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垂体:垂体肿瘤,垂体腺瘤、垂体腺癌,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纤维和血管肿瘤,生殖细胞瘤,畸胎瘤,颗粒细胞瘤,脊索瘤

垂体腺瘤

来源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

多发生在30~60岁,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分泌某种过多的激素,表现相应的功能亢进;

肿瘤浸润、破坏、压迫垂体,激素分泌障碍,表现为功能低下;

肿瘤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损伤、视力下降或失明

病理变化:

肉眼观,垂体腺瘤生长缓慢,大小不一,直径小于1厘米的称小腺瘤,大于1厘米的称大腺瘤

功能性腺瘤较小,无功能性者一般较大。肿瘤一般境界清楚,部分无包膜(肿瘤侵入周围脑组织称侵袭性垂体腺瘤),肿瘤质软,色灰白、粉红或黄褐,可有灶性出血、坏死、囊性变、纤维化和钙化

镜下,瘤细胞似正常垂体前叶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小。多数腺瘤由单一细胞组成;少数由几种瘤细胞组成。瘤细胞排列在片状、条索状、巢状、腺样或 乳头状,有的瘤细胞可有异型性或核分裂像,瘤细胞巢之间为血管丰富的纤维间质

分类:

肿瘤细胞HE染色特点:

嫌色性细胞腺瘤

嗜酸性细胞腺瘤

嗜碱性细胞腺瘤

混合细胞腺瘤

分泌功能:

功能性垂体腺瘤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形态、功能特点:

催乳素细胞腺瘤:瘤细胞多由嫌色性或弱嗜酸性细胞组成,胞质可见稀疏的小神经内分泌颗粒,血中催乳素(PRL)水平增高,出现溢乳-闭经综合征,PAS阴性,免疫组化染色PRL阳性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主要由嗜酸性和嫌色性瘤细胞组成,胞质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血不生长激素(GH)水平增高,免疫组化染色GH阳性,可出现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也可出现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瘤细胞嗜碱性,部分患者出现Cushing综合征和Nelson综合征(双肾上腺切除后全身皮肤、黏膜色素沉着),免疫组化染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其相关肽β-LPH(β促脂素)和内啡肽(endorphin)阳性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由嫌色性或嗜碱性瘤细胞组成,瘤细胞可同时产生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素(FSH),临床表现为性功能减退或无症状。免疫组化染色,FSH和/或LH阳性。电镜下,胞质内可见较小的分泌颗粒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甲状腺功能低下,少数伴 甲状腺功能亢进及血中TSH增高。瘤细胞为嫌色性或嗜碱性,PAS阳性,免疫组化染色TSH阳性

多种激素细胞腺瘤:多数为GH细胞和PRL细胞混合腺瘤,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多嘴激素阳性

无功能性细胞腺瘤:嫌色性瘤细胞

垂体腺癌(pituitary carcinoma)

少见,一般单纯从瘤细胞形态很难区别腺瘤和腺癌。有人认为明显侵犯脑组织或通过脑脊液脑内播散转移,或通过血道颅外转移者,不论其形态如何都是恶性表现;如果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显著增多,且向周围组织侵犯或蝶鞍扩大,甚至骨质缺损,可考虑诊断恶性。

垂体腺癌可有或无分泌激素功能。有的垂体腺癌可能由侵袭性腺瘤转变而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笔记】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
WHO第5版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笔记(2):生长激素细胞PitNET
垂体细胞瘤文献
【综述】库欣病(流行病学、分子病理生理学、死亡率、病理特点)
垂体腺瘤病例分享(致密颗粒型生长激素细胞腺瘤)
快乐神经病理 | 2017年WHO垂体肿瘤最新分类解读(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