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月18日晚8点丨如何运用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重磅预告

Perseverance Prevails

2022年6月18日20:00
旅加学者、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哲学博士、《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修订版)译者仲海霞老师线上直播开讲!

聚焦

本次直播的重点是什么?

从高考作文窥见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
为什么说探究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如何运用探究切实有效地提升思维能力?
如何借助《权衡》在课程中融入探究和批判性思维?

主题图书

《权衡:批判性思维的探究与应用(修订版)》

(明德经典人文课)
ISBN:978-7-300-29791-0
定价:89.00
出版日期:2021-12-15
本书以一种引人入胜、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聚焦于批判性探究的实践,对批判性思维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本书通过在一组角色人物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展现出推理和论辩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通过关注探究的实践,而不仅仅只是单个的论证及其评价,书中所展现的途径也使得读者得以磨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本书特色包括:1.独特的方式:在一组角色人物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为探究过程树立了模型,也凸显了批判性思维的辩证维度。2.跨学科:有专门的章节致力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领域的探究,从而展现出批判性思维与哲学系之外的课程的关系。

这一新鲜而独到的批判性思维途径教给学生做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的能力,并且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探究的实践。

中国版《权衡》拟在原书基础上进行修订:保留原书核心理论及论述,删减部分章节,使之更适合基础教育读者群,并邀请业内专家提供中国案例,替换原书中欧美背景的案例,并针对这些新案例做出分析。

中国版译者序

我与《权衡》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时我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读博士。在这一年暑假,我作为co-instructor与戴维·希契柯克教授共同为即将开始的冬季学期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做准备。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我们挑选的就是《权衡》英文的第一版。然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费小琳主任联系我,让我将其翻译成中文。这个译本于2014年出版。2018-19年,我与人大出版社合作,在北京连续举办了两届批判性思维与探究式学习研修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各门学科中融入批判性思维。我们采用的教材就是《权衡》的中译本。

在翻译第一版的时候我就感慨,这本书的框架非常新颖,只是它所选择的案例均为来自加拿大社会的热点话题,而其中某些在中国读者中可能难以引起共鸣。当时我就希望能有一本借鉴《权衡》这本书的框架与方法、同时又能采用中国社会的案例、做到“中国化”的教材。现在,经过两位作者和人大出版社同仁的努力,这个面向中国读者的版本终于要问世了,我由衷感到高兴!

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是因为教授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在传授某种知识,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一本好的批判性思维教科书(或课程)应旨在(A)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B)教给他们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方法和工具;(C)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迁移。

《权衡》中提出的探究方法正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种努力。它围绕6个指导性问题而展开:

1. 这个问题是什么?

2. 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什么样的断言和判断?

3. 对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其相关的理由和论证是什么?

4. 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

5. 各个论证的效力有多强?

6. 我们如何比较性地评价各种理由和论证,以得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

大多数批判性思维教材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步骤5,即对单个论证的分析和评估。这种方法试图教给学生各种批判性思考的工具(阶段B),但是并不花太多精力在激发学生的思考(阶段A)和促进能力的迁移(阶段C)。《权衡》的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后两点。

激发思考的兴趣

教授批判性思维是要锻炼学生以某种方式思考。那么,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让他们脑子转动起来。一本好的批判性思维教材(和课程)应该具有“thought-provoking character”,即激发思考的特性。但是,很多批判性思维教材过于强调符号逻辑、谬误分析或对脱离语境的单个论证的评价。符号是远离学生的经验的,脱离语境的单个论证也是如此。有时候,即使采用了真实的案例(例如取材于当地报纸的文章),案例也通常没有得到充分描述,学生所知道的只是教材中呈现的孤立的片段。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分析评估这些论证。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一种激发,因为案例脱离于学生之外,他们看不到跟自己有什么相关。

杜威(Dewey1956)在他的《儿童与课程》一书中指出,教学中有三种典型的弊病,是由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经验而导致的:(i)与学生所知、所感、所爱的东西缺乏有机联系,这使得教学内容沦为纯粹形式化和符号化的;(ii)学生缺乏学习这些内容的动力;(iii)只给学生原始材料的删减版或“简读”版,使其丧失了激发思考的特性。

《权衡》用探究方法来避免杜威提出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相脱钩的问题。

探究的第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其问题意识以及强调理解问题背景的重要性。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在学习,而是信息的暂时获取。等到促使获取这些信息的外在目的—考试—一旦消失,这些信息也就烟消云散。为什么我们学生没有能把信息的获取转化成学习?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乏问题意识。

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引领知识建构的引擎。信息需要通过一个心理化的过程、形成一个结构而为我们所掌握。没有问题,一堆散乱的信息就缺乏一个贯穿的主线。探究方法起始于问题,正是要扭转这种局面,用问题引擎为知识的构建提供动力。

问题提出来之后,探究途径要求从三个方面对问题的背景进行调查:问题的现状、争论的历史,以及相关的思想、社会、政治以及历史背景。这迫使探究者去深入挖掘,从语境中建构出这个问题对“我”的意义。由此,教学内容才不是纯粹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而是与“我”相关的。越是深入探讨某个问题,就越能看到其中的联系和相关性,思维也就越能够被激发出来。《权衡》的风格不是蜻蜓点水地不断变换讨论的案例,而是鞭辟入里,力求彻底研究一个问题(例如,第8-10章专门只讨论一个死刑的废留问题)。依据我的经验,这一步骤对于弥合学生和案例之间的鸿沟非常重要。当学生感知到案例与自身的相关性从而参与进来,我们就为避免杜威所说的脱钩问题迈出了一大步。

一个视野更为广阔的批判性思维概念

接下来,让我们审视一下应该教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批判性思维概念。正如非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之一布莱尔教授(Blair2006)所说,许多人将逻辑导论课或非形式逻辑课与批判性思维课混为一谈。然而,如果我们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是“为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理性的反省思维”,那么“很明显,无论是形式化的还是非形式化的论证逻辑,都无法涵盖进行批判性思维所需的标准、程序和策略”。

从上面列出的探究的六个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出,《权衡》的探究方法并不局限于论证分析和评估,而是拓宽到任何能够根据标准进行判断的领域。比如,我们能够对电影(第2章)或艺术品(第14章)进行批判性思考,而这些通常被认为是“感性”的话题,是被大多数批判性思维教科书排除在外的。

《权衡》在批判性思维概念上的拓展也反映在其辩证层面。按照这种方法,探究者不仅要有支持己方观点的证据,而且要有意识地去搜集和解释他不一定同意的论据和观点。本书的书名正是这一点睛之笔:权衡各方证据和论点后得出判断。第九章对死刑问题的“正反双方论证表格”就是对此一个精彩的呈现。可不要小看了这种表格。它是突破我们的思维误区的有效工具。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要求:“尽可能客观无偏见地考虑问题”,可是这种口号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效的,人们仍然会坚持既有的信念。这被称为“信念固着”。根据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里介绍的研究,“要求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解释”是唯一一个可以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的有效手段。

更为难得的是,《权衡》并没有回避最困难的部分:就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做出基于充分理由的判断。“辩证”不等于和稀泥,也不是简单地“一分为二看问题”,而是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前提下、基于现有的证据做出可以得到理性辩护的判断。

新版的改进

中国版最大的变化是案例的重新整合。本书中的案例要么是全新的,要么是增添了大量来自中国社会的素材。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我与两位作者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素材搜索过程,案例也是几易其稿。我还记得在为第11章搜集案例的时候,先后考虑过化工厂污染、转基因食品、996工作制等多个话题,都被一一否决,因为两位作者希望这个案例的呈现场景是委员会式的正式机构,而不满足于一般的网络讨论或者家庭讨论。这可难倒了我,因为这种委员会在我们的社会还是挺稀缺的。最后经过反复斟酌,将这一章的案例敲定为广场舞噪声污染,以小区委员会讨论的形式出现,才算是通过。

本书的作者之一白琳教授在剧本写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她同时也是一位研究创造性思维的专家。本来是坐而论道的理论话题经过她的匠心独运,转身成为构思精巧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她在构思对话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运用让我大为叹服。我相信你在阅读本书中的对话时,一定能看到自己以及周围人的影子,也一定会惊讶这是出自一位只会说“你好”“谢谢”两句中文的加拿大教授之手!

之所以花这么大功夫搜集案例和编写对话,也是本书为解决迁移难题所做的努力。所谓“迁移难题”就是怎样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们深深明白,思维的培养从来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要融入到日常交流的点滴之中的,正如书中的角色在对话中所例示的那样。通过日复一日的优游涵泳,使批判性思维成为学习者的第二天性。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的第1-11章可谓核心部分。如果是一门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议能够覆盖所有这些章节。第12-15章的内容是探究方法在各个学科的应用,可以视时间允许而有选择性地讲解。

如果是具体学科的教师,那么可以借鉴第12-15章与你的学科内容最接近的部分,了解探究方法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然后依据具体情况,将第1-11章的各个知识点的细节穿插到学科教学中去。

如果是对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自学者,那么可以随着你的兴趣、困扰你的疑惑去阅读。正如前文所述,当我们为着自己而不是某个外在目的而读书的时候,问题应该是我们最好的引领。

无论是以何种身份、何种目的阅读本书,关键在于能够把握住探究的精髓,秉持面对复杂问题的全局性视角,始于问题、按照探究的步骤深入、将各类思维工具和概念融入其中。

如果我们关心的是培养学生(或者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了解一些思维工具或术语,那么《权衡》中所展示的探究方法就值得尝试。对于有志于推进批判性思维的教师来说,本书是一本值得采用的教材。对于希望了解批判性思维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会辜负你的时间。

仲海霞

2020年9月12日

►►►

近期直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答7大关键问题,系统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
我们的下一代,到底应该怎样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关键
大学课程教案: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让作文增加10分的一堂作文课:掌握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批判性思维(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