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专题汇编】“探访东坡行踪,放歌飞鸿人生”作业设计及苏轼专题课堂汇编
【前言】
经营微信公众号,偶也有才思枯竭的时候,为了凑数,我就把自己设计获奖的苏轼作业设计发上去。一广东同行给我微信公众号下留言:“假大空,这种完全是给神看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在南岸区得到特等奖,推荐到市里却只拿到三等奖的原因吧!偏偏这假大空的玩意,不知怎地,又被课堂内外杂志的编辑看到了,公众号下留言联系我,说要发表。这作业设计真是毁誉掺半。我因苏轼而得此荣誉,算是傍名人大佬,托了苏轼的福泽。我不介意同行批评,批评是因为认真看了,感觉不可行。我也害怕假大空的玩意。市里拿三等奖,我想多半也有此看法在里面。在市里惯拿论文一等奖,如今折戟沉沙,我竟毫无羞愧,反倒心生恬淡。我自己也暗自吃惊何以如何?一转念,马上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我是真喜欢苏轼啊。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里,我曾特地将韩愈与苏轼作过比较,就文而言,我以为韩愈之文更为雄健宏阔奇伟,篇篇文法独树一帜,金句迭出,境界深远。 苏轼之文,在韩愈面前,那就是小清新。但苏轼的词,这个被才女李清照批了又批的,却是佳构频出,信手拈来,情意深厚,意蕴悠远。韩愈文胜,苏轼词高。为何至此,我认为他们都找到了与自我性情高度匹配的文体,如此写来即入无人之境,纵横驰骋,为所欲为。读其文,诵其词,追念其人,无不神采飞扬,顾盼生辉,潇洒放浪。我曾买一堆苏轼评传、苏轼研究,苏轼文集。我费了好些心神研读孔凡礼《苏轼年谱》(上中下)其中一本中的大部分内容,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论文,后来分作两篇论文。是读了《苏轼年谱》后对苏轼文本有了新看法的解读类文字。我兴兴头头地拿去投稿、参赛。最后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文本解读,于比赛肯定是不相宜的,评委更喜欢看到课堂的革新,看任务群教学之类研究。投稿呢,不是大佬的文本解读,权威性就要大打折扣,不采用很正常,何况我并不一定就写得很好。我对自己失败照单全收,一点也不沮丧。因为喜欢苏轼,可能连带着学了点旷达,并以此来对抗自己的无能与失败,自我安慰。当然,对于苏轼的作业设计,虽然有些假大空的样子,但作业布置下去,学生们也能好好地做出来。之前的苏轼选修课,多少对他们还是有些影响力的。想来甚是安慰。于是,又想着给我的微信公众号凑数一篇,把《课堂内外》发表的苏轼作业设计及学生们的作业情况或部分或全文登载出来,聊以自慰,亦作回复。也许算不得假大空,还是有可行之处。与同行商榷。尤其是赵曼杉写的苏轼评传,写得情真意切。这是她认真上选修课的结果,特别令人欣慰。不为别的,为我的学生骄傲了!将苏轼课堂及为选修课而写作的一一罗列如下,我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原来,我对苏轼的爱是这样地多啊!有喜欢的朋友不妨随便点开看一看!
探访东坡行踪,放歌飞鸿人生
——深度学习视域下苏轼作品情境化作业设计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才,他创造的文化世界有“苏海”之称。“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苏轼作品学习,贯穿了中小学整个语文学习阶段。初中阶段,如何克服苏轼作品学习的碎片化,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现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全面地把握苏轼作品艺术,立体深入地认识苏轼形象,设计了主题为“探访东坡行踪,放歌飞鸿人生”的研学之旅。
创设情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以“探访东坡行踪,放歌飞鸿人生”为主题展开研学之旅,请同学们基于苏轼的人生经历与作品完成一份“探访东坡”的研学指南,并在研学结束后完成一篇“飞鸿东坡”的人物评传。
课文链接:小学至初中所涉及的苏轼作品
补充阅读:王水照、朱刚撰《苏轼诗词文选评》,朱刚《苏轼十讲》,王水照《苏轼研究》,叶嘉莹《古诗词课》,校本课程《南雅课堂之唐宋诗词》(苏轼篇),林语堂《苏东坡传》,曾慥《高斋漫录》,曾敏行《独醒杂志》,蔡條《铁围山丛话》,纪录片《苏东坡传》,百家讲坛《康震讲苏轼》
任务一:完成“探访东坡”研学指南,了解苏轼
请同学们根据任务提示,分版块撰写研学指南,形成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整体认知。
一、制作东坡名片
学生任务:结合林语堂《苏东坡传》,创意打造东坡名片。
任务提示:注意从不同维度收集,展示东坡形象。编写东坡人生大事记,绘制东坡头像,给东坡写人物简介,收集历朝对东坡评价,发表一段评价感言。
学生展示(局部):
人生大事记
嘉祐初,名动京师→1061年,三年京察→同年,任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任登闻鼓院→1075年,王安石变法被贬,先后当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入狱→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黄州→东山再起→公元1091年,颍州上任,先后调任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年),被贬惠州→1097年,被贬海南→最终于110年7月28日北归去世(完)。
人物评价
苏轼是中国的文坛巨匠,也是精神的标杆,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不幸,但他一直保持着豪迈的个性,豁达的心胸,乐观的天性面对一切,秉持“困难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的观念,傲视生活中的无数不顺。他不痛诉自己的悲凉,保持着清醒.辗转一生,仍有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风流,他的一生坦荡,不拘小节,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
二、绘制东坡足迹
学生任务:绘制东坡足迹图,标识年份、地名及其代表作品,规划出“探访东坡”研学最佳路线图。
学生展示:
东坡足迹
“探访东坡”研学最佳路线
(“人间有味是清欢”舌尖上的东坡美食研学之旅)
1036年
眉山
代表作品:《水调歌头·中秋》等
第一天:成都—川菜博物馆—眉水山街
第二天:眉山—中国泡菜城—东坡宴—眉山三苏祠—成都
1055年
开封
代表作品:《清平乐·秋词》等
1071年
杭州
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1074年
密州
代表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1076年
徐州
代表作品:《放鹤亭记》等
1079年
湖州
代表作品:《山村五绝》等
1079年
黄州
代表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
……
三、欣赏东坡作品
四、学生任务:参阅八下、九下教材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后面的赏析文字,给自己喜欢的苏轼作品仿写一段赏析文字。
学生展示:
◆《水调歌头》赏析:这首词是苏轼望月怀人之作。以月起兴,以与胞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表达了对他的无限思念。词的开头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有的?又把青天当做朋友,端起酒杯遥遥发问,展现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通过大胆的想象,把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流露了出世登仙的想法,但他同时又留恋人间的种种美好。矛盾的心理,显示了诗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脱的志向。在词的下片,通过议论抒情,我们感受到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深深思念。但苏轼并未因兄弟二人不能团聚而抑郁寡欢,相反,他豁达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诗词艺术中的奇思妙想,令人叹服。——初2025级4班 林夏娜
四、品鉴东坡美食
学生任务:完成东坡美食广告拍摄,配上相应的图片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包括两部分:一是写一则简短醒目的广告语做总结,50字以内;二是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东坡美食及其制作过程,字数250字左右。
学生展示:
◆承袭苏轼手笔,慢炖出人间至味,东坡肉,让你我共醉美食诗篇。——初2025级6班 胡洪溢◆东坡肉,又名滚肉,一说红烧肉,是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各大菜系都有不同做法。东坡肉色泽鲜美,如一块润滑的红翡翠。据传苏东坡贬官黄州之时,当地猪肉价廉而味美,于是苏轼亲手烹饪,味道鲜美,东坡肉就此横空出世,被记录下来。有另一说法:黄州当地百姓感谢苏东坡送肉之恩,于是将肉烹饪之后送给苏东坡,取名东坡肉。东坡肉的做法很简单。首先,挑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用火燎其表面。接下来,用黄酒加水慢慢煮,煮出血水,让肉浸透酒香。然后,用葱姜开锅煮,煮到半熟,紧接着煸小料,用葱姜蒜大料炒出黄色加黄酒,加生抽和冰糖,用老抽最后调色后,再用马兰草捆肉,大火一小时炖煮。最后,小火一百分钟整,收汁同时补一下酒香,就可以摆盘出锅了。东坡肉肥而不腻,色香味俱全。红得深沉的肉搭配被浸成深色的草绳,香飘万里,只需看一看,闻一闻,就能把人的馋虫儿勾出来,都说到这份上了,要不我们去试试吧!——初2025级4班 贾贝乐
任务二:撰写“飞鸿东坡”人物评传
老师引导:
同学们齐心协力完成了“探访东坡”研学指南,探究苏轼人生,分析作品中的表达艺术,品鉴人物热爱等,苏轼的形象在大家的脑海中,已经渐渐具象化。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飞鸿东坡”人物评传,例如东坡在黄州,东坡与他的粉丝;或完成东坡作品专题小论文,例如东坡诗文里的“飞鸿”“月”等意象研究,东坡作品中的儒佛道思想初探等。
学生展示:
“飞鸿东坡”人物评传
——东坡在黄州
初2025级4班赵曼杉
苏轼是天才,科举一试,名动京师。他性格直爽率真,喜爱交友,收获无数忠实粉丝。可他诗里也免不了“口无遮拦”,因此得罪权贵。再之政治立场,新党想置他于死地。“乌台诗案”中,他被逼下狱一百四十天。黑暗中,他认清时局,深刻反思。最终,他在诸多好友救援及政敌王安石的求情下,免除死罪,贬官黄州。从此,也开启了他的漫漫贬官路。正所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一)贬官黄州,走向豁达
对苏轼来说,黄州乃是他平生功业的第一站。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廊庙之器、“宰相之材”,一下沦为戴罪之身。没有实权,“不得签书公事”,起居行踪受到限制和监视。他自己在信中写道:“自得罪后,不敢作文字。”更糟糕的是,他一个人,拖着妻儿家眷,一家二十多口人,从前微薄的俸禄积蓄不出一年花光,生活捉襟见肘,举步维艰,正如他所写道“小屋如渔舟,萦萦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死灰飞不起。”苦雨凄风,漏屋空厨,破灶湿柴,满满的穷愁与失意。痛苦迷茫时,他写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将那缺月、疏桐、幽人、孤鸿这些半残半缺、若隐若现的意象留在了我们心中。试想,他是多么不甘,多么心灰意冷,寂寞苏轼,沙洲寒冷!可是,在这样痛苦的生活里,他依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对面困难豁达无惧。走在进城的路上,看着满山的竹林和那奔腾而去的长江,苏轼回顾近二十年的官宦生涯,忽然有一种镜花水月的虚幻之感: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起初的时候,苏轼没地方住,当地县丞徐君猷欣赏苏轼才华,就将江边驿站——临皋亭给苏轼暂住:“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面对歇脚的凉亭,苏轼说:“虽然四面风雨不蔽,但庆幸是江景房。出门不远就是大江,江水一半是故乡峨眉山的水,解我思乡之苦。何况这江上的山、水、风、月都是我的。听说范子丰新造了一个很豪华的园子,实难以和我相比,他要交各种房契税,我呢,完全不用!”苏轼,总能在逆境绝望之中给自己找趣儿。(二)好友相伴,桎梏自开
黄州,有好友相伴可叙。“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与张怀民虽然满怀愁绪,贬官凄惨,但有好友相伴叹惋,总胜过一人独自悲戚。苏轼广交好友,他的铁杆粉丝马梦得千里迢迢赶来黄州,与他共患难。“故人马正卿”不但为苏轼从官府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数十亩旧营地,还帮助苏轼修筑起居室,苏轼一家人终于有了安居之地。尽管这地不肥沃,尽是瓦片石砾,但苏轼依然开心,日日田里开垦劳作。这块地处东坡,从此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陈季常,也是苏轼的一位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块通宵畅谈,互相调侃,有诗为证: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在黄州这个偏僻之地,苏轼解开心灵的桎梏,很快就自寻其乐起来。他每天粗衣草鞋,出入田间地头、山野江边,和农夫、渔父、樵夫、商贩随意聊天、说笑,无拘无束。有时无聊,他跑到江边,学小孩玩起打水漂,听着水花起落,铮铮作响,欣喜不已。在他充满诗意的眼光里,黄州山水魅力四射,简直可以比拟天堂美誉的苏杭。“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上,此幸始未有也。”(三)涅槃重生,东坡走来
就这样,苏轼真正把自己融入黄州生活,他活成了一个农民的模样。蜇伏、沉淀、自醒、自乐,他在苦难中超拔,他在山水中开阔,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生命和文学的大突破。⟪赤壁赋⟫,他写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后赤壁赋》,他挥毫: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除此之外,苏轼美食家的身份也瞒不住了,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酒,他钻研出来了。他超脱,他也烟火!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黄州,见证了豁达乐观的东坡。他如飞鸿,偶然地在他平生功业的黄州留下几个脚印,又马上东奔西飞,他飞往惠州,飞往儋州。脚印终会消散,记忆也会模糊,但苏轼黄州的脚印,却让后世的我们见证了飞鸿苏轼的传奇人生,记住了东坡居士的诞生。
【获奖设计】深度学习视域下苏轼作品情境化作业设计
【南雅课堂】黄州被贬,且行且歌——浅谈苏轼的“生活美学”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蕴开掘的四个维度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蕴解读的三个悖论
【南雅课堂】写作《水调歌头》时,苏轼与弟分离多久?
【南雅课堂】《水调歌头》一词,是否体现苏轼的政治冷遇?
【南雅课堂】苏轼创作《水调歌头》前后,有无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南雅课堂】活得通透,你不知道的苏轼——《苏轼,在密州的岁月》(五)
【南雅课堂】登高台,真个是超然——《苏轼,在密州的岁月》(四)
【南雅课堂】踏遍常山沟坎,火神苏轼求雨——《苏轼,在密州的岁月》(三)
【南雅课堂】苏轼,还是包青天!——《苏轼,在密州的岁月》(二)
【南雅课堂】苏轼,在密州的岁月(一)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鸿飞东西,奇绝冠平生——《和子由渑池怀旧》《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桑田问耦耕,东坡曳杖行——《新城道中》《初到黄州》《东坡》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这里风景独好——《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花与人合,物与情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幽人孤鸿,天涯芳草——《卜算子》《蝶恋花·春景》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南雅课堂·苏轼专题】人生逆旅,我亦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趣谈】苏轼与钱穆父的“请客”恩怨
【苏轼专题之文本解读】追求壮怀豪迈,相思痛切深婉——两首《江城子》之比较
【苏轼的偶像】到死都要坚持自我的“牛人”王禹偁
【苏轼在黄州】吟啸徐行,何妨就此归去——《定风波》
【苏轼之宦海趣谈】1. 苏轼的第一份官职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七)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六)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五)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五)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四)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三)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二)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一)
苏轼的桂冠:“苏海”之由来
月夜“闲人”的追问 ——写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之后
但问平生何处,放歌路上 ——闲说苏子瞻的人生之旅(四)
但问平生何处,放歌路上 ——闲说苏子瞻的人生之旅(三)
但问平生何处,放歌路上 ——闲说苏子瞻的人生之旅(二)
但问平生何处,放歌路上 ——闲说苏子瞻的人生之旅(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州东坡肉
东坡肉背后的男人:走近苏东坡
苏东坡是个诗人也是个大吃货,不仅发明了东坡肉,还发明了东坡鱼
【美食印象】东坡肉
苏轼:人生到处似飞鸿
五千年来活得最精彩的人:有趣的段子手苏东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