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友人议给博士“上课”的形式与内容 | 伦敦求学记3

题图:在友人家蹭了午饭之后看见了这样一片窗外的景色

(2017.10.12 13:54)

今天算是把这周的课上完之后小小放松一下的日子,因为中午在开完视频会议之后开心地蹭到了美味的糖醋小排、土豆咖喱鸡、清炒西兰花和蘑菇蔬菜汤。

图1 有贤惠得体的朋友还有这么好的厨艺当然要秀出来

吃了两碗饭之后,我们三人开始散步去学校,真的是非常慢慢悠悠,逗了狗狗、走进了狄更斯博物馆、还看了会儿山羊,这一路上当然要开始闲聊之余也谈谈自己做的研究和目前上课的感受。

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受:

我们目前选的博士课程都很短,感觉就是给你领你进入一个门,如果你感兴趣,那探到门路之后可以自己多去挖掘。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以说是目前选课的最大感受。尤其是我们昨晚还收到邮件说唯一的必修课程(core course)——what is doctorate 还从四次课变成了三次课,也可以说是很任性了。

和两位学术经验丰富、思路也清晰明确的朋友不同,我一个迷茫还有些不适应的新生还多选了一些工具课,比如昨天的information and literature searching,以及即将到来的一些一次就上完的workshop。

但我们除了共同的感受,还有一些小小的争论,那就是关于研究的内容和开展的形式。

博士研究是就一个问题,从某一点出发向周围不断拓展、联结吗?提出一个假设之后去验证吗?

还是要先跳出来想一想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价值?先不去想我的研究问题要如何解决,而是退后一步,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

我们的争论当然不会不欢而散,因为可以恬不知耻地说这是scholarly debate(新学了这个很厉害的形容学术讨论的术语,就在这里用一下哈哈,脑补一下我矫情的英腔),虽然经验不足,但是我们都意识到没有必要争个对错,毕竟本来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

最终能够拿到博士学位,这两个过程都是需要经历的,研究的方法与研究的意义都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会不断有微调、修改、精进的。

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被讨论到,其实也跟我最近在上的课程和在读的一些书有关,我好像开始逐渐接受这样一个从属关系:

ontology( 本体论)

⬇️

Epistemology(知识论)

⬇️

methodology (方法论)

我会有点在乎一些听起来有些玄乎的东西,会不断不肯放过自己地去问为什么,那又怎么样,简单来说心里那个很矫情的小人总是要跳出来问:

so what? 

why are doing that? 

what does it mean?

这么看感觉很讨厌吧,有一种特别烦人的学究气。可在我看来,这就是我目前在思索的状态,而且正是我的导师们期望看到的:

我变得对自己的研究没那么自信了。

我开始思索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有价值,是不是只有我能够来做,又是不是只有我看到现有研究的不足,还是仅仅因为我看得不够多、想得不够深。

或许是因为才入门,总是会有一些过分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这些在我的两位导师看来就是我好像一直想往前冲,急吼吼地采集数据、开发案例、分析数据、做出结果。

至少在现在的我看来,不多想想就去做可能不是适合我现在状态的选择。


一个小插曲:

因为院图书馆关门所以我就来了主图,正好碰上一个教室有位置,于是就开始编辑文字,想想该写些什么纪念一下今天。

可我刚刚差不多暂停了半个小时,因为和旁边的妹纸聊起了天。她和我同院同系,本科刚毕业正在读MA,也有计划未来要继续读博士。

她正在做的事情看文献,是因为她上课的时候老师给的文献中有一个观点她感兴趣但完全不认同,所以就花时间找了相关的文章(被引的作者)来看这个观点的依据,准备整理成一封邮件发给教授表达自己的不同意。

这个观点是:

我们应该停止把教育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

你怎么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小结的几种常用形式
Edx课程介绍-xiuli’blog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_师乐汇_中国幼儿教师网
博士论文的写作方法
为什么我建议关闭学校而非上网课
北大博士:你真的会写“文献综述”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