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由表象看到本质,如何让新手变成行家

熟悉第一性原理的人可能听过 Elon Musk的一句话: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reason from first principles rather than by analogy .

马斯克强调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少用类比。类比真的不如第一性原理重要吗?

或者即使要用,也觉得类比不过是帮助新手入门的工具,就像登山用的拐杖,建筑用的脚手架,爬上山,工程竣工后应立马抛弃。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书——《表象与本质》,是2020年读的启发最大的一本书。让我对思维源头,认知过程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

用一句总结本书观点:不用第一性原理,我们能活,还活得好好的,但是不用类比,一分钟都不行。类比是思维的动力和本质,是思维的燃料和火焰。

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小王和小张是邻居,在楼道里碰面,小王问小张「吃了什么饭?」,小张说「吃了面条」,小王说「我也是」。

这句「我也是」就是一种类比。首先,小王和小张不是一家的,吃的不是同一锅饭,虽然都是面条,差别可能很大。

如果都是牛肉面,小王可能是二细,小张可能是大宽。也可能小王吃的是西红柿汤面,而小张吃的意大利面。他们用的餐具也不一样,「吃」的动作相差也很大。

你可能说,这不是类比,这是归类,他们吃的东西都被归在一种「面条」的分类下。这也是本书的论点,类比是一种高效的分门别类的方式。

再看一个例子,这两天我们说新冠疫情的「震中」转移到了纽约,疫情为什么可以用「震中」这样的词来叙述。疫情和地震是同一类吗?它们都是自然灾害?不可抗力?

但我们一看到「震中」,无需解释就能理解。所以类比是人类思维的本能,《表象与本质》就是一首类比的赞歌:

  • 类比是认知皇冠上的宝石

  • 类比是思维的燃料与火焰

  • 类比是思维的马达和汽油

本书近700页,相对侯世达的其他书籍,比较好读。如果你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过程感兴趣,会是一种享受,读这本书就是在类比的海洋中遨游。

译者也通过「移译」,将很多例子在汉语情境下做了重新创作。我用了整整两天在这本书里遨游,捡了很多珍珠,串一些分享给你。

作类比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机制

传统观念认为,我们的大脑像储物盒,为概念划分固定空间,认知就是将看到的实体或事件抽象为概念,放进盒子里的格子空间中。

本书作者说这个观点不对。人类认知依赖相似性,大脑会将生理和心理经验以编码方式存储,但不是以僵固盒子的方式来存储和匹配的。

我们使用的是类比,将看到的新情境跟保存的编码比对,这个过程很灵活。换句话说,认知就是在新的心理结构跟旧心理结构(概念)之间建立映射。

这个过程叫做范畴化,也就是类比。我解释一下范畴化这个概念。

范畴是一种心理结构,是有组织的信息,这个信息能在适当情境下被提取。范畴可以理解为模式或概念。

范畴化就是将某个物体或某个情况跟已经存在大脑中的范畴关联,跟我们说的模式识别很接近。范畴化的过程是尝试性,分层次的,并有灰色地带。

比如键盘——一种输入装置。我们怎么确定一个东西是不是键盘呢?

电脑用的键盘,手机的虚拟键盘,电饭锅上的功能键,钢琴的琴键,为什么都是键盘?这些事物形状差异很大,但都能实现输入功能,它们都属于键盘这个范畴。

类比在这里就像思维的发动机,当我们一看到类似的输入装置,就将它范畴化为键盘。于是,我们就不需要穷尽各种键盘。

类比帮助我们行动,范畴化就像发动机,是行动的根基,没有类比就不能思考,也没法行动。

:本文中,范畴化=类比,模式=范畴。

《表象与本质》核心论点:

类比让我们碰到从未经历过的环境时,仍能思考并采取行动。同时,类比还赋予我们新的范畴,我们在一生中不断扩展范畴。

类比让我们通过适当抽象,将眼前的事件编码存入大脑,指引我们理解未来,使我们做出难以预测却强有力的心理跳跃。

类比定义思维,是思维的动力,为不同实体(事物、行为、情境)牵线搭桥。类比给范畴边缘涂上光晕,让范畴变得灵活柔韧,对我们的生存和幸福起着关键作用。

认知 = 感官+概念

认知既由感官引导,也受头脑支配,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生理上我们通过感官认知,心理上我们通过大脑中的概念认知。

知觉不同,概念就不同。认知以概念库为基础,只有通过概念库的过滤和审查,外界的刺激才能进入意识。

范畴就像感官,延伸了生理感官,让我们用更抽象的方式跟外部世界互动。有了范畴,我们就能把过去经验运用于当下情境,没有范畴,我们只能在世上无助的挣扎。

抽象则是我们用来建立新范畴,扩展旧范畴的工具。

具身理论认为,我们全部的概念都深深依赖身体——人与自身,与环境的交往构成了思维的灵魂和心脏。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是依靠不固定的,没有意义的符号,而是固定在两种东西上:

  • 过去的编码:通过类比固定

  • 具体的世界:通过亲力亲为的身体固定

人们通过概念思考,而概念由类比建立和提取。我们的认知,不仅需要具身,更需要抽象参与。具身的生活范畴使我们变的准确,类比建立的抽象范畴使我们变深刻。

依赖已知,走出已知

很多批评类比的观点说类比带有主观偏见。但是,如果不借助过往经历,我们将不能辨别和理解任何事物。

比如他们担心桌子这个范畴会固化和限制我们对桌子的思考,阻碍我们理解和创造出新的桌子,他们认为类比会将人类的思维限制在已知的牢笼中。

但将已知的事物当作思维障碍,如同把铁轨当作火车前行的障碍一样荒谬。铁轨是会防止火车到处乱跑,看上去是限制了火车的自由。可如果没有铁轨,火车将寸步难行。

同理,类比操纵着我们,我们受类比摆布,但如果没有类比,我们将无法思考。这如同说铁轨限制了火车,要将铁轨拆除才能获得自由一样荒谬。

已知既是限制,让我们产生偏见,但也是引导,带领我们改变视角。火车虽然能行驶千里,但还是要遵循铁轨的路线。

我们只有依赖已知的事物,才能走出已知。

类比是无意识的,它主宰着我们跟环境的互动方式,构成了我们认知世界所处情境的基础。

类比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东西,让我们从有限到无限——一种基于直觉的飞跃。关于我们与类比的关系,书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类比:

尽管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才是对类比发号施令的人,但事实刚好相反:我们处在自己拥有的大量无意识类比的股掌之中。这就像是一个有权有势的统治者,实际上是在顺从民心。因为,若他总是反对自己的人民,很快就会被人赶下宝座。到头来,才发现这位权倾一时的“领导”,只不过是一个眼观六路的随从。

表象与本质,新手与行家

还有一种批评类比的观点认为,类比是表象的,肤浅的,无法让我们深层思考,抓不住本质。

但是,本质由表象显露,表象则是本质的重要标识,并提供了解深层的线索。这如同手套和手的关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手套能不能了解他的手呢?

谈到本质,离不开结构。我对本质的理解是:

本质是由结构,以及维持(改变)这个结构的能量机制共同决定。所以,改变结构就是改变了本质,改变了范畴本身。

如果要解决一个问题,改变问题的结构就会改变目标或者解决方式。

表象是情境的一个方面,改变后并不触及这个情境的核心。

在一颗长在山上的大树这个情境中,表象是树叶,是枝丫,深层结构就是树干,树根。树干很重要,但是也不能没有树叶。

表象与本质的关系,就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第五项修炼中》关于局部与整体的一段描述能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二者关系:

整体是一种动态的活体,不断的以具体的表现形式生成持续变化的现实存在。局部则是整体的一种表现,它绝不仅是一个组成部件。两者的存在互为条件。整体的存在是通过不断的表现为各个局部来实现的,而局部则是以整体的具体化形式而存在。

树叶掉了不改变树的本质,但是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树叶来探索树的本质呢?

我在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写知识卡片 文章中说提升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就是:

掌握概念(知识点),关联概念(建立连接),生成模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生成有意义的概念网络。

模式是什么呢?本书认为模式是多个历史先例的重合。而类比只有一个历史先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反复使用类比,并在生活中得到验证,就会生成一个稳定的范畴。

换句话说:有效使用多次类比就会生成一个模式。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表象,行家能发现深层的结构特征,而新手却不行呢?

在一个具体情境中,新手也在努力寻找他认为的本质特征,但是新手分不清哪些是表层的,哪些是深层的,因为二者有相同的可能性。

新手在找最重要的方面时,他们头脑中提取检索到的并不是最浅显的特征,而是最显著的。在新手眼中,最显著的特征往往是视觉上最相关,最紧密的特征。

比如,一个每天上晚自习的同学数学考了100分,新手会认为是每天上晚自习的结果,这是新手看到的最相关,最紧密的特征。

行家是怎么做的呢?他看到的也是最显著的特征(跟新手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这个最显著往往也是最重要的。

相对新手,行家:

  1. 能看见新手看不见的东西。新手认为不明显的东西,对行家来说很明显。

  2. 既能看到表层特征,也能看到隐藏的特征。

总结:新手和行家的区别并不是观察到的表象不同,而是将表象与范畴联系起来的能力有差异。

行家有更多的范畴库存,并以不同的抽象层级组织。新手一般只有两个层级,而行家有三到四个范畴层级。身为某个领域的行家,对该领域的整个知识体系会有个大概轮廓。

当处于新情境时,行家通过抽象,借用范畴及它的近亲,流畅的滑动,即使有空缺,也能通过类比查漏补缺。这就是行家为什么可以解决新手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底层原理。

有效学习需要累积并优化范畴库

从上面关于行家的描述中,不难理解本书对天才的定义:

所谓天才,就是当面对前人不能理解的情境时,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最关键的地方,并以脑中的范畴库为基础,建立原创性的重要类比,用这些类比解释悬而未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一些天才瞬间的。如果我们解决了科学中的大问题,那就是科学天才。

创造性的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也是生活中的天才。比如,你用家里旧电视的零件修好了电脑。其他人可能并不在乎,但你自己会高兴好几天。

现在,我们对智能的可以这样表达:

智能就是面临新环境时,迅速准确的定位到长期记忆中的先例,一阵见血的击中新环境要害的能力。

智能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是用不同方式切换视角,从不同角度对情境分门别类的能力。但凡智能的东西,都有一套灵活的分类系统。

学习的目的就是建立并完善灵活的一套分类系统。这需要:

  • 创造范畴

  • 关联范畴

  • 抽象为体系

创造并不需要从头开始,前人已经帮我们创造了很多有用的范畴。认知如同爬山,前人创造的概念就像一颗颗岩钉,钉在光秃秃的,高度抽象情境的岩壁上。

多年前,这块岩石还不可征服,但有些技艺高超的攀岩者,发现了适合攀登的路线,找到了钉岩钉的最佳位置,为后人打下了几颗岩钉。

由于我们从以前的聪明人那里继承了很多非常好用的概念岩钉,现在,任何有一定攀岩经验的人都能轻而易举的爬上去。

随着爬上去的人越来越多,概念岩钉也在不断增加,不断扩大。

概念岩钉和外在工具不一样,内化的概念会成为我们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数学家亨利·庞加莱说:「鹅肉被狗吃了之后,就变成了狗肉。」

内化后的概念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拓展了我们的认知空间,让我们爬的更高,走的更远,使我们的思想更富足,做出更深刻,更有见地,更准确的范畴化。

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本质,也指明了方向。

学习过程不是建立逻辑结构的过程,而是累积并组织良好的范畴,并且不断自我优化范畴库存的过程。

这也是我在零敲碎打的认知工程理念一文所说:

有了想法,把它记下来,碰到概念,想办法搞清楚,两个概念似乎有某种关系,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深层次的关联。零敲碎打的一点一滴累积。

如果你对这个方法感兴趣,扫码加入大辉的知识星球,跟小伙伴一同累积和完善自己的范畴知识库。

在累卡片的过程中,旧概念是理解新概念的基础,而对新概念的认识,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旧概念。

通过不断累积,不断关联,持续优化,私有范畴库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准确。

举一个我的例子:

——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第一次碰到,我将它放入自己的卡片盒。虽然记下了,但我对熵的理解还很肤浅,也将它的使用限定在热力学范围内。

随后,我又学到了信息熵——用来量化度量信息,信息熵越大,不确定性越高。跟热力学中熵好像有关系,对熵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心流》中学到了精神熵——描述内心失序的现象。至此,对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天,我发现儿子的玩具,他妈两天不给他收拾,就乱成一团,这个现象可以解释成玩具熵

你看,就这样不断累积,我对熵的概念逐渐加深,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

执念产生创造力

最后,谈谈创造力,如何才能有创造力呢?创造力没有开关,它是执念的馈赠。这段话生动描述了创造的过程:

他们(有创造力的人)会把精力高度集中于某种令人困惑、值得深切关注的情境。他们会仔细地环顾四周,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最终,假如是幸运的,可能会发现一个视角,使他们回想起某个已知的现象,而这个神秘的新现象以某种微妙而富有暗示的方式与那个旧现象之间相通。通过这种聚合过程,一个天才终于看到了这个现象的某个惊人的新本质。这是高层次的感知,这是通过类比去发现。

类比就像游戏中的闪现,以某种微妙的方式从一个范畴滑动到另一个范畴,将神秘的新现象跟已知的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发现了新现象的本质。

在机器人参与的大规模劳动即将来临的时代,人类将全面转入创造力密集型工作,类比则是创造力的马达和引擎。

那怎样让这架思维引擎高效运转呢?首先要找到:

  • 反复发生

  • 有很多人提到过

  • 能打动你的心灵

让你相信这就是你的使命,它是只属于你的一个重要问题。

然后对它产生执念,持续累积范畴,优化范畴库,有一天你就能看到没人能理解的本质。

我已经找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开发一套「认知工程学」,通过构建信息的秩序,帮助人们做他们本来就想做的事,创造闪耀的自我。

你对什么有执念呢?

相关文章

零敲碎打的认知工程理念

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写知识卡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表象与本质》中的100个金句
科学教学法:类比(5)—对于理解而言,术语有碍、类比更有效!
类比乃是思考之源、思维之火丨读《表象与本质》
论事物本质与表象
张华: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
“理解”的关键,在于“情境”与“思维过程”——哲学层面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