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东正式收购「德邦」,并派高层接管......

来源丨HR新逻辑 原创首发

作者丨HRLogic编辑中心

嗨,这里是HR新逻辑!



据《新言财经》独家获悉,近期京东已经完成对德邦快递的收购。
 
一位京东物流人士告诉《新言财经》,双方在2019年前后就在接触,但最终的结果是京东收购了跨越速运;今年2月25日,京东集团公布将以现金5.46亿美元认购达达普通股。
 

京东通过跨越和德邦对快运和航空件进行延伸,再加上自身的商流,预计未来5年内快运格局会进一步变成寡头竞争。
 
德邦较早成立的零担领域直营制物流企业,被称为“零担之王”;在人才体系方面,也以物流界的“黄埔高校”著称,为行业输出了不少人才。
 
回顾德邦一路的组织发展、业务变革与人才战略,可能被收购,早有伏笔。
 
德邦的成功之道
赢在人才
 

“物畅其流,人尽其才”一直是德邦快递的企业使命,德邦在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许多物流公司的高管早年都曾任职于德邦,不少竞争对手公然宣称“德邦的员工优先录用”,因此,外界称德邦为物流界的“黄埔军校”。
 
1)管培生计划
 
2005年,德邦启动校园招聘计划,成为整个行业里第一个做校招、第一个重视管培生计划的企业。
 
德邦的创始人崔维星曾说,“从05年开始到现在,经过十几年校园招聘积累下来的人才优势,别人很难模仿,很难跟我们竞争。德邦快递把人才看作是自己的、别人难以复制的优势。”
 
2)“之”形人才培养
 
德邦员工在入职的第一阶段,就被传达一个理念:
你不要指望进来后永远只做一件事,你要有随时随地接受公司任何调派的心理准备,包括工作岗位与工作地点。
 
在德邦,员工需要在经营部门、运营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轮岗,完成一轮“折腾”,才算是真正的德邦人。
 
管理层的人才培养,则更细致地落实了“之”字形轮岗模式,少则三个月、半年,多则两三年,干部就得调动一次。刚刚适应了新岗位,马上就又给你一个新角色,德邦人把这称之为 “人才是折腾出来的”。
 
“之”形人才培养的文化之下,德邦干部基本上都是能多元开花的选手。
 
3)子弟兵文化
 
德邦历史上,有个不成文的招人偏好:
只招毕业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应届生;
性格要求外向或偏外向;
大学跨省求学的优先考虑;
在校期间有学生会或班干部经历的优先考虑;
县城长大,跟父母做过生意,从小就会算账的优先考虑;
军人家庭北京的优先考虑;
……
 
4)借咨询公司的力培养德邦人
 
借咨询公司的力,培养内部人才,也是德邦的人才培养秘籍。大多数国际一流咨询公司,都跟德邦合作过,包括麦肯锡、IBM、美世等,这些机构对德邦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帮助很大。
 
德邦的合作与一般的咨询项目有所不同,在项目中,德邦会与机构以“2:1”的比例共建团队,如果咨询方有5个人,德邦就会安排10个内部员工。在项目结项时,也不用咨询公司来汇报,由德邦人自己做汇报工作。
 
这样,在解决组织问题的同时,德邦人也借力得到了学习与成长。
 
对这部分感兴趣的HR可以阅读一下德邦企业文化专家官同良撰写的《借力咨询》一书,书中总结了德邦多年来宝贵的借力经验与教训总结。
 

打败德邦的
是德邦
 
德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零担之王”,收入规模大于同行业前五名之和。但是,随着电商崛起以及一些商业环境的变化,德邦必须新增赛道,才能谋取更大的发展。
 
2018年,德邦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快运企业。上市之后,崔维星认定了零担快递化这个趋势,举全公司之力意欲彻底打破快递和零担之间的边界。
 
德邦宣布战略转型,并在“水立方”举行了战略发布会。至此,德邦物流正式更名为德邦快递,以全新服务开启大件快递新篇章。转型第一步,推出了3-60大件快递业务(承诺上至60公斤以内的货物100%免费上楼)。
 
进入快递赛道的德邦,时效拼不过顺丰,成本比不了“三通一达”。
这次战略转型的挑战,是巨大的。

转型之路,并不顺畅。
2018年到2021年,德邦的“快运业务”连年收入下滑,“快递业务”收入增长缓慢。
 
2021年其净利润下降了近9成。
 
2022年2月28日,德邦股份停牌,网络盛传:德邦将被收购。
 
组织战略转型不顺的同时,德邦引以为傲的人才体系,也渐渐失去了优势。
 
由于崔维星很重视德邦文化的纯洁性,认为外部引进的管理层,会破坏德邦内部的文化与氛围。因此,德邦宁愿等待内部人才培养,也很少考虑“空降兵”。
 
这样的做法大大限制了内部人才的对外视野,形成了“惶者生存”的内部氛围,反而降低了人才梯队的发展速度,也培养了一些内部不良竞争的作风。
 
久而久之,反而让德邦的内部文化染上了不好的风气。
 
崔维星曾在内部提出:德邦物流的官僚主义,总体来讲,比较严重。我们要多围着客户转,看客户脸色行事,而不要老盯着领导的喜好。这话我说过很多次了,为什么没有成效?
 

创始人对组织的影响
 

德邦的成就与辉煌,和创始人崔维星密不可分。
 
199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的崔维星,在广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工作一年半后,毅然选择放弃铁饭碗,辞职下海。
 
1994年,他进入国旅货运位于中山的分公司去做空运货运业务,从此开始与物流结缘。
 
1996年,在国旅货运放弃中山市场的背景下,崔维星凭着对货运业务市场前景的看好和对中山市场的熟悉,果断选择了自主创业。1996年9月,“崔氏货运”开始正式营业。
 

创业多年,崔维星一直以“物畅其流,人尽其才”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把握着德邦这艘大船的方向盘。

2020年的德邦快递员大会上,崔维星发言道:

“德邦快递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在快递行业有了一席之地,这些都是我们快递员兄弟姐妹们一件件搬出来的,你们辛苦了。”

 

会上还为207位“金星快递员”每人颁发了价值10万元的金砖年终奖,共计2070万元,这项人才激励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

对于德邦的管理口碑,员工们褒贬不一,但是对于老崔的人品,基本上都是竖起大拇指的。这样的创业者,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发展的舞台。

崔维星曾说,德邦做好了快递就是传奇,做不好就是传说。

如今看来,德邦真的要成为传说了。

京东收购德邦,你有什么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东物流给出89.76亿,崔维星仍掌德邦
总裁商业资讯
百亿卖身后,物流界的“黄埔军校”终成传说
京东物流近90亿元“抄底”德邦股份快递物流行业洗牌加速
德邦上市前,先读懂它的前世今生(附21年发展大事记)
京东收购德邦补齐短板剑指顺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