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丫居室札记】雅乐选修课反思:贴近诗文面纱下的李白

我们能否通过李白诗文,去贴近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生活中的李白?诗文中的李白形象与真实历史情境中的李白形象是否具有一致性?诗歌的语言,是不是通往正确认知真实李白的途径之一?
今天在雅乐课堂李白专题的第三节课上,我与学生探讨了如上两个有意思的话题。面对初一的孩子,我作了一些粗浅的介绍。比如谈谈《独坐敬亭山》的另类解释,谈谈诗仙李白与诗佛王维同时出现在玉真公主的筵席上,但历史却没有任何记载,两位大诗人是否有过交往,或者交流过一言半语。奇怪的相遇?

晚上读书正酣,突然想到这两个问题,显然还有进一步深入研讨之必要!于是记录如下文字——
我的思考:阅读李白的诗文,我们能否剥开语言的外壳贴近李白的内心呢?首先,我们是否具备那种剥开语言的能力?其次,语言作为一种外在的遮蔽物,它能否全然向我们敞开真实的李白?维特根斯坦无法通过“紧闭的窗户”理解过路人,同理,诗歌的语言是否堵住了通过认知真实李白的道路?还是反过来使认识真实的李白成为可能?诗歌语言本身具有多大的真实性?它是表现情感的真实性?还是揭示出事实本身?
思考结果:也许,我们可以通过诗歌解析出李白内心情感的多个维度,也可以通过诗歌拼凑出李白的思想、性格画像,可以让李白形象更为清晰可视化,可以无限走近李白,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其实永远都无法全然把握“诗仙”李白。
林语堂说:“要了解一个死去已经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他认为,相较现今仍然在世的人而言,“他的生活尚未完结,一旦遇有危机来临,谁也不知道他会如何行动。醉汉会戒酒自新,教会中的圣人会堕落,牧师会和唱诗班的少女私奔。活着的人总会有好多可能的改变。还有,活着的人总有些秘密,他那些秘密之中最精彩的,往往在他死了好久之后才会泄露出来……”总之,他的观点是死人比活人更好把握。
对此,我却不以为然。譬如李白之出身之谜,即被李白的父亲李客直接带进了棺材里。把握死人同样有难度。人无法把握真相,只能无限靠近真相而已,这是由主体自身,同样作为客体的局限性所根本决定的。人永远行走在认知自己的道路上,如何给他人精准画像?
想及此,我瞬间原谅了自己在选修课堂上的粗浅,我给孩子们展示的,是李白画像的大体轮廓,不过点燃他们研读李白的兴趣而已,实不必在意是否清晰与精准与否。想及此,我释然,放下,然后走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最怪的一首诗,前两句不足为奇,后两句化腐朽为神奇!
关于现代诗文评语方法应该怎么思考,: 网站巡查兼主编文思儿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步骤和方法
习古堂国学网>> 学习方法
诗仙李白一生写诗,流传下来1010首,为何我独独喜欢这首?
怎样写现代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