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的哲学思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在传统的平台中心战、计划中心战、人口中心战等作战概念基础上,先后提出网络中心战、行动中心战、知识中心战、决策中心战、社会中心战等不同维度的“中心战”概念,不断推动作战概念创新。中国著名哲学研究专家涂纪亮在《美国哲学史》一书中指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哲学在许多领域内已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中心。”分析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有其军事上的演变规律和制胜机理,也有其哲学上的印记。

“中心”结构概念——物之所成

“中心”概念是认知结构理论的范畴。当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天体系统;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不同层次的中心结构组成的。不难看出,结构化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从“人类中心”到“自然中心”,从“物质中心”到“宇宙中心”,“中心”结构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结构,“中心”概念可以说是人类认知的起点。在美国英语中,“中心(center)”作为一个可数名词,主要有6个方面含义:①(会议、活动、服务等的)中心;②(工业、活动等的)中心;③中心,中央,中部;④(市镇的)商业中心,闹市区,繁华地带;⑤中心,核心;⑥(关注的)中心、焦点,中心任务。结合这些含义,分析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其“中心”结构主要有四种划分方式。

“主体中心”与“客体中心”。主体(Subject)与客体(Object)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战争中对抗的双方,往往都把己方作为战争的主体,而把对方作为战争的客体。因此战争中的主体与客体是相对的,并且都呈现为有组织的、集体的结构。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中,人口中心战和社会中心战兼具“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两种结构的形态,平台中心战、网络中心战等其余的基本可归为“主体中心”结构。这也可以说是美军以自我为中心的战略思维方式和霸权主义思想的一个反映。

图片

“具体中心”与“抽象中心”。具体(Concrete)与抽象(Abstract)是一对常用的哲学范畴。具体是客观存在着的或在认识论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抽象是从具体事物中被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两者在人的认识中相互联系和转化。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中,平台中心战、网络中心战、数据中心战和人口中心战属于“具体中心”结构,计划中心战、行动中心战、知识中心战、决策中心战和社会中心战属于“抽象中心”结构。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演变的逻辑大致是——从具体中心到抽象中心,再从抽象中心到具体中心。这也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规律。

“部分中心”与“整体中心”。部分(Part)与整体(Whole)是标志客观事物的可分性和统一性的一对哲学范畴。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有机统一,部分是整体中的某个或某些要素。分析美军多维度“中心战”,其概念主要是以某个“部分”或局部的“整体”为中心,并且新提出的“整体(部分)中心”总是以旧的“部分(整体)中心”为支撑。比如,“网络中心”需要以“平台中心”为支撑、“社会中心”需要以“人口中心”为支撑。美军“中心战”概念的演变,充分反映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统一,反映了通过不断强化部分上的“要素优势”来形成整体上的“系统优势”的思路。

“时间中心”与“空间中心”。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是战争的两个基本维度。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袤性决定了战争时空总有其物理上的“中心”。克劳塞维茨的“顶点”思想就是对攻与防“时空中心”的限定。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也有时空中心的问题。比如,从“计划中心”到“行动中心”,是时间中心从“战前”转移到“战中”;从“平台中心”到“网络中心”,是空间中心从“有形空间”转移到“无形空间”;从“知识中心”到“决策中心”,是空间中心从“信息空间”转移到“认知空间”。分析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的演变,总的趋势是时间节奏不断加快、空间维度不断升高。

图片

“中心”功能原理——物之所用

结构决定功能,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美国结构功能理论代表人物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ns)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是因为社会找到了一种手段(结构)去满足人类的需要(功能)。战争作为两个集团乃至两个社会的整体对抗活动,其发生同样需要一种手段(结构)。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的提出,内在驱动因素与“中心”结构的功能密不可分。

中心聚焦功能。中心聚焦是基本的光学常识,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方法。提出新的作战概念,常常是军队加强作战能力建设的一个“中心”。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除了能够集聚军队内部资源、凝聚部队作战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美军由“占据技术优势”向“占据战术优势”转变。原因在于:技术虽然能够决定战术,但技术上的优势并不自然带来战术上的优势,技术对战术的影响有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美国陆军专家杜普伊研究发现,在近代和更早一些时期,由于军事首脑等方面的阻力,从新兵器的采用到被军事体制完全吸收,大约需要20年的时间。美军自然深谙这一道理,所以不断提出新的能够起到更好聚焦作用的“中心战”概念。

中心协同功能。协同学理论告诉我们,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关键并不在于系统是平衡或非平衡,或是偏离平衡状态的远近,而在于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作战系统是最为复杂的巨系统,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自然离不开协同,而美军多维度的“中心战”概念无疑就发挥了这样的协同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技术世界一流,但其军种之间以及军种内部在平台、网络以及系统等方面,仍然存在制式标准上不统一、不兼容问题,相互之间通联困难。正是“网络中心战”“决策中心战”等概念的提出,较好地发挥了协同作用,有效促进了美军诸军种在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中的协同发展,在执行联合军事行动中的协同动作。

图片

中心牵引功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美军作战概念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来源于战争实践又付诸于战争实践,特别是多维度“中心战”概念的提出,更是与之前的战争实践密不可分,对其后的战争准备和军事行动起到显著的牵引作用。“网络中心战”概念于1997提出后,美军将建设C4ISR系统作为推进军事转型的核心,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时,美军侦察卫星即可直接向B-2战略轰炸机座舱传送情报;“行动中心战”概念于2000年提出后,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斩首”“拔点”即成为典型作战样式;“决策中心战”概念于2019年12月提出后,在2020年1月定点清除苏莱曼尼的行动中,美军即实现了战略决策和战术行动的无缝衔接、“决策中心”与“行动中心”的完美结合。

“中心”运动规律——物之所变

运动是事物的普遍属性,遵循固有的、具有统计性质的规律。美军多维度“中心战”作为一系列作战概念,从其提出、发展、成熟、运用到演变,也必然有与其“中心”运动密切相关的规律。

中心扩张律。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而使系统趋向更加混乱无序的状态。由于特殊的军事要求,作战系统虽不是完全孤立的系统,但仍是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一旦缺少外力干预,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换减少,也会出现熵增,进而趋向扩张,导致混乱无序的状态。比如,美军“平台中心”结构自由扩张的结果将会是,平台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相互之间通联困难,维护成本和保障压力不断增大,直至难以有效运行;“网络中心”结构自由扩张的结果将会是,数据冗余、信道拥堵、信息溢出,战场迷雾加重。“决策中心”结构自由扩张的结果将会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自主系统超越人类机体,人机大战一触即发。

中心转移律。中心自由扩张的结果是,作战系统不断熵增、直至崩溃。为防止出现这种极端后果,就需要加快系统与外部的物质和信息交换,及时突破旧的中心结构、建立新的中心结构。比如,美军突破“计划中心”、建立“行动中心”,缓解了计划的短视性问题,增强了行动的时效性;突破“平台中心”、建立“网络中心”,缓解了平台的通联困难问题,增强了多样化平台的整体效能;突破“数据中心”、建立“知识中心”,缓解了信息溢出的问题,增强了信息处理的实效性。突破“知识中心”、建立“决策中心”,缓解了认知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突破“人口中心”、建立“社会中心”,缓解了人口资源利用局限的问题,增强了社会维度的关注度。

图片

中心融合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中统一就是矛盾对立面的融合。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也有其矛盾运动,既有“中心”自身矛盾的融合,也有不同“中心”之间矛盾的融合。比如,“平台中心”与“网络中心”反映的就是物质和信息的矛盾,物质平台需要信息网络赋能,信息网络需要物质平台支撑,二者统一于具体的战争实践。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曾提出“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结构中,同质性的“中心”与异质性的“外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统一体系。分析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整体上也呈现“中心-外围”的结构,一个时期以哪个“中心战”概念为“中心”,其余的就是“外围”。

中心对抗律。战争是最激烈的对抗形式。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是立足自身矛盾对抗的结果,更是基于与可能作战对手之间矛盾对抗的结果,旨在取得在作战手段、信息赋能、指挥决策等方面的非对称优势。一般来说,对抗性矛盾需要对抗的形式来解决。但对抗不是解决矛盾的唯一形式,更不是一切形式,包括解决不同意识形态领域之间、不同政治团体之间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分析近年来美国军事战略以及外交政策、贸易政策的演变,始终充斥着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零和博弈、穷兵黩武等思想,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对抗性思维在作怪,其结果也必然是穷途末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军多维度“中心战”概念的制胜机理
未来智能化推演仿真的思索
系统战:人工智能支撑下的体系作战
思考点滴-29
算法战,人工智能在战争中的应用
一切只为打赢未来战争:美军正在发展分布式战斗管理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