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旦缺乏浪漫情怀,全球化就沦为了廉价的公共产品
如今,随着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崛起,我们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中国人参与的全球化,已经算不上全球化。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仍体现出对国际规则的不熟悉和不得心应手,并以一种农业文明近乎本能的孤僻和中庸心态,不对重大事务表态。譬如此次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的四个地区公投,我们再一次投了弃权票
英国人之所以在20世纪初期乃至二战爆发前,坚决不肯放弃对全球事务的领导权,就是因为丘吉尔乃至张伯伦等人都觉得,德国、美国、苏联乃至新兴的日本等这些民族都“太不浪漫”了。
这些国家的人们,从上到下都充斥着一种实用主义价值观,
对于侵占别国领土的兴趣,超过周末下午去打马球的兴趣,分不清波乐帽和一般绅士帽的区别,衣柜里里的巴宝莉和登喜路风衣不超过五件。
19世纪末的英国绅士,在各类不同场合,连雨伞、文明杖的样式和乐福皮鞋的花纹都要有复杂的讲究。
在他们看来,那帮子美国人,出门连个雨伞都不带,拜访朋友就直接用手在大门上拍,甚至,穿上矿工和铁路工人们等下层社会的人穿的牛仔裤就出门了,连一件邦德街定制的法兰绒的吊脚裤都没有。
这些北美殖民地的暴发户们,他们的生活得有多不讲究啊。
20世纪初的美国,尽管经济总量已经超过英国,尚且如此不堪,广大亚非拉地区的其他民族,在真正的英国绅士眼里,几乎和未开化的蛮族差不多。
这些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卫生、不讲究,社会文化里严重缺乏浪漫元素
全球化,决不能由那些缺乏浪漫情怀的民族来掌控
这里,我当然要指出俄罗斯以及被视作俄罗斯朋友的那些国家,这些民族缺乏浪漫情怀,沉醉于苦难叙事,是相当无趣的民族;全球化事务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但最好是由一个更懂得浪漫的民族来主导
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原本是一个不缺少浪漫情怀的民族。
我们浪漫主义情怀最重的时候,是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那种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古怪的所谓“士人风骨”(《世说新语》“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恰恰是中原最衰落动乱的时代。
宋朝的士人也比较浪漫,李清照苏轼都很有浪漫情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虽然是写实,但其实也有几分寄情山水的浪漫在里面,相比之下唐朝的边塞诗要凝重得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诗虽然也很洒脱,但内核是很沉重的)。
在崛起的过程中,由于大家都在奋发图强,是没那个闲情逸致“浪漫”的,浪漫,成为了一种奢侈物。
走向巅峰时,则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有这种情绪在,也就把浪漫冲淡了。
中国诸子百家里面也没有浪漫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里面,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从官僚制度到科举制度,所有的条条框框已经把人们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很难逾越超脱。
就浪漫主义诗人来说,李白个性比较鲜明,首先他是个官,住在皇宫里。比较悠闲,然后他爱喝酒,喝了酒的人就飘飘然,可以把自己看得比天还高,可以暂时无视当世的烦恼事。
但这样的人也只有在繁盛而开放的唐朝才能昙花一现。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早已位居世界第二,也足够开放了,为什么浪漫主义思想还没有成为一种思潮呢?
这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
对于中国人来说,晚清以来的“近代化”是一种“被近代化”。在此过程中,我们承担了太多苦难,中国人的眼神开始变得沉重,进而不堪重负地活着,
当一个人生活压力很大时,他就会产生对浪漫的嫉妒甚至愤恨,转而去毫无逻辑的荒诞世界里,追求一种幻想中的力量,和想象中的社会秩序。
武侠文化就是其典型体现。
事实上,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浪漫主义从未有过哪怕一寸的生存土壤
金庸先生笔下,不缺家国情怀的描绘,不缺高超武艺的切磋,不缺江湖道义的豪气干云,不缺儿女情义的羁绊的眷恋,乃至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但唯独,缺乏浪漫主义的想象和情怀。
年少时,我敬佩他笔下那些侠客的风采,也时常被里面的绝顶武艺所吸引。但我不羡慕金庸笔下那些人的生活。
因为,他们活得都太不浪漫了。
拿金庸笔下看似“最有浪漫元素”的《鹿鼎记》为例。《鹿鼎记》一书里,看似充斥着男欢女爱以及韦小宝的乐观幽默精神,
似乎是古希腊阿里斯托芬那样的喜剧,但其内核仍然是悲剧,处处充斥着一种难以觉察的悲壮感。
陈近南,兢兢业业为了反清复明,最后死在一个纨绔子弟手下。
韦小宝,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甚至想杀自己,视如生父的师傅死在自己眼前,待如兄弟的皇帝最后与自己分道扬镳,最后空有财富和娇妻美妾,落得个隐居保命的下场。
阿轲,喜欢的人是个窝囊废,被不喜欢的人迷奸还怀了孕,打小尊重的师傅只想利用自己报仇。
方怡,喜欢的人是个窝囊废,被人逼迫去陷害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人(甚至书里的表现是方怡已经对韦小宝有了好感),一辈子被人拿捏,最后虽然跟了韦小宝,但终究有了芥蒂。
苏荃,嫁给神龙教主,纯属无奈;嫁给韦小宝,也是无奈之举(怀了韦小宝的孩子)。
郑成功父子,苦心孤诣,反清复明,终毁于不孝子孙。
就连那个伟大的康熙大帝,他从小既无父爱,也无母爱,被奶奶孝庄皇太后带大的他,性情多疑、行事浮躁,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急功近利,甚至有某种“迫害妄想症”。
终其一生,康熙都没什么朋友,到了晚年,他的儿子都跟他反目成仇。以至于后世的小说家非要给他杜撰一些韦小宝、魏东亭之类的朋友
阴谋、斗争、诡计无处不在。全书人物,未见一个能以浪漫的生活方式活下去的。
《水浒》一书,好就好在“招安”,而《鹿鼎记》一书,好就好在深刻描写了韦小宝与康熙帝的关系变化,写出了一对曾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小朋友,怎么一步步变成了地位天渊之别的君臣主奴。
【康熙摇了摇头,脸上忽有凄凉寂寞之意,过了好一会,说道:“满洲人有好有坏,汉人也有好有坏。世上的坏人多得很,杀是杀不尽的,要感化他们走上正途,我也没这么大的本事。唉,做皇帝嘛,那也难得很。”向韦小宝凝视半晌,道:“你去罢!”韦小宝磕头辞出,只觉全身凉嗖嗖地,原来刚才吓得全身是汗,内衣内裤都浸湿了,出得宫门,才吁了一口长气,寻思:“天地会的兄弟中又混进了奸细。杀了一个风际中,另外又出了一个。否则的话,他们要我来行刺皇上,他又怎会知道?可不知是谁做奸细?”回到府中,坐下来细细思索,寻不到半点端倪。】——《鹿鼎记》第五十回《鹗立云端原矫矫 鸿飞天外又冥冥》
到了最后,他们还算什么朋友?古往今来,可有哪个人,逼着自己的好兄弟、好朋友,摆出一副“皇上圣明、奴才该死”的诚惶诚恐的态度的?
韦小宝最后之所以选择归隐,说穿了,就是他和康熙帝距离越来越远,两人早已不复儿时的单纯和友情。
这种笔锋,和鲁迅先生笔下闰土和“我”的形同陌路相比,亦不遑多让。可这些作家,无论他们写得再深刻,中国社会这个“浪漫者注定无法生存”“一切都是为了quan力而斗争”的文化,又岂是鲁迅或金庸先生所能破解的
韦小宝的归隐,和陶渊明、林逋的归隐没有本质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韦小宝带着一堆女人一起归隐了。
韦小宝的幽默乐观和豁达,包括他对女人的态度,与其说是一种喜悦,不如说是自我麻醉。
就像历史上,无数功臣在战乱平息后,都要在皇上面前表现出自己好色、愚蠢、低俗的一面,从而让皇上感到放心
韦小宝的做派也如出一辙。
韦小宝和康熙,一开始或许是朋友,那个时候他们的友谊还比较单纯。但随着韦小宝对政治参与得越来越多,立下的功劳越来越大,他就无可避免地会面临中国历史上“强主-功臣”的无解的悲剧命运。
何况,他所面临的,是康熙这个数千年来都罕见的强主,而当时大清的国势也极其强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庸笔下,哪位公主千万娶不得?
金庸笔下十大武林高手,韦小宝排第四
《金庸人物》邮票
谁是金庸武侠里最有境界的人生赢家?
揭秘金庸笔下都扭曲了哪些历史上的皇帝,描写哪位皇帝最贴近史实
历史上真实的韦小宝,康熙弥留之际曾托孤于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