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甲农民的画家梦
花甲农民的画家梦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杨金光正在作画 本报记者 史春雷 摄

  一颗不老的心,

  这辈子只想好好绘画

  2012年9月,62岁的杨金光只身前往北京,希望进入荣宝斋画院程大利山水画高研班学习。

  程大利是中国著名山水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对杨金光来说,能由程大利先生亲自授课,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杨金光到北京后,满腔热情的他却被拒之门外,原因是已过了60岁,学校不接收。杨金光恳求工作人员说:“我来一趟不容易,请让我见程老师一面,如果程老师看了我的画,还不要我,那我走也走得心甘情愿。”最终,杨金光的执着和作品打动了程大利先生,程老师破例录取了这个年过六旬的学员。

  在北京求学的一年中,杨金光得到了程大利等当代大家的悉心指导,在绘画技术和美术理论上突飞猛进。他一方面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对“清代四王”的山水画情有独钟;另一方面,他随程大利一起到长城、太行山、沂蒙山等地写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2013年夏,杨金光的作品“松风瑞气图”获“河南省新人新作优秀奖”,并成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尽管杨金光没有上过艺术院校,但这位醉心绘画的农民画家,终于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

  如今,从北京学成归来的杨金光深居简出,潜心绘画。回首几十年的学画生涯,杨金光深有感触地说:“我绘画,不求那些名啊利啊,我就是喜欢,就只想好好绘画。我一个农民能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家乡的灵山秀水,我已经很快乐了。”⑥6

  (线索提供人 边耕田)

  年少时的梦啊,像朵永不凋零的花

  “年少时的梦啊,就像是一朵永远不会凋零的花。”今年64岁的杨金光回忆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很多人和事他都渐渐淡忘了,唯独这些与绘画相关的故事和细节,他依然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1950年秋,杨金光出生在原南阳县黄台岗乡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三年级开设的美术课,为杨金光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幼小的他对画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天赋。简单的线条,勾画出充满灵气的图画,杨金光的画,很快引起了美术老师的注意。

  当时教美术的赵继振老师,是刚刚从南阳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发现杨金光有绘画天赋,赵老师在班上当众表扬他说:“咱班的杨金光小同学,在绘画方面很有天分,如果继续努力,长大后一定会当画家。”

  小学老师的一句表扬,让幼年的杨金光萌发了一个有关画家的梦想。在同龄孩子奔跑玩耍时,他却坚持每天练习画画,从不间断。家里穷,买不起纸笔,他就每天用树枝不停地在沙地上画。他细心描摹生活中的花鸟鱼虫、身边的一景一物,见猫画猫、见狗画狗,看连环画,就临摹画里面的人物。凭着自己的灵性和热爱,一个乡村少年开始了他的绘画之路。

  青春的岁月,奔波在学画的路上

  “文革”爆发那年,杨金光16岁。学校停学了,他便在家坚持练习绘画,有时还帮公社写标语、画宣传画,搞展览。1968年,在南阳教书的一位长者回乡后看他勤奋好学,便推荐他到南阳师范找著名画家唐克庆先生拜师学画。

  “那时没有自行车,一大早,我就背着干粮和画作上路了,见到唐老师时已经中午了。”初次求见名师,杨金光激动又忐忑。想不到,唐克庆先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留他在家里吃了午饭。仔细看了杨金光的画作后,唐克庆先生肯定地说:“你有很好的绘画天分,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作为。希望你以后经常来,我给你指导。”

  “唐老师曾留学意大利,油画、水粉画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很多弟子如今都是功成名就的书画名家。我拜他为师时,主要学习素描、写生等基本绘画技巧。在当时学生都无心学习的环境下,我一个农家小伙儿还能静下心来,坚守自己的绘画梦,这让唐老师又欣慰又感慨。每隔十天半月,我就带着自己的习作走几十里到南阳,听唐老师指点,直至他老人家辞世。”提起恩师唐克庆先生,64岁的杨金光泪光闪闪。

  在唐克庆先生的指导下,杨金光的绘画基本功越来越扎实,画技也有了很大提高。唐老师去世后,杨金光的学画生涯一度中断。结婚后,为了生存,他白天在家务农,晚上坚持绘画。清贫单调的农耕生活,因为绘画,平添了几分色彩和希望。

  追逐年少时的梦,年近六旬还学艺

  1979年,杨金光凭着自己的绘画特长到南阳打工,给家具上烙画,给艺术玻璃上绘画。这一干就是20年,直到1999年自己开个小店,搞艺术玻璃、艺术画装裱。

  打拼多年后,生活有了好转,眼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自己也一天天老去,杨金光揣了一辈子的画家梦又悄悄萌动了。

  2006年,56岁的杨金光报名参加了南阳市老干部大学山水绘画班,师从乔溪岩教授,专攻中国山水画。在全班100名学员中,他悟性高,进步也快,到2011年毕业时,他临摹乔溪岩老师的山水画,已几可乱真。

  但是,杨金光深知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只能到真山真水中去寻觅、去发现。没有条件漫游全国的山川,他就经常到内乡、西峡的伏牛深山去作画。他好像是这座大山的儿子,春、夏、秋、冬都要去看望。有时,为了观察山中雪景的变化,他带着干粮,烤着篝火,在山里那个墙壁透风的学校里一蹲就是几天几夜。

  “当你亲近大自然的时候,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都是艺术品。”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杨金光的画技日趋成熟,他创作的作品也屡屡在大赛中获奖。2008年,作品“夏木林荫”获得“迎奥运全国老年书画展”金奖;2010年,作品“山居图”获得“橘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金秋十月”获得“岳阳楼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面对杨金光的成绩,乔溪岩老师在欣喜之余真挚地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金光,你应该再进京深造深造。”

  为了心中的绘画梦,杨金光矢志不渝,从少年到白头--

  □本报记者 史春雷 于晓霞

  山水氤氲,墨香淡淡,走进农民画家杨金光的画室,仿佛走进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山川世界。从儿时提笔涂鸦,到年过六旬仍进京学画,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到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杨金光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绘画之路。面对记者,不善言辞的杨金光说:“我是个农民,这辈子只想好好绘画。”平淡的话语,道出了他对绘画艺术痴情和无悔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家杨自新老师国画水墨山水画六尺整作品
​著名画家杨天佑:温润醇厚,飘逸潇洒
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杨钧作品鉴赏
杨秀辉书画作品欣赏
悟出来的画家杨天佑
养眼:蓝瑛山水画100幅 太过瘾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