就按照“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实”的定位,在微观实践层面进行了四个思考。一是作用层面的“链式”思考。县域干部是由县级领导干部、部门机关干部、乡镇街道干部、村居社区干部组成的一个“链式”结构,必须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引领模式,着力帮领导干部加压、让中层干部负重、为基层干部鼓劲,才能实现干部服务效能的最大化。二是作为层面的“下沉”思考。反思以往干部管理的经验,市委得出一个结论,即“只有把干部推下去,才能把工作抓上来”。要扩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基层的作为面,就必须向衙门陋习开刀,让公仆意识转化为直接联系和“下沉”服务的长期行动。三是作业层面的“联系”思考。要使党员干部服务基层的实践出成果,必须建立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的紧密联系纽带,确保干部必思、必谋、必为服务基层的工作,真抓、真管、真做促进发展的实事。四是作风层面的“形象”思考。党员干部个体的形象是构成党在人民群众中整体形象的最小细胞,必须立足“抓小做大”,从每个干部的“公仆”形象抓起,让老百姓从与党员干部的直接联系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民形象。

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思考,津市市委直入实践主题,探索推进党员干部“组团式”到户服务,使过去阶段性、局部性、随意性的干部服务基层工作,变成了系统性、长期性、实效性的工作方法。

二、基本实践

通过对干部服务到“户”构成元素注入新的内涵,把城乡家庭、经济产业、工商企业等均纳入“户”的范畴,按照市级领导、机关干部、街区干部、乡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四条路线”进行布局,创造性地推行了以“四包四联”为主要内容的“组团式”到户服务载体。

市级领导“包乡联产”。每名市级领导领衔一个综合服务团队,以“带拖”的形式包1个乡镇(街道),联系1个产业。印发了《关于市级领导“包乡联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每名市级领导每月调研1次包点乡镇(街道),指导做好产业调整、生产发展、社区整治、群众增收等工作,督促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坚持每月调度1次联系产业工作,做好产业招商引资,指导产业发展升级、推动企业技改扩建等工作。

机关干部“包点联企”。每个市直部门组成单位服务团队,以“集群”形式包1个点村(社区),服务1个企业。出台了《机关干部“包点联企”工作“三进”工作方案》,实行机关干部进社区“三联三创”,即市直单位联社区、市直单位党组织联社区党支部、市直单位党员联社区党员,共创文明社区、先进基层堡垒、优秀共产党员实践岗;机关干部进农村“驻点帮建”,通过选派农村工作队,帮助农村建好阵地、健全组织、完善设施、发展产业,组织做好“送信息、送物资、送技术、送健康”的“四送下乡”工作;机关干部进企业“六包服务”,即包企业问题协调解决、包企业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包企业融资需求衔接、包企业经济环境改善、包企业安全生产督导、包企业经济指标完成。

街区干部“包片联户”。每名街区干部带领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以“共建”形式包1个社区,联1个居民片组。要求街区干部做到“六到户”,即意见建议征求到户、普惠政策宣传到户、就业措施指导到户、困难帮扶落实到户、矛盾纠纷调解到户、城市文明倡导到户。重点开展“四联四解”,即每名干部联一个失业家庭,解决再就业问题;联一个特困群体,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联一个改制企业,解决下岗人员社保问题;联一批下岗工人,解决就业技能培训问题;联一所社区学校,解决困难学生读书问题。

乡村干部“包村(组)联户”。每名乡(镇)村干部带领一个农民互助团队,以“帮扶”形式包1个村,联50个农户。要求乡(镇)村两级干部做到“十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信息咨询到户、技能培训到户、济贫帮困到户、计生服务到户、维稳包保到户、发展规划到户、安全生产到户、新风倡导到户、增收落实到户。落实“三帮三必到”,即年初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年中帮助落实增收措施、年末帮助农业产品销售,做到重点帮扶必到户、电话求助必到户、矛盾纠纷必到户。

为保障党员干部“组团式”到户服务的有效推行,津市市探索建立了四项机制:

“需求式”选派机制。各单位按照服务对象“户”的困难问题需求与干部的专业特点来选派到户干部。首先,是因户选干部。各单位认真分析所联系的产企、乡村、街区、群众的实际情况,根据每户的困难和问题需求方向,选派专业对口、职责相近的到户工作干部,方便解决问题。其次,是因干部选户。各单位按照干部工作部门、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将其选派到需求对应的工作户开展到户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经济干部联产业户、民政干部联特困户、信访干部联上访户、政法干部联涉稳户等需求相应的选派模式。

“台帐式”管理机制。建立“发卡、建档、填册、签状”四套工作台帐来规范工作的操作运行。发放服务联系卡。干部将联系方式、服务承诺及监督电话,印成服务联系卡,上门送给每一个工作户,以便他们及时联系干部,干部及时解决诉求。建立到户帮带档案。干部认真摸清到户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按照其帮带方向分户分类建立档案,制定详细服务措施和工作计划表,定期到户服务。填写到户工作手册。干部认真填写到户工作手册,如实记录社区民意和到户工作情况,以备考核考查。签定双向责任状。干部科学定好到户工作目标,与单位、工作户分别签定到户工作责任状,实行双向承诺,确保到户工作落到实处。

“互动式”考评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重点建立了“三个考评模式”:过程监控的“三讲四评”模式。市委常委领导坚持示范带头,做到到户工作情况一月一小结、一月一安排、一月一通报;其他领导和干部要在每月的工作例会上,讲入户情况、讲服务措施、讲工作成效,单位党组织对其到户服务情况一月一讲评、一季一点评、半年一测评、一年一考评,狠抓到户工作的过程监控考核。成效检验的“双述双评”模式。干部到户工作情况既向组织述职又向服务对象述职,既接受组织评价又接受服务对象评价。市委每半年组织一次全市“一把手”工作汇报会,将到户工作情况作为述职汇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邀请“五大家”市级领导、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及部分服务对象参会测评,测评结果以市委名义全市通报。各基层单位参照这一形式对其他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进行述职评议通报。结果运用的“奖优罚劣”模式。市委每年都要利用全市经济、党务、农村、政法等工作会的形式,广泛开展“十佳百优”评选活动,对评出的十佳公务员和百优干部,及时表彰奖励;对入户走形式、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对工作特别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严格纪律处分或降免职处理。

“纵横式”保障机制。纵向,建立“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市委成立了由书记挂帅的推行干部“组团式”到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纪委牵头,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村工作部、工业局、发改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基层单位均成立了专门组织领导机构,专人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横向,建立“部门联办”的综合协调机制。对“组团式”到户服务中干部和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市委作风办牵头召开联席会议,整合各种资源联合解决。同时,强化了“条块结合”的工作督导,分块分线成立了15个督导小组,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明查与暗访等相结合的方式,督查工作落实情况,确保“组团式”到户服务落到实处。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人数达1.2万余人次,走访农户75322.6万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200多条,撰写“民情日记”1800余篇,撰写调研报告100余篇,党员干部承诺兑现事项2845件,共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1.3万多件,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700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84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000人,建设沼气池503口,化解各类矛盾5OOO多起,群众信访率下降了90%

三、几点启示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近年来,党在探索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干群关系中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着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着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到影。”如何破解干部脱离群众的难题,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津市市推行的党员干部“组团式”到户工作制度,具有启发意义。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只有“直接”才能“密切”。人与人之间,最近的距离是面对面,最好的交往方式是直接联系。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倾听群众内心的声音,体察群众疾苦,最好的途径是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进基层,和群众同坐一条灰板凳,同吃一锅家常饭,跟他们打成一片。津市市党员干部在“到户”工作中,通过结对蹲点、驻村入户,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怨,同时也感受到群众的可敬、可爱、可亲,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转变了作风,促进了工作,可谓受益无限。毫无疑问,直接联系群众的方法,更务实、更有效,人民群众最欢迎。

实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必须建设完善的制度保障。在现实中,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往往存在不愿联系、不善联系、不能联系、不易联系等问题。要使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朝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降低随意性,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严肃工作纪律。津市推行的党员干部“组团式”到户工作机制,对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方式、住村时间、必须完成的任务、考察考核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使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还应强化工作纪律。津市要求干部下基层要切实做到“五不”,即不劳民扰民,不增加乡村负担,不接受土特产,不铺张浪费,不走过场等,对于党员干部到户工作的有效落实起到积极作用。

解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持久性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应当承认,在现行的体制下,对于党员干部是更倾向于直接联系领导,还是直接联系群众,选人用人机制具有导向作用。只有更加突出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通过民主公开,让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到干部选拔中来,真心实意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大力选拔为民用权、为民办事、为民谋利的干部,对群众有深厚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工作拿手的干部;只有牢固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不断完善来自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让更多优秀基层干部上得来,才能激励更多干部朝下走,形成党员干部主动下基层、进农家常态化,从而切实将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筑牢党执政兴国的坚实群众基础。

提高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效果,必须着眼于解决问题。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目的是践行党的为民服务宗旨,核心是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越直接,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可能就越多,群众的反映可能就越强烈。只有下决心解决突出问题,并且真正使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确保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取得实效、真正让群众满意。因此,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着力点,从自身职责出发,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抓起,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特别是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温暖,看到希望。

    (供稿:津市市委组织部研究室)

    (编辑:周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部下基层处理好四个关系
干部下乡莫做“客”
组工干部要做足“下”字文章
密切联系群众 夯实执政基础
在“学”“思”“实”中百炼成钢
在机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