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潭:整治三十种“为官不为”

湘潭:整治三十种“为官不为”

编辑:蒋伟   发表时间:2015年05月24日 08:1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浏览数:418

    记者近日置身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竹埠港地区,空气中已经闻不到刺鼻的气味。曾经鳞次栉比的厂房,如今有的人去楼空,有的已被夷为平地。截至去年9月底,在这个被有关专家视作湘江、洞庭湖“生态炸弹”的老化工区,28家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已经全部关停退出。 

    竹埠港是岳塘区湘江之滨一块面积约1.74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昔日鼎盛时期,竹埠港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居世界第一,每年出口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5%,是湖南工业的一个“增长点”,湘潭经济的一根“顶梁柱”。但竹埠港数十年来依托陈旧工艺和设备开展化工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我们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派出了16名区级领导、60多名干部现场办公,主动上门为企业服务。除了关停28家化工企业外,我们还妥善解决了6500多名失业人员和6000多名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湘潭市岳塘区区长王永红说,在这一过程中,湘潭干部上下齐心、合力攻坚,终于打赢了这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关键“攻坚战”。

    记者了解到,针对部分干部中出现的情绪怠惰等不良苗头,湖南省湘潭市2014年8月在国内率先出台规定,整治30种“为官不为”行为。

    记者在湘潭市采访调研发现,以惩治手段整顿“为官不为”效果明显,受访的市民群众、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对此纷纷拍手称好。一些基层人士同时指出,要鼓励干部积极干事创业,激发干部“为官有为”的热情,还需要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强化绩效考核、关心爱护干部等方面继续努力探索。

    警惕“混”的心态、“怕”的情绪、 “熬”的苗头

    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告诉记者,在从严治吏的态势下,和其他地方一样,湘潭部分干部也出现了不愿担当、消极作为、敷衍塞责、不履行职责等情况的苗头。湘潭市对这一苗头发现早,很快出台措施及时遏制了部分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精神状态懈怠等问题。

    湘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华介绍说,当前部分干部的三种不良心态非常典型。一是“混”的心态。二是“怕”的情绪。三是“熬”的苗头。去年8月26日,湘潭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监察局联合发文,在全国率先提出对30种“为官不为”行为予以整治。其中包括落实决策部署不到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措施不扎实、对群众来访来信敷衍塞责、对承担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不落实等典型的“为官不为”行为。

    记者看到,湘潭总结的需惩治的30种“为官不为”行为当中,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协调不力、工作措施不扎实,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和改革相关的是,“对全面深化改革所承担的改革任务不落实、缓落实,未能如期完成改革任务的”;督促行政效能的含,“对简政放权的措施不执行、缓执行、执行走样,仍然使用已取消和废止的行政审批,刁难企业和服务对象的”;规范上班纪律的包括,“工作时间打牌,上网炒股、下棋、玩游戏、聊天购物、看影视作品,出入休闲健身娱乐场所等从事与工作无关事情的”等。

    湘潭明确,对“为官不为”的问责方式主要包括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或公开道歉、停职检查、调离岗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免职、降职、辞退等十一种。

    在湘潭市高新区采访期间,一些企业家对园区干部主动作为、贴心服务的态度赞不绝口。迅达科技集团总经理尚兆旭告诉记者,湘潭市高新区联系迅达集团的干部“有求必应,无求必问”。考虑到当地投资环境不错、干部比较好打交道,迅达科技集团去年将设在外地的两家分支机构都搬到了湘潭。

   对“为官不为”动真格、出重拳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自明确规定30种“为官不为”情形后,湘潭市以受理举报、明察暗访、电视问政等方式,先后对200多名不作为的干部进行严厉问责,推出的一系列相关配套举措也受到群众好评,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其一,查处通报“不作为”典型案例,营造震慑警示氛围。严华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湘潭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有一位副市长连续两年绩效考核排在倒数位置,干部群众对他“不干事”、“不管事”的举报和议论也比较多。尽管调查发现,这位副市长没有违纪违法的事实,但湘潭市委找他谈话后,还是决定将他调离了一线岗位。

    其二,组织“电视问政”,倒逼一些不作为的部门和区县立行立改。在上级部门指导下,湘潭市广播电视台已经录制播出了三场“电视问政”节目,涉及城管执法、环境保护、交通乱象、国土保护、旅游环境等等主题,湘潭市所属5个区县市政府“一把手”以及交通、公安、环保、国土、房产等市直机关的负责人都在“被问者席”上“红过脸”、“出过汗”。

    “国道超限检测站唱‘空城计’,小区物业公司卷款‘跑路’,旅游景区强买强卖……记者暗访发现了一些问题,大多是不作为、缓作为的。”湘潭市广播电视台台长熊兴保说,“电视问政”的倒逼作用非常明显,很多被“问政”的区县或职能部门“一把手”连夜开会,研究解决方案,落实群众诉求,有的还对“不作为”的责任人立即做出了处理。

    其三,基层单位创新举措,预防惩治“为官不为”。湘潭市雨湖区雨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周伟波介绍说,为了避免出现“门难进、事难办”的情况,雨湖路街道打破“一人一岗、一人一线,敲锣买糖、各干一行”的条线分割格局,全面实施“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工作制度。很多人对此拍手称快,反映街道和社区干部做事拖拉、态度不好的投诉少了很多。

    湘潭县则通过严明处理措施、规范处理程序,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对“为官不为”形成了有效震慑。湘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贤告诉记者,针对乡镇干部中存在的“走读”问题,湘潭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相互配合,及时受理和核查信访举报,去年共查处了95名违反纠正“走读”规定的干部,全县“走读”之风大大好转。

    其四,寻找干部群众身边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去年,湘潭在全市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一线以及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党员干部中组织评选“最美群众贴心人”,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严格遴选对象、组织投票等程序,最终确定了10名“最美群众贴心人”,给广大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为官有为”需改革激励

    在湘潭采访调研期间,一些接受采访的干部均认为,干部群体出现“为官不为”苗头的原因,除了部分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根源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整治“为官不为”入手,只是迈出了重塑干部生态的关键一步,未来还要在激励“为官有为”方面深入探索,才能更好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有为敢为者大有舞台。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对记者表示,部分人误以为,干部群体出现“为官不为”是由于作风建设抓得严了,反腐败反得人心惶惶了,实际上对干部群体干事创业积极性伤害最大的是基层用人导向出现的偏差。如果获得提拔重用的往往是领导“身边人”,或者“关系”、“背景”不一般的人,很多兢兢业业做事的干部就会对此怨言很大,以致逐渐心灰意冷、不愿做事。

    陈三新等人建议,目前各地严格治理“三超两乱”,化解超职数配备干部的压力很大。尽管如此,各地还是应该注重把有限职数资源向长期在发展一线、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工作并且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较高的干部倾斜,确保好干部的标准和新的用人导向能够落地生根,让“定力强、顾大局、能吃苦、敢担当、操守好”的干部上得来。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指挥棒”,绝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严华表示,要激励干部“为官有为”,必须强化绩效考核“指挥棒”,营造奖勤罚懒、能上庸下的氛围,对省市主要考核指标、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管理、为民办实事等完成进度情况,以通报讲评为手段加强考核,引导干部力争上游、你追我赶、奋发进取,拒绝“庸、懒、散”。

    在强化绩效考核方面,湘潭市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湘潭初步计划今年执行“考核新政”,将对市直各单位的考核分为四等,对应的年底绩效考核奖金分别为每人每月1800元、1200元、600元和0元。在原来基础上,绩效考核奖金的档次差额被大大提高了。如果因为少数人“不作为”,导致单位绩效考核排名不理想,则整个单位全体干部的奖金都会大受影响。

    三是建立恰当的容错机制。受访人士建议,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官员改革创新、支持官员担当有为。对工作中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导致民主测评不靠前的干部要理直气壮地肯定;对依法正当履行职责、强力推进工作,却受到误解指责、恶意炒作或者诬陷诽谤的干部,要坚决支持;对积极主动推动工作的干部,要给予试错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事小事为什么总是这样?纯属自已找事!
湘潭:“网购+快递”等隐形送礼列为专项检查内容
干多干少大不一样!江西乡镇干部绩效考核将全面推开
湘潭市纪委通报一起“为官不为”典型案例
XXX市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报告
湖南湘潭副市长公布妻子形象接受市民监督(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