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组织病理学:纤维性皮炎
userphoto

2023.02.04 贵州

关注

  真皮内散在肉芽肿性病变,有郎罕巨细胞。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L)

纤维化(fibrosis)是胶原纤维破坏的结果,由于正常胶原纤维破坏,纤维母细胞增生修复,造成纤维化。瘢痕、瘢痕疙瘩及慢性放射性皮炎属纤维化性病变。组织学上的纤维化不是临床上的瘢痕,如皮肤磨削术可达真皮乳头层,愈后不见瘢痕形成。

纤维化和硬化时弹性纤维数量明显减少或特性发生改变。可作弹性纤维染色帮助诊断。

真皮乳头硬化在临床上为白色皮损,如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及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其他一些硬化性皮肤病如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可呈色素减退,也可为色素沉着。网状真皮硬化在临床上表现为发黄,如硬斑病。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皮肤发黄除真皮硬化外还有脂质沉积。

出现真皮乳头硬化的皮肤病可能发生恶性皮肤肿瘤特别是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砍到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放射性皮炎、寻常狼疮、梅毒树胶肿、盘状红斑狼疮、外生殖器及会阴部硬化萎缩性苔藓及烧伤瘢痕等,长期慢性病变可致癌症发生。

一、纤维生成前病变

有些皮损如溃疡是纤维化的前驱,从溃疡至纤维化有中间阶段为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富含血管、结缔组织肿胀、其间有纤维母细胞,有中性粒细胞等混合类型炎性细胞浸润。

(一)皮肤表面的损伤

溃疡与糜烂的区别:溃疡是表皮全部丧失,真皮部分缺如。有的溃疡只有走了乳头层;有的溃疡则深达网状层甚至更深。溃疡表面有痂屑,出血性。糜烂则是全层或部分表皮丧失,真皮未受侵,因剧烈抓搔而致,表现为表皮局限性受损,上附痂屑,其下真皮浅层有稀疏炎症细胞浸润。

糜烂因真皮乳头层胶原纤维未受损,愈后不畄瘢痕。表皮下大疱疱顶去除后成为糜烂,如类天疱疮的糜烂面愈合后无瘢痕。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型表皮松解症虽属表皮下疱,真皮乳头的胶原不可逆改变,愈合畄下瘢痕。同样见于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瘢痕性类天疱疮。三者真皮乳头发生纤维化,正常表皮真皮乳头间犬牙交错连接变平。

1 溃疡

整个表皮丧失,真皮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溃疡上有痂屑且常为出血性的;

溃疡下为混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

溃疡边缘表皮常呈不规则增生。

溃疡可深可浅,至少达到真皮乳头层。溃疡表面附有结痂及鳞屑组成的痂屑,前者为渗出液,溃疡时的渗出液中大多有许多血管外红细胞而成为红痂;若继发细菌感染,成为脓痂;鳞屑为角化不全的细胞组成。溃疡下炎症细胞浸润,一般均为湿含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等,有时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常见噬黑素细胞。

溃疡愈合后是否形成瘢痕:仅在真皮乳头层,虽有纤维化,不出现肉眼可见的瘢痕;溃疡达到 走了网状层,出现瘢痕。

2 结节性耳轮软骨皮炎

表面糜烂或溃疡,或为再上皮化的表皮,上为丘状角化过度;

溃疡下方为纤维素沉积,纤维素下方为硬化。在纤维素沉积及硬化区两侧为肉芽组织或高度血管化的结缔组织;

软骨周围纤维化或硬化;

软骨不同程度变性。

开始时为表皮局限性增生,中心有一杯形凹陷 ,凹陷内有一角质栓。角质栓呈半球形隆出出入面,由角质栓向下压迫耳轮软骨,形成溃疡。溃疡下依次为纤维素沉积、硬化和变性软骨,两侧为肉芽组织及包括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炎症浸润。有时活检标本取材 较浅,并未切到软骨,但只要看到溃疡、纤维素沉积和硬化,两侧为肉芽组织,则为结节性耳轮软骨皮炎。

临床特点: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多见。耳轮上质地较硬、境界清楚、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中心粘着鳞屑或结痂,揭去痂皮为一小溃疡。自觉疼痛或有压痛。

(二)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见于所有深度达到真皮乳头下部溃疡修复期。高度血管化的水肿性结缔组织内,有许多新形成的毛细血管且内皮细胞肿胀,有许多纤维母细胞,在肉芽组织内有较致密混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等。

1 化脓性肉芽肿

皮损隆出皮面,在基底层上皮向内收缩成领圈状;

急性期为表面成溃疡的肉芽组织,结缔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细胞肿胀,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还有许多纤维母细胞;

慢性期病变部位逐渐纤维化,可见许多纤维母细胞及新生的胶原纤维,血管数量减少但丰富,与血管纤维瘤改变相似。

临床特点:隆起皮面鲜红色或棕红色小肿物,直径510毫米,有时肿物基底狭窄成蒂。受轻微外伤即容易出血。易误诊为血管瘤。好发于易受创伤部位如手指及面部。原因包括外伤、扎进木刺,虫咬等。无化脓现象。

与血管瘤区别:本病皮损高出皮面,基底上皮向内成领圈状;在瘤体内有纵行纤维性间隔;炎症十分明显,表面常有溃疡和结痂。

二、纤维化

纤维生成主要在真皮,出逃在皮下。

分类:

肥厚性纤维化:如肥厚性瘢痕;

萎缩性纤维化:如萎缩性瘢痕。

(一)肥厚性纤维化

纤维母细胞过度生长,产生过量胶原纤维,纤维化病变隆出皮肤表面,如肥厚性瘢痕、瘢痕疙瘩和皮肤纤维瘤等。

1 肥厚性瘢痕

纤维母细胞数量增加,走行与皮肤表面平行,新生的胶原纤维与表皮平行;

新生的血管扩张,数量较多,其走行一般与表皮垂直;

表皮变薄,表皮突与真皮乳头间犬牙交错的波状结构消失、变平;

皮肤附属器减少。

2 瘢痕疙瘩

许多粗厚、均一、嗜酸性红染的胶原纤维束,彼此呈杂乱排列;

与类厚胶原纤维束平行排列的肥大纤维母细胞;

胶原纤维束间富含黏蛋白;

皮肤附属器减少。

临床特点:好发于胸骨前的。皮损为表面光滑、暗红色隆起皮肤表面的斑块或肿物,常呈蟹足状向外扩展,又称蟹足肿 (Keloid) ,自觉瘙痒。可在受轻微外伤后 发生;有的无明显的外伤史。

与肥厚性瘢痕区别。瘢痕均隆出皮肤表面。肥厚性瘢痕限于创伤部位,数月或数年月变平;瘢痕疙瘩超出原创伤部位,呈蟹足状向外扩展,且不会自然消退。肥厚性瘢痕新生的胶原与皮肤表面平行排列,胶原纤维纤细;瘢痕疙瘩的胶原纤维束粗厚、均一、红染,排列杂乱。

3 慢性淋巴水肿

真皮内许多纤维母细胞和成纤维胶原,与表皮平行排列;

淋巴管和小静脉数量增加、扩张,管壁增厚,与表皮垂直;

表皮乳头状增生,有时在皮肤表面有许多半球形隆起,角化过度。

淋巴水肿早期为淋巴管扩张,真皮网状层高度水肿;慢性阶段,真皮广泛纤维化,表皮增生,角化过度。

临床特点: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慢性淋巴水肿系先天性淋巴管生长缺陷。

继发性慢性淋巴水肿四后天病变使淋巴管发生阻塞所致,常见中复发性丹毒、血丝虫病引起的下肢慢性淋巴水肿或淤滞,病变显著者称橡皮肿,下肢尤其是小腿明显肿胀硬化,可见表皮角化过度及疣状改变,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的一侧上肢淋巴水肿,其余如面部、外生殖器也可发生慢性淋巴水肿。

(二)萎缩性纤维化

主要改变在真皮,特别是乳头层真皮,乳头纤维化及硬化,表皮突与真皮乳头之间犬牙交错的波浪结构消失、变平,皮肤附属器特别是毛囊消失。

临床表现为皮肤菲薄发亮,正常皮纹消失,皮肤易起皱褶。

1 萎缩性瘢痕

组织学切片上,与肥厚性瘢痕相同,只是瘢痕部位真皮厚度周围正常皮肤薄,主要是胶原纤维组织变薄,表面比周围正常皮肤凹下,有时在萎缩的表皮与下面的纤维化真皮之间可见裂隙甚至大疱。

2 萎缩纹

(1)急性期萎缩纹:

皮肤表面呈轻度半球形隆起;

浅层血管丛血管扩张,管周有稀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

真皮乳头及网状层水肿;

弹性纤维染色显示真皮网状层内有许多断裂的弹性纤维。

(2)慢性期萎缩纹:

表皮表面轻度凹下;

真皮上半部弹性纤维明显增多,排列致密,且与皮肤表面平行,弹性纤维染色可清晰显示;

在弹性纤维改变区域,胶原纤维束变细,真皮变薄,纤维母细胞减少。

慢性期萎缩纹的特点是真皮上半部有许多新生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减少。

临床特点:初起为紫红色、稍隆起皮肤表面的条纹;以后紫红色逐渐消退,呈白色,轻度凹下的萎缩改变,表面平滑而有细微皱纹。多见于青春期体制增长迅速者、妊娠期妇女、长期乳腺皮质类类固醇激素患者。

3 斑状萎缩

早期损害: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稀疏至中等密度淋巴细胞浸润,有的病例可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尘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萎缩期:表皮萎缩,表皮突消失、变平,弹性纤维染色显示弹性纤维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胶原纤维束变细,真皮变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减少甚至消失。

临床特点:典型损害为直径1至数厘米大小的圆形或卵圆形萎缩斑,该处皮肤弹性消失,有时可呈柔软轻度隆起,用手指按压有疝囊样感觉。有的病例在萎缩前为轻度炎症性红斑。分原发性斑状萎缩和继发性斑状萎缩两种。前者原因不明,多见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腰背部;后者继发于原有 的皮肤疾患,如麻风梅毒等。

4 萎缩性慢性肢端皮炎

表皮萎缩变薄,表皮突变平、消失;

真皮浅层较致密 带状淋巴细胞浸润。表皮与真皮炎症细胞间有一窄的无浸润带;

真皮中下层及皮下脂肪血管周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浆细胞;

真皮间质水肿,胶原间距离增宽;

萎缩阶段真皮因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减少而明显变薄,皮下脂肪萎缩变薄;

毛囊、皮脂腺萎缩,小汗腺仍存在。

临床特点:病变开始于肢体远端,为紫红色的浸润斑块或结节,逐渐向心性发展成片状皮损,中央萎缩,皮肤菲薄,发皱松弛,可见下方皮内血管,周围有活动损害。以下肢多见。中年女居多。

5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

早期为真皮内血管丛周围散在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束轻度增粗;

陈旧性损害中真皮深层胶原增粗且排列紧密,可呈均一玻璃样变,表皮萎缩。

临床特点:圆形、卵圆形境界清楚的萎缩斑,𩓨光滑,其下可见血管走行。陈旧损害中央轻度发硬。好发于躯干,特别是后背部。

6 皮肤异色症(poikiloderma)

可出现在不同皮肤病变,皮肤异色指皮损内同时有萎缩硬化、色素增加或减退和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皮损上有红、白、黑三色相间。组织学改变为表皮突充平,表皮与真皮间波纹状交错 的结构消失,界面改变。真皮乳头中原有纤细的胶原纤维为粗厚红染的胶原纤维,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浅层血管周围有噬黑素细胞。

表皮异以的表现可见于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蕈样肉芽肿一个类型)、异色性皮肌炎及异性放射性皮炎等。除有上述赛攷焔,还有原发疾病的特征性改变,如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真皮浅层中度致密单一核细胞浸润,细胞单一或成巢状侵入表皮’异色性皮肌炎界面空泡改变或基膜带增厚;慢性放射性皮肌炎纤维化、硬化,真皮中大的、形状奇特、有时呈多核的纤维母细胞。有时原属改变不明显。

7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DSAP)

角质层中有细长的角化不全柱称鸡眼样板,其下方的颗粒层减少,棘层中有少量角化不良细胞;

两个俱鸡眼样板之间的表皮萎缩变薄,表皮突变平,表皮真皮间波纹状结构消失;

真皮乳头早期为较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后期炎症消退,为纤维化和硬化;

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可见噬黑素细胞。

临床特点:𨂠平坦、萎缩,周围包绕一角质性嵴状轻度隆起的边缘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分布于暴露日光的部位如面部及四肢伸侧。皮疹多发。无明显自觉症状。

8 萎缩性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消退阶段。可见变形镁合金特征性改变,如真皮浅层带状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界面改变、颗粒层楔形增厚,致密的角质层增生;还可见消退期萎缩改变:致密的带状浸润逐渐 为纤维母细胞及粗厚的胶原纤维,噬黑素细胞相对增多,真皮乳头层增厚,表皮真皮间波纹结构变平,临床上为紫褐色或黄褐色的萎缩性斑疹,边缘可轻度隆起。

三、硬化

硬化是胶原数量增加,呈均一、嗜酸性改变,纤维母细胞明显减少。有时可以是一种陈旧的纤维化。可分为原发性硬化和继发性硬化两种。

原发性硬化如硬皮病;

继发性硬化如硬化萎缩性苔藓。

(一)肥厚性硬化

1 硬皮病

包括一组不同疾病,如肢端硬化与斑誊硬皮病、偏面萎缩与嗜酸性筋膜炎、斑状硬皮病和弥漫性硬皮病,临床上不同,组织学有共同特点。

(1)早期损害:(斑片)

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丛周围、基质中中等密度混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还有组织细胞、儿童活动区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有时可见中性粒细胞;

真皮上部明显水肿。

早期损害为红斑,周围常有一紫色晕(斑状硬皮病)。组织学上为炎症改变,在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在基质中有中等致密混合类型炎症细胞浸润,浸润常达皮下组织。炎症细胞可在脂肪间隔及靠近间隔的小叶中,有时淋巴细胞集合可相似于生发中心。如活组织取得深,在筋膜也能见到炎症细胞浸润。早期损害的真皮乳头可明显水肿,染色苍白,胶原纤维彼此分离。网状层的胶原纤维可无明显改变。

(2)充分发展期损害:(硬化的斑块)

真皮、皮下组织、有时在筋膜血管周围有灶性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水头𧆴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在皮下组织 的小叶和间隔交界部位及皮下组织与真皮网状层交界处可见灶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相似于生发中心;

真皮特别是网状层下部及皮下组织纤维间隔硬化、增厚;

网状层胶原纤维束增厚,排列致密,大多与皮肤表面平行排列;

真皮乳头层硬化、增厚 ,可与硬化萎缩性苔藓相似。

充分发展的皮损为白色发硬的斑块,周围未必有紫色晕,但可见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浸润主要在血管周围,基质中较少。真皮网状层的胶原纤维明显增厚,胶原纤维束间挤得很紧,几乎无空隙,呈经染,即胶原纤维玻璃样变,胶原纤维束大部与皮肤表面平行。除真皮网状层外,皮下组织及筋膜也可受累,发生硬化改变。有时损害主要改变在真皮网状层下部及皮下组织,可见胶原增厚、玻璃样变,在小叶间隔及靠近间隔的小叶内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注意与结节性红斑、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区别。结节性红斑为间隔性脂膜炎,间隔中的肉芽肿改变及纤维化,硬皮病无肉芽肿改变;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有栅栏状肉芽肿改变和变性的胶原,硬皮病无此改变。

硬皮病有明显胶原改变,可用弹性纤维染色显示弹性纤维是正常,而所有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弹性纤维均被破坏。

(3)晚期损害:(硬化或萎缩的斑片)

真皮全层硬化,胶原纤维束增厚,间隔变窄,胶原纤维束大多与皮肤表面平行排列;

皮下组织上部的小叶部分为新形成的硬化胶原代替,其中可有少量弹性纤维;

皮下组织小叶间隔明显增厚硬化;

皮肤附属器减少或消失,真皮网状层下部及皮下组织有些小血管管腔闭塞;

表皮正常或变薄,表皮中局灶性色素增多或减退;

表皮上层可见噬黑素细胞,真皮内炎症细胞大多消退甚至无炎性浸润。

晚期损害呈硬化或萎缩的斑片。几乎无炎症细胞浸润,突出的改变为真皮网状层、皮下组织中明显增厚的胶原、排列十分紧密,胶原纤维之间几乎无空隙,纤维母细胞明显减少。

临床特点:硬皮病有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

局限性病变限于皮肤,内脏一般不受累。主要包括硬斑病和线状硬皮病。线状硬皮病皮损呈线状,沿肢体走行或肋间神经雨季方向分布,也可发生在前额尤其是额中部,局部皮肤凹陷显著,有的病例可合并偏侧颜面萎缩。

系统性硬皮病有系统性损害,皮肤硬化广泛,主要包括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肢端硬皮病及CREST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系统性硬皮病血沉加快,类风湿凝集因子阳性,血中抗Scl-70抗体及抗着丝点抗体,抗核抗体显示核仁荧光。胸部X检查显示肺弥漫性间质性纤维化,肺纹理明显粗重。食管钡餐透视显示蠕动差,通过时间长。有肾损害者,尿中有蛋白、血细胞,肾功能可正常。

(二)萎缩性硬化

1 硬化萎缩性苔藓

(1)炎症期:

真皮乳头高度水肿、增厚;

界面空泡改变,界面部位炎症细胞浸润不多;

水肿的乳头层下浅层血管丛血管扩张,有中等密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

表皮萎缩变薄,表皮突变平。

(2)硬化期:

真皮乳头明显均一化、硬化,其中毛细血管扩张;

真皮乳头及浅层血管周噬黑素细胞;

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细胞浸润;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出现表皮下裂隙;

表皮变薄,表皮中黑色素减少,表皮突与真皮乳头间的波纹结构消失、变平;

正角化亢进,毛囊角栓。

主要改变:真皮乳头层,早期高度水肿、增厚,在其下方浅层血管周围有中等密度的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后期真皮乳头硬化、增厚,为大片红染、均一的胶原纤维,炎症浸润细胞减少。界面空泡改变,有时在界面下可见裂隙。真皮乳头可见噬黑素细胞。在硬化的乳头真皮中弹性纤维明显减少甚至丧失。

临床特点:

早期,周围包绕以红晕扁平白色丘疹,多数紧密排列;后期,皮疹融合成界限清楚的白色萎缩硬化性斑片,周围可见典型的瓷白色丘疹。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以躯干及外阴部最好发。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发生在女性外阴者,又称女阴干枯(kraurosis valvae) ,常自觉瘙痒。长期抓搔,皮损增厚,硬化加萎缩性神经性皮炎改变;至硬化萎缩阶段,女阴干枯萎缩,大小阴唇、阴蒂萎缩硬化,少数继发鳞癌。发生在男性龟头包皮的称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Balanitis Xerotica Obliterans,BXO),病程长也可癌变。

2 慢性放射性皮炎

真皮上部硬化,有大而形状奇特、有时多核的纤维母细胞;

界面明显空泡改变;

浅层血管丛周围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噬黑素细胞;

在界面及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纤维状嗜酸性物质(纤维素)沉积;

表皮变薄,有时有角化亢进、糜烂或溃疡;

皮肤附属器消失;

真皮上层血管扩张,深层有些血管纤维化,有些血管腔因内膜增厚和血栓而堵塞。

特征:硬化真皮中可见大、多形核、形状奇特的纤维母细胞。

临床特点:皮肤异色改变, 在萎缩硬化(发白发黄)基础上有毛细血管扩张(发红)及棕黑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斑点。皮肤干燥少汗。皮损部位易生溃疡且不易愈合。在放射硬化部位的表皮中,偶见角朊细胞或黑色素细胞核的非典型性。少数病例可见在放射性皮炎基础上发生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等。

放射性皮炎早期为乳头水肿,慢性期为硬化,与硬化萎缩性苔藓不同:硬化区域有形状奇特、大的纤维母细胞;表皮下常有纤维素,许多血管壁上有纤维素,有的在管腔内造成栓塞。

3 盘状红斑狼疮

真皮上层硬化;

基膜增厚;

表皮变薄,表皮突变平。 角化亢进,毛囊漏斗部扩大,毛囊角栓;

浅层及深层血管丛周围不同程度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还有浆细胞和组织细胞;

皮肤附属器特别是毛囊、耵聍腺结构消失,原来毛囊部位为纤维化条索。

主要依据:基膜增厚,HE染色切片上可见,PAS染色更清晰;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及毛囊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发生在头皮的皮损,毛囊变成纤维化条索。

可继发癌变,特别是发生在下唇和头皮的,有的病例继发鳞癌。

真皮上层发生硬化的病变,如硬化萎缩性苔藓、慢性放射性皮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及汗孔角化症等,可继发癌变。

4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Necrobiosis Lipoidica)

真皮特别是中下层纤维化甚至硬化,皮下组织间隔增厚、硬化;

皮肤附属器减少甚至消失;真皮全层血管周围稀疏以组织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浸润;

真皮上层毛细血管扩张;

表皮变薄,表皮突变平、消失。

主要发生在真皮中下层 ,在原有肉芽肿性炎症及变性胶原部位逐渐硬化、粗厚的胶原组织取代。病变深在的病例,类似过程也发生在皮下组织中。在萎缩硬化阶段可见散布于真皮全层乃至皮下组织肉芽肿性浸润。损害后期,仅见硬化改变,在硬化区域作弹性纤维染色,弹性纤维消失。

临床上,慢性阶段损害为光亮、发黄、硬的萎缩斑,其上有扩张的毛细血管,无毛发。发黄:真皮乳头脂质沉积;发硬:真皮硬化;萎缩:表皮突与真皮乳头间波纹状结构消失变平。毛细血管扩张:真皮乳头血管扩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瘢痕组织形态
祛疤丨有哪些方法(科普篇)
深Ⅱ度烧伤,齐秦真能恢复如初吗?———— |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国外美容医学最新研究与进展_二_有关创伤修复的研究资料_李荟元
皮肤解剖与组织学
真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