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雲南民間唱本《柳蔭記》
userphoto

2023.02.06 贵州

关注

​《柳荫记》即《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家喻户晓,流传于云南宣威市、会泽县牛栏江一带的故事。

(上卷)

定王君主登龙位,

风调雨顺享太平。

文官提笔安天下,

武将提刀定太平。

有道君王民安乐,

无朝君王苦万民,

前朝后汉且不表,

单表大周一段情。

江南有个苏州府,

白沙岗上有一人。

祝万就是他名姓,

娶妻陈氏为夫人。

夫妻二人无有子,

单生一女在家门。

女儿名叫英台女,

心灵手巧又陪明。


英台堂前禀父母,


孩儿有心念书文。


父母听说回言讲,


叫声女儿听言章。


我儿若是男子汉,


也同父母上街坊。


男子出门无人笑,


女子出门惹祸殃。


犹恐外人知详细,


反说为父教无方。


英台即便回言讲,


尊声二老听端详。


张王李姓人多少,


个个昂昂上学堂。


赵氏二人无有子,


房中单生一女郎。


女儿立下冲下志,


志气昂昂不还乡。


古来多少贤德女,


听儿从头说比方。


南海菩萨原是女,


朝日看经坐佛堂。


武则皇后原是女,


掌管山河万里长。


儿是裙钗有志气,


要学男儿上学堂。


也要能把诗书念,


也要能写字几行。


虽然不想高官做,


祝家也有读书郎。


言话已毕将身转,


急忙移步进绣房。


头上金钗来取下,


耳环戒指匣内装。


脸上洗去姻脂粉,


小小鞋儿穿一双。


只因脚小难行走,


便把棉花鞋内装。


头上方巾戴一顶,


身穿一件淡鹅黄。


手拿一把金扇子,


要到堂前哄爹娘。


先从小门走一转,


又从大道进高堂。


祝公正坐高堂上,


只说客来着了忙。


走下台前忙迎接,


迎接英台到庭堂。


一双爹娘开言问,


尊声相公听端详。


你是谁家读书子?


姓甚名谁在哪乡?


不在家中勤学读,


有何贵事到寒庄?


英台开言称不敢,


小生家住祝家庄。


一双爹娘仔细望,


才知女儿扮男装。


为何堂前哄父母?


倒把为父着了忙。


英台便对爹娘讲,


试看眼力强不强?


特来堂前辞父母,


要去尼山上学堂。


一双爹娘齐掉泪,


只为家中少儿郎。


膝下无有读书子,


女儿巧计扮男装。


读书访友犹小可,


败坏名声不好当。


须要一心行正道,


光明正大习文章。


邪言妄语休出口,


年少书生莫颠狂。


读书辛苦安安睡,


思念紧脱鞋一双。


犹恐朋友相戏耍,


各人心事紧紧收。


朋友戏耍是常事,


露出机密面不光。


英台答应儿知道,


莫劳爹娘挂心旁。


说罢拜辞高堂上,


转身出了祝家庄。


又无亲朋和女伴,


孤身独自离家乡。


走了多少不平路,


过了多少不平岗。


行程正遇炎热景,


三伏才过热汗当。


英台行程往前走,


一棵柳树长路旁。


几步来在柳树下,


放下书箱去乘凉。


英台正在乘凉处,


前面来了读书郎。


手中舒把白纸扇,


四九背着小书箱。


一见英台忙作揖,


同膝共揖一双双。


二人礼毕来坐下,


一场谈叙论家乡。


英台首先开言问,


仁兄家住哪一方?


是何州来是何去?


贵姓高名在哪方?


山伯即便回言说,


兄长你且听言章。


小弟家住苏州府,


小小地名卧龙岗。


我姓梁来名山伯,


要去尼山上学堂。


三生有幸遇兄长,


贵姓何名在哪方?


英台即便回言道,


兄长听我说端详。


小弟家住苏州府,


地名就叫白沙岗。


我姓祝来名叫郎,


小字叫做祝九郎。


辞别父母攻书史,


要到尼山上学堂。


今日有缘遇兄长,


且将年纪论一场。


山伯年方十六岁,


英台十五正相当。


两人交义来结拜,


柳荫树下论排行。


山伯年高是兄长,


英台年小第二行。


二人拜别起身走,


一路欢喜谈家常。


两人行走来得快,


行程不觉过长江。


山伯解衣先过水,


英台岸上泪汪汪。


倘若奴是男子汉,


也同山伯过一双。


只因奴是裙衩女,


脱了鞋儿面不光。


只因奴是裙钗女,


脱了靴儿面不光。


哥哥本是男子汉,


奴是裙钗扮男装。


虽然结拜为兄长,


一个阴来一个阳。


他是世间一男子,


如何与他来争强?


万般出在无其奈,


连衣不脱过长江。


山伯一见微微笑,


过江何不脱衣裳?


问得英台无言答,


花言巧语说一场。


上有青天下有地,


水通四海有龙王。


此江原是东海口,


又有水神来巡江。


读书之人敬天地,


岂肯脱了靴一双?


而今日长天又热,


风吹日晒正相当。


回得山伯无言讲,


自愧不语坐一旁。


二人行程来得快,


到了尼山入学堂。


一拜先生孔夫子,


二拜窗友共学堂。


三餐茶饭同桌饮,


日同书桌夜同床。


笔同墨砚纸同箱,


同起同坐同心胆,


夜来读书共灯光。


二人读书多得意,


各把志气显一场。


山伯半夜方才睡,


英台熬夜到天光。


不觉读书半年正,


英台熬得面皮黄。


英台实在熬不过,


方才和衣睡在床。


山伯一见开言问,


要睡何不脱衣裳?


英台即便回言道,


哥哥听我说端详。


我辞爹娘攻书史,


爹娘织件好衣裳。


身上罗衣千百扣,


解得时来天也光。


因此和衣睡床上,


五更早起学文章。


哄得山伯无言对,


低头又问事几桩。


不脱衣裳还罢了,


为何小便要离房?


我们房中有便桶,


何必东躲又西藏?


男儿志气你不学,


何故要学女姣娘?


胸前两乳比人大,


自己也该细思量。


问得英台红了脸,


花言巧语说一场。


白日也有神仙过,


晚来星斗照四方。


书房本是洁净地,


又有圣贤与灯光。


立起小便是牛马,


就地小便读书郎。


有福之人蹲地尿,


无福之人狗尿墙。


男子乳大有官做,


女子乳大守空房。


这些事儿你不晓,


枉在尼山上学堂。


哄得山伯无言对,


低头不语坐一旁。


二人自此无话说,


发愤攻书看文章。


不觉同床二年正,


又到三年开讲堂。


正月才过元宵会,


二月惊蛰喂蚕忙。


三月清明坟祭扫,


四月芒种农夫慌。


不觉五月端阳节,


天中美景乐同堂。


先生一声放了学,


个个前去赏风光。


不觉来到花园内,


十树李子九树黄。


人人上树扯李吃,


英台树下泪汪汪。


倘若奴是男子汉,


也要上树把李尝。


只因奴是裙衩女,


怎与男儿争豪强?


倘若上树鞋儿露,


露出绣鞋脚一双。


犹恐哥哥来看见,


必然识破我心肠。


不如就此来辞别,


辞别哥哥转回乡。


山伯树上低头年,


望见英台泪汪汪。


站在树上开言问,


贤弟何必泪汪汪?


你若难上李子树,


为兄扯来与你尝。


贤弟不必苦悲泪,


多吃几个又何妨?


英台即便回言讲,


多承哥哥好心肠。


为弟年小志不小,


非为口食动衷肠。


小弟有件心腹事,


说与哥哥听端详。


小弟昨夜得一梦,


亲眼梦见二爹娘。


坐在堂前把儿望,


口叫姣儿泪汪汪。


别人三兄并四弟,


唯有我家一个郎。


攻书来把青云上,


犹恐气坏二爹娘。


小弟意由回家转,


难舍哥哥情义长。


不知哥哥转不转,


故此愁眉泪汪汪。


山伯即便回言讲,


兄弟你且听言章。


我辞爹娘把学上,


爹娘嘱咐我一场。


儿去尼山须发愤,


睡迟起早莫荒唐。


若得功名登金榜,


方才回去见爹娘。


爹娘才把媒来请,


才与为儿定妻房。


功不成来名不就,


有何脸面转家乡?


贤弟家中人手少,


理该回去奉爹娘。


为兄再把诗书念,


他年得志转还乡。


那时路过你府上,


来看兄弟又何妨。


此时不可苦悲泪,


莫把愁肠挂心旁。


英台知他不回转,


别下众人转回乡。


一辞先生我四拜,


三年教得好文章。


二辞旁边读书友,


三年苦读共寒窗。


三辞乡村老与幼,


饯送多少茶和汤。


回到家中常思念,


刻骨铭心不敢忘。


又来辞别梁山伯,


未曾开言泪汪汪。


只因哥哥难分舍,


故此掉泪有千行。


一手扯住山伯手,


从头一二诉衷肠。


我言数首相思句,


说与哥哥细思量。


哥哥若解其中意,


一般滋味两家尝。


哥哥不解其中意,


就此两离各分张。


哥哥送我到磨房,


就将磨房说比方。


四根绳索高吊起,


上扇不忙下扇忙。


哥哥送我到墙头,


墙头一树好石榴。


有心摘与哥哥吃,


恐知滋味又来偷。


哥哥送我到池塘,


池中一对好鸳鸯。


鸳鸯不得成双对,


前世烧了断头香。


哥哥送我到井边,


照见二人好面容。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逢。


哥哥送我到山中,


一对白鹤宿青松。


两个毛羽一般样,


不知那个是雌雄?


哥哥送我到花亭,


两眼观看赏花人。


我是灵山你不晓,


此后难逢吕洞宾。


哥哥送我到庙堂,


判官小鬼站两旁。


双手端杯敬神酒,


一个阴来一个阳。


阴阳不得成双对,


中间少个做媒娘。


识破阳阳真妙诀,


此对阴阳自成双。


哥哥送我到庙庭,


上面坐着二神人。


两个有口难分说,


内面少个解交人。


哥哥送我到江东,


对对金鱼浮水中。


鱼儿也知风流事,


可笑哥哥好朦胧。


哥哥送我到花园,


牡丹朵朵正开繁。


哥哥与我同一路,


要采鲜花也不难。


哥哥送我到河边,


上无桥来下无船。


哥哥背我过河去,


可知河长涨与干?


哥哥欲问水深浅,


分明有口不敢言。


若要河子开口说,


月过十五不团圆。


山伯不知其中意,


长把珠泪挂腮边。


话中有味他不晓,


读破寒窗也枉然。


话说英台念了数首情诗,山伯并不知情,只风泪湿衣襟。英台叫声哥哥:“自古常言说得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用相送,请回书房!但有空闲,将我诗句想想,倘若识得其中滋味,千急来访祝家庄,不可忘了!就此告别。”


英台又把哥哥叫,


叫声哥哥听言章。


非是小弟不成器,


丟下书本转回乡。


一来因为父母老,


二来又怕少妻房。


晚来牛马归槽内,


人生岂不想家乡?


怀中又把笔墨取,


写出衷肠事一桩。


行到桂阳江渡口,


渡子无钱无渡郎。


水浸龙门十字口,


将来浸到口字旁。


哥哥若是想得出,


前面与你再商量。


哥哥若是想不出,


你转书房我回乡。


山伯又来开言讲,


兄弟从头听端详。


你要去时你回去,


为兄独自转书房。


非是为兄不同去,


父母之言不敢忘。


英台得知兄不去,


各自抽身转还乡。


哥哥若是回家转,


千急寒舍饮茶汤。


兄弟不说知心话,


哪知我住在何方?


三埠牌来桃花树,


十里无风花自香。


红墙白壁玻璃瓦,


门前一个大池塘。


粉壁墙上书大字,


天下财主祝家庄。


门上休问别一个,


开言只问祝九郎。


山伯不知其中意,


离别英台转书房。


山伯转回书房去,


英台流泪转回乡。


不觉来到高堂上,


急忙拜见二爹娘。


一双爹娘心欢喜,


忽然又掉泪几行。


儿到尼山攻书史,


几乎挂坏老爹娘。


自从那日出门去,


不知流落在何方?


不知先生是那个?


不知几人共书房?


不知那个情义重?


不知读的甚文章?


有何缘故回家乡?


有甚事来回甚事,


有何原因转家乡。


一一从头说与我,


看你学识强不强?


英台即便回言道,


听儿从头说端详。


自从那日出门去,


柳荫树下遇梁郎。


二人结拜为朋友,


同到尼山上学堂。


先生就是孔夫子,


三千徒众共寒窗。


个个朋友都相得,


惟有山伯情义长。


二人尼山攻书史,


日同书桌夜同床。


三餐茶饭同桌饮,


笔同墨砚纸同箱。


二人立下冲天志,


夜夜熬油到天光。


三年读了书千卷,


提笔能写字几行。


诗词歌赋样亲会,


开言出口便成章。


孩儿本是裙钗女,


岂与男儿共书房?


因此出外年久远,


恐怕外人识行藏。


稍有一点差错处,


爹娘脸上也不光。


因此理该回家内,


故此孩儿转还乡。


父母听说心欢喜,


女儿学问果高强。


英台说罢将身转,


急忙移步进绣房。


人心丫头忙迎接,


迎接姑娘用茶汤。


话说英台进了绣房,人心丫头迎接坐下。英台吩咐:“将姑娘昔日所用梳妆盒拿来,等我换了男装,好绣针织。”人心道:“姑娘何不男子打扮,走州上县,进府入城,换了男装就是女子,出入不便。”英台说道:“人心哪里知道?自古常言说得好,鹅毛遍天飞,自有落地时。久扮男装混过光阴,后来如何结局?”人心说道:“姑娘所虑不差!”即将梳妆盒送到。英台对镜一照,不觉暗笑一番,先将头巾除下,说道:“头巾你在我头上三载,今日一旦归家,抛你不用,奴心何忍?待奴赞首诗句,以表心事一番。”诗曰:


头巾随我到尼山,


你的苦楚比我难。


白日头上不离你,


晚来放你在枕边。


你在头上似吕布,


头上无你如貂蝉。


非是奴家抛弃你,


等你自在两三年。


英台提笔往上一看,将鞋一脱,又作诗曰:


鞋儿随我上学堂,


把奴三寸金莲装。


脚下有你花官紧,


脚下无你柳三娘。


白日脚上不离你,


晚来同奴睡在床。


非奴无故丢了你,


等你前去闻闻香。


英台将鞋脱去,谁知里面棉花扯了出来,又铺了满地。英台心下有感,也题诗一首。诗曰:


棉花随我去读书,


将你鞋内里面铺。


脚下随时不离你,


行走鞋松踪不如。


脚下有你男儿样,


脚下无你是动物。


奴家今日放了你,


未来你从何处铺?


英台题诗已罢,周身尽换,又是闺女出现。又题诗四句,以表寸心。诗曰:


世人称我女丈夫,


不擦胭脂去学儒。


朝廷若是开科选,


又如掌上一颗珠。


英台吟诗已毕,不觉自叹一番。


英台梳妆忙打扮,


急忙打扮换新襟。


金盆打水洗容面,


手执镜子看分明。


象牙梳子才拿定,


解下青丝发万根。


执定金簪挑鬓脚,


一把青丝两边分。


左边梳得龙抱柱,


右边挽的凤翻身。


前梳山河并社稷,


后梳童子拜观音。


江南水粉抹容面,


湖北胭脂点口唇。


八宝金钗戴头上,


点翠金环坠耳根。


琴棋书画花一对,


鬓边斜插好爱人。


上穿大花红绫袄,


下穿茄色一裤裙。


外面黑褂套一件,


绣花飘带两边分。


一幅罗裙金钗玉,


穿起拖齐脚后跟。


双鹅鸳鸯雪衣带,


半底花鞋脚下登。


手拿沉香扇一把,


四尺红绫做手巾。


英台打扮齐齐整,


穿衣镜内看分明。


英台对镜一观,说道:“想奴在尼山之时,女扮男装与梁兄同床共被,不以为耻。今日归家,巧扮梳妆,奴纵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将来不知下落?想我山伯哥哥,才貌双全,朴实至诚君子。与奴同床三载,并不知奴是女子。当日奴要说明,犹恐他痴迷邪心,难免一场是非。奴在路上说了一段真情,百般比尽,兄不知话中滋味。只得辞别,各自归家。今日独坐绣房,无人共话,好不凄凉。虽有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珍肴海味,无所用心。奴题诗一首,以解心中之闷。诗曰:


英台房中泪汪汪,


尼山顶上别梁郎。


只因哥哥情义重,


令人思念鬓如霜。


因情留下相思句,


可恨情人莫主张。


日后若得团圆会,


不枉今日巧梳妆。


英台题罢长声叹,


自言自语自悲伤。


从头一二思想起,


一夜不寐到天光。


珍肴海味无心用,


绫罗缎疋放一旁。


懒擦胭脂和水粉,


五日才有一日装。


白日楼上焚香案,


晚来花园去烧香。


一不烧香求富贵,


二不烧香为田庄。


一愿父母齐眉寿,


二愿情人早还乡。


保佑哥哥梁山伯,


得愿回头望家乡。


黄天若是开龙眼,


仙风吹他到我庄。


低头细语对他讲,


想方设计配成双。


那时方把奴心放,


不枉三载在寒窗。


哥哥与我同床宿,


私情不敢诉与郎。


犹恐失了千金体,


心惊胆颤卧一旁。


哥哥不知其中意,


空抢我头卧龙光。


起身又把书来读,


只为功名志气昂。


因此未入阳台梦,


只得抽身转回乡。


辞别众人我回转,


哥哥送我出书房。


路上情诗说多少,


不知哥哥忙不忙?


引古题今都说过,


鸾凤和鸣做比方。


不知哥哥晓不晓,


斜睁凤眼泪汪汪。


八股文章倒能作,


明显言词不知详。


若还知道其中意,


早做阳台梦一场。


英台自叹情真惨,


难忍目中泪两行。


人心丫环来看见,


姑娘何故泪汪汪?


有甚事来因甚事,


为何低头暗悲伤?


英台即便回言道,


人心听我说言章。


姑娘有桩心腹事,


对你说来也无妨。


姑娘尼山去上学,


柳荫树下遇梁郎。


他姓梁来名山伯,


聪明俊秀世无双。


二人去到尼山上,


日同书桌夜同床。


三餐茶饭同桌饮,


笔同墨砚纸同箱。


同言同语同心胆,


夜来读书共灯光。


姑娘与他同床睡,


好似内宫伴皇娘。


要想对他说明白,


露出机密愧难当。


牛郎织女年年会,


奴与梁郎未成双。


我识圣贤书千卷,


礼义廉耻立家邦。


风花雪月谁不爱,


败坏人伦不可当。


孝梯忠信人间宝,


正大光明行四方。


因此未入阳台梦,


辞别哥哥我回乡。


对面丢下男子样,


一人假扮两人装。


我在书房立志向,


能文能武志高昂。


今日独坐绣楼内,


人头一二自思量。


红颜薄命归何处?


独坐乡楼思更长。


思想哥哥梁山伯,


果是真心有义郎。


姑娘望他回头转,


惟愿与他做妻房。


不知哥哥转不转,


使我愁眉泪汪汪。


一心设下千条计,


惟愿鸳鸯得成双。


人心即便回言讲,


姑娘听我说端详。


自古姻缘天注定,


一线牵连方成双。


仙女也把凡人配,


人心从头说比方。


昔日有个张小姐,


下凡生下杨二郎。


有个花花张四姐,


杀得日月两无光。


因为丈夫结下仇,


提兵调将摆战场。


赵君扣番遭颠沛,


从古至今天下扬。


观音本是妙庄女,


不招驸马入佛堂。


为国亡身立纲纪,


专与人间降吉祥。


世美不把前妻认,


恩爱夫妻在哪方?


湘子久住南山上,


林英佳人守空房。


贾氏坠楼身亡故,


不肯舍身与纣王。


牛郎织女是夫妇,


阻隔天河永不忙。


不信又看孟姜女,


千里送衣寻范郎。


因为夫妻情义重,


哭倒长城万里墙。


红叶题诗成佳偶,


旷野奇逢得成双。


姻缘本是天注定,


看着落在那一方。


姑娘且把忧心放,


花园散心耍一场。


话说人心说道:“姑娘不必忧虑,花园内百花盛开,我陪姑娘散散心,有何不可?”


英台听了多一阵,


人心说话也中听。


去到花园观观景,


主仆二人散散心。


英台即便往前走,


人心丫环随后跟。


进了花园门一座,


满园花开色色新。


牡丹又对灵芝草,


万种鲜花数不清。


英台本是读书子,


眼见鲜花不动心。


行走方把书来看,


诗词歌赋铭在心。


两眼不看园中景,


过了前庭到后庭。


主仆二人来得快,


不觉又到百花庭。


英台猛然抬头看,


笑在眉头喜在心。


话说人心说道:“姑娘你在园中观景,百花盛开并不在意,为何见了字句,倒喜笑盈盈?”英台言道:“我乃书房之女,百花爱之无用,字句贪之有味,故此心喜!”


人心即便回言道,


姑娘听我说原因。


闻说姑娘才学大,


深知文章通古今。


人心丫环虽是女,


诗书文章略知音。


因为姑娘读书去,


闲来无事读古经。


老爷前台去问字,


五年苦学也知音。


也还记得诗几首,


也还知道几篇文。


请求姑娘题一首,


不知姑娘吟不吟?


英台说道:“吟诗作对乃读书人之事也,有何不可?吟诗作对要有题目,若无题目,便不能吟。”人心抬头一看,便见右壁上有画一幅,上有桃李花、红莲花、迎春花、梅花各一桩,有首诗曰:


桃李花并开,


红莲满池塘。


迎春将谢却,


梅放一枝香。


人心说道:“就以此画为题作罢!”英台提起笔来,并不思索,只见笔一挥,却早题完交与人心。诗曰:“桃李花开日正当,红莲不觉满池塘。迎春花谢无多久,一树老梅又放香。”


人心看完,说道:“姑娘学问果然高强,真是才貌双全,还要领教一首,不知姑娘耐烦与否?”英台说道:“有何不可?出题来。”人心抬头一看,又见壁上有琴棋书画一轴,便说:“请姑娘每句一破,和作诗一首。”英台随口作诗一首:


梧桐树上挂丝条,


将帅相争不用刀。


朝内公卿从此出,


水又深来山又高。


人心看罢,说道:“姑娘果然才高,所吟琴棋书画,乃四字共作,今日何不分开,每字题诗一首如何?”英台答道:“有何难之?”未有半刻早已题完。


但见“琴”诗一首:


流水由高一曲琴,


子期十载有知音。


真情弹到无心处,


如见愁来又见情。


又“棋”诗一首:


四四方方一座城,


木人木马木将军。


红兵不动黑兵动,


手中无刀暗杀人。


又有“书”诗一首,诗曰:


羊毫尖上有黄金,


能提世人做公卿。


金鸡也随龙飞去,


精微巧妙鬼神惊。


又有“画”诗一首曰:


千般珠玉万般姣,


青红紫绿在笔梢。


天下环境难描写,


五湖四海岂不高。


人心看罢,十分赞叹。英台问道:“人心,你知道诗书,何不还我一首,试你学问如何?”


人心即便回言首,


姑娘听我说原因。


人心虽读书几本,


不敢即以为才能。


恐怕外人来笑我,


敢与姑娘对五经。


英台即便回言道,


人心说话不中听。


五湖四海为朋友,


读书相对人人亲。


姑娘房中无有伴,


想题诗句没知音。


人心做得诗句好,


姑娘与你姐妹称。


人心听说心欢喜,


姑娘有题请出唇。


英台举目四下看,


四句并得诗一首。


风花雪月写得真,


就将四字把诗咏,


看你学问若何能?


人心说道:“姑娘以琴棋书画为题,人心以风花雪月作来,姑娘请坐,待人心作来奉上。”


无影无形透人怀,


重重叠叠四时开。


鹅毛片片从天降,


悬空高挂一镜台。


英台看罢,说道:“人心何不分开,每字作诗一首。”人心言道:“姑娘请坐, 先将风诗奉上。”诗曰:


无影无形又无踪,


暗卷杨柳覆西东。


江湖代把扁舟送,


穿帘人户吼青松。


又有“花”诗一首,诗曰:


重重叠叠上瑶台,


春夏秋冬四季开。


青红紫绿人人爱,


惹得蜂蛾对对来。


又有“雪”诗一首:


昨夜东风冻寒鸦,


鹅毛片片似银沙。


耳中未听声响亮,


然何枝头戴白花?


又有“月”诗一首:


来时红日坠西山,


每逢十五就团圆。


天明不知谁收去,


晚来挂在白云间。


人心题完,英台从头到尾看过,果然不错,不由喜上心来。


英台看罢诗和句,


笑在眉头喜在心。


此时即便开言讲,


人心你且听原因。


姑娘先前说的话,


今日与你姊妹称。


人心回言奴不敢,


人生世是有君臣。


姑娘本是千金体,


奴是房中使唤人。


只要姑娘抬贵手,


早晚把我当个人。


英台听说心欢喜,


朝日相见不离身。


二人说罢天色晚,


日落西山鸟归林。


主仆两人归房内,


互问互答显才能。


不说主仆二人事,


又说来朝次日晨。


次日一早天明亮,


马家请媒来提亲。


祝公正在高堂坐,


忽见有客到来临。


走下阶来忙迎接,


分宾坐下问原因。


媒人即便开言说,


祝爷在上听端详。


本州有个马员外,


万贯家财广田庄。


又无三男和四女,


单生一子马德芳。


也在学堂攻书史,


习就诗书并文章。


公子有才又有貌,


后来必定入朝堂。


闻听姑娘才学大,


万卷诗书腹内藏。


我看门当户又对,


男才女貌共一双。


不知祝爷许不许?


媒人擅自到华堂。


祝公听说心欢喜,


这段姻缘正相当。


大排酒宴媒人饮,


庚贴交与马德芳。


英台许与马家去,


不知成双不成双?


不言媒人饮酒事,


再表丫环报姑娘。


英台听说魂不在,


父母做事不商量。


不管奴家愿不愿,


和我性命长不长?


然何收了马家礼?


将奴许与马家郎?


这段姻缘奴不愿,


焉能地久与天长?


我的哥哥梁山伯,


果然真心实意郎。


同他攻书三年正,


许多恩情实难忘。


世间少有象他样,


同床三载未成双。


临行送我数十里,


我把情诗说几桩。


难道不醒一点事?


何不回头想家乡?


也许哥哥回家了,


不为相访祝家庄。


也许还在尼山上,


也许要想少妻房。


早来几日团圆会,


迟来几日两分张。


不说英台苦悲泪,


回文再说读书郎。


忽听先生把学放,


各人收拾转回乡。


山伯四九同路往,


顺路来访祝家庄。


不表山伯来访友,


且说英台在绣房。


坐在房中心暗想,


犹恐哥哥转回乡。


暗把人心来吩咐,


低言细语说端详。


犹恐哥哥来访我,


千急打听进我庄。


人心答应奴知道,


这件事儿我承当。


人心每日门前看,


忽然来了人一双。


四九上前开言道,


此处可是祝家庄?


有个先生本姓祝,


别号叫做祝九郎。


他在尼山攻书史,


与我公爷情义长。


因看父母回家转,


丢我相公在学堂。


别时留下几句话,


我的相公不敢忘。


因此特来把他访,


娘子传言到后堂。


你说山伯来访友,


先生就知短与长。


人心听说微微笑,


叫声哥哥听言章。


问你什么名与姓,


几多青春伴才郎?


既跟读书人一路,


也该知道看文章。


观你不是下贱体,


身材俊俏貌堂堂。


你把知心说与我,


与你传言到后堂。


四九即便回言讲,


贤德姐姐听端详。


我的名字叫四九,


算来年纪有八双。


陪我相公学堂去,


也曾看过古文章。


书童不是下等辈,


空言才貌实可伤。


多承姐姐动问我,


怜才惜貌解衷肠。


姐姐名字叫那样?


与我言来亦无妨。


人心此时回言讲,


四九哥哥听端详。


我叫人心谁不晓,


空长年纪有八双。


吟诗作对略略会,


闲时看过古文章。


虽然不是下流品,


桂花不知插何方?


看来不是风流客,


须要保得两无伤。


暂且门外等一等,


待奴禀话到后堂。


人心说罢将身转。


急忙移步进绣房。


门外来了梁山伯,


主仆二人共一双。


英台听说梁兄到,


吩咐迎接到书房。


厨下快快办酒席,


待奴房内去梳妆。


人心当时忙不住,


奉请公爷到书房。


山伯坐在书房内,


要等贤弟诉衷肠。


话说英台吩咐人心,请梁兄进书房内坐下。她去在房中打扮,好会梁兄,不由自叹一番,有十字诗为证:


祝英台在绣房忙忙打扮,


忙梳妆巧打扮两手不停。


上妆台去梳洗嫦娥对镜,


将银盆打净水抛下汗巾。


手拿着象牙梳整顿容貌,


搽油发挂凤眼顷刻梳成。


右一挽左一梳江山永固,


左一梳右一挽水波祥云。


前一梳后一挽乌龙戏水,


后一梳前一挽金凤翻身。


江南粉打脸上轻擦细抹,


朱姻脂点口唇数点红星。


龙风钗戴头上丝毫不紊,


玛瑙环附耳根颤颤惊惊。


金银镯戴手上声声发响,


玉石宝镶戒指两手皆新。


内穿着鹦哥绿颜色齐整,


外穿的鸭青套前后四平,


绣罗裙白飘带周围扎定,


丝鸾带脚下围颜色均匀。


英台女巧扮得花枝娇嫩,


行一步响一声出了闺门。


往前行又止步二心不定,


此事儿想起来胆战心惊。


奴心想不出去叫兄回转,


犹恐怕我哥哥说我无情。


奴今日一出去自般情景,


恐哥哥见了我触景生心。


倘若兄见了奴花容姣美,


切不可起邪念贪恋奴身。


忙几步出绣房书房站定,


见梁兄不由得眼泪纷纷。


我将十字来丢下,


又将七字说根生。


英台行步来得快,


不觉到了书房门。


见了哥哥梁山伯,


不由两眼泪纷纷。


未曾开言先掉泪,


有请哥哥把礼行。


山伯不知那一个,


暗里思量着一惊。


只得上前忙施礼,


分宾坐下不作声。


半个时辰方才说,


姑娘在上听原因。


我是苏州梁山伯,


卧龙冈上也有名。


因到尼山攻书史,


柳荫树下遇知音。


幸遇贵府祝贤弟,


议论大小结金昆。


二人尼山攻书史,


胜似同胞一母生。


同窗攻书三年正,


兄弟一梦念娘亲。


兄弟二人来分别,


尼山分别到而今。


临行分别几句话,


言中凄惨动人心。


自从尼山分别后,


无心无意看五经。


三餐茶饭无心用,


虽有珍肴也难吞。


一心专念祝贤弟,


梦魂相伴两来亲。


醒来不见兄弟面,


默默无言口问心。


自从兄弟分别后,


每日愁眉锁更深。


叫我回家来相访,


祝家庄上访知音。


因为贤弟情义重,


不敢忘了旧日情。


我是来访祝贤弟,


不是来访祝千金。


兄弟既是不见面,


何故姑娘到书庭?


故使姑娘来陪座,


明明有个断绝情。


山伯千里来访友,


不为无钱与家贫。


非是来借你银两,


何故隐藏不出身?


贤弟昔日情义重,


今日另是一条心。


既是兄弟不见面,


借口传言说一声。


姑娘与我说知道,


我的心事说他听。


三更五点人寂静,


怀中插手比良心。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念鱼情念水情。


不念当年恩和义,


也念来访一段情。


昔日尼山多少友,


知心唯有我二人。


三餐茶饭同桌饮,


有酒二人换盏吞。


朋友原是五伦首,


都是父母天地生。


世间不管贫和富,


那个莫得相交情?


就是和尚与道士,


也有往来拜访情。


只要为人行正道,


言语无假多至诚。


不可自欺行奸诈,


不可内假而外真。


不可背地将人骂,


不可当面奉承人。


不可重财与轻义,


不可霸道又横行。


有事同心同肝胆,


患难协力共担承。


可为别人行好事,


方算世上有德人。


朋友之中有君子,


内中焉能无小人。


有等狗肺狼心友,


惯于佛口象蛇心。


口中言词甜似蜜,


腹中心事苦如参。


心中黑得犹如漆,


贪心还比海更深。


平时不断常来往,


希图口腹饱其身。


倘若遇到急难事,


闻知一溜踪无音。


这等朋友不算友,


口是心非不正经。


我与祝弟真朋友,


二人同德一条心。


方才别我无多久,


就抛三载大恩情。


从此山海来隔定,


再不回头访知音。


姑娘千急来说到,


别离兄弟我起身。


说罢言词心中梗,


两眼滴泪似水银。


英台一见心伤惨,


微睁凤眼启朱唇。


樱桃小口开言说,


糯米银牙发娇声。


未出言语先掉泪,


叫声哥哥洗耳听。


奴家是你祝兄弟,


三年同床共腹心。


同床三载不知道,


女扮男装读五经。


柳荫树下相逢你,


连衣过河那段情。


小便出门两乳大,


不脱罗衣起五更。


哥哥也曾问过我,


要说无心却有心。


路上说的真情话,


兄不抬头泪纷纷。


哥哥若还不肯信,


从头与你对五经。


忙把书箱来开了,


取出尼山旧诗文。


二人尼山行的事,


句句语语对得真。


昔日尼山醇甜酒,


怎奈哥哥不沾唇。


眼前神仙你错过,


还在那里访洞宾?


路上与兄说的话,


从头一二记得清。


奴要与兄明说了,


怕你痴迷邪了心。


因此小弟回家转,


辞别哥哥两下分。


回来不上四五月,


马家请媒来说亲。


爹娘不知奴心事,


将奴许配马郎君。


这段姻缘奴不愿,


辜负仁兄一段情。


早来三日重相会,


迟来三日两下分。


哥哥耐烦请回去,


另选高门另招亲。


奴家本有从兄意,


姻缘无分不由人。


非是奴家不知礼,


私自出来会梁君。


因为昔日情义重,


出来表奴一片心。


厨房备下粗鲁酒,


哥哥宽怀饮几巡。


归家休把奴思念,


莫把奴家记在心。


尤恐思奴得疾病,


哥哥千万要宽心。


你把前诗来烧了,


莫在诗上伤精神。


婚姻留在下一世,


再与哥哥配成姻。


奴家想要陪哥坐,


男女授受两不亲。


尼山虽然同床宿,


衣冠整整扮书生。


哥哥不知其中意,


与你同床也无心。


今日改妆奴是女,


礼义廉耻内外分。


奴家虽不陪兄坐,


些微薄酒要沾唇。


一切情词休思念,


劝君切莫起邪心。


当看奴是裙钗女,


已曾立过至诚心。


与奴同床三年正,


未曾露出半点情。


女子尚有冰霜志,


何况男儿体至尊。


少年有志攀丹桂,


牡丹芙蓉遍地生。


奴说句句真情话,


望兄总要记在心。


把奴抛在云霄上,


再不回头起念心。


办此一席分离酒,


不知何日得成婚?


英台说罢双流泪,


转到绣房泪纷纷。


不说英台绣房去,


再言山伯着一惊。


两手不摇身自动,


浑身上下火来焚。


发根好似鸡虱咬,


两脚犹如生了根。


两眼不住往下看,


犹如白云遮了睛。


半个时辰心才定,


默默无语口问心。


这样奇事我不晓,


出了稀奇古怪人。


尼山攻书男子样,


谁知她是假妆成。


白面书生变了样,


一个身子两个人。


与我同床三年正,


然何不知半点情?


从头一二细思想,


路上言词果有因。


当初想是鬼迷了,


红粉佳人当书生。


早知他是裙钗女,


岂肯轻轻放回程?


先要与我为夫妇,


不用媒人结了婚。


我在尼山瞎了眼,


一盆鲜花白送人。


不是今日来访友,


哪知其中这段情?


美貌佳人同床宿,


想来隔得纸一层。


想要佳人成婚配,


今生大约也不能。


好似海底捞明月,


犹如水里去寻针。


今日许与马家去,


看看仙桃不能吞。


与我同床三年正,


然何回来送别人。


想来想去心烦恼,


哪有闲心把酒斟?


山伯无心来饮酒,


急忙告辞转回程。


路上只管长声叹,


两眼不住泪纷纷。


声声只把马家怨,


然何夺去我婚姻?


若是在我前面走,


定要与他把命拚!


四九即便回言说,


相公说话不中听。


你与美人同书馆,


同床共被一条心。


况且同床三年有,


夜夜同床不知音。


事在眼前你不晓,


然何过后要交兵?


得意风情付流水,


相公自己要收心。


马家明媒又正节,


不费油来也费灯。


若是闹出长与短,


老爷闻之气必生。


英台名声来说坏,


妄她三年苦死心。


相公不如回家去,


另选高门另招亲。


天下美女知多少,


红粉佳人数不清。


相公有才又有貌,


只愁功名不愁婚。


不信相公回府去,


多少媒人寻上门。


那时任你来挑选,


一处不成二处成。


妻是男子洗脚水,


倒掉一盆又一盆。


何必贪恋英台女,


未必她是聚宝瓶。


山伯即便回言道,


四九不知我的心。


我与英台同床宿,


同床共被三年春。


先前许多情和义,


好似同胞共母生。


哪知她是裙钗女?


知轻识重好片心。


三餐茶饭殷勤我,


四时与我洗衣衿。


三不两时我还笑,


兄弟如何会使针?


衣裳还是她缝的,


见物思人好伤心。


春风满面皆朋友,


唯我二人情更深。


从头想起当年事,


你看动心不动心?


先前你也曾看见,




英台打扮似观音。


樱桃小口又会说,


体态妖娆不非轻。


面似荷花初出水,


眼如秋波眉又清。


犹如天仙嫦娥女,


胜似花前牡丹心。


如此佳人同房宿,


怎么半点不知情?


今日见了英台女,


百病根由从此生。


山伯急出一身汗,


耳烧双眉眼不睁。


无心无意路上走,


跌跌倒倒转回程。


进了自家门一座,


来到庭前拜双亲。


一双父母心欢喜,


孩儿得志转回程。


然何带下忧愁面?


眼肿气大眉又青?


不是早晨受霜露,


就是晚来宿野林。


山伯答应都没有,


言语已毕就转身。


抽身来到书房内,


打开书箱看诗文。


一切情词都翻过,


翻出尼山旧诗文。


观见英台写的字,


字字行行说得真。


词内已藏相思句,


暗合同床有情人。


痴人不知花香露,


辜负姑娘暗里情。


美人空费结交义,


苦做情诗损精神。


用心吐尽肝肠血,


句句言词含义深。


是我当初不在意,


哪知其中滋味深?


明明约我鸾凤配,


谁知我在隔壁听。


山伯想到心窄处,


心中着急病来生。


先前还吃茶和饭,


后来茶水不能吞。


看看一日重一日,


病在危急命将倾。


一双父母慌张了,


忙到书房问病根。


山伯不曾来开眼,


心猿意马往外行。


梦魂扰乱心无主,


渺渺无依在浮云。


自言自语说梦话,


二老床边侧耳听。


说的尽是祝家女,


声声叫的一美人。


你在书房同我宿,


然何回家嫁别人?


今观容面情难合,


引意牵情起病根。


鸳鸯不得双栖树,


遍身干枯怎安宁?


山伯正在说梦话,


梁爷二老听在心。


若知其中端的事,


四九一路便知情。


梁爷开口喊四九,


我儿病体为何因?


四九即便开言道,


老爷奶奶听原因。


不问四九不敢说,


说起病情有根生。


当日相公尼山去,


英台装扮是书生。


柳荫树下来相遇,


二人结拜喜气生。


同到尼山上了学,


夜夜同床共烛灯。


不觉读书三年正,


并无馋言怒气生。


端午树上去扯李,


想起家中一段情。


梦他父母在家内,


望儿哭得泪长倾。


因此她要回家转,


与我相公两离分。


路上情话说多少,


相公不知半毫分。


恋恋不合来分别,


尼山分别到如今。


前日回来去访友,


相公独坐在书庭。


声声还在怨兄弟,


抛弃三载大恩情。


相公书房正嗟叹,


英台打扮似观音。


说起从前一段事,


深怨相公不同心。


来迟三日姻缘错,


英台许与马郎君。


相公听说心情急。


急得相公病上身。


若要相公病体好,


除非英台配成婚。


四九说罢长和短,


梁爷心中着一惊。


开言便把我儿叫,


强睁眼目说你听。


心中既然贪祝女,


为父请媒去说亲。


山伯听言双流泪,


叫声爹爹莫费心,


要想祝女成婚配。


除非二世再为人?


英台许与马家去,


三月初三要成亲。


千两黄金买不转,


孩儿只得鼓眼睛。


儿是不忠不孝子,


贪恋嫦娥惹病生。


爹娘请出书房去,


孩儿睡着才安心。


哄得父亲出房去,


山伯睡下想知音。


吩咐四九取纸笔,


战战兢兢写真情。


一切闲言皆不写,


单写姑娘一点心。


写出心中几件事,


从头一二分得清。


一要姑娘大笑我,


二要姑娘哭一声,


三问姑娘谁是主?


四问姑娘谁是宾?


哪个姑娘眼中爱?


哪个姑娘眼中钉?


哪个是为勾魂鬼?


哪个是为害人精?


不知何处真地狱?


不知何处血河坑?


不知何日得相会?


不知何日得成婚?


若还明了这几件,


红绣花鞋取来存。


要取姑娘千根发,


眉毛扯下数十根。


要与鸳鸯带一幅,


姑娘身上有人参。


治吾仙丹求一个,


来在姑娘身上寻。


倘若得了这几件,


再赐红绫帕一根。


犹如己事记心上,


什事周备我甘心。


写完忙差四九去,


早早回来说我听。


四九接书忙忙走,


哭哭啼啼往前行。


行了一里又一里,


走了一程又一程。


一十五里桃花店,


二十五里杏花村。


三十五里高墩埧,


四十五里金容城。


四九正行来得快,


不觉到了祝家门,


四九站住门前望,


人心丫环报一声。


话说四九奉了相公之命,行走得快,一时到了祝家门口。不敢自便而入,等了一时。人心出门外看见,问了根由,急忙进门报了姑娘。英台吩咐叫四九进来。人心急忙出门外把四九请了进来。四九把书呈上,英台接书一看,上写着:祝贤弟请拆。英台拆开观看,立刻明白。


英台只把书来看,


字字行行见分明。


知道哥哥病情事,


因为奴家命将倾。


打发四九来求药,


在奴身上把药寻。


身中生有灵丹药,


迟来采去不会灵。


一要姑娘大笑你,


笑你痴迷不做声。


二要奴家大哭你,


哭你三载不成亲。


早来三日兄是主,


迟来三日奴是宾。


哥哥本是奴心爱,


马郎就是眼中钉。


媒人就是勾魂鬼,


爹娘就是害人精。


书房是我真地狱,


罗裙脚下血河坑。


梦里才得团圆会,


除非二世得成婚。


奴家明了这几件,


奴家就是真人参。


半了青丝难结发,


扯下眉毛泪长倾。


红绣花鞋要一双,


见了就是追魂瓶。


腰间绵丝鸳鸯带,


拴牢意马莫乱行。


妙药难医冤孽病,


横财不富命穷人。


红罗锦帕奴不舍,


留来四时揩眼睛。


奴家几件都知道,


什事周备有几分。


梁兄写来几件事,


句句对得不差分。


话说英台将书一一对明,叫来四九:“你回去将我言词,一一对你相公说明。不可忘了。”四九禀道:“我家相公拜上姑娘,有好药早赐一副。”


英台即便回言讲,


叫声四九不用忙。


要你相公病体好,


听我从头说药方。


一要东海龙王角,


二要王母身上香。


三要千年壁上土,


四要万年瓦上霜。


五要阳雀蛋一个,


六要蟠桃酒一缸。


七要金童来煎药,


八要玉女来做汤。


九要观音净瓶水,


十要六月降寒霜。


若还有了这十样,


梁兄病体可安康。


若还无有这十样,


梁兄一命见阎王。


想来无此灵丹药,


另有一个好妙方。


上好棺木买一副,


高手木匠请一双。


将它造成花棺样,


用漆漆得亮煌煌。


若是梁兄身亡故,


一身洗净里面装。


休要别处看坟地,


埋在南山大路旁。


我见南山大路口,


弯弯曲曲好名堂。


等日姑娘马家去,


来来往往好烧香。


四九回去多拜上,


相公不必泪悲伤。


各人生死各人晓,


心下须要立主张。


若想奴家成婚配,


圣旨降下再商量。


王母娘娘来接我,


金鸾殿上拜高堂。


欲与哥哥同床枕,


除非睡在九龙床。


非是奴家不情愿,


姻缘大事父母当。


万般不由人计较,


怀中插手比心肠。


姑娘身上无有药,


两包福字三柱香。


四九听了言和语,


反身出了祝家庄。


四九回去急忙报,


英台心事说与郎。


话说四九回家,将英台言词,一一对相公说明。山伯长叹一声,不觉昏迷,一时醒来。叫道:“四九, 去把老爷奶奶请进房来说话。”父母听知,即到房前叫道:“孩儿病体好否?”山伯一见爹娘,心如刀绞,意似油煎,不由两眼掉泪,对父母细说一番。


山伯即便开言讲,


爹娘在上听原因,


孩儿病体沉重了,


要想长生万不能。


孩儿未曾来奉养,


死在黄泉不甘心。


读书未得青云路,


抛离膝下三年春。


回来带了一身病,


贪恋裙钗命归阴。


爹娘耐烦过日子,


莫把孩儿挂在心。


珍肴美味从此断,


再不想来口内吞。


妙药调治都无效,


急忙与儿办前程。


若是孩儿身死后,


要依英台一段情。


葬在南山大路口,


儿就做鬼也甘心。


明月又被云遮去,


鲜花又被雨来淋。


说罢一场咽喉硬,


做了黄泉路上人。


一双爹娘都气倒,


孩儿喊得不住声。


一家大小齐来哭,


惟有四九脚不停。


大哭一场方去了,


花棺掩殓在高庭。


请来高僧并道士,


七天七夜度亡魂。


黄道日子二月九,


吊孝送葬闹沉沉。


杀猪宰羊来祭奠,


四九承孝做儿孙。


话说山伯身亡,父母大哭一场。命四九殡殓在堂,择吉日二月初九。备办齐整,设灵祭奠。山伯无子,惟四九生时与山伯不离左右,故梁爷命四九主祭。杀猪宰羊摆在灵前,请先生治理。四九跪地三叩,烧香、献帛、献肉、献羹、献爵已毕。时为大周定王三十三年春。三月初九日设奠之辰。书童梁四九,谨以香制钱纸,羊猪之仪。至祭于近逝显主,梁大人之灵柩前,泣以言文曰:


呜呼,


吾主年少入幽冥,


哀声惊动百鸟惊。


因为残花摧残梦,


白头人送黑发人。


门外索车来吊孝,


登堂含泪动离情。


三载恩情反成恨,


忽遇风雨打残灯。


红梅不落青梅落,


白发苍苍泣儿坟。


深为功名尼山去,


存心立志上青云。


交贤友,谈青春,


柳荫树下结同心。


同路走,喜气生,


知人知面不知心。


长江过水,不脱衣衿,


胸前乳大,小便出门,


相公不知其中情。


尽孝道,读书人。


起了思亲一段情。


别我相公双流泪,


两人难舍意难分。


路上情诗都说尽,


相公不知词意深。


祝郎悲哀别吾主,


我主流泪两下分。


转上尼山苦读经。


一心想要成功名,


光前裕后,显耀双亲。


坐寒窗,读五经,


文章盖世,才压群英。


先生忽然放了学,


吾主一片是好心。


顺路拜访友,


绣房观见一美人。


吾主深深往下拜,


分宾坐下兄弟称。


佳人婉转吐知音,


却怨吾主不知情。


相公同床未得配,


马郎无意反成亲。


佳人流泪返身起,


相公头上失三魂。


美酒饮不下,


百味已难吞。


鸳鸯齐飞散,


恩爱两离分。


吾主心伤惨,


泣泪出了门。


口口来报怨,


声声怨气生。


相公心中难解闷,


苦苦相劝,两耳不听。


心内着急,疾病上身。


花世界,陷人坑,


朦胧不醒去双亲。


请医来调治,服药都不灵。


求神问卜染病深。


无其可奈,巧计生。


战战兢兢写哀情。


差四九,会佳人。


奇方写去,妙药难寻。


无法可治,备办前程。


美人来付灵丹药,


迟来采去付别人。


回了梁兄话,


猛雨打残花。


呜呼实可惨,


相公赴幽冥,


月里嫦娥今何在?


红粉佳人化灰尘!


风光今减色,富贵如浮云。


好似连翼鸟,狂风吹散怨谁人?


犹如比目鱼,洪水冲开恨何人?


呜呼!


一杯美酒交情别,


破屋连遭暴雨淋。


欲采梅花同享福,


九泉何处寻佳人?


抬头望,白云深,


相公音容笑貌在。


却有影,又无形。


遥想当年尼山上,


叹当年,相公恩,


恩义待我不非轻。


同作伴,对寒灯,


练诗句,读五经。


只想当年显好运,


富贵荣华一刻成。


谁知我主驾鹤,


寿折青春。


呜呼!


吾主今辞世,


两家动哀情,


多少恶人个个在,


哪知善者独离群。


四九凭吊哀哀哭,


一场愁恨望白云。


堂上双亲气红眼,


红装掩柩在高庭。


今日二月初九日,


卜卦展吉奠良辰。


吾主暂停仙鹤架,


细听堂前读祭文。


噫嘻,


功名不就就飞扬,


何期一旦见吾常。


贪恋美女身染病,


芳心一动入泉阳。


牡丹触动灵芝草,


黑云遮住日月光。


月里嫦娥沉绿水,


八洞神仙渡青湘。


呜呼,


月照三泉芳草地,


风吹一夜瓦上霜。


试问吾主今何在?


雁雁行行过衡阳。


心内悲伤眼流泪,


明朝送葬大路旁。


哀哉,上飨!”

灵前跪下,点烛烧香。

先生赞礼,吊容满堂。

荤素齐备,杯箸成双。

四九致祭,杀猪宰羊。

清酒盈掉,羹馈金香。

吾主不弃,伏乞傍徨。

三献礼毕,来客来飨。

哀哉!

(下卷)

话说山伯至庄外,观见墙下之景,吟诗一首,以散愁肠。诗曰:“山前山后雨朦胧。”山伯欲吟二句,谁知墙内有一年少佳人答曰:“才如梅园路便通。”山伯听见墙内有人答诗,此时抬头往内一看,只见佳人在楼上,山伯便又吟诗一句:“忽然楼中现绣女。”美人又答曰:“岂知墙外有诗翁。”山伯想道:“这女子才学好深,等我再吟一首,打动她心!”诗曰:“春来杨柳家家绿。”美人答曰:“二月桃花朵朵红。”山伯又曰:“欲问今霄美满事。”美人又答曰:“想来是在梦魂中。”且言山伯与美人对完诗句,彼此一观。男似潘安,女如飞燕。

二人对了半时,难以分舍。美人丢下情诗,秋波一转而去,山伯如失珍宝,不免作一首词以表情景。词曰:

“我今躲在东墙下,

题诗惊动女姣娘。

隔墙唱和成诗句,

抬头看你在楼上。

眼角传信,

眉上作腔,

临去秋波转,

惹得情难忘。

折丹桂,又隔墙。

愿天地神明日月光,

五行早定,伦纪纲常。

俟她方红硃一点,

白马金庄,为行六礼,

不惟狗羊,天缘有分结成。

若是英台仍在,

做个双凤朝阳。”

不言山伯作词,且说这庄叫路家庄,路爷在朝做个宰相之职,因与太师不和,辞官归家。未有三男四女,单生一女名曰凤鸣。眼空四海,胸有大才。每日梳妆后,在楼上焚香攻书。自言姻亲一事,要与她才学相对,方可许之。一来小姐才高,二来宰相之家,无人敢说(亲),因此十七岁未曾许人。朝日在楼上看书,忽听墙下有一俊俏书生吟诗,她就答对,成了连咏。急忙下楼说与爹娘知道。路爷一听此言,知女有意,道:“待吾出去一看。”路爷出来,远见墙角下一个俊俏书生站在那里,正在吟诗。

路爷侧耳而听,诗曰:

“墙外题诗墙内连,

美人独坐绣楼前。

山高岂知人行路?

水深自有打鱼船。”

又吟其二,诗曰:

“墙内开花墙外开,

一朵牡丹绕楼台。

朦朦胧胧天作合,

吟诗一首是良缘。”

又吟其三首,诗曰:

“东风凄凄透人怀,

吹入梅花吾处栽。

玄都观里千梅树,

不遇梁郎不肯开。”

又吟其四首,诗曰:

“隔山容易隔水难,

翻墙隔壁心不安。

老天苦肯行方便,

两个移来一处眠。”

且听梁爷听了山伯吟诗多时,心中大喜。山伯回并回头一看见路爷,急忙行礼。路爷也回了一礼。

路爷即便开言说,

相公根由说我听。

贵姓高名谁家子,

住在何州并哪村?

来到此间因何事?

一二从头说我听。

墙下听你诗几句,

果然才高又有能。

为何坐在寒墙下,

自题诗句泪纷纷。

山伯即便回言道,

尊声老伯你且听。

说我家来家不远,

说我无名却有名。

家住江南苏州府,

卧龙岗上久驰名。

六岁以上至十五,

寻师访友读五经。

尼山顶上孔夫子,

历年攻书别双亲。

七十二贤都服我,

三千徒弟我为尊。

读书未得青云路,

偶遇朝阳吕洞宾。

习就诗书并战策,

要与君王定太平。

辞师便把山来下,

不知何国有名人。

天阴濛濛下细雨,

轻轻飘飘湿衣衿。

上下并无抬高店,

贵府墙下躲其身。

独坐墙边观细雨,

吟诗几首散散心。

不知老伯来到此,

来曾回避罪非轻。

路爷听说心欢喜,

要请相公到书庭。

山伯回言称不敢,

无故掺扰礼不明。

路爷回言哪里话,

相公请驾到寒门。

二人来到高常上,

行礼已毕各分宾。

浓茶吃罢方落盏,

便添茶饭相公吞。

山伯正在饥饿处,

雪里送炭值千金。

茶饭吃罢才说话,

你问我答叙寒温。

路爷山伯在叙话,

凤鸣小姐隔壁听。

眼对壁头口洞看,

斜眼凤眉看书生。

体面潘安重在世,

面似楚国小玉生。

俊俏妖娆陈吉士,

脸带红光气象清。

双手过膝人王像,

两耳垂肩是贵人。

行上举动皆不乱,

言谈笑语有吐吞。

动口微把银牙露,

眼似秋波眉又清。

前行几步宰相路,

坐下犹如一朝臣。

细看此人非凡品,

挂印封候必有根。

若得此人成婚配,

就死黄泉也甘心。

细看一遍心中喜,

这段姻缘要做成。

转身说与娘知道,

娘与爹爹说一声。

又见路爷来后面,

说与夫人小姐听。

前面相公梁家子,

江南大户有家门。

文武双全盖世客,

后来必定会成名。

若把相公招为婿,

不枉女儿一世人。

路爷转至高堂上,

吩咐家人你且听。

快把酒宴来办起,

摆在书房饮杯巡。

转身来在书庭上,

忙来陪伴这书生。

席上美味般般有,

淞江鲈鱼色色新。

虎肋熊掌无其数,

山珍海味件件精。

壶中美酒存多少,

状元红来竹叶青。

美酒斟与梁山伯,

美味奉与有财人。

一杯未过重斟起,

二杯未过加三巡。

席间饮酒多时候,

路爷心中想事情。

这句话儿怎开口?

难道将女自许人?

本待不言恐错过,

言出口时礼不明。

往日亲戚有多少,

然可今日不上门。

若得有人来到此,

儿女姻缘就做成。

看看饮酒多时候,

路爷只得说原因。

开言便把相公叫,

从头一二诉根生。

老夫有件心腹事,

说与想公得知音。

相公若依我的事,

十全大美两家亲。

若还你是不依顺,

败坏名声不好听。

山伯回言哪里话?

老爷有事说我听。

路爷听说心欢喜,

惟愿想公屈下情。

老夫年方六十五,

少有香烟后代人。

房中生下裙衩女,

出生之时凤来鸣。

因此取名凤鸣女,

自幼攻书念五经。

心灵聪明才学大,

眼空四海不让人。

多少媒人来作合,

吾女自主未许亲。

一要文章与她对,

二要俊俏过眼睛。

三要文武全才客,

四要祖人有德恩。

若还全了这几样,

方遂我家女儿心。

考过多少名誉士,

才压群儒把名申。

今见相公好诗句,

才高不是等闲人。

实要请要书房上,

与我小姐比才能。

一来学问有进益,

二来不负读书人。

山伯回言当领教,

才学不及恐笑人。

此时心内自思想,

又似尼山一段情。

要想推辞不敢对,

可惜隔壁作诗人。

因此许口去对考,

一来观景二散心。

家人送我上楼去,

好与小姐对诗文。

丫头听说忙不住,

奉茶敬酒敬贵人。

不言山伯书楼上,

且说老爷与夫人。

房中吩咐裙衩女,

须要小心去奉承。

梁郎志气高百斗,

稍有差错事不成。

凤鸣答应儿知道,

奴有巧计感梁君。

奴要妆成嫦娥女,

看他动心不动心?

且言山伯正在书楼上,准备与小姐对考,谁知小姐向向房中打份梳妆去了。山伯周围举目观看,书楼真是不同一般。有词为证,诗曰:

楼墙两隔进两厢,

同登诗阁对文章。

半颜红粉半官样,

书楼花草满堂香。

妖娆女,贪恋花郎,

二人同心结鸳鸯。

不同枕,岂同床?

两来及递永传光。

皇宫来报捷,

男九女貌。

双团圆,真大会,

五府振朝纲。

恐君不信,有诗为证:

牡丹枝子出水龙,

朵朵姣容自不同。

天成颜色称佳偶,

采得莲房子不空。

按下闲诗休要表,

言归正传说从容。

山伯上楼坐在书堂,等小姐出来对考,谁知小姐到梳妆楼去了,十分打扮,才与梁郎对考。恐君不信,有十字语为证:

凤鸣女姣娘一听言自付,

巧梳妆忙打扮急速不停。

上楼台去梳洗菱花对镜,

搽胭脂抹玉粉一点朱唇。

挽罗裙解赤带长有数寸,

青丝发黑油油赛过乌云。

手拿着象牙梳一刻梳就,

左一挽又一梳水波祥云。

后一梳前一梳金凤翻身,

金压女银压鬓双对成品。

玉石圈和戒指两手均分,

内穿着玉奇裙汉衫白净。

外穿着乡罗衣锦华遮身,

穿一件香色袄容光照映。

系一条八宝绉安玉嵌金,

穿一条袶色裙花色齐整。

丝鸾带束着腰喜爱人心,

穿一双凤头鞋前后登紧,

面子宽底儿窄露出后跟。

凤鸣女打扮得花容一等,

行一步响一声进了楼门,

梁山伯猛抬头睁眼看定。

口不言暗中想果是超群,

天地间未曾见这般动静,

想必是天仙女下了凡尘。

凤鸣女见才郎深深拜定,

闪秋波启朱唇发出莺声。

奴不过闰中女读书几本,

怎比得梁相公满肚书文?

请大驾上书楼咏诗几首,

待奴家吐心血勉强应承。

梁山伯一听得不敢迟顿,

忙提笔写情诗送与佳人。

且表山伯听小姐之言,急忙题诗一首,心想打动她心事,看她怎样回我?诗曰:

昨夜东风吼一声,

吹散鸳鸯无处寻。

忽然不见梁山伯,

路逢楼上打凤鸣。

山伯写起诗句,交与丫环,送与姑娘一看。姑娘接在手中,慢闪秋波一看,就知道其中意思了,心中暗喜,即照原诗和他一首,诗曰:

岐山鸣后又无声,

今日飞来这边寻。

高山顶上梁山伯,

现出太阳照凤鸣。

小姐题就,又叫丫环送与相公,山伯一见,微笑不语,明白小姐心意,又题诗一首,诗曰:

梁山高上一锭金,

不称别人把你称。

口中微动一点气,

隔河吹灭一盏灯。

平生志气吹牛斗,

少个拿龙伏虎心。

开口能吞千钟䘵,

何用四时把田耕?

山伯题完,交与丫环,送与小姐观之,小姐微微一笑,随即又回诗一首,诗曰:

梁山高上有黄金,

平生志气自然称。

放下青丝红罗帐,

抬头吹灭一盏灯。

待奴巧计风流馈,

一片乌云复两心。

鸳鸯枕上情偏美,

犹恐懒牛夜不耕。

小姐题罢,又叫了丫环送与相公。山伯一观,心中暗喜,暗把佳人细看一番。

山伯看诗微微笑,

细把佳人看一番。

十指尖尖如嫩笋,

两道娥眉弯又弯。

油头粉面姻脂色,

黑发犹如凤凰山。

你是天仙嫦娥女,

然何独自在人间?

周身四体都看过,

裙边底下现金莲。

若得此人成婚配,

不枉人生在世间。

一时设下千条计,

从头一想礼不端。

昔日辜负英台女,

同床夫妻不团圆。

死而复生同一路,

转眼又过好多年。

朝阳师父对我说,

姻缘有分要团圆。

功名利达登科甲,

妻才子䘵得周全。

因此我把山来下,

访问英台在哪边?

今日又逢裙衩女,

心猿意马牢牢拴。

三载恩情都错过,

诗意风流在哪边?

不可妄把淫心起,

要知其中巧机关。

月里嫦娥天仙女,

红光满面赛牡丹。

穿红著绿催命鬼,

裙带飘飘引魂幡。

十指尖尖如嫩笋,

罗裙带下血河边。

牙床就是真地狱,

鸳鸯枕边鬼门关。

油头粉面追魂剑,

三寸金莲是刀山。

一身哪有长流水?

就是江河也汲干。

英台昔日巧打扮,

贪恋嫦娥起病源。

天堂有路我未去,

跳下奈河万丈潭。

骨瘦如柴脸色变,

一身上下似油煎。

夜梦不祥成虚弱,

南柯道上假团圆。

看看一日重一日,

病体沉重身不安。

不上百日身亡故,

少年别亲实惨然。

是我不知其中意,

妄想台上摘牡丹。

俊俏书生今何在?

红粉佳人在哪边?

阳间未见风流鬼,

世上难寻百岁人。

灵前枉奠香和酒,

空烧钱纸堆成山。

自古世人无百岁,

行要正道坐要端。

金瓶银瓶都是酒,

口尝下来总一般。

为人当要常知足,

莫把私心藏一边。

我把心猿紧紧系,

且把意马牢牢拴。

英台访友那段事,

少年贪花如九泉。

阴曹对案方知晓,

阎君判断了冤愆。

二人前生都失约,

该折良缘有八年。

近来不久团圆会,

无心姻缘且莫贪。

为人不做亏心事,

低头便见水中天。

读书之人有大义,

再负英台心不端。

不如跳出红尘外,

无是无非过几年。

萍水相逢凤鸣女,

因为题诗惹牵连。

弃下英台又招娶,

折我青春寿八年。

好要不言辞了去,

枉费佳人心一番。

不如再题诗一首,

把我心事说根源。

书楼题诗泪纷纷,

暗对姣娘诉知音。

非是鲜花我不采,

先年别下一枝春。

谁是大来谁是小?

各人体贴各人心。

自古姻缘天注定,

岂可弃旧又迎新?

山伯题完,交与丫环,送与小姐一观,小姐知道山伯另有佳人做偶,难分大小,故尔推辞。心想此又何妨,奴就做次房,心下情愿,待奴回诗一首,以表寸心。诗曰:

妾身一点情无差,

生在路门宰相家。

闲来吟读书几卷,

闷来独自去观花。

男子生来原有室,

女子生来原有家。

郎君若有前婚意,

一品夫人让与她。

小姐题完,交与丫环送与相公,山伯一观,微笑不言,告辞出外去了。小姐连忙下楼,说与父亲知道。此生大才,不可轻慢。父母一听此言,就知道女儿有意。急到堂前细说一番。

路爷坐在高堂上,

便把相公叫一声。

老夫有句知心话,

莫向外人去说明。

对诗就是吾小女,

目下年方二八春。

东不成来西不应,

未有门当户对人。

相公有才又有貌,

文武才全不非轻。

要把小女成婚配,

招为东床结朱成。

不是相公喜不喜?

因此舍脸问一声。

山伯即便回言道,

老伯在上听原因。

龙配龙来凤配凤,

乌鸦怎入凤凰群?

老伯本是朝庭客,

多少公子与王孙。

我与定下英台女,

只为功名不成婚。

一个未娶娶两个,

伦理纲常不非轻。

路爷回言不妨事,

我把古人说你听,

昔日有个唐尧氏。

生下娥皇与女英,

姊妹二人同妻舜,

自古及今表贤君。

如今况是两家女,

分为大小结成亲。

官有七妻民三者,

要留相公屈招亲。

山伯听说无言对,

低头不语未做声。

路爷又来开言说,

相公不必苦忧心。

今日允你为婚眷,

同读诗文看五经。

寒舍再把文章习,

早早登科做公卿。

那时又访祝家女,

好与英台结成亲。

先定英台为一品,

我女做个二夫人。

不要你费半点礼,

今日良辰就成婚。

忙忙扶出凤鸣女,

当天一拜结成亲。

若不今日成婚配,

犹恐相公变了心。

山伯知道难推诿,

拜谢路爷与夫人。

拜毕随入房中去,

喜煞才女小凤鸣。

二老心中多欢悦,

唯有山伯自思付。

英台同床已三载,

未得鸾凤与和鸣。

今日又与小姐配,

岂肯私自又重婚。

来在房中无别事,

高点明灯读五经。

苦了凤鸣裙衩女,

一夜奉陪到天明。

且说来朝天色亮,

山伯各自出房门。

白日书房攻经史,

晚来又进绣房门。

凤鸣小姐忙迎接,

笑在眉头喜在心。

吩咐丫环摆酒宴,

杯杯先敬读书人。

上面坐下梁山伯,

下坐小姐路凤鸣。

二人饮酒多一会,

忽听谯楼起初更。

丫环对对来敬酒,

要到席前把酒斟。

饮酒不觉又一会,

忽听谯楼起二更。

二更饮酒多闲谈,

谯楼起鼓已三更。

凤鸣小姐开言说,

先请相公解衣衿。

山伯回言请自便,

小姐且睡莫担心。

凤鸣听说又坐下,

山伯各自读五经。

小姐侍在桌子上,

眼观山伯耳听文。

读过文章三更到,

不觉谯楼起四更。

忽听谯楼四更传,

忙了小姐路凤鸣。

叫声相公请安宿,

山伯低头不做声。

小姐然何不知故,

只得又陪到五更。

谯楼打过五更鼓,

金鸡报晓又天明。

凤鸣小姐巧打扮,

山伯书房看五经。

一日方过天色晚,

愁煞山伯读书人。

山伯正坐丫头到,

读书姑爷请进门。

山伯心中暗思想,

果求贤德女佳人。

又说凤鸣路小姐,

数夜熬油到天明。

年少佳人真伤惨,

喜在眉头怒在心。

要说相公不知事,

诗词歌赋件件能。

要说相公已知事,

夜夜攻书不安身。

嫦娥相见情不乱,

夜夜无意对寒灯。

待奴题下诗一首,

打动才郎至诚心。

且言小姐无其奈,

题诗一首动他心。

诗曰:

昨夜联婚喜气从,

芙蓉帐内不相逢。

少年血气花不采,

转眼就是白头翁。

小姐题完,交与山伯手中一观。山伯即题笔回诗一首,诗曰:

非是联婚今不从,

佳人帐内不相逢。

一朵鲜花我遂采,

双凤朝阳姐间翁。

二人题罢,不觉酒至。小姐奉酒一杯,作诗四句。诗曰:

十指尖尖奉一杯,

奉郎心下要知回。

眼前灵芝权不采,

还要踏雪去寻梅。

山伯起席敬酒,回诗四句:

借花献佛回一杯,

姣娘心下要知回。

园中牡丹且不采,

要等尼山一枝梅。

二人题罢诗和句,

小姐开言问一声。

相公心中有何故,

从头一二说奴听。

奴是三从四德女,

三纲五常记在心。

忠孝节义是本份,

礼义廉耻讲得明。

奴非残花并败柳,

有话说来奴愿闻。

山伯即便回言道,

小姐听我说根生。

昔日攻书尼山上,

遇着英台结同心。

女扮男装为书友,

三载同窗不知音。

回家访友方知晓,

正是人齐祸来临。

英台许与马家去,

贪恋酒色夜日深。

不上百日身亡故,

二世还阳未配人。

今日又配贤小姐,

如何不把心来凭。

这事是我心腹事,

小姐不必起疑心。

若要二人同欢乐,

除非寻着英台身。

看看科场离不远,

八月初八试期临。

要得鸳鸯双栖树,

还待全场挂头名。

闲谈不觉天明了,

夫妻看看两离分。

山伯要辞路爷去,

路爷听说暗伤情。

忙忙取过银一百,

吩咐酒宴来饯行。

路爷连敬数杯酒,

凤鸣小姐提壶瓶。

忙到堂前奉杯酒,

祝君得志早回程。

奴是郎君来分别,

一对鸳鸯宿两林。

狂风吹散比翼鸟,

大雨淋开并翅莺。

路上残花休要采,

须念家庭一枝春。

得志回头须便转,

步步登高跳龙门。

你言洞房花烛夜,

留在金榜挂头名。

奴在家中倚门望,

从今不去巧梳妆。

山珍海味从此断,

绫罗缎疋收入箱。

懒时菱花整容面,

恐怕放下脚一双。

你在路上要思念,

想别奴家未同床。

进京得做高官职,

须要抬头望家乡。

山伯答应我知道,

莫劳小姐挂心旁。

说罢之时转身走,

反身出了路家庄。

一路景致无心看,

到了京城赴科场。

三场已毕写龙榜,

御笔亲点状元郎。

有个奸臣叫马力,

家中生下一女郎。

要招山伯为女婿,

山伯苦推不承当。

惹得马力心大怒,

要设巧计害梁郎。

丢下马力且不表,

边廷反了北平王。

战表打上京城去,

北海岸上摆战场。

马力见得心中喜,

眉头一皱作主张。

状元不从姻缘事,

连夜奉书奏君王。

新科状元梁山伯,

文武全才世无双。

差他领兵去出阵,

本是皇家一栋梁。

君王见奏心中喜,

差下新科状元郎。

当殿封为将军职,

千钟俸䘵伴君王。

山伯急忙把恩谢,

御酒三杯下教场。

雄兵百万离京地,

战将千员已离厢。

忽听一声大炮响,

状元领兵到北方。

兵马飞走小军报,

不觉到了北海旁。

且表山伯领兵到了北海,屡次交战,杀得番甲不留。北平王兵败,投下降表,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献进五花马一匹,白玉南天带一根,山河地理裙一条,山伯收了降表,即修本章,连夜送回京都。那日又是马力看本,不由计上心来,将本押下,一来贪宝,二来怕山伯回来不好做事。因此暗奏一本,言道朝阳反了女将,屡次讨战,不敢动兵,山伯平蛮有功,得胜之兵,撤过朝阳剿女将为万全之策。圣上心中大喜,传下圣旨,不分星夜送至山伯营中。山伯正要回朝,剿本圣旨又到,不敢有违,即速传将令,从燕山到朝阳去矣。

山伯一声传下令,

惊动十营大小兵。

大排队伍分两路,

金瓜钺斧朝天蹬。

兵马便从燕山走,

旌旗闪烁离大营。

山伯骑上五花马,

龙凤旗号锦色分。

大小将兵随后走,

长短刀枪似麻林。

人人都说铁汉子,

个个盖世英雄兵。

老的不过三十岁,

少的不过二十春。

路上黎民不侵扰,

禾苗不敢耗半分。

好似蛟龙出大海,

犹如猛虎下山林。

快马还要加鞭子,

行军好似风送云。

看看行了数日正,

朝阳不远扎下营。

待等粮草齐备后,

黄道吉日去交兵。

不表山伯安营事,

再言小姐路凤鸣。

自与山伯分别后,

坐在书房看五经。

闲来点起香三柱,

保佑爹娘寿长生。

远望丈夫身荣贵,

联科及第早回程。

自从那日进京去,

奴家常常挂在心。

路上孤身一人走,

饥饿寒冷谁问声。

忧愁在心谁宽解,

哪个与郎混光阴?

也该挂过龙虎榜,

未必无名没有音。

去时奴家也嘱咐,

取了功名早回程。

今日算来一年正,

然何一去杳无音。

奴的爹娘年又老,

况奴年少又青春。

万贯家财谁人管?

千亩田地付何人?

想起心头暗伤惨,

不由泪珠往下倾。

家中无有兄和弟,

只有奴家一个人。

忙与爹娘来商议,

女扮男装去进京。

二来要访梁山伯,

二来要想取功名。

吾生志气高天下,

不论男女做公卿。

二老听说开言道,

女儿说话不中听。

你能作诗有几首?

你能做得几篇文?

满朝文武非小可,

帝都群儒数不清。

若是把你来中了,

除非试官瞎眼睛。

凤鸣小姐开言说,

爹娘不必量实人。

万卷诗书藏腹内,

女儿头上有黄金。

不怕文章高天下,

玲珑巧计在寸心。

爹娘不信等儿去,

做个鲤鱼跃龙门。

巧言已毕忙打扮,

换了青丝发万根。

取下耳环洗粉面,

头带一根公子巾。

拖地蓝衫穿一件,

脱下花花乡罗裙。

小小朝靴穿脚下,

内缠花线数不清。

来到堂前拜父母,

一身打扮是书生。

一双爹娘心欢喜,

女儿打扮果相称。

且表路爷与夫人,因小姐单身出门不便,甚不放心,即命丫头,取得金花二朵,道:“你且作诗一首,与我一听,看你去得去不得?”小姐言道:“爹娘且坐,有诗奉上!”诗曰:

欲登凤阁与龙楼,

须向文章妙处求。

有朝禹门三汲浪,

金花专插女儿头。

又有诗奉上:

爹娘何必苦忧伤,

只为功名伴男装。

月中丹桂随我拔,

挂印封候是本行。

有朝一日春雷动,

鹿鸣御宴我先尝。

不信但看游街日,

光前裕后把名扬。

小姐吟罢诗和句,

洋洋得意坐一旁。

二老即忙开言道,

女儿志气果然强。

叫你表兄同一路,

又与堂弟下科场。

表兄姓王名德顺,

堂弟名叫路逢章。

凤鸣改叫路逢家,

这个名儿甚显扬。

有他二人同一路,

侄亲骨肉量无妨。

三人同路去赴考,

个个都做秀才郎。

一双爹娘心欢喜,

三人志气果高强。

不觉主考又来到,

三人才高中三场。

一齐得志中了举,

迎宾设宴客满堂。

亲戚朋邻来饮酒,

谁个说她是女郎。

不觉又是三个月,

三人进京下会场。

一齐又把进士得,

殿试做了状元郎。

凤鸣点过头名客,

德顺做了探花郎。

逢春点取为榜眼,

三人此处伴君王。

三清王爷一公主,

结下彩楼在街坊。

公主叫做姬红瑞,

高坐彩楼看才郎。

三人游街来到此,

不觉走到彩楼旁。

红瑞一眼来看见,

年少登科状元郎。

忙把乡球拿在手,

暗靠日月与三光。

惟愿老天来保佑,

绣球打中状元郎。

忽听锣鼓一声响,

对对宫娥着了忙。

忙把状元扶下马,

请你楼上接东床。

拜毕请到王爷府,

喜杀三清老爷王。

就在王宫安身住,

招为附马要圆房。

凤鸣心中暗思想,

做得什么事一场?

好要殿前去推本,

绣球打在我身旁。

榜眼探花都不打,

你将绣球打玉棠。

单单要打裙衩女,

今夜怎么上牙床?

忧愁不觉天下晚,

宫娥来请进洞房。

凤鸣只得进房去,

喜杀房内那新娘。

当时摆下酒一场,

宫娥彩女站两旁。

看看饮酒二更后,

吩咐宫娥出了房。

公主在先安宿了,

凤鸣连衣卧牙床。

公主不解其中意,

何羞不肯脱衣裳?

不觉连衣睡数夜,

或立或坐不进房。

且表红瑞心中不乐,不知状元何故连衣而睡,待我题诗一首,以动他心:

洞房花烛少年郎,

连衣滚滚睡牙床。

鸳鸯美枕为谁设?

绫罗锦帐为谁装?

嫦娥有意夜偏短,

丹桂虽芳枉自香。

牡丹芍药归罗帐,

栀子何不睡海棠?

公主题诗已毕,压于床上,各自睡了。凤鸣进房,看见诗文,便知公主有怨于她,心想:我回诗一首,由她去想。诗曰:

月里嫦娥状元郎,

紫袍金带卧牙床。

白马金鞍为谁设?

自恋诗书腹内藏。

织女有心嫌夜短,

牛郎无意恨更长。

玫瑰锦玉归罗帐,

牡丹怎应献海棠?

状元题完,依然连衣而卧,天明各自出房去了。公主醒来看看,诗句压在床上,细看一遍,不解其意,心想今夜待他进房,再问详细。不请公主回诗,且言山伯安营于吴江,离朝阳不远,候黄道吉日交兵,皆因粮草不足,只得修本进京求粮草,那日国王正当升殿,有本进京。圣上传旨,宣新科状元开读。凤鸣领旨,细看一番,只见上写道:勅封奉天征伐北海将军大成臣梁山伯奏闻。臣听国以民为本,战以兵为先,臣赖天威,北海已平,转领大兵百万之众,扎营于吴江岸上,不敢攻打。朝阳粮草不足,冒奏龙颜,仰望吾主赐粮。臣不胜待命之至。谨奉此闻。凤鸣读罢,方知山伯领兵吴江,不胜之喜。圣上传旨,那个大臣押粮至军中,只见马力在旁春奏道:“新科状元可以押粮前往!”圣上准奏,即差三元前往。听官有所不知,因马力有谋朝之意,满朝文武皆是心腹,只有三元不知。谁知正合凤鸣心意,一来要躲开公主,二来要访山伯。此时领了圣旨,各人回府。一日,凤鸣进王府与公主分别,公主正要问她根由,见她奉旨押粮,只得含泪而别。待日后回来再看如何?次日押粮草动身往吴江而去,要会丈夫,故此连夜奔走。

奴家点了状元职,

丈夫吴江做将军。

一路欢迎来得快,

不上三月到大营。

山伯排队来迎接,

迎接钦差三大人。

三人进了中军账,

行礼已毕分客宾。

吃茶已罢方落盏,

山伯抬头看三人。

这个状元多面熟,

不知哪里会一巡?

从头一二问了姓,

凤鸣知晓不说真。

二人暗地丢眼色,

德顺逢章不做声。

虽然山伯曾会过,

不多日子记不清。

山伯吩咐摆酒宴,

鞍马劳顿要洗尘。

四人共席来坐下,

个个都是少年人。

凤鸣小姐想说破,

犹恐耻笑众三军。

饮酒不觉天色晚,

营中擂鼓起了更。

此时四人各安宿,

明日黄道要交兵。

德顺逢章即睡了,

唯有凤鸣不安宁。

因爱红梅吞口水,

不见狗屎来恶心。

翻来覆去睡不着,

起来独自坐中军。

一人坐在中军帐,

时把瑶琴奏数声。

翻来覆去睡不着,

起来独自坐中军。

一人坐在中军帐,

时把瑶琴奏数声。

奏的不是别一曲,

单单奏的别离情。

且言凤鸣小姐方去睡了,忽然想起事来,奴与梁郎成亲以来,尚未同床共枕。今日奴到营中,一见梁郎,心如刀割,好要相认,又在万马营中,恐失机关。奴又奉旨押粮到此,又是这等打扮,梁郎如何晓得?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不相逢。待奴奏琴一曲,以叹原因。凤鸣抱琴在手,细奏一曲,恐君不信,琴音为证:

想当年,

别君容易见君难。

好似开斜月,

高山倒流泉。

今日千里相会,

对面无缘,

一个独宿,

一个孤眠。

一阵愁眉,

一阵喜欢。

喜郎挂印封侯爵,

权的白马并金鞍。

人生只为利名荣,

光前裕后心意满。

福䘵金,

只侯十五夜。

中秋月儿圆,

渔家乐,

采莲蓬,

蓬莱美景,

戏耍秋千。

虽不远,

似隔山,

使奴恨越九重天,

千愁万恨难上难。

欲眠不能眠,

奏动琴一篇。

知音能识透,

团圆在目前。

且表凤鸣一曲已毕,安身而睡。再言山伯正在思想明日出战之事,未曾睡着,忽闻琴声响亮,侧耳细听,心下思想,即时起来,到营中一观,只见残灯一盏,桌放瑶琴,不知何人到琴中奏琴。听得是女子琴音,想了一会,我营中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刀山火海,哪有女人到此?又难拷问,不如奏琴一曲和之,遂奏一曲:

奏动琴来百草生,

奏动琴瑶和一声。

天色晚,

夜黄昏,

琴声凄冷不忍听。

似拿天边月,

海底去寻针。

叹今霄,

琴瑟相对,

有影无形。

一个奏,

一个听,

一阵欢喜,

一阵伤心。

喜今朝花逢月下生,

日月遮黑云,

人生只为利与名。

到相识好知音,

犹如春日雨,

万物得滋生。

牛郎织女会,

中秋月儿明。

花世界,

九莲灯,

逍遥快乐,

一刻千金。

虽不远,

洒我千行泪。

欲罢不能,

不肯孤身睡,

怀抱一张琴。

知间早见面,

枉费一腔心。

且表山伯奏完一曲,欲去睡了。凤鸣听得琴音,就知梁郎心事。想此时正要交兵之际,待平了朝阳,再作商量。一夜无话休表,且言次日天明,山伯升帐传下将令。先差十员守府将,攻打头阵。十将得令,来到阵前一看,喊道:“你营中有能将出来交战!无有能将出来投降!降来不少封侯之位,倘若半点不依,我兵杀进城来,鸡犬不留!”小军即忙报信,祝爷正中中军帐内,忽闻此报,急叫女儿商议。英台听说,吩咐手下抬枪备马伺候。

英台听说心大怒,

脱了一身换一身。

取下金衩换金甲,

解下罗裙穿战裙。

金盔金甲穿戴起,

八宝战鞋足下蹬。

左带弯弓秋月样,

又插狼牙箭几根。

柳叶尖枪拿在手,

诸般宝贝随带身。

忽听一声号炮响,

将军领兵出了城。

马到阵前就动手,

一员女将战十人。

两边打起交战鼓,

各显本事定输赢。

马来马去如梳过,

刀去枪来吓人魂。

刀刺咽喉差一寸,

枪戳心窝欠二分。

十员大将不顾命,

英台只当混眼睛。

此时马上暗思想,

肚内思量八九分。

哪有闲心与他战?

就在怀中取宝珍。

包天罗帕拿在手,

六甲灵文念一声。

轻将宝帕挠一扰,

十员大将不见形。

残兵败走忙忙报,

闯进辕门李总兵。

女将杀法多利害,

红光一闪拿十人。

山伯一听心大怒,

待我阵上看分明。

言语末了人来报,

小将前去看分明。

不怕她有无价宝,

我有红绒九股绳。

山伯吩咐仔细看,

总兵答应出营门。

来到阵前一声喊,

女将领兵出了城。

二家不言就动手,

各把武事分败赢。

总兵此时心暗想,

这个女将有威能。

杀人还须先动手,

取出红绒九股绳。

举手半空扰一扰,

英台马上笑盈盈。

你将红绒来套我,

姑娘还有数千根。

忙把壶瓶往前举,

收来红绒九股绳。

总兵一见心大怒,

焉敢取我宝和珍?

又把真言来念动,

飞砂走石遍地生。

开始一个先锋将,

后来十个李总兵。

英台马上微微笑,

姑娘做个旧营生。

这些名为小戏法,

姑娘做的才是真。

念动真言并咒语,

水火瓦片往下倾。

上面火烧千尺焰,

下面洪水向上升。

三军一齐都跪下,

单单留下李总兵。

总兵知道事不好,

打马加鞭各逃生。

总兵只是往前走,

英台打马随后跟。

总兵正在危急处,

山伯营中看得真。

骑上七星五花马,

闯在阵前救总兵。

马到阵前一声喊,

女将不得乱胡行。

英台听说勒住马,

看见来人着一惊。

明是哥哥梁山伯,

然何今日做将军?

且言山伯英台马上进前,彼此一观,着了一惊,二人带言带笑,言道:“或战或不战,各人退后再作商量。”英台吩咐将人马退进城中,二人不言而别,二家官兵不知何故,问过元帅却不言不语,不敢细问。英台进府与祝爷说了原因,又到后面而去,对梁夫人说知。梁夫人吩咐,明日写书一封,差官到山伯营中下书。山伯吩咐来朝进城,凤鸣问道:“元帅何不交战?将兵撤至城中,却是为何?”山伯言道:“那女将是我姻亲。我的婶母现在军中,故此相认,原是一家!”凤鸣知道女将原是英台,心中大喜。次日天明,大炮一响,各路人马进了帅府去。祝公行礼已毕,又见梁夫人走至军中,叫一声道:“侄儿!”不由两眼汪汪,山伯急忙上前问其原由,然何在此?梁夫人放声大哭,说与侄儿一听。

王氏开言一声讲,

叫声侄儿听原因。

别人为官多顺利,

我家为官苦十分。

叔父为官清如水,

蒙恩升朝要回京。

过路宿了文通店,

私通田文与子真。

杀我家丁二十口,

抢去金银和宝珍。

杀你叔父与兄弟,

抢去绫罗与衣衿。

留下叔母与小姐,

朝日苦逼成姻亲。

母女正在危急处,

犹信天差有救星。

多蒙英台祝小姐,

杀了总兵与仇人。

因此才把冤仇报,

自立为王掌三军。

如今与侄重相会,

犹如枯木又逢春。

夫人说罢言和语,

山伯闻知泪纷纷。

不言山伯伤心处,

再言三元见夫人。

三元一起来见礼,

王氏回礼不非轻。

回礼已毕到后帐,

山伯传令众三军。

三家今日团圆会,

不许响鼓动刀兵。

传了令箭进账去,

见了妹妹泪纷纷。

又见英台祝小姐,

一家团圆天作成。

英台不诉衷肠话,

山伯提起话根生。

喜一阵来悲一阵,

今日团圆值千金。

从前事儿我不表,

今日良辰好完婚。

夫人忙对祝爷说,

我与山伯来主婚。

祝爷夫人心欢喜,

愿得二家得珠陈。

山伯听罢微微笑,

英台听得不做声。

祝爷即便开言道,

可随夫人来做成。

新科状元来赞礼,

当天一拜结成亲。

八拜天来八拜地,

八拜祖宗与众神。

夫妻拜毕归房去,

饮过交杯酒三巡。

庭前摆酒众官饮,

杀猪宰羊宴三军。

不言众人饮酒宴,

又表谯楼已三更。

且言谯楼鼓已三更,山伯进房言道:“夫人你我死而复生,分别数年,不知才学似前否?欲与夫人联句,不知尊意如何?”英台道:“当得奉陪,望大人起句。”山伯言道:“有了!”急先起二句:

结拜攻书到学堂,

相随相依不商量。

英台诗曰:

西施醉舞娇无力,

空悬明月待君王。

山伯又题诗道:

今日喜逢红罗帐,

鸳鸯枕上细思量。

英台回诗道:

君家即识逢莱路,

何故痴迷在学堂。

山伯又题诗道:

今日又得团圆会,

必有笙箫引凤凰。

山伯言道:“夫人请安宿。”

英台欢喜,答曰:

半夜梳妆天尚早,

山伯即答曰:

黄昏点灯正当时。

英台又曰:

昔日赐酒何不饮?

山伯答曰:

知味已醉几多时。

英台言道:“奴还有残诗一首,望大人对了安宿!”

才子请坐不用忙,

要学尼山上学堂。

红罗丝帐鸳鸯枕,

任你忙来我不忙。

山伯又对诗曰:

佳人不必苦作痴,

我把衷肠诉你知。

百年修下风流债,

管你题诗不题诗。

不表山伯英台作诗,且言凤鸣小姐有心步月,故意到窗外细听知音,不由得心急:“待奴与你二人和诗!”就在窗外高吟一首,诗曰:

二人不必苦作诗,

我把衷肠诉你知。

只因深信尼山语,

应不砱来湟不缁。

又诗一首:

今屋人间传二美,

银河天上报新妻。

万种浓情今夜乐,

百年恩爱趁此时。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草逢春。

阳春姻景留一半,

赐与当年路氏妻。

二人听罢诗和句,

心中思想着一惊。

山伯即便开言道,

何人窗外咏知音?

小姐窗外来回禀,

尊声大人你且听。

回思昔日泪纷纷,

何人墙下躲其身。

大人若还不肯信,

有诗为证你且听。

昔日闲游到墙边,

濛濛细雨衣不干。

堂前饮过交杯酒,

佳人才子对诗篇。

红罗锦帐空来设,

未与君家并头眠。

今夜只隔窗儿外,

凉风吹动一身寒。

二人虽则来饮酒,

杯杯相让不沾边。

但把房门开半扇,

一夜吹箫上九天。

小姐题完,山伯就把招亲情由之事,说与英台细听一番,即将房门开了一观,却见是状元,大着一惊,凤鸣即此做完,连忙上前抱住英台,叫道:“妻呀,怎么与山伯交情去了,你把我马德芳丢在九霄云外去了!全不在意,我在阴司告状,阎君判明,死而复生,今日我也身荣,同我交情去罢!”英台一听此言,便将宝剑抽出欲杀,凤鸣言道:“夫人且慢,我与你做玩的!”即将身上衣服帽子脱去,果然是佳人。三人重新见礼大笑。山伯心中大喜,就问小姐如保高中,请细说一番。

小姐即便开言道,

状元夫人听原因。

自与大人分别后,

信息全然杳无单。

是奴设下奸巧计,

女份男装做书生。

一来进京寻夫主,

二来考试求功名。

出了小考就约伴,

乡试高拔中举人。

进京三场回进士,

殿试状元点头名。

新官显贵洲街道,

彩楼脚下招姻亲。

三清王爷一公主,

女名红瑞结成亲。

叫奴怎么安身睡?

高点明灯读五经。

那日忽见状元本,

借事押粮出盛京。

一来要躲公主事,

二来要想会夫君。

那日忽见状元本,

像事押粮出盛京。

一来要躲公主事,

二来要想会夫君。

逢章榜眼是堂弟,

探花表弟姓王人。

今日一家团圆会,

姐是君来奴是臣。

英台开言哪里话?

扁担挑水平肩人。

你是路门宰相女,

钦点状元一品臣。

奴是苏州祝家女,

自立无名女将军。

你曾扮过书生样,

我也做过男子身。

今日三人重相会,

春霄一刻值千金。

梁爷冤仇都报了,

齐与君王定太平。

一夫二妻管甚好,

分甚君来分甚臣。

凤鸣小姐又来说,

尊卑长幼礼要明。

自由五行生父子,

从来八卦定君臣。

君为臣纲天心顺,

父为子纲家道清。

夫为妻纲伦常正,

是妻是妾有君臣。

先到梁府为一品,

后来从事二夫人。

话说不觉三更起,

一床锦被盖三人。

此夜话文休要表,

又到来朝天色明。

各人大小齐收拾,

三月十二转回京。

不言山伯收兵转,

又从朝阳说根生。

可恨奸臣叫马力,

地端又把计来生。

盗了朝廷无价宝,

贪心又想坐龙廷。

勾引番蛮多思国,

言说大王动了兵。

带领番兵数十万,

暗地杀进花锦城。

马力逼了君王死,

自立为王坐此京。

满朝文武随他管,

江山番王平半分。

苦了忠臣尧天吉,

私引太子去逃生。

番王领兵出城外,

四门扎下四座营。

马力心中多忧虑,

单怕山伯转回城。

一来知他威名大,

二来兵权在他身。

三来会齐英台女,

就是朝阳女将军。

加上太子又逃走,

伙同一路了不成。

又差波罗番王去,

要拿太子除了根。

不说波罗来追赶,

又言山伯转回程。

正遇波罗拿太子,

山伯一见怒气生。

交兵不上三五合,

波罗一命丧残生。

救了天吉与太子,

分兵四路杀进城。

谁知英台法力大,

番兵一个不留存。

马力一家全拿住,

短剑劈开王朝门。

马门大小都受刑,

刮骨熬油点天灯。

又扶太子登龙位,

从头一二封功臣。

且言山伯与英台夫妻二人,杀了番将人马,又进城杀了马力全家及满朝奸臣。与马力从事者,概行斩杀。山伯即扶幼主登位,勅功封臣。山伯封为定国王总督管赦天下大戍臣之职。英台封为定国王后,代管三边女将军之职。凤鸣系状元及递,封为定国王次后,现任女状元之职。姬经瑞公主,先招状元为附马,今归山伯,封为定国王后三宫之职。梁氏小姐,封为朝阳正宫皇后之职。梁夫人封为皇亲国太之职。王德顺无妻,将御妹青元公主下嫁,招为附马,加封天官之职。路逢章无妻,将御妹庆元公主下嫁,招为附马,加封内阁大学士之职。尧天吉封为保驾大将军之职,众文武连升三级。不上数日,各家人父母接到京中,毕受诰封之职,各食俸䘵千钟。众功臣谢恩已毕,山伯奏道:“臣平北海,北平王敬来宝贝数件,被马力收藏,遍京搜寻,并不在了。”圣上传旨,不论大小官员,若有知道此宝下落来献者,官上加官,谁知路爷在朝做宰相时,知道马力有个私宅在城外,圣上大喜,即差路爷带领一千兵丁出城,围了马力私宅,取出宝来,又抄出多少金银与圣上。圣上大喜,言道:“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也不言,且表山伯引得三位夫人回府,一家团圆。忽一日,山伯言道:“夫人,我和你二人开一门亲,不知夫人意下如何?”英台言道:“王爷又来取笑,妾身同王爷,前数年早已成就了,今日何故又言开亲?”山伯言道:“你的人心,我的四九,都是有才之人。当初跟随我二人受了多少苦楚。今日我二人可为天作之合,难道夫人就忘了不成?”英台点头言道:“这个自然。”凤鸣言道:“须要巡茶过礼,不要学我们不值钱的,送与王爷,还请不上床,费了我多少诗句!莫依到一样,那道理使不得!”英台说道:“二夫人言请不上床,他当初在尼山,与我同床睡,连题诗句还不知道。”凤鸣言道:“他实在是个痴呆子,不如一个女子,你看三夫人结下彩楼,莫说将绣球打男子,连我一个女子,她都容不过。”四人不觉大笑。山伯言罢,吩咐人心四九行茶过礼完婚。

山伯吩咐忙齐备,

成全六礼都过清。

猪羊酒果样样有,

绫罗缎疋色色新。

东房过礼西房去,

迎宾待客饮杯巡。

我和夫人对亲眷,

人心本是祝家人。

英台过点妆奁礼,

打扮人心做新人。

人心虽是丫头女,

貌比嫦娥不差分。

手拿象牙梳一把,

解开青丝发万根。

头上挽起蟠龙髻,

果与凤头不差分。

金银玉镯随戴起,

五色绫罗穿满身。

人心打扮多齐整,

来了媒证二夫人。

恭喜人心嫁不远,

后门出嫁到前门。

四九虽是书童子,

身材俊俏小郎君。

左边站立是四九,

右边站的是人心。

夫妻先拜天和地,

又拜主上有大恩。

拜毕之时归房内,

洞房花烛结成亲。

一家大小心欢喜,

文武双全福满门。

不表山伯一家欢喜,又言次日天明,有道圣主传旨,宣文武上殿,饮太平大宴。此时正是风调雨顺。不论男女,但进皇宫,又要题诗一首,以贺太平,为王先作一首,众依次递,圣主诗曰:

为主昔日出盛京,

惨遭朝内大奸臣。

今日大州成一统,

威震山河乐太平。

娘娘诗曰:

为后昔日泪两行,

因父冤仇在朝阳。

大州一统乾坤空,

封官立后伴君王。

梁夫人诗曰:

梁氏昔日泪不干,

哭夫痛子受熬煎。

九重天上丹书下,

今番宝殿乐团圆。

梁山伯诗曰:

为臣昔日去评番,

偶遇奸臣把宝贪。

平番定国封王位,

八宝银枪是擎天。

王德顺诗曰:

德顺昔日下科场,

蒙君赐点探花郎。

皇王有道加封赐,

连婚招娶结东床。

路逢章诗曰:

逢章昔日去押粮,

为国尽忠到朝阳。

同扶圣主登龙位,

招为驸马伴皇娘。

尧天吉诗曰:

天吉昔日伴君王,

波罗追赶在路旁。

扶得圣主登龙位,

一片丹心护朝堂。

祝英台诗曰:

英台昔日走朝阳,

贪官恶棍把命亡。

太平天子朝元日,

丢下无名女大王。

路凤鸣诗曰:

凤鸣昔日把街游,

遇着公主结彩楼。

本是天子门生客,

封为王后伴王候。

红瑞诗曰:

红瑞昔日结彩楼,

眼观才郎抛乡球。

牡丹跌在芙蓉池,

一品当朝伴王侯。

四九诗曰:

四九昔日走东西,

犹如失散一群鸡。

红鸾巧报团圆会,

金鸡独入凤凰梯。

人心诗曰:

人心昔日走西东,

仙人堂上一芙蓉。

几对鸳鸯作巧合,

朵朵芝子满堂红。

众臣诗曰:

为臣不易为君难,

君正臣良万民欢。

文武忠心扶社稷,

惟愿吾主万万年。

众人吟毕,龙心大喜。传旨排下御宴,君臣同乐。

圣主设下九龙宴,

君臣同乐贺太平。

一家大小团贺会,

上至君来下泽民。

九龙宴罢承恩谢,

各领赏赐转回程。

山伯一家回王府,

连夜修本奏朝庭。

请假还乡去祭祖,

祭毕祖宗又回京。

一家享尽无穷福,

三个夫人共一心。

后来三人齐生子,

代代为官远传名。

到底路遥知马力,

事久自然见人心。

因此攒成书一本,

传留世间与人听。

说书之人须仔细,

听书之人要用心。

且学天吉保幼主,

莫将马力当师尊。

大家做个忠良将,

代代儿孙福满门。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伯英台 【柳荫记 】
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楼台会
柳荫记(唱本)
唱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史》(下)
孝歌《山伯英台》下段
孝梁山伯与祝英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