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西夏》【历史】:读千卷书之第277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话说西夏》【历史】:读千卷书之第277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中国史书籍的第三十六本书:《话说西夏》。

一个真实而鲜活的西夏,既不苦涩难读,又不失历史真实。

一、党项拓跋部的崛起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党项人就进入了河曲地区,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大分化、大改组、大融合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西部与北部草原地区,这种分化、改组、融合尤为剧烈。生活在河曲地区的党项人正是在这种民族大分化、大改组、大融合中成长起来的。

党项族最强大的部落是拓跋部,鲜卑族也有一个拓跋部,历史上鲜卑吐谷浑又曾统治过党项人,由此引起党项拓跋部是来源于鲜卑族,还是来源于羌族的争议,并自唐代以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拓跋赤辞,这位党项大首领,勇武善战,威猛刚毅,通晓方略。作为吐谷浑老伏允王的女婿,深受吐谷浑文化的影响,又久居边塞,熏染华夏之风,对隋、唐之事也略知一二。因此,他虽然屯兵狼道坡阻击唐军,但没有轻易出击。

党项拓跋部归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居住的松州(今四川松潘)设置了32个羁縻州,封拓跋部大首领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皇姓李。吐蕃奴隶主政权从青藏高原上崛起,不断向外扩张,与唐朝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唐太宗李世民采取“扶弱抑强”的民族政策,通过扶持党项羌,设置羁縻州府,封授部落首领,在唐蕃之间形成一个军事缓冲地带。

二、宋太宗重文弱武,小成大败导致越削越乱。李彝超击退唐兵,在党项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这场生死较量,拓跋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被中原王朝强大军事力量强迫就范的局面已被打破,拓跋氏依赖中原王朝生存与发展的传统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自己作为一种势力独立发展乃至建立国家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宋代党项崛起与建国不是偶然的

宋太宗重文弱武,小成大败,对党项民族问题缺乏研究,没有汉武帝、唐太宗以武摄政、以文修德的文治武功大战略思想,而是小处着眼,大处忽略,心机费尽,不但没有达到削弱党项的目的,反而越削越乱,越削越强,从而导致宋朝一直面临辽国未灭,西夏又起,西夏未灭,金国又起,金国未灭,蒙古又起的被动局面。

宋辽“澶渊之盟”的订立,给宋、辽、夏三角关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多年来,李继迁能够同宋朝抗争,主要依赖的是辽的支持与帮助。“澶渊之盟”后,宋辽结好,夏辽攻宋联盟便遭到破坏。没有辽的支持,西夏如果再对宋发动战争,就只能是孤军奋战,必将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李元昊奠定西夏立国基础。二十三岁的李德明在父亲的灵柩前继位。他审时度势,对外和好辽宋,全力向西,“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1032年李德明死后,其子李元昊继续向西用兵,最终占据整个河西走廊。

西夏国的疆土由三大板块组成,按照占领的先后顺序,第一块是以夏、绥州为中心的鄂尔多斯,第二块是以兴、灵州为中心的河套平原,第三块是以甘、凉州为中心的河西走廊,这三大板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如果把西夏比喻成一只猛虎,那么,夏、绥就是虎首,兴、灵是虎腹,甘、凉是虎尾。清代史学家吴广成对此评论说:有兴、灵州则绥、宥之势张,得甘、凉则兴、灵之根固。西夏立国基础从此奠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匡扶李唐定难,到割据西北称帝,定难军为什么走上了造反之路?
白高初兴:党项人的西夏立国记
鲜卑后裔建立的大白上国(西夏)
党项族与西夏王朝1
西夏国,源自拓跋鲜卑,形成于唐末藩镇割据之时
中国历代民族问题盘点——党项羌(西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