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认知理论:归因理论、信息加工观点、新发展等

一、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社会心理学家不再满足于社会认知过程的笼统研究,也不再试图建立一种能阐明社会认知整体过程的理论模型,这致使认知一致性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始走下破路,并逐渐并阐述社会认知过程本身的归因理论所代替。

归因理论认为,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控制和适应社会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解释,即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根据他人某种特定的人格特征或某种行为特点推论出其他特点,以寻求各种特点之间的因果关系。

20世纪 60年代,琼斯和K.戴维斯出版了《从行为到倾向性:人的知觉中的归因过程》,他们将研究焦点放在认知主体的归因过程中,建立了一种能系统解释个体根据具体行为推断行为者意图的理论,被称为对应推断理论。

20世纪70年代,归因理论研究走向高潮,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热门领域,其中以H.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影响最大。凯利将归因现象分为两类:多线索归因和单线索归因。

多线索归因:认知主体根据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而进行的归因。

单线索归因:认知主体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

凯利强调了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三种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将它们之间的组合抽象为归因的过程模式,所以他的理论又被称为三度理论。

早期的归因理论家着重从个体理论角度分析归因动力,而现代归因理论家则重视情绪情感、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归因的作用。J.特纳在其情感交换理论中重新阐述了归因动力,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会让个体产生近体偏见,从而作出内部归因。消极的情绪体验会让个体产生远体偏见,从而产生外部归因。

地位构建理论也涉及了归因动力,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中处于高地位的个体会对其成功作出内部归因,从而认为其权力和地位都是合法合理的。比如高高在上的领导会认为权力都是他们通过努力应得的。低地位个体如果人为地位规则已经合法确立了,则会作出内部归因,如果规则没有确立,则会作出外部归因,认为高地位者施行了不公正的行为。如果事与愿违背或高地位者和低地位者之间产生了不一致,则高地位者会作出外部归因,责怪低地位者并加以处罚,低地位者则作出内部归因,并体验消极情绪。

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一些研究者用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提出了许多新的归因理论和模型。经典归因理论也在不断深入,衍生出许多与归因有关的情绪和动机理论,比如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习得无助理论等。

二、社会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观点

一般认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赛的《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正式作为一个学派而成立。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着重揭示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事实”,而很少涉及在发生这类“事实”时人的心理过程如何。在某种意义上,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分析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在试图回答人何以表现出特定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个问题。

信息加工观点的中心概念就是图式,在社会心理学中,图式概念可以被用来理解人们如何加工、解释复杂的社会信息。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它可以影响人们对社会环境中信息的整合、记忆和理解。另外,人们也利用图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将它们完好地保存下来。因此研究图式可以很好地解释和说明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判断。

在自我研究方面,心理学家运用信息加工观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们认为,自我概念就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系列认知结构,在社会经验中,个体总是用这些认知结构去认识并解释与自我有关的种种刺激。

三、社会认知理论的新发展

1、内隐社会认知:是由格林沃德等人在1955年提出,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与传统社会认知不同,内隐社会认知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认知活动, 是认知主体不需要努力地无意识操作过程。

2、具身社会认知:用具身认知的观点来重新诠释社会认知问题,研究具身现象对社会认知产生的影响。基本观点是:身体状态和生理状态不仅影响基本的个体心理过程(如情绪),也可以影响更高级的社会认知过程(如理解抽象概念、社会态度)。社会认知过程并不处于单独的认知网络中,而和身体的感知觉神经网络以及运动神经网络相交叉和联系,因此身体的物理属性和动作状态其实都会参与社会认知的形成过程。

经典的实验是:实验者让被试观看幽默动画并判断其幽默程度,在这个过程中被试将一支笔放在嘴里,其中一组被试必须用到牙齿(强制作出微笑的表情),另一组被试则要用舌头含住笔(阻止微笑的表情)。结果用牙齿咬住笔的那一组(微笑组)认为动画更加幽默。这意味着,面部表情能够促进个体相应的情绪加工。这让我想起,脸上露出微笑,假装开心,或者真的会变开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节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覃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