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报分析心理学

部分标注了页码。

1.固有的局限性/2.讨论分析技巧/3.“认知偏见”的知识

第一部分:思维机制(1-3)

Chap 2

1.预期模式深深嵌入人们的意识中。即使人们已经得到警告,并努力考虑到那要不同与先入之见的信息,预期模式仍然模式仍会继续影响我们的认知。努力保持客观并不能确保准确认知。 与这些预期相一致的事件较易被认知和处理,而与其相矛盾的事件中认知过程中则容易被去接和忽视。

2.开放的思维是没有深度的。

3.思维模式形成很快,却很难改变。

4.新的信息会被已有意象同化。渐进,逐步演化的变化总是被忽视。

5.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之后,最初来自于模糊或模凌两可信息的刺激也仍然会干扰认知的准确性。

6.接触这一模糊意象的时间越长,人们对自己形成的这种初始但可能是错误的印象就越信心十足,而这种初始印象对此后认知的影响也就越大。不准确的初始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推翻一个既有假设所需要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做出初步解读需要的信息量。印象所依据的仅仅是相当少量的信息,但印象一旦形成,除非得到了相当确凿的证据,否则他们不会放弃或改变自己的看法。

7.严谨的情报分析管理体制:

(1)倡导情报分析产品中清楚说明判断依据的假定和推理过程以及结论中不确定因素的涞源与不确定的程度。

(2)对关键问题定期的,自下而上的重新分析。

(3)重视那些揭示和阐明不同观点的工作流程。

(4)说明情报分析的能力和局限,确立基于预期之上的标准。

Chap 3

1.情报分析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人员如何在长时记忆中对数据和经验进行组织。

2.长时记忆对局限不在于信息储存量的生理极限,而是在于如何处理融入信息中和怎样检取。

3.储存在记忆中信息的最重要的特征即互联性。

4.有两个因素影响信息的成功检取:一是信息存储点的数量,二是联系该信息与可能被输入信息激活的其它概念之间的路径数量和强弱。

5.同样的路径也会形成思维定式,使人们的头脑难以对信息进行重组,不易从不同角度思考。

6.长时记忆对技巧,找出关联模式,将众多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或一个图式来处理。长时记忆中储存图式的积累使观察者比其他人更能注意到普通观察者无法察觉到的信息关联模式。

7.从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关键在于,在新信息与记忆中已有图式之间建立联系。这些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要了解信息与已有图式之间的关联程度;二是对新信息的处理程度(投入的精力多少和认知能力的强弱)。

8.死记硬背对应独立图式,这是所有记忆方法中效率最为低下的一种。

9.

(1)新信息可通过已有图式重组信息来检取。消化吸收通过理解来掌握,仅适用于记忆那些与我们既往经验存在某种联系的信息。

(2)建立一个将需要记忆的信息相互关联的记忆结构,有助于记住与记忆中既有概念结构或图式不相符的信息。

10.情报分析过程输入内容:(1)有关历史背景和环境更多的事实信息。(2)情报分析人员用以确定新信息意义的一系列图式。

11.实际知识量与分析经验决定了情报分析人员形成和评估假设的记忆内容和图式。

12.问题外化术,将头脑中考虑的问题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简明扼要的形式写到纸上。(以求克服工作经验的局限性)

13.类别僵化:准确区分不同类别,同时不介意模糊性,将有利于更有效的分析工作。

14.影响记忆内容的因素:信息生动程度,时间发生至今的时间长短,对个人利益的影响等等 p56

15.记忆很少逆向改变:对于那些一开始是因为不符合分析人员预期而被认为不重要或者不相关的信息,哪怕分析人员后来改变了看法,认为此类信息极度重要,它们在记忆中的印象也不会得到加强。

第二部分:思维工具(4-8)

Chap 4

1.提出评估假设的方法:情势逻辑法p62(分析本质原因,预测短期事态发展的最佳手段),理论分析法(众多事例,无法具体确定某一事物发展出现的具体时间范围),历史比较法(缺乏数据理论,只是针对历史事例的一种类比推理,错误概率较高),信息浸入法。除了这些还有最常见的“满意法则”。

2.客观分析依靠明确提出假定,并对假定进行检验质疑,而不是徒劳的把它们从分析中清除。

3.选择假设的策略 p73:(1)满意法则 (2)渐进主义 (3)寻求共识 (4)类比推理 (5)依靠一系列原则或定理区分“好”与“坏”。

Chap 5

1.判断取决于少数支配性要素,而不是取决于对所有可用信息的系统整合。另一些时候,(尤其是相互矛盾)新信息会降低分析人员的信心。

2.赌马案例:信息量增加明显增强人们的自信,但对于预测准确度的提高收效甚微。

3.搜集信息的完整性与诊断的准确性之间几乎不可能存在联系。准确的提出假设,似乎有助于更高效,有力地搜集信息。

4.清楚地认识自身的思维魔性,就应该能够确认和描述做出判断时最为倚重的变量是哪些。同时考虑的很少超过一两个要素。

5.判断基于少数几个关键变量,新变量的有关信息通常不会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6.分析方法:数据驱动分析(判断的准确性取决于数据的完整和准确程度,公认模型),概念驱动分析(动向情报报告源自大量信息分析,却来自于不完整的初期报告和分心人员自己掌握的背景信息。即基于隐约的思维模型,判断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思维模型的准确性。)

7.拼图理论:提出几种假设,再根据假设搜集信息。搜集的重点只是可以区分不同假设相对可能性的信息。p92

Chap 6 讨论思维工具

1.重大情报失误通常是由分析错误,而不是由搜集错误导致的。原因往往是与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型或思维模式不符。

2.思维定式:这一路径附近的信息就易于捡取,同样的意象反复出现,而离这一意向较远的信息就难以进入思维。

3.思维工具:质疑假定(敏感度分析p98,寻找不同的模型,警惕镜像思维p99),从不同视角观察(回溯思考法(置身于未来,回望过去解释分析事情始末缘由),“水晶球”法(设想完美情报来源p101),角色扮演法,“魔鬼代言人”法)

4.何时应转变思维:(1)向意外事件学习(2)战略假定和战术指标

5.对情报做出判断,需要分析人员具有想象出当前形势可能原因及其可能结果的能力,

6.人的智力与创造力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组织的环境却对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具有重大的影响。新颖合理的观点,最有可能出现在适宜它们形成和交流的组织氛围中。

7.情报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和技巧:(1)推迟做出判断(记录观点供以后评估)(2)量变导致质变(3)不自我设限(4)观点融合(5)观点评估

8.与团队互动相比,个人的想法往往更有条理,更加系统。最佳的选择是将个人思考与集体讨论交替进行,用团队互动交流产生的新观点去补充个人想法。

9.创造能力转化为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要经历很多步鄹,而每个步鄹会受到各种社会和心理因素的重大影响,因此创新的研究成果无法有效准确的反映创造能力。在不利情况下,创造力最强的科学家做出的创新性工作甚至可能比那些想象力较差的同事还少,这很可能是源于他们在工作环境中经历了更大的挫折。

Chap 7 分解 外化 矩阵

1.外化:将分解之后的问题从头脑中提取出来,从而把问题包含的主要变量,参数或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简化的形式落在纸面上或计算机屏幕上。把本章开头的乘法运算以简化的形式落在纸面上或是计算机屏幕上。即“给问题画像”,“给问题建模”。(p117)

2.决策分析的精髓在于分解问题逐一解决。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问题,再对这些简单问题透彻思考,最后用逻辑把分析结果组合在一起。

3.把想法落实到纸面上,确保想法长期存在,把事情写下来,列出能够激发新联想的清单。

4.分析工作的首要步鄹:(1)正确判定问题结构 (2)找到其中包含的各个组成成分 (3)整合相关信息

5.购车矩阵示例:(1)列出想要实现最大化的各项重要参数 (2)百分比量化各项参数的相对重要性(3)列出正在考虑的车型(4)在矩阵中列满后,计算符合喜好的车型。

之后需要做敏感度分析,针对其中某个可能变化的参数,其变化是否会影响你购买其它车型。

Chap 8 竞争性假设分析法 p126 重点

1.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切实提出所有合理的可能答案,通过相互竞争比较完成分析。

2.步鄹p129 列出答案-矩阵比较-根据相对可能性得出暂时结论。尝试证伪。-分各个答案析针对几个关键证据的敏感程度-明确所需在意的未来可能发生的标志信息

3.注意区分“尚未证实”和'已被证伪'的假设 p129

4.不确定性越高,分析的结论对政策影响越大,需要考虑的假设就越多。

5.步鄹三中,诊断价值即为能够影响到判断步鄹1中提出的各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的某项证据。

6.如果假设正确,那么见到这个证据的概率有多大?

7.加入一个参数,说明各项证据的内在重要程度,或说明各项证据被隐藏/操纵/伪造的难易程度或某一方这么做的动机有多强。

8.从矩阵中剔除那些现在看起来不重要或无诊断价值的证据,并把它们单列一张清单,作为曾经考虑过的信息记录下来。

9.减号(用以表示与某个证据不相符的记号)最少的极有可能是可能性最大的假设。如某一假设与证据不相符,那我们可以否定该假设。p136

10.减号数量只是粗略排序,因为某些证据肯定比其他证据更加重要,而且证据与假设不相符的程度不可能只用一个简单的加号或者减号就能完全表达。

11.步鄹6,思考关键证据出现错误,误导或适用于不同解释时会对分析产生什么后果。竞争性假设分析法的有点在于确定哪些假定条件应该被质疑,告诉我们哪些事情需要被重新审视。

12.仅有支撑某一判断的书面论据是不够的,除非其中还包括考虑过的其它判断,并且给出了否定这些判断的原因。

13.分析结论应为暂时性的,明确未来观察中应该被注意的标志性信息,它们可能预示着事件正朝着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

14.竞争性假设分析与传统直觉(满意法则)分析的3个区别:(1)分析工作的起点在于一系列完整的不同的可能性,并且平等对待。(2)关键证据可能同时符合几个不同的假设。(3)可能性最大的假设往往是否定性证据最少,而不是肯定性证据最多。竞争性假设涉及寻找可否定假设的证据。

15.竞争性假设分析法可以增大找到正确答案的概率,矩阵能够精确的显示分歧所在,之后的讨论分歧根本原因时效率更高。

第三部分:认知偏见(9-13)

Chap 9 认知偏见

1.认知局限导致人们采用各种简化策略和经验方法来减轻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处理信息的思维负担。

2.认知偏见:因简化信息处理策略而引起的,可预见的,持续存在的思维错误。根源在于处理信息过程中下意识的思维方式。与视觉错觉有些类似:即便了解其本质仍无法避免。

特点:(1)可预见的,持续存在的思维错误,是下意识的思维方式。(2)即便了解其本质仍无法避免。

Chap 10 证据评估中存在的认知偏见 p148

把生动性当标准/缺乏证据/过度注重一致性/处理准确性不确定的证据/不可信证据造成的印象持续存在

<1>把生动性当标准

1.叙述生动和细节具体的信息的影响往往过高,而可能拥有更大证明作用的抽象信息或统计数据却往往被忽视。

2.人类思维对证据的一致性过于敏感,却对证据的可靠性不慎敏感。

3.

(1)直接认知的信息比证据价值更大以及二手信息影响力更大

(2)案例叙述和轶闻要比信息量更大的抽象总结或统计数据影响力大。具体词汇比数字更容易回忆。

4.数据归纳虽然在逻辑上意义重大,影响力却要小于那些不太重要但更加生动的证据。

<2>缺乏证据

1.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分析人员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信息。意识到重要信息缺失,而且还要把这一事实融入到情报问题的分析判断中,那就要比更为具体实在的“汽车未能启动”的实验问题难得多。

<3>过度注重一致性

1.少数定律:本能犯下将少数样本当作大量样本使用的错误。

由于人类生来并未具备统计头脑,对于取得可靠结论之前所需样本的大小并没有任何直觉的认识。

2.(1)少数样本必然存在大量错误和高度不可靠性 (2)对于最初少量数据反映的发展趋势盲目自信

(3)对于在另一群被试身上重复这项实验也能得到完全相同结果的问题产生不合理的高度期待。

3.必须考虑这些证据能偶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已有的信息。

<4>处理准确性不确定的证据

1.即使知道信息来自于一个不受控制且有可能正在试图进行欺骗的来源,信息的影响也未必会削弱。

<5>不可信证据造成的印象持续存在

1.思维具有寻求因果解释的强烈倾向。认知到因果关系越强,证据造成的印象也就越深。

Chap 11 因果认知中的认知偏见 p161

1.推论行为的动因的同时,个人性格以及行为体本身的性质往往被过分关注,而决定行为的环境因素则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此外人类还会高估自己的重要性,认为自己是其它行为个体的行动原因和目标。

2.只有在被无法证伪时,假设才会被接受。

<1>偏好因果解释

人类的直觉几乎不会认为事件是随机的。在任何一组数据中,人们都能够发现明显的规律;在任何一组事件中,人们都能创造出连贯的叙述。

<2>偏好认为存在集中指挥

人类的直觉几乎不会认为事件是随机的。在任何一组数据中,人们都能够发现明显的规律;在任何一组事件中,人们都能创造出连贯的叙述。

倾向将外国政府(任何形式的团体)的行为,看作在集中指挥和计划下有意为之的结果。

1.言论和行动有时是个人而非集中指挥的产物。

2.过高估计美国影响外国政府的行为能力。

3.将不连贯的政策解读为狡诈以及阴谋,而不是理解为领导软弱,犹豫不决,各种官僚或政治利益博弈的产物。

4.如果行为原因是在于不断变化或前后不一致的价值观,官僚机构讨价还价,完全的误解或失策,那么对其行为的预期可能最终落空。

<3>注重因果间的相似性

“同一性谬误“ p168

虽然分析人员的偏见可能不会以阴谋论这种极端形式表现出来,但这一偏见也确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分析判断。

<4>误判行为的内外因

1. 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体本身的特质,而将自己的行为几乎完全归因于自身所处形势的影响。

2. 亲身参与所观察的行为,会增大偏见产生的可能性。他可能会夸大情况的特殊性。因为观察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行为)不具有刺激性,而他人都清楚的理解自己,并且自己的行为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产生预期反应。

<5>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1.观察者通常将他人行为归因于行为体的本性,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个人十分了解自己为影响他人行为做出的努力,却对可能影响他人巨鼎的其它因素了解不足。

2.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在于自己的行为,而失败的原因在于其它。

3.人们和政府倾向于过高的估计自身的重要性。他们对于他人或者外国政府的行为对于自己造成的影响十分敏感,并且通常会认为这些行为和结果都是有意为之。他们对行为的其它原因或结果并不太清楚,也因此忽视其重要性。

4.目标通常是从行为的结果推理得来的,而我们最为清楚也常常认为是最重要的结果,却往往就是那些对我们自身产生影响的结果。

<6>虚假的相关关系

1.两个事件可能由同一原因引起,而不是一个事件引发另一个事件。

2.人们可以凭直觉观察共变关系,也可能通过统计来了解共变关系。

3.人们好像总是关注那些能够支持存在某种联系的事例,却会忽视那些不支持该联系的事例。人们并不能凭借直觉知道自己究竟需要哪些信息,去评估两个事件或变量间的关系。

4.大体而言,历史只记录人们曾经做了什么,而不记录他们没做过什么。与直觉期望或理论相悖的数据则不太可能受到关注。

Chap 12 概率评估中的偏见 p184

<1>可用性规则

1.可用性指的是可想象性,可捡取性,人们在判断某事件发生概率时,下意识会用两种思维线索:(1)这一事件的相关案例是否轻易能够回想起 (2)能否回忆起类似事件发生的数量或频率

2.某个可能的想定越是与人们的经验一致,就越容易被想到,可能性看起来也就越大。

3.分析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对未来事件想定的想象能力的外部因素。

<2>锚定现象

1.定义:通过此前对于统一问题的分析或粗略推算,我们得出一些最先的起始点,以作为预期判断的初步估值。然后根据新信息或新的分析结果,我们再对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

<3>不确定性的表述

1.用模凌两可的言语表述情报结论时,读者会用自己已经确立的看法来判断,并对结论的解读倾向于与既有看法一致,这就产生来偏见。

2.在分析人员确定自己的确定程度的同时,在表述不确定性的词组后面,用括号加上一个数字作为限定,这或许是避免被误读的恰当方法。

<4>评估想定出现的概率

1.基础概率:对众多相似案例总结后的统计数据。

2.当基础概率不清楚,必须通过推理或研究得出它时,就更容易忽略它。

Chap 13 评估情报报告时事后偏见 p200

<1>分析人员视角

记忆流逝的事件越长,偏见的影响力就越大。

<2>用户视角

人们更容易夸大自己在没有告知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就已经知道了正确答案的可能性。(1)人们倾向于低估自己从新信息中获得的价值。(2)新信息帮助他们以更大的信心做出正确判断的程度。

<3>监督者视角

某个事件一旦发生就无法从人们的思维中抹去痕迹,然后再重构人们之前的思维过程。一旦某个结果发生,就难以重构其知道结果前的思维过程,对各项数据的相关性评估有强烈影响。

<4>对实验的讨论

实验的前提条件(1)分析人员必须做出一系列定量预测,使用具体概率数字 (2)清楚界定预测的事件是否确实发生

<5>能否克服这些偏见 p211

如果出现相反的结果是否会出乎意料?

第四部分:结论(14)

Chap 14 改善情报分析工作 p215

搜集信息/管理模式/书面文档撰写技能/增加人数/提高实质专业素养等

(1)正确定义问题,确定对方需求,需要什么可以怎么做(2)提出假设,头脑风暴,自由讨论,集思广益(3)搜集信息(4)评估假设(5)选择最有可能的假设(6)对新信息的持续监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报技术】重组情报领域的结构化分析技术
什么是“思辨能力”,如何评估
如何用笛卡尔思维模型打造超强思维能力
思维敏锐的七条规则(转)
《学会提问》总被老板骂?刷个和他一样的系统,一起批判性思维看世界!(2/2)
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如何习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