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法总则》概要


●新旧交替

  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施行后,民法通则暂不废止。

  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既规定了民法的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也规定了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等具体内容,起到了“小民法典”的作用。

  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是我国分步骤制定民法典的开篇之作,起统领性作用。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民法总则制定后,我国将继续编撰民法典各分编,各分编将在总则的基础上对各项民事制度作出具体规定。

孙潭律师网 http://suntan99.cn

●四大板块

  体例科学,衔接法理,凸显民法四大板块

  板块一: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民事关系的参与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和民事责任的承担者。《民法总则》第二、第三、第四章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三类民事主体。

  板块二:民事权利。《民法总则》进一步肯定了《侵权责任法》将合法权益作为保护对象的科学立法成果。民法总则以保护生命权、物权等民事权利为核心,同时保护个人信息、网络虚拟财产等合法权益。

  板块三: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是行为的延伸)。民事法律行为在民事主体与民事权利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民法总则》扩充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既包括合法的行为,也包括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的行为;同时强化了意思表示规则。

  板块四: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是民事权利的救济与保障。《民法总则》第179条列举了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

孙潭律师网 http://suntan99.cn

●新的常识

  《民法总则》唤醒了法律人的法学课堂记忆,让学习法律的人脑中的民法理论体系与眼见的国家立法匹配,所以对法律人来说,此次立法对法律人更新知识体系的要求不高。现挑选几个典型的新规则,让大家积累下法律小常识:

  1.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民事诉讼时效修改为3年。《民法总则》第191条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起算点作出了特别规定,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算。从该立法用意来推断,我国将诉讼时效延长至3年后,民事司法领域对债务人诉讼时效抗辩的保障力度将会加强,毕竟,法律不应迁就迨于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不自爱者,何以让人爱)。

  3.调整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至18周岁年龄段的自然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民安教授《民法总则》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创新与不足
民法总则与你生活的“十三依”——民法总则与你不得不知道的这十三件事儿及其法律依据
民法总则的立法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 解读、评论和修改建议(上)
孙宪忠:中国民法典总则与分则之间的统辖遵从关系
【法律常识】《民法总则精解》: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的跨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