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洵《六国论》的逻辑谬误:1、中心论点错

《六国论》是北宋苏洵的一篇名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讲的时候,我照本宣科,也觉得这篇政论文,言辞锋利,气势充足,大气磅礴,论证高妙。然而这几天研究开《逻辑的力量》,才觉得这篇文章到处硬伤。

一、中心论点就错了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认为,六国覆亡和军事力量没有直接关系,只是“赂秦力亏”的结果。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1、六国的兵器确实不如秦国的兵器锋利

战国时期---尤其在中后其---秦国的军事实力已远远超过六国。

首先,从武器制造上来说,虽然当时六国已掌握了铁的冶炼技术而秦国还在用青铜打造兵器,但秦人却把这些落后装备的性能推向了巅峰。

秦国的箭簇,虽然只是普通的三棱锥造型,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棱面都呈一定的弧度,整个箭簇其实是一个完美的流线形。这样既继承了三棱箭簇准确度高的特点外,又减小了空气阻力,增加了射程,而箭簇上锋利的切削刃即使在今天出土时仍可以裁切信纸,可见,当时秦国弓箭的威力有多么惊人。

而秦国的近战兵器---剑,就更令人不可思议。一般来说,由于青铜的机械强度比起铜铁来说要差很多,所青铜剑不能做得太长,否则极易折断。

越王勾践的剑长达60厘米已经算是长剑了。而从秦陵兵马俑坑发掘出的秦剑长达91厘米,这是铁剑才会有的长度,青铜剑可以达到吗?原来,秦剑的剑刃不同于一般的青铜剑,它并不是平直的,而是有着细微的凹凸变化,就是这一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改变了剑身的受力结构,使剑的机械强度达到了最大值。这就是为什么秦王在遇荆柯行刺时因为剑太长一时拔不出来。

考古学家还发现,每一件兵器,即使出土年代相差较大,也都是完全一样的。这说明,这些精良武器,在当时都是成批量生产的以确保每人士兵都可以拿到同样优质的兵器。

2、六国的军事制度不够完备,军人素质不如秦国

但只有武器是不行的。在冷兵器时代,战争是异常惨烈的,战场上,士兵的勇气往往比武器更重要。秦人素有好战尚武的传统,而按秦军的赏罚制度,一个士兵杀敌数量越多,他就能获得更高的职位和军衔。于是,秦国就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勇猛异常的铁血部队。

六国军队与秦军作战犹如以卵击石,甚至望风披靡,六国迫于秦国的武力威胁而被迫割地赂秦。换句话说,六国割地赂秦确实导致了国力衰弱,但割地赂秦和他们“兵不利,战不善”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六国军队打不过秦兵,常常处于大败亏输的状态,各地求和就成为一种常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国以一敌六国怎么做到的?有着不属于那个时代的武器
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因为他们掌握了那个时代不该存在的东西
秦始皇为何打遍六国无敌手?兵马俑坑挖出的3件东西,给出了答案
战国时六国都已经配备了铁剑,为何秦国仍然用青铜剑吞并诸国
秦一统六国,秘密就在秦兵马俑坑的武器中
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专家:秦国的这些兵器,不应该在当年出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