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摒弃旧的僵化的学理框架,避免只用“阶级史观”一个视角看待历史

当前国内所用的历史教科书,特别是近代史专著,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修订,因为很多史学著作均是以“阶级史观”的视角来叙述历史。

先说一点结论:我不是反对“阶级史观”,而是认为不能只用“阶级史观”这一个视角来看待历史、分析历史。不是说不能用“阶级史观”,只是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不应该简单套用意识形态的眼镜,要做具体分析。

只用“阶级史观”看待历史,容易不全面,不客观。

历史现象非常丰富,错综复杂,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民族斗争;也有思想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演变,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等等。

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来观察历史现象,这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搞历史的很多人却不自觉地引入了一种片面的观点:强调阶级意识、阶级矛盾,有意无意地把阶级斗争看作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于是,博大精深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应用到历史上时 ,却被缩水成了单一的“阶级史观”,甚至是“唯阶级论”,“阶级史观”大行其道,强行垄断了历史现象的解释权。

从人类社会存在以来,无论何时,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总是首要的活动,无论什么民族首先要吃饱穿暖,才能考虑其他,因此生产才是推进社会历史的强大动力。如果生产活动停止下来,社会不要说什么发展、前进了,就连存在一天都不可能。

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前进,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力是最活跃的要素,阶级斗争本身也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指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阶级斗争只是体现了这些矛盾,并受社会基本矛盾所制约。阶级斗争不能代替或者取消社会的基本矛盾,孤立地突出阶级斗争,并不能帮助我们弄清全部的历史现象。

如果离开了生产来谈阶级斗争,如果忘记了生产斗争而片面地把阶级斗争当作“唯一动力”,这种论述上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在理论上是缺乏根据的,在历史实际中也是解释不通的。

因此,单纯只讲“阶级史观”,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相悖的。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对阶级斗争理解得不完全正确,孤立地突出阶级斗争,脱离开生产和经济发展而片面地强调了阶级斗争,片面地强调了农民战争的作用,把阶级斗争、农民战争当作推进历史的唯一动力,甚至用农民战争解释一切、代替一切,有的历史书用农民战争史代替整个通史。

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但是说得上是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也不过是一二十次。每次时间短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农民战争——也就是“阶级史观”所提出的“农民反抗阶级斗争压迫的高潮”,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四百年时间,在整个古代社会的历史中是短暂的,怎么能用三四百年的农民战争代替长达两三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

这样,势必会使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简单化。

再者,由于“阶级史观”特别强调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著书之人便千方百计地寻找每一次农民战争是如何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如何促进生产的。有时,也找到一些材料,找到一些论据,但说服力不强,比较牵强。

英国从17世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二三百年,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农民战争;美国除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之外,以后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国内战争,更没有什么农民战争;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处于与西欧相类似的封建社会,“明治维新”后虽然也发生过农民起义、工人罢工、市民游行,但规模小,大规模的阶级冲突、长时间的农民战争是没有的。但是英美日这些国家的生产发展很快,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根本无法用阶级斗争、农民战争推动生产发展的公式,来解释这些历史现象。

纵观历史,通常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民战争并没有直接带来生产的高涨,甚至有时还可能带来生产的萎缩,因为农民从来就不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也不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群体,刻意拔高农民战争的作用,经常暴露出同历史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毛主席曾指出,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社会制度腐败,一个是经济技术落后。这两个原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社会制度腐败,那就要使用革命的手段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经济落后,那就要通过发展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来解决。解决的手段是不同的,但二者又是互相联系的。

如果不用革命的手段改变旧的社会制度,那么生产和科学文化就发展不了。同样,经济、文化不发展,只讲阶级斗争,也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但不管怎么说,阶级斗争并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过去常把1840年以后的中国解读成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阶级斗争引发的革命高潮为主线,但早有人批评这种“简单粗暴”的历史分期和观察历史的简单化。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看一下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陈旭麓先生在这本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本土史学的标志性文本”的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一种新观点:近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至的外来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向前发展。

也许陈旭麓先生的观点也有值得推敲之处,但至少说明了观察历史并非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角度,从不同角度观察并加以概括,摒弃旧的僵化的学理框架,才能更加深入的接近历史的真相。而这样的视野与高度,恰恰是历史研究者乃至当代人都应当注目的。

作为受马克思主义熏陶长大的一代人,我不反对阶级意识本身,但是反对一切仅用阶级意识就试图说明历史现象的理论,因为它只是“世界观”,不是“方法论”。

诚然,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是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也是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对各种历史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它们都带上阶级的烙印。正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存在,才不至于迷失历史研究的方向。

但是,只承认阶级斗争,大唱阶级斗争高调,甚至为了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总是生硬地把一些历史现象往阶级斗争上拉,用阶级斗争代替一切,用农民战争史代替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本来就是枯燥的,如果再只用一种视角来看待,那就只能更加枯燥无趣了,而且也注定是以偏概全的,试图学习历史的读者,也不可能从如此叙述的历史读本中洞察到丰富多彩的历史,并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当我们试图去观察、分析、评价历史时,绝不应该只用一种路径来限制我们探索的脚步。过去是,今后也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腥的历史
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
客观的承认阶级的存在也是一种实事求是
记忆里的味道
《新大众哲学》摘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之六)
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