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维模型与格物致知是一回事

我们在学习时,古今中外都要学,才能融会贯通,求得真知。我在读儒家四书中的《大学》(华杉注解版)时,发现儒家的「格物致知」跟「思维模型」竟然是一回事,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

这篇文章我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来探讨认识事物和提升自己的原理。

中国人都听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们是儒学经典八条目的后半段,补上前四条,整个八条目就是: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是《大学》八条目的基础,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当然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不理解格物致知,就不算踏进儒学大门。

但究竟如何才能「格物致知」呢?《大学》中没提,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这段竹简遗失。因此就成为一大学案,古往今来几十人对此有不同注解。我们先来对「格物致知」做个简单的考古。

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现代汉语词典》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其中,格,有匡正、纠正之义。知,乃智慧、原理。格物,还原事物的本相;致知,开达智慧。格物致知:探究还原事物的本相,才可开达智慧。

你看,跟我们熟悉的第一性原理很像。词典中的解释取自朱熹,朱熹说「格物致知就是即物穷理,探究事物,求得事物的原理。天下之物莫不有其原理、事理,我们不能穷尽这些事物的原理,就不能全知,不能致知。」

朱熹认为,我们只有穷尽天下的万事万物之理,我们才能全知,才能开达智慧。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是相信权威的认真学生,他就根据老师朱熹的方法来践行。既然万事万物都可格,看到院子里的竹子,他就想,我先从竹子格起吧。于是一连七天坐在着竹子前,不吃不喝,目不转睛盯着竹子格,结果把自己格病倒了,也没有格出个所以然。于是他认为朱老师的解释不对,不应该这样理解格物。

王阳明盯着一个事物「格」的做法也没有道理。通过格竹子来致知,我们得用「四维思考法」。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四维的(三维空间+一维时间),而我们眼睛看到的是二维的。看看你眼前的杯子,你只能看到冲自己一面,另一面怎么得来的呢?是大脑根据以前的信息补上的。

大脑会将看到的二维信息加工为三维,加上时间,就变成了四维。

因此,通过格竹子来致知的更好的做法是拉长周期,亲自种竹子,并观察竹子的整个生命周期——看它如何从土里冒出来,怎样生长,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当我们认识竹子的生命周期后,推而广之,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理解所有植物,所有生命,甚至宇宙的自然规律,这样才能探究还原事物的本相。

王阳明推倒老师的解释后,也提出了自己理解,王阳明说:「知,不是知识,是知善恶,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格,是个格子,是个善的标准,那事物来,我拿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它,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

总结来说,朱熹的格是原理,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王阳明的格就是善恶的标准,是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两位老师谈的是两种认识方法论,朱熹更像是一种经验主义,而王阳明则更像是先验的理性主义。都是先在头脑中形成格子(建立模型),然后用这个格子(模型)来框认万事万物。

今天,我们知道,知识是合乎逻辑且普遍适用的命题,它发端于经验,发展于理性,收敛于模型。两位老师各有各的道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格物方法。

具象化的格物

图片源自华杉微博

华杉说他去日本访问,日本企业提倡5S管理,看到他们的办公用品,都放在泡沫板中的一个个槽里,槽的形状依据所放用品而挖,如上图。订书机放在订书机槽里,胶水在胶水槽里,剪刀在剪刀槽里,在下面有标签(其实不写也不会放错)。这样一目了然,哪样东西在不在,扫一眼就知道。

日本老师说这是建立标准状态,有了标准状态,就能保障安全。在他们的桌子上,放杯子的地方会画一个圈,杯子只能放那里。他们就这样在办公室,车间里打格子,格子越细,就越能致知,认识就越深刻,工作就越有效率。

日本人将格物致知给具象化了,格物就是将事物安置在它应有的位置上。

接下来我们将视角转向思维模型。

芒格的思维格栅

芒格谈有段谈思维模型的话大家很熟悉:

「第一条规则是,如果你只是记住一些孤立的事实,并一字不差地复述,你可能什么也不知道。如果不能将这些事实「悬挂」在一个理论网格上,你就不能使用它们。

你的头脑中必须有模型,并且把你的直接和间接经验排列在这些模型网格上。你可能注意到,有些学生想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这让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都无法成功。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到头脑中的一个由模型组成的网格上。(芒格1994)」

模型可以理解为格子,模型组成的网格就是格子连在一起的网,就像羽毛球网,只不过这里的网眼大小形状不统一。头脑中的一个模型就是一个格子,我们用头脑中的剪刀框眼里看到的剪刀,用头脑中的胶水框眼里看到的胶水……如果一个人头脑中没有剪刀这个格子,看到剪刀后,他就框不住,他就不认识剪刀,更无法使用剪刀。

认知的过程

当我们掌握了一些概念和模型(格子)后,在学习新事物时,会将外界的刺激转化成概念符号,然后强行套用已有模型网格去归类,去理解,过程中可能会适度调整。如下图:

我们发现有些人学东西很快,一通百通,这与他们的高度抽象能力有关,也是因为他们的底层网格质量高,容易将掌握领域的网格(模型间的关系)迁移到新领域。

大脑基于对世界结构的知识,通过事件接连发生的概率判断,不断地产生并更新环境的心智模型(格子),预测感觉输入(基于模型的预测)。并与实际感觉输入比较,当预测与实际相冲突,出现错误提示,就用这种误差来更新和修正心智模型(格子)。

也就是说,即使不知道剪刀为何物,通过观察别人使用,或者自己摸索,我们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剪刀的格子(模型)。儒学的格子,跟我们说的思维模型是等同的。

启示

从格物致知到思维模型,我们获得了这些启示:

1.学习就是在头脑里打格子(构建模型),格子越细致,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

比如爱斯基摩人表达雪的词语有60多种,每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格子,而我们只有很少几个认识雪的格子。

2.成长就是修格。

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行动决定了我们是怎样的人。成长就是修格,在社交场合,展现你的「社交达人」格;见客户时,展现你的「专业人士」格。你的格越精确,并能依据环境而切换,你的进步就越快。

交友也是找「格」,如果我们的思想不协调,想法不相容,我们就格格不入。

3.形成习惯,知行合一。

大脑虽然学习了很多应对环境的「格」,但大脑是个出了名的认知吝啬鬼,能不用脑子就不用脑子。即使你有正确的格子来应对,但如果这个过程需要处理更多信息,通常就选择最便利的那个。换句话说,我们用来框世界的格子并不根据真实性排序,而是依据便利性调用。

最便利的当然就是不需要动脑子的方法,就是我们日常养成的习惯。因此,习惯是我们的第二天性,是我们最好用的格,当头脑中的格变成习惯后,我们也就知行合一了。

改变很难,但也可以很简单,小小的改变也可以很厉害。比如早上花几分钟时间做一个晨起仪式,就能让自己开始心情美美的一天。

知识星球正在进行「21天改变计划」,培养对成长最重要的元习惯。欢迎扫码加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物在当代:提升思维坐标的质朴表达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
大凡伟大的思想家都使用过13种“思维方式”
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对事物的描述并非事物本身,所谓的思维模型并不是现实,高度抽象化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