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水流经的古村落——三十里屯村


                   


1

南阳白河,古称淯水,又曰济水,更曰白水,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的母亲河,长江干支汉江的支流。

今日的白河,从卫星图片上看,已不复昔日浩浩荡荡、舟楫繁忙的景象甚至被人为一段段地截流了。但白河古道仍存,九曲龙身犹在,昭示着昔日的繁荣。

你可曾知道,那《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水淹曹操七军用的水就是南阳的白河;在过去,老人传说白河水底有龙王,并说那“八百老虎闹京城”的王晓就曾在白河边救过龙王……

白河九曲蜿蜒的雄姿孕育了一颗颗滨水明珠,其中有一颗就是三十里屯村。

       三十里屯的得名,和明朝南阳的藩王唐王关系重大。朱元璋的第二十三个儿子封地南阳,号曰唐王,设置了众多屯兵之地。他的护仗仪队驻扎该地且距宛三十里,所以号称三十里屯,至今村落内部尚有唐王桥等遗址。

如果说三十里屯仅止于此,那么它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庄。然而,历史给了它沉甸甸的爱,使它一跃跻身河南省省级传统文化保护村落。


2

近年来,雷兴山、袁延胜教授在组团考古时,在三十里屯村发现了大型商周聚落遗址,和范蠡生活的时代相对应。

三十里屯,就是《水经注》里提到的南就聚,三公城。

三公城的得名来自邓禹。汉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邓禹衣锦还乡,里人设宴于此,命此城为“三公城”。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古宅也

后汉范增,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立碑。

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

郦道元勘探淯水时,范蠡碑还文勒可寻。


一语越千年,一语繁华见。


三公城城东有大将军何进故宅,城西有孔嵩旧居。

孔嵩,字仲山,宛南三十里屯人,南海太守,东汉著名贤臣。

何进一门显贵,何皇后、何进、何苗、玄学家魏司马何晏。

三十里屯还是清武显将军阎丕敏的故里。

村南有一古冢,清书记为“子龙冢”,这子龙,就是赵子龙。

三十里屯旧小学内立有一碑,上书“豫西南党代会遗址”。

上图为《水经注*卷三十一》

一个不起眼的小乡村,却凝聚了 堪比一城的名人。

白河明珠,实至名归。

宛襄古道,有多少芳尘遗落。自鸭河口水库立,白河水道荒废,南新公路东移,滨水的一个个古村落都渐渐陷入寂寞。

上图为《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宋朝乐史


3

寂寞的是一时的荒凉,却遮不住曾经的繁荣,一如这曲折的白河。

范蠡故里,史无争议,近代成纷争。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正义载:会稽典录云:范蠡,字少伯,越之上将军也.本是楚宛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吏还日:。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种笑日:“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以知也。”驾车而往,蠡避之。后知种之必来谒,谓兄嫂日:“今日有客,愿假衣冠。”有顷种至,抵掌而谈,旁人观者耸听之矣。

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云:“大夫种姓文名种,字禽,荆平王时为宛令,之三户之里,范蠡从犬窦蹲而吠之”

盛弘之《荆州记》云:“荆州华容县西有陶朱公冢,树碑云是越范蠡。着范蠡本宛三户人,与文种具入越,吴亡后,自适齐而终。”

东汉袁康撰写的、 同代无名氏补著的«越绝书»中说, “蠡,宛县人,生于宛囊或五户之墟......大夫种入其县,得蠡而悦。

郦道元《水经注》:“蠡,宛人也。”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邓州人物»载:“范蠡,楚宛三户人”,又载:公城即邓禹从光武有功后归故乡……范蠡祠,即蠡之故宅也。蠡死后三户人迄今祀之今祠甚严。”(当时邓州领三县,含南阳)

而三公城就是《水经注》上说的: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曰三公城。

不管怎么说,范蠡是宛人,故宅在宛城南三十里。

内乡旧含淅川,淅川有两个三户。

一个是西汉王陵所筑,一个是申息之师的戍守之地。都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在一本书里对淅川的两个三户一个字也不涉及范蠡,却在宛南三十里的三公城大书特书,有后人立碑,有南阳国相建庙……并且肯定地说:“蠡,宛人,祠即故宅也。”



宛人,是多么精确的范围。

杨倞注:“宛,地名,属南阳。”

宛不等于南阳,宛小,南阳大。

宛是楚文王灭申以后置的县邑。

南阳是秦昭王时才设置的郡名。其时,范蠡已死二百多年。

范蠡是荆平王时的宛令文种在其辖区内发现的,并且少顷,种至。这说明蠡是宛人并且离宛城很近。

淅川,号曰丹阳,春秋时为楚国附庸国鄀国之地。战国时为楚国丹析地,西北为秦国强夺的商淤之地,距宛二三百里地,荆平王时即便驿马累死也不会少顷就赶到

何况,令文种是在辖区内发现的范蠡。

淅川,西汉为顺阳县后为博山县东汉仍为顺阳县。作为两汉知名人士的司马迁和赵晔口口声声说蠡是宛三户人。能与顺阳有关么?

清《光绪南阳县志》云:范大夫宅在城南三公城侧越大夫范蠡故居”。又云:“三公城在县南”“三户里在县南”“南就聚在县南三十里”

“县南四十里有蔓荆山……蔓荆子山为汉宛与育阳之界也。

范蠡是宛人,界中属育阳县。

县志云:贵人乡在县南七十里。

《后汉书》云:“迎光烈皇后于育阳”

界中与贵人乡相近,同属育阳。


蠡,宛人也。

祠在宛城南三十里,祠即故宅也。

三十里屯老人闫荫凯之父闫白历老人早已作古几十年,却留下了遗书《村史》。提到三十里屯有两块匾,一个是“古范蠡乡”还有一块约三尺高、一尺半宽。上书“范蠡故居”背面刻着'商圣故里,里即祀也”八个字,据说还是乾隆皇帝的御笔。1938年跑老日时丢了 ,听说被界中一生意人带走。1947年,阎受田在界中又发现了让村长阎鸿镇去要,村长未去。阎受田一行四人把石碑抬出,挖坑埋在了界中,准备有机会再运回,说后面的字都让锤布锤光了。但是一年内阎受田和合伙人,两个伙计不知道是哪里人,此事未成行。

三十里屯村内本有大量石碑,文革中毁弃甚多,但还有大量石碑铺桥搭路。村东的石桥坍塌后发现大量文物。更多的南寨门桥于1994年桥塌后,大量石碑废弃,却被有人用拖拉机运走了,莫知所终。

历史留下了悠远而长长的叹息。




4

范蠡所在的楚国,本是个人才辈出的国家。

三十里屯所在的宛城,本是个手工业发达的城市。

自西周召伯奉命定申伯之宅,宛城城建始开。又因申女为周之申后,申伯助太子宜臼于申称王。此地大兴。后又因周天子失势,已顾不得母舅之邦,才被楚文王灭掉。先置申县又改曰宛。

三十里屯,作为逐水而居的宛南一大聚落,与宛城共荣辱,同辉煌。

楚平王时期,宛城迎来了宛令文种。

楚平王一生功过参半,虽然不能容忍骄横跋扈的权臣,却也不能容忍才高望众的贤臣,伍奢就是被他杀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楚国的人才纷纷逃往他国。如伍子胥,再如文种和范蠡。

在三十里屯狭长的古道里,宛令文种拜谒了范蠡,范蠡却佯狂学犬吠。

文种不以为怪,反而引为知己。两人相谈甚欢,弃楚入越。

只留下了范蠡故宅千秋受人敬仰。

文种献伐吴七术,范蠡为越之上将军。

一文一武,助勾践灭亡吴国。

范蠡知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舍弃功名而漂泊五湖。

走之前,他放不下文种,修书一封,文种却不肯走,最终伏剑自刎。

这样一个有知遇之恩的朋友,就这样死了。

范蠡只有独身入齐。

有人说他带走了西施,却于史无考。

有人说西施被沉江了,还有人说……

只知道,齐地宰相范蠡辞去相印,散财乡邻.

陶地又多了个富翁,名叫“陶朱公”。

越女如花不可见,陶朱事业永流传。

我曾经开创了三十里屯百科和范蠡村百科词条。在范蠡村词条里,我写下如此文字:

古诗云:“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功成名就的范蠡,在一个风淡云清的夜晚急流勇退,荡舟五湖,不管那绝色的佳人是否真的相伴左右,那份飘然,那份淡泊,却永远纠结在文人士大夫的心头。二千多年来,无数的诗人骚客,在范蠡留下的足迹旁流连忘返,咏叹不已。而三十里屯,那个春秋时期的宛城三户里,作为范蠡出生的圣地,更是留下了无尽的诗篇。

是的,无尽的诗篇。

西晋著名文学家,亲建范蠡庙的夏侯湛赞曰:“悠悠范子,求仁在己。进报危国,退弘妙理。身与勋偕,名与身否,逸群远游,永齐始终。”唐李白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清人曹文萃在其《范蠡庙》一诗中感叹:“扁舟飘泊五湖间,遗庙空存白水湾。剩有西风招不得,寒烟落日苎萝山。”清人何晋锡在《范少伯庙》诗中也颂扬说:“霸气葱茏见越封,英雄由此渡江东。廿年辛苦同湖水,片楫风波傍晚虹。三徙名高芬简帙。半途身隐道天同。于今白水读边庙,黄石瞻依礼未终。”此外,唐代诗人张宾作有《经范蠡旧居诗》。清朝赵土麟有《范少伯故居诗》等。

笔者也曾写下有关三十里屯范蠡的诗篇。

            阮郎归-咏三十里屯范蠡祠遗址

         ---胡东伟作于2010年9月9日
 范公名震会稽山,吴宫冷燕环。一帆烟棹向齐关,故人再不还。
遗庙静,稚童顽,花开似旧般。大夫文种怎无闲,重游白水湾?

【秋临范蠡故里】

---胡东伟作于2013年9月13日

苇白蓼红临淯水,

黄花处处惹人悲。

秋风卷屋狂茅碎,

故宅滨河乱鸟嬉。

但见陶朱天下业,

谁闻石鼓愈公辞。

楚天如昨不堪泪,

倦客空吟日暮时。


宛南范蠡祠

          胡东伟

范蠡祠堂何处寻,宛南秋色正萧森。

残碑扑草埋荒径,野渡昏鸦向寂林。

白水无言留故宅,黄花有恨作哀音。

但将浊浪清吾足,谁寄鱼书与子禽?

   注:文种,别名子禽。宛南范蠡祠在宛城南三十里,《水经注》所记甚详。

【江城子】

   范蠡村纪行    胡东伟

     夕阳村落几人来,着芒鞋,步寒街。一径幽深,偏向绿丛开。黄鸟不知天已暮,犹振羽,对青槐。   昔年多少事堪哀。上高台,忆蓬莱。白水无言,照眼是尘埃。欲去蠡祠寻旧物,碑还在,掩荒苔。


5

何进,字遂高,南阳南三十里屯人。他的异母妹何莲入宫为贵人后被拜为郎中,随后迁虎贲中郎将,任颍川太守。何贵人立后后,何进被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后来由于黄巾军起义,何进被任为大将军,并因功进封慎候。灵帝崩,何太后临朝,何进为谋诛宦官引来董卓,反被杀宫门。天下大乱,三国渐兴。何苗为其弟。何晏为其孙。(有的说何晏是何进弟何苗的孙子)

   

何晏幼有才名,七岁时画地自号“何氏庐”。为曹操养子,魏金乡公主驸马。是我国著名的玄学家,有文集十三卷,曾编纂《论语集解》,后被司马懿所杀。

他就是诗词界著名的“傅粉何郎”。

阎丕敏,是三十里屯近代史上显赫的人物。清朝道光年间,太平、捻军四起。阎以武举人的身份蒙恩清廷,历授湖北竹山协标都司(正四品),陕西西凤营参将(正三品),贵川平远协,甘肃中卫协,历署西安潼关等协,晋升陕安总镇(正二品)兼摄延绥榆镇,转战豫秦(陕西)湘鄂十余年,战功卓著,诰封武功将军(从一品,清朝武将外官最高品级),晋封武显将军。妻白氏,晋封一品夫人。后因病罢兵事,衣锦还乡,得良田千亩,为南阳一等大地主。村内还遗有道光皇帝嘉奖他的圣旨碑。有清一代,四品官以上呼作大人,阎丕敏被村人呼作阎大人。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是只有达官显贵才算历史。

为尊者记述只是过去的历史,在近代,三十里屯的村民自发创造了历史。


1929年5月,中共中央巡视员郭树勋(郭述申)在南阳县三十里屯大柏树下主持召开各县代表会,将南阳特委改为中共唐河工作区中心县委(亦称唐河健全委员会),郝久亭任书记。机关设在南阳县三十里屯,领导豫西南各县党的工作。

1930年4月,三十里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捐税斗争,激起来驻宛杨虎城部的哗变,枪毙了南京国民政府委派的南阳县公安局长耿纯和三十里屯分局长胡正元,推动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深入开展。

6


逐水而居,因水而兴,是古代城市和聚落兴起的原因。

三十里屯也是如此。
        鸭河口水库的设立,白河航道的荒废,南襄古道的东移,使得一大批古村落都渐渐迷失在现代化的滚滚潮流中。

守家者非老即少,年壮者谋生四方。

远离工厂的黑烟,远离闹市的繁华。当村南的良田,种上碧绿的杨林,当求学的游子踏上离乡的征途,白河流经的古村落已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三十里屯范蠡故里景区宛城区招商建设,欲建5A级景区。首期范蠡祠项目已然开工建设,范蠡大道已于八年前修通,白河大道西延已近在咫尺。

白河流经的古村落只有拥抱城市,才能获得新生。

不独三十里屯。

也不独白河。

还有大航海时代后千千万万的旧河道流经的古村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驴行百年古镇之铜瓦店(上)
关于南阳和襄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真的是历史迷案吗?未必!
用史料证实: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还是“襄...
陈恢妙计取南阳
范蠡(二)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还是襄阳,读书笔记~诸葛亮寓居襄阳,躬耕南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