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10)

我的外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陈元龙)第七世孙女。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听着外婆的故事度过欢乐时光。外婆口才极好,外婆常常捧一杯清茶,端坐在阳台上,讲述那一件件、一桩桩过去的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内含人生励志,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苏州,我跟着外婆,过着悠闲的慢生活。外婆是个快乐的人,也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每天早晨,凤宝妈妈起床后,在我枕头旁放上几片饼干,就到外面生煤球炉。吃过早餐,外婆带我逛观前街,外婆撑着黑阳伞,一手搀着我,我们经常品尝采之斋的松子糖,定胜糕,枣泥麻饼等等。午后,外婆多数都是带我去书场听评弹,说书。

苏州的书场开设在小桥流水边,显得小巧优雅。书场不像电影院,没有场次之分,随时进去都可以坐下来听书。书场宽敞明亮,舞台上男女演员分坐在一张铺着台布的桌两旁,男演员手拿着三弦,女演员弹琵琶,说唱都非常认真。弹词开篇声音高亢,说唱的是什么内容,我也听不懂。我的注意力都在场子里挎着蓝子轻声卖小吃食的阿姨们身上。小零食有豆腐干,花生米,瓜子各类糖果等等。

外婆是书场老客,几乎天天来听说书。当我们走进书场,一个灵活的小伙子就叫道:“钱太太来哉!泡茶!”就有人立刻端来一杯新沏的绿茶,放在前排坐椅后边的茶杯架子上。为了方便客人喝茶,书场每个坐椅后边都装有一个可以套茶杯的木架子,小巧又方便。书场里,还有人提着长嘴铜壶来回走动,不时给听众续水。苏州弹词里那动听的琵琶声,在小桥流水间回荡,那境界至今深深留在我的脑海中。

门口,小巷的深处常常传来清脆的“笃,笃”敲击竹板声,那是卖酒酿来了。只见外婆手端小碗的身影,从门外走进来。晚上,我就可以美美地吃一顿酒酿水扑蛋。

每逢假日,姨妈和母亲回来看望我们,是外婆和我最开心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拙政园看牡丹,去狮子林爬假山。姨妈说:“鱼儿将来一定性格开朗,讨人喜欢的。”缺憾的是,我的童年从来没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汪太太的孙子阿毛和我差不多大,却特别爱哭。一碰到他就像小猫一样哭了。有时候,我趁着外婆和汪太太说话不注意,用手指在阿毛衣服上轻轻一碰,他就“呜”地哭几声,我以此偷偷地乐,外婆就说:“小鱼啊,勿要欺负弟弟!”我想,我才不要和他玩呢。

(我和外婆在舅公公家,我大舅公摄于1953年)

外婆经常带我去上海愚园路几家舅公公家作客。舅公公家里好气派,上两层小楼还要趁坐像铁笼子般的电梯。走出电梯间左转弯,就进入客厅,很大的客厅直通往阳台。阳台上设有桌椅,可供人休息。穿着小皮鞋,走在客厅的打蜡地板上老是摔跤,正正阿姨,愚宝舅舅都笑着喊我“到地毯上来走啊!”阳台上有一个很大的电汽冰箱在“呜呜”作响。打开冰箱盖子,有股白白的冷气升腾出来,一块白色的厚棉被下,覆盖着各色冷饮。有人从电汽冰箱里拿冰淇凌给我吃,我大声说:“婆啊!太烫了!”亲戚们都笑了。

1953年底,我爸妈奉命调到南京工作,我的家从无锡搬往了南京。姨妈也于1953年到上海工作。外婆租住汪太太的谢衙前房子于1955年退掉了,外婆带我和凤宝妈妈于1955年底到了南京。我进了南京“江苏省分行幼儿园”学习。我不会讲南京话,我从来没有和小朋友交往过,我有点感到孤独。在告别了谢衙前的童年后,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面临的新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题作文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B11 成长周刊·主题作文
【童年记忆】父兄病终身未娶
外婆的耄耋之年
回忆我的外公
我想他们了
岁月烟雨濛(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