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家可归者:繁荣社会的伤疤

华盛顿州府Olympia是一个美国西岸小城,毗邻海湾和森林,从5号公路下来很快就可以看到白色石砌的州府大楼,庄严的罗马柱,高大的圆形穹顶。

星期一中午,我和女儿在州府大楼附近的餐厅吃饭。从餐厅窗口正好看到小小的街心公园。公园长方形,有几棵大树和草坪,一个小纪念碑,从东到西对角线有一条笔直的小路,路边分散着两把长椅,一个垃圾桶。

几个无家可归的人在公园露宿。 一个年轻女人坐在草地上,面孔通红,不知道是日晒,还是醉酒,她双手推过脸,把蓬乱的头发推到两边,犹豫一会儿,似乎不知道要做什么,拉开一个毯子蒙住头,躺了下来,蜷缩住身体。

另一个人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花白头发,浅蓝色毯子垂在身上,他的全部家当都堆在一个手推车上,他把头放在推车上,把毯子拉过头顶,努力平衡身体入睡。 在他脚边一个流浪者头发和胡须连接成一团,挤在一个绿色的睡袋里,酣然入睡。

九个无家可归者,包括两个女人,七个男人,一个黑人,八个白人,有老有少,都寄居在这个长度不超过五十米的公园里。

一个遛狗的男人牵着狗从公园小路走过去了。

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带着他三个可爱的孩子快步穿过公园。

一个穿靴子的女人跟着她的男人从公园边谈笑着走过了。

一个又一个客人推开餐厅的门进来、出去。 我和女儿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公园。 我想起了一路的店面都挂了牌子:No  Public Restroom (不提供公共厕所)

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里,根据不同统计,每天有超过五十万到两百五十万无家可归者,2013-2014学年里有140万学童入学时没有家庭住址。

Olympia向北不到一百公里就是华盛顿州的经济中心西雅图。翡翠之城(Emerald City)西雅图拥有众多知名公司包括微软、波音、亚马逊、星巴克、Nordstrom等,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入,西雅图经济经过几起几落,在过去二十年内人口增长近十倍,地产开发蓬勃兴盛。

与此同时,西雅图的无家可归人口激增,根据2015年的一项统计,至少有一万人露宿街头或者住在临时救援所。

我在西雅图看到了一个五六岁大的男孩跟着母亲住在西雅图中央图书馆附近的街角,他们有一辆童车,上面塞满衣物,挂着一个纸牌:Anything helps (请求任何施舍)。我让女儿给了他们一点钱,男孩的母亲点头致意。

傍晚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去一家商店买一种流行的儿童玩具fidget spinner, 店里没有,母亲拽着孩子出了店,当天天气很热,男孩光着上身,脸上没有美国儿童常见的娇憨,他简直像一个粗鲁的成年男人,他跟着母亲和其他的流浪者交谈,这对于他就是正常的生活,他无需判断和结论。

多年前在德克萨斯州,这个美国流浪儿童最多的州之一,我居住的小镇有一群流浪街童,小的八、九岁,大的十二、三岁,他们曾向我乞讨食物,曾经在镇上的啤酒节呆望欢乐的人群。

我在新泽西读书时,北面临近贫民区,零星的几家店装了防盗门窗,按根出售香烟。我碰到过一个黑人女人扶着她的老母亲向我讨钱,我面色恐惧的给了他们一点钱,她愤恨的说:你怕什么!

美国,一个人如果无家可归,最可能的原因是找不到可以支付的起的住所。但于此同时,美国的空房子数目超过了无家可归的人口数目。 无家可归者现象出现始于上世纪快速的城镇化,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大大增加了这个群体的数目。

在无家可归人口中,绝大多数为男人,其中12%为退伍军人。在美国退伍军人受到各种优待。我找不到数据可以说明为什么老兵流浪者的比例如此之高。但是酗酒吸毒是造成无家可归的第三大原因,战争创伤可能会让老兵难以适应社会,开始寻找方式麻醉痛苦。

在三番著名的渔人码头,清晨时,我看到附近几乎每个街角都有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缺乏医疗、卫生和营养,没有朋友家人,散发臭味。无论实际年龄如何,他们都面目苍老。有人终日咒骂,有人缩成一团,有人喃喃自语。

在城市中,人密集成群,个人物理空间的减少需要心理空间的增加,才能保持宁静和安全。城市居民习惯了流浪者的存在,慢慢学会视而不见。在繁华富有的纽约,衣着时尚的男女插脚而过占据小小角落的流浪者,像经过一团待清扫的垃圾。

也有人为他们疾呼,也有人憎恨他们的存在。无家可归者遭受的仇恨犯罪(hate crime)四倍于其他特殊人群,如同性恋。他们遭受警察的清扫,也受到救济团体的帮助。

在流浪者中,黑人和白人占据多数,本来即是人口少数的印第安人和亚裔更是少数。作为社会少数,他们的群体潜意识里的不安全感更高,更加努力扎根。 在华盛顿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地,你会看到路边一个个的赌场,停车场里停满了车,但他们同时也孵化成千上万的三文鱼苗放入溪流,保持祖先传授的与自然共存的方法。

在任何唐人街,你都能看到在油腻后厨拿着最低工资,做到手肿脚肿的华人。他们无法、不能、不敢、不愿成为在异乡流落街头的人。

2007的一项调查中,67%的纽约人认为大部分无家可归的人居无住所是因为他们自身无法控制或改变的因素,36%的纽约人恐惧自己有一天会流落街头,15%的人非常忧虑这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这就是天堂和地狱并存的美国,这就是唯有依靠自己的社会。无家可归者是这个繁荣社会的伤疤。

当一个孩子来到世上时,他有清澈的眼睛,玫瑰的笑容,他依恋母亲的怀抱。他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独自睡在街头,像一只肮脏憔悴的野兽。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没有人能对这个伤疤无动于衷。

--

写在后面:前几天在西雅图周边旅游,美景奇观震撼我,街头流浪者刺痛我。 写这些字,不是为了批判,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绪,更无意比较美国和中国,每一个社会都有痛楚,对比并不能合法化问题和伤疤。

( 文中照片来自Reuters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联社:无家可归危机震动美国西海岸
德国的流浪汉在新冠危机中如何过冬?
流浪者也是公民中的一员(多图)
揭秘美国流浪汉:瘾君子、艺人、哈佛高材生……无论是谁,他们都有尊严
英国普通工人沦为流浪汉,不吸毒不酗酒,努力工作却付不起房租
艺术家的反流浪者路钉破解大法:铺床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