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实说话划算吗?—“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四十三

老实说话划算吗?

刘秀因为天下初定,不愿意折腾,因此用了不少萧规曹随的守成型人物,其中有一个人叫刘昆,有不少奇葩的故事。

刘昆担任江陵令(今湖北省荆州市)。当时江陵县连年火灾,刘昆经常向火叩头,能降雨止风。这是第一个奇葩故事。

后来刘昆征授议郎,升为侍中、弘农太守。当时弘农附近老虎为灾,行旅不通。刘昆为政三年,推行仁政,老虎也背着小老虎过黄河去了。光武听说,认为很奇怪。这是第二个奇葩故事。

建武二十二年(46),刘秀征召代替杜林为光禄勋。诏问刘昆:“你以前在江陵,反风灭火,后来作弘农太守,老虎北渡黄河,实行了什么德政招来了这类事呢?”

刘昆回答说:“这不过是偶然的巧合罢了。”左右的人都笑他太老实,不会说话。刘秀笑道:“这才是长者所说的话啊,言无虚饰。如果换做别人,不是自夸,就是趁机拍马屁奉承我了”。刘秀让左右的人写在本子上。令他教授皇太子及诸王小侯五十余人。

我们探讨一下,马上临近年底了,大家都面临年度的绩效述职或表功。一般人都往往喜欢把自己的功劳说得大一些,或者把别人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给自己加分,从而多捞点年终奖金。

你觉得我们是应该自夸并趁机奉承领导,还是学学刘昆的老实说话?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们先分析一下自夸或揽功的行为是怎么产生的。如果一个组织是持续创新的,也就是一直致力于把饼做大,那么团队成员从共同努力把饼做大所得利益比纠结于分饼所得利益要大,那么成员自然就倾向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创新和工作上,而不是在抢功和粉饰自己上面花功夫。

如果一个组织是稳定发展,甚或开始走下坡路,那么把饼做大的意义不大。倒不如研究如何分饼更实惠,因此团队成员的精力和时间就会花在研究如何抢功和自夸上面。那么在任何领导或上级在场的时候,说学逗唱的嘴皮子功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这类组织的成员会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究如何进行PPT呈现,如何进行夺人眼球的演讲煽动,以及如何揣摩领导意图,引起领导关注的说学逗唱这些功夫上面了。

如果一个组织是第二种风格,可以断言这是没有前途的,因为组织成员都把时间用在说事上,而不是做事上。我们知道任何业绩都是要实干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组织发展也是这样的。

因此个人建议长期来说,人还是要客观老实一点好,讲数据讲实事,长远来看对人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自夸揽功只是一种伎俩,并不能成为发展的真本事。随着国家和组织的实质发展,需要的是真正做实事的人,而不是说学逗唱的人。

所以,这种毫无技巧的做法反而是大技巧,是个人发展的真正捷径。我个人赞同刘昆的“长者做法”,老实说话是聪明人做的事。

请思考:如果你在组织中遇到夸夸其谈而官运亨通的人,如何对待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小故事大道理87 
光武中兴二三事
领导七戒
厚道【摘自读者】
最新管理思维方式
反风灭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