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基学习笔记连载---脾脏篇
userphoto

2022.10.30 内蒙古

关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五脏里的脾脏。

五脏里边,如果说中西医在认识上存在分歧,那分歧最大的,就要算是脾脏了。

脾脏在西医里主要是一个免疫器官。但在中医呢,脾脏主持运化,就相当于负责消化吸收的器官。

那么,中医说的脾和西医说的脾脏,到底是不是一个东西呀?


1、中医说的脾,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中医界已经争论了很久了。

主要争论的焦点是,中医的睥,到底是我们今天的脾脏,还是胰脏?

这个问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我先把结论告诉大家:在《内经》那个时代,古人眼里的脾脏,就包括现在西医说的脾脏和胰脏,这两个内脏。

之所以古人会把这两个内脏放在一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俩离得太近了。

胰脏的尾巴,基本上是伸到脾脏里面去的,它俩几乎就是连在一起的。

古人在讲睥的时候,说它有“散膏半斤”,零散的散;膏,膏药的膏。这散膏就是,油乎乎的一团,说的就是胰脏。

也就是说,古人是把胰脏当做脾脏的附属品来看待的,认为它们就是:一个内脏,也就是脾脏。

接着说睥。以后咱们说到脾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的说明,我们讲的就都是:古人看见的那个脾,也就是脾脏和胰脏的复合体。

这个脾,看上去样子挺奇怪的,有人说它长得像个马蹄子,这说的是今天的脾脏;也有人说它看上去像把镰刀,说的又是胰脏。

我给大家准备了两张图片,你看看,它到底像不像?那么,它有什么用呢?

要讲清楚中医睥脏的作用,我们得先说说胃。

假如我们回到古代,把一个人的身体给打开了。我们会发现,他的胃里面装着许多还没消化的食物。

这一眼就能看出来了,胃就是:一个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

同题是,这么说,负责运化的就应该是胃,不是脾呀?脾和胃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在早期的中医理论里面,确实曾经把胃,而不是脾,当做五脏之一。只不过,随着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脏和腑,是有区别的。

咱们前面讲过:脏主要是负责收藏精气,而腑则是用来传导饮食物的。

因为脏里面充满了精气,所以一般都是个实的内脏;而腑要传导饮食物,就更像一条通道,所以一定是空心的,这样才能让饮食物传导出去。

我们再看看胃,长得像个皮囊一样,显然就属于腑,而不是脏。

可是,按照脏腑的定义,去主持运化工作的人,一定得是脏才行呀,那怎么办呢?

这就又得说脾了。脾有两个特点:—个是和胃离得非常近。今天我们说的脾脏,就在胃的左侧;胰脏更近,就贴在胃的后面。

第二点是不但离得近,而且脾脏和胃压根就是连在一起的。

今天说的脾脏也好,胰脏也好,它们和胃之间,都有动脉、静脉、神经、韧带,这些组织给连在一起了。

这个现象,在《内经》里有明确记载,说“睥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这些血管、韧带之类的组织。看上去就是可以连接脾胃之间的那层膜。

你想想,古人看见这样的一个脾脏,他会怎么想?

既然胃是消化饮食物的重要场所,脾脏和胃又离得这么近,而且还有层膜连着。说明脾脏才是在胃的身后,真正主持运化功能的那个人呀!

好了,睥到底是什么,我们就讲完了。

接下来,一直说睥主运化,这个运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和我们今天说的消化,有什么区别吗?

2、脾主运化

我们经常把运化连起来说,实际上,运和化是两件事,两个过程。

运,是从这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化,是从一个样子,变化成另一个样子。

—个是物理过程,—个是化学过程。

而今天说的消化,较起真釆,意思还真不太一样。

你想,消、化,就是先消磨成小块,再变化成其他的东西。

发现没有?这里面强调的,都是刚才说的化这部分,它没提到。

既然都觉得化重要,那咱们就先说说化吧。

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饭,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好好的学习和工作。

那我们吃的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由厨师,把大米煮成了米饭,用面粉蒸出了馒头。

同样地,在我们身体里,每个组织器官,也都需要吃饭。

只不过,我们吃的是馒头,而器官吃的呢,是气血。

因为我们身上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血的滋养。

那么这些器官吃的饭,也就是气血,是从哪来的呢?

是谁把水谷变成了气血呢?对了,是睥气。

我们如果把负责做饭的人就叫厨师,那么,脾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厨师,专门负责生产气血。

而这个过程,从水谷变成气血的过程,就是化。

化这件事,很有意思。你看在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会说“化”呢?

比如说融化,冰雪在融化。本来它是一个白色的固体,可是绐它加点儿热,它就融化成水了。

还有教化。本来是一个根性恶劣的顽童,通过谆谆教诲,成了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这就是教化的作用。

还可以是文化,以文来化一个人的心性。

所有的化,你发现没有,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从这个样子,变成那个样子;第二个是,这个变化的过程,它比较慢,不像变魔术一样,瞬间就完成了。

那我们再看脾的化,也是这样的。

我们每天吃下去的饮食物:米饭也好,蔬菜水果也好,肉蛋奶也好,进去的时候,很好看,对吧。

但经过脾化以后,就面目全非了。

在这个新的形态里,水谷首先分成两类:一类是宝贵的精微物质,谷之精微也好,水之精微也好,对人体都十分重要;也正强调水谷精微,最终化成了气血。

剩下另外一部分,叫做糟粕,最终化成了二便,需要及时的排出体外。这就是脾气化的主要内容。

你看这个过程,像不像我们炒菜做饭?

你得先把那些烂菜叶子呀,没法吃的菜根呀,给挑出来,扔进垃圾桶里。

再清洗、切菜,按照一定的程序,把菜倒进锅里,不断地翻炒。

最后菜炒好了,饭也做熟了,端到餐桌上准备开饭;垃圾呢,就扔到外面大垃圾桶里。

整个过程,让大米变成了米饭,让面粉变成了馒头,让一棵大白菜变成了一盘醋熘白菜,从外面的形态,到里面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好,这是说脾主化的作用,就很像一个优秀的厨师,帮我们做出饭来。

3、脾运的三个阶段

那接下来,脾主运,又该怎么理解呢?

运的过程,听上去很简单,就是把饮食物从这里运到那里。

实际上,仔细考虑这个过程,你会发现运的工作,在不同阶段,它的内容是不太一样的。

首先,要运送,你得先知道需要运多少吧?运少了,不够用;运多了,粮食都堆在一起,时间一长就变质了。

接下来,水谷在化的过程中,运的工作也需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行。

还没化完,就抢着运走了肯定不行;化完之后,等了很久,还不来运,更不行。

最后,水谷化成了精微和糟粕,这两类。

水谷精微化作气血,去支持身体建设了,那糟粕呢?还得继续往下运,排出体外。

假如这一段运不动了,你应该能想到,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吧?对了,就是便秘。

实际上,这三个阶段,对应着三个不同的器官。分别就是:胃,小肠和大肠。

我们之前讲脏腑就说过,六腑,主要是水谷传导的通道,就像一间大厨房一样,为运化提供了场地。而在里面具体干活的人,是脾气。

好,现在要讲的就是,在这三个不同的场地里面,脾气干的,分别都是什么活。

先看胃。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第一站就会被送到胃里面来。那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需要运多少粮食进来呢?

这就是胃要告诉我们的。如果胃说,多进来点,我们已经没有余粮了,那我们就会感到很饿,特别想吃;如果胃说,我们不缺粮食,不用再送来了,那我们看见食物的时候,就完全没有食欲了。

也就是说,胃的状态,直接决定了,我们的食欲的好坏。

接下来,吃进来的食物,不能一直在胃里面呆着,胃需要把这些食物,慢慢向下运送到小肠。

这里又会遇到一个问题,食物总得从胃里运出去之后,我们才能吃得下新的东西。

如果胃里面是满满的,你就算是想吃,也吃不下去。

如果刚才的问题是,想不想吃?那现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吃了。

一般来说,我们想吃就能吃,不想吃就真的吃不下去。这个不难理解。只不过,人体这么复杂,总会有例外。

就有人每次一说到吃饭,就没食欲;但是真到吃的时候,吃得一点都不少。还有人呢,经常听见他喊饿,但每次只吃一点就不吃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背后的机理稍微有点复杂,我们到后面学诊断的时候,再详细研究。

我们这接着往下看,水谷又运到哪儿了。

接下来,水谷就被运到了小肠。

小肠,是脾气化谷的关键场所;水谷,主要就是在这儿,被化成了精微和糟粕。

精微继续化生出气血,糟粕向下传导给大肠。

这个时候,如果说脾化的作用像一个厨师,忙忙活活的,炒菜、做饭;那这时脾运的作用像什么呢?像餐庁的服务员。把化谷之后生成的精微,向上传递;同时,也把那些没用的糟粕,向下传递给大肠。

这里的问题就是,这个服务员和厨师的节奏得配合好;这边炒好一道菜,那边及时给端上去。如果他俩的节奏没调整好,一个快,一个慢,那会怎么样呢?

那就有热闹看了。先看如果是做饭做得慢,端菜端得快,会出现什么问题?

饭是夹生的,菜没炒熟。这东西根本就没法吃呀。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把这些饭菜都当成糟粕,给倒掉了。好可惜,是不是?因为里面还有很多好东西呢。

你是不是想问:这端菜的是不是有毛病呀?着什么急呀?这饭菜还没做好,为什么非要给端上去呢?

其实呀,这个服务员也是有苦衷的。之所以这么急,要把饭菜端上去,是因为有人在催他。

不是等着吃饭的人在催,而是安全系统在发出警报,说这次的粮食好像有问题,要么是太凉,要么东西变质了,又或者一下子进来的粮食太多了。

不管什么原因,安全系统的建议都是,脾,你抓紧啊,尽快把这些粮食给处理掉。

那这批水谷,本来是要化生气血用的。但现在一加速,全成了夹生饭,和半熟的菜了,根本做不成气血,那就只能给倒掉了。

像刚才说的,这些被倒掉的水谷里面,还有很多好东西呢,不是纯粹的糟粕。

那这样的结果就是腹泻,拉肚子。这是说,运的太快了,可能会引起腹泻。

那如果是运的太慢了呢?饭菜都做好了,结果一直没人端走。

那些盘子啊、碗啊,都摞在一起,路都快给堵上了。这就是脾化完成之后,脾运一直没跟上。

糟粕应该往下传,可是传不动,人就会怎么样?肚子胀。

那为什么刚才运得那么快,现在又慢下来了?这回是换了慢性子的服务员吗?

其实,这个服务员也还是有苦衷的。比如说,你看像刚才那样,时不时派下一个急活,脾气就急急忙忙去处理。这样的事多了,它肯定会累。

想想你自己,如果每天都被领导喊过去加班,那再干起活来,你是不是也容易懈怠呀?这就是脾气虚,干不动了。

还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呢?比如几个服务员。关系不和,经常你绊我一跤,我踹你一脚。服务员每次端菜的时候,都得战战兢兢的,这活怎么还能干得好呢?这就是中医说,在肝脾不和的情况下,脾运会受到影响。

回顾一下,在胃的时候,脾气运的工作重点是,告诉我们,需要运多少粮食进来,然后慢慢把水谷向下运送给小肠。

在小肠呢,工作重点就变成了配合脾气化的节奏,把水谷精微向上传,再把糟粕往下送。

到大肠了 ,脾气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呀?当然就是让大便顺利的排出去了。

如果这部分工作没做好,人就容易便秘。

好。今天,我们学习了脾。

中医脾的作用,主要有运和化,这两点。

运,指的就是把水谷从食道往下,经过胃、小肠、大肠,最后一直运出体外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来看。

化,就是把饮食加工成精微物质,再进一步转化生成气血的过程。

脾的运化功能,我们学到这里。

作者:昀·紫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乳下方的脾脏和胰脏
脾胃虚则百病生,日常怎么保养脾胃?
博客
脾胃一虚百病生 健补脾胃尤为重
绿秀健康养生540期 走近中医---中医谈脾脏系统
糖尿病是怎样患上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